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27期: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 最新成果...

2020-12-26 前瞻網

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 最新成果揭秘馮·卡門撞擊坑地下結構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7月15日5時48分和7月14日12時53分喚醒,開始第二十月晝工作。截至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度過559個地球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於2019年1月3日著陸在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近日,最新科學研究成果揭示了馮·卡門撞擊坑地下結構。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嫦娥四號雷達數據,發現著陸區一帶多層地下結構,並結合仿真模型和相關地質分析,進一步證實了馮·卡門撞擊坑內部發生過多期巖漿填充事件。

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多種衛星為抗洪救災貢獻航天力量

近日,每天清晨和傍晚,高分三號衛星都會準時飛至我國上空,拍攝洪澇災害下的南方地區圖景。衛星拍攝3個小時後,我國應急管理相關部門即可獲取到當日對地觀測應急數據,結合歷史數據分析研判,協調統籌各地開展抗洪救災工作。執行此次應急保障任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早在一個月前便接到了應急管理部的相關需求,開始對南方洪澇災害高風險區域進行持續對地觀測。截至7月13日,該中心共調用包括高分一號、高分三號、高分六號在內的5顆高分系列衛星,共計拍攝73次,共享有效數據248景。該中心遙感運行事業部用戶服務室主任陳衛榮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陸地觀測衛星持續發揮「天眼」優勢,不間斷提供應急保障服務。

援埃及二號衛星初步設計通過評審

6月22日至7月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首個由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援助的海外衛星項目 — —援埃及二號衛星項目初步設計評審會(PDR)通過遠程視頻會議形式成功召開。評審期間,雙方就項目總體研製情況、各系統技術方案、研製進度等進行了詳細討論,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共計向用戶提交36份技術文件,並全部通過評審。作為重要的履約節點,此次初步設計評審標誌著援埃及二號衛星項目全面進入研製生產階段,為後續研製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評央企經營業績考核A級

7月17日,國資委公布2019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結果,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再獲年度考核A級。這是自2004年國資委對中央企業負責人進行經營業績考核以來,航天科技集團連續16年榮獲年度考核A級及連續7年位列央企前十,也是保持所有年度A級優秀業績的8家中央企業之一。

航天科技集團召開2020年半年經濟工作推進會議

7月16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召開2020年半年經濟工作推進視頻會議,總結集團公司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全面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研判下半年經濟發展態勢,明確工作措施,奮力推進全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努力為「十三五」圓滿收官交出合格答卷。

航天科技四院42所力源科技公司成功研發小井眼複合射孔產品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四院42所力源科技公司成功研發小井眼複合射孔產品,解決了小孔徑豎井、側鑽井射孔開採難題,增產效果顯著。據悉,針對老井孔徑大大縮小的問題,如果單純用射孔槍,出液效果差,且會導致炸槍甚至井眼脹徑等問題產生。力源科技公司隨即開展了多個方案的設計與嘗試。優化過後的最終方案不僅能夠增加射孔彈導流能力、射孔的效果,而且還能提高小井眼出液量,實現降本增效。

飛鴻98無人運輸機系統合同交付批首飛成功

近日,飛鴻98無人運輸機系統合同交付批首飛取得圓滿成功。項目團隊在前期初樣研製階段成果的基礎上,完成了航電優化設計、控制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攻關,順利轉入正樣研製階段,結合合同交付完成了首架機試飛。

彩虹-5無人機執行密集飛行任務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十一院彩虹-5無人機團隊趕赴外場開展項目履約,執行密集飛行任務。在此次任務中,彩虹-5無人機首次完成海洋應用型功能驗證飛行,驗證了全系統電磁兼容性、載荷功能和平臺性能,為後續應用演示驗證奠定了良好基礎。通過高效組織、密切合作,全體人員克服炎熱天氣影響,實施高強度、高密度作業,一周內便完成系統展開、載荷安裝調試和飛行試驗。

航天科技九院13所多套衛星便攜站助力森林火災救助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九院13所順利完成了衛星便攜站及其終端設備的實地測試和產品交付。截至6月底,該所已累計交付各支隊40餘套產品,涵蓋了國內主要森林覆蓋區域,將極大推進以廣域覆蓋、隨遇接入為特徵的森林消防衛星通信網建設。據悉,衛星通信產品在森林火災現場救助和指揮調度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車輛無法進入的地方,衛星便攜站及其終端設備可實現現場指揮、圖像遠程傳輸和工作調度功能,因其輕量化、小型化特性更是被委以重任。

中國多地布局衛星網際網路產業鏈 衛星網際網路站上新風口

近日,賽迪顧問物聯網產業研究中心等機構發布的《「新基建」之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研究白皮書》顯示,全球衛星產業規模正穩步增長。今年4月,衛星網際網路作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的代表之一,被納入新基建範疇,各地和相關企業紛紛加快布局。一時間,衛星網際網路站上新風口。業界認為,2020年是中國衛星網際網路發展元年,衛星產業鏈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功發射其第一個前往火星的太空飛行器

隨著阿拉伯世界首次火星飛行任務的成功發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離成為一個星際國家又近了一步。在三菱火箭助推器的幫助下,"希望"號(即 "阿邁勒"號)探測器已從日本種子島起飛。對於阿聯而言,這次發射是歷史性的,甚至在倒計時上也有突破:距離發射還有10秒的時候,第一次用阿拉伯語進行了廣播。

SpaceX計劃於8月2日將NASA的太空人帶回地球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Jim Bridenstine)周五下午的聲明,美國宇航局(NASA)聯合執行的SpaceX-NASA歷史性任務將於2020年8月1日從地球軌道返回地球。太空艙濺落計劃在8月2日。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再次延期到2021年10月發射

上周四,官員們宣布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宇航局的首要科學任務——計劃於2021年10月31日發射,而之前的目標日期是2021年3月,相當於延遲了7個月。

日本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

據中新網: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14日宣布,從小行星「龍宮」踏上返程的探測器「隼鳥2號」,將於12月6日凌晨回歸地球。裝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巖石樣本的密封艙,將在比月球更靠近地球的位置釋放,投落至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回收的密封艙將在數天內帶回日本。

美國發射4顆秘密間諜衛星進入軌道

美國東部時間7月15日上午9點46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一枚「彌諾陶洛斯」4號(Minotaur IV )火箭從維吉尼亞州的中大西洋地區太空港(火星)發射升空,為美國國家偵察辦公室(NRO)和太空部隊運載NRO -129任務進入軌道。NRO開發和操作國家的間諜衛星艦隊,其活動通常是機密的。因此,我們不知道NROL-129太空飛行器在那裡會做什麼,甚至不知道它們最終的軌道是什麼。

新研究顯示:月球年齡或比之前認為的「年輕」8500萬年

外媒稱,行星地球物理學家使用一種新的數值模型來推算月球形成的時間。他們認為,月球形成的時間實際上比我們之前認為的晚8500萬年,它是兩顆原行星發生極其劇烈且不大可能的碰撞而形成的。

地球磁場方向改變的速度是人們此前認為的10倍

地球動態磁場方向改變的速度可能遠遠快於科研人員此前的估計。這種磁性氣泡使大氣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保護我們免受有害的宇宙輻射和太陽風的影響。但是,這個磁場的磁極每百萬年中會發生幾次反轉,磁場的北極和南極交換位置。上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是在大約78萬年前,人們此前估計這一過程需要數千年時間,以每年約1度的速度改變方向。但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指出,這一變化和其他有關磁場方向重大變化的發生速度可能比人們此前的估計快10倍,比最近觀察到的變化速度快將近100倍。

以色列——中東小國 資源匱乏

以色列是這個世界上自然資源最匱乏的國家之一。據世界銀行統計,以色列國土面積狹小,僅2.2萬平方公裡,且土地資源貧瘠,沙漠佔國土面積的60%以上,農業用地僅佔國土面積24.7%,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04公頃,僅為全球平均水平的20%,降雨量稀少,人均可再生淡水資源91.3立方米,更是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是全球水資源最為匱乏的國家之一。

作為一個資源小國,以色列有如此傲人的航空實力與國防工業發展水平密切相關。據國際知名和平與安全問題研究機構——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數據統計2010-2015年,以色列的軍費支出呈穩步上升的趨勢;儘管2016年軍事支出有所下降,但2017年有所回升,軍事支出費用達155億元。

空間站概述

在載人飛船取得成功後,前蘇聯在20世紀70年代適時調整其載人活動重點,建造載人軌道站成為前蘇聯載人航天活動的目標。空間站是一種能在軌道上長期運行、具有一定科學技術試驗能力或生產能力的有人居住太空飛行器。空間站的發展歷程分為:試驗性空間站;簡易空間站;永久性載人空間站。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23期:嫦娥四號兩器開始第十九月晝工作
    嫦娥四號兩器開始第十九月晝工作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6月15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3時49分和零時54分,結束了寒冷且漫長的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九月晝工作期。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中國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成功,嫦娥四...
    嫦娥四號任務獲國際航天最高獎 嫦娥四號飛行任務由著陸器和漫遊車組成,於2019年1月3日在月球的另一端進行了首次觸地(登錄到月球)。648天後,探測器返回馮·卡爾曼火山口的科學數據和圖像,隨後開始了14天的休眠。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14期:「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 進入第十七月晝工作期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安睡」一個月夜後,分別於4月17日13時24分和16日20時57分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七月晝工作期。截至17日,這兩位月球背面「拓荒者」已經順利度過了470個地球日,「玉兔二號」月球車將繼續向規劃目標點前進,開啟新一輪的探索旅程。
  • 學術頭條:首例新冠母嬰傳播被證實,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青少年...
    全球首例新冠母嬰傳播被證實:來自法國,新生兒有神經學症狀最新研究顯示:SARS-CoV-2(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母親可能通過胎盤,將病毒傳染給嬰兒。嫦娥四號迎來第二十月晝今天5時48分,華夏大地的黎明時分,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著陸器順利喚醒。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在7月14日12時53分喚醒。截至目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已度過559個地球日,兩器的順利喚醒標誌著「嫦娥」攜手「玉兔」進入第20月晝工作期,不斷創造著新的記錄。
  • 結束第十八月晝,科學成果揭示嫦娥四號著陸器著陸區月壤成分
    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5月29日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當日17時和7時15分結束第十八月晝工作
  • 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 月球最大撞擊坑被解密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1月10日3時12分和11月9日10時17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第24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順利工作677個地球日。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36期: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三大獎項揭曉
    航天成就展區及商業航天展區以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及相關航天主要研製單位的科研成果為核心,同時囊括航天產業鏈上下遊的商業航天企業展示和航天產業融合成果。探月探火迎來新進展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雙雙迎來新進展。
  • 嫦娥四號順利喚醒 進入第26月晝工作期
    伴隨著月球背面新一輪的曙光,嫦娥四號迎來了第26月晝,「玉兔二號」月球車於1月7日10時29分喚醒,著陸器於1月8日03時13分喚醒。截至今天(8日),嫦娥四號已工作736個地球日,繼續刷新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的紀錄。
  • 嫦娥四號順利喚醒進入第26月晝 已工作736個地球日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伴隨著月球背面新一輪曙光,嫦娥四號迎來了第26月晝。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工作736個地球日,繼續刷新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的紀錄。
  • 學術頭條:輝瑞新冠疫苗有效性高達90%,嫦娥四號迎來第24月晝,中國...
    獲得上述三期試驗結果的是代號為BNT162b2的候選疫苗,其三期試驗始於7月27日,截至目前共有43538名受試者參與試驗。新生嬰兒感染嚴重新冠肺炎並不常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新生嬰兒中出現嚴重感染COVID-19並不常見。
  • 嫦娥四號順利喚醒 進入第26月晝開展多項探測活動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供圖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趙竹青)伴隨著月球背面新一輪的曙光,嫦娥四號迎來了第26月晝。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玉兔二號」月球車於1月7日10時29分喚醒,著陸器於1月8日03時13分喚醒。截至1月8日,嫦娥四號已工作736個地球日,繼續刷新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的記錄。
  • 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喚醒,即將進入第26月晝工作期
    此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巡視車分別於2020年11月完成了第24月晝工作,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巡視車都進入月夜休眠,那時嫦娥四號著陸器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90個地球日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7期:也想要月壤?NASA找來4家私企,最低僅...
    山東海陽成我國第5處火箭發射地12月2日,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儀式在山東省海陽市舉行。海陽市將成為我國繼酒泉、太原、西昌、文昌之後的第5處火箭發射地,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與海陽市將共建「東方航天港」。
  • 嫦娥四號喚醒進入第26月晝工作期 已工作736個地球日
    1月8日電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嫦娥四號迎來了第26月晝,「玉兔二號」月球車於1月7日10時29分喚醒,著陸器於1月8日03時13分喚醒。截至今天,嫦娥四號已工作736個地球日,繼續刷新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的記錄。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16期:火星探測首次出發 中國航天重大計劃...
    加上北鬥三號導航衛星的最後一次組網發射,中國航天將迎來不僅是數量上也是分量上的航天大年。其中,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是中國航天走向深空的裡程碑工程。相比登月所跨越的38萬公裡,地球到火星幾億公裡的距離,對飛行器的測控通信就是巨大的考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實現對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任務過程複雜、技術跨越大、關鍵環節多、挑戰巨大。
  • 嫦娥四號月背著陸500天 「玉兔二號」月球車進入第十八月晝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在月球「沉睡」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5月17日3時25分和16日11時53分,結束了寒冷且漫長的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迎來了第18月晝工作期。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團隊最新英文評述:梳理嫦娥四號...
    不久前,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 第 10 期就發表了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的英文評述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and scientific progress of the Chang'e-4 mission」,文章中回顧了嫦娥 4 號工程的實施過程,梳理了嫦娥 4 號所取得的技術突破和探測成果,為後續月球探測提供了重要參考
  • 嫦娥四號繼續刷新月背工作紀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伴隨著月球背面新一輪的曙光,嫦娥四號迎來了第26月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玉兔二號」月球車於1月7日10時29分喚醒,著陸器於1月8日03時13分喚醒。
  • 在十八月晝期,玉兔2號關閉一切科學儀器,給「天問一號」讓道
    「天問一號」能否成功發射,關係到我國未來航天戰略部署,為了能精確無誤地射向火星軌道,精確著陸,精確對火星進行探測,就連38萬公裡外月球上的玉兔2號巡視器也在為「天問一號」讓道,玉兔2號在十八個月晝期,停止向西移動,並關閉所有科學儀器,暫停一切科學探索活動。
  • 中國嫦娥四號登月技術有多先進?印度發射失敗,美國至今未掌握
    我國嫦娥探月工程2004年至今已經有15年之久,先後成功實現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先導衛星、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巡視器、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等6次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