田舍
【唐】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懶衣裳。
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
鸕鷀西日照,曬翅滿魚梁。
進入小滿節氣,雨水開始增多,瓜果農作物也漸漸開始成熟,小滿節氣正是枇杷掛果、桑葉正肥的時候,詩人杜甫也是在小滿這個節氣中寫下了《田舍》這首詩。杜甫我們可是再熟悉不過了,他是唐代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為「大李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則被稱為「詩史」。
在這首詩中,詩人居住在田間的一個農舍裡,農舍旁江河彎彎,江水清澈見底。推開柴門走出農舍,門前的小路上一個人都沒有,周圍荒草叢生,絲毫感受不到市井的繁華之氣,在這樣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詩人倒也懶得整理衣冠,只是穿著隨意地欣賞著周邊的田園景色。詩人看到:櫸柳的枝葉此時尚未生長茂盛,在風中搖曳的姿態稍顯羸弱,但此時的枇杷果已經成熟,黃澄澄地掛滿樹梢,遠遠地便能聞到一股清香。屋旁的江水漲高了,魚兒紛紛躍上江面,漁民帶著鸕鷀在江中忙碌著,收穫滿滿。鸕鷀是一種水鳥,有著高超的捕魚本領,常被漁民馴養用來捕魚。
詩的前兩句敘寫村居的荒僻,後兩句狀言景物的幽閒,為人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詩中出現了「清江」、「古道」、「櫸柳」、「枇杷」、「鸕鷀」、「魚梁」這些景物,作者雖身處荒僻之地、遠離市井,但有這些美麗的田園風光相伴,生活也顯得閒適自在。「枝枝弱」對「樹樹香」,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是讓整幅田園畫卷躍然眼前,讓人心生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