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餘,讀書自娛

2020-12-22 麟開祥趾

《小窗幽記》中寫道:夜者日之餘,雨者月之餘,冬者歲之餘。當此三餘,人事稍疏,正可一意學問。

學問源於知識的積累,知識的積累便有了書,書便成了人類文明的使者,它寄寓著人類熱切的希望,蘊藏著人類豐富的感悟。陶醉書中,縱可體會千古淵源,橫可領略八面風情。在書的海洋裡,思維在書中遨遊,情感在書中起落,你的心靈在書中得到充實。

陶醉書中,邂逅古人。可以跨越時空,和李白一起攀登天姥山,採摘紅霞白日;也可以在「梅子黃時雨」「綠肥紅瘦」時,和李清照在蓮花叢中爭渡;可以和徐志摩在康橋下信步,採摘河中的水草;亦可以和海明威的老漁夫桑提亞哥一起抵抗鯊魚的肆虐,感受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倒的精神;你還可以和孔子、司馬遷、高爾基、莎士比亞成為知心朋友。  

陶醉書中,提神益智。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執著,魯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果敢,張九齡「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的高潔,杜甫「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的豪放……諸葛亮空城之上,笑對百萬之眾的從容……   

陶醉書中,洗滌心靈。在夜深人靜時,邀明月相伴,泛舟書海,即如在百草園中採摘朝花,尋找生命的花絮,又仿佛在西湖採摘啟迪生命的蓮子,仿佛置身於西湖的蓮花香氣中,覺得生命就是一幅濃妝淡抹的水墨畫,黯淡與燦爛並蓄,精彩和沉重同在。「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的杜甫之喜,「怒髮衝冠憑欄處」的嶽飛之怒,「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原之哀……諸如此類,信手可得。  

於廣漠的學海泅遊,於知識的海洋馳騁,於無邊的天空飛翔,此讀書之樂所在。沉醉此中,一切虛浮的功名利祿、阿諛奉承拋之九霄雲外,一種迴腸盪氣充盈滿懷。

人生三餘,日之餘,月之餘,年之餘,其實都是生命中稍縱即逝的美好時光,在當下的日子裡,除了讀書,每個人又能做什麼比這更有意義的事呢?夜晚讀書,神志較為清明,因為,一日之事已畢,白日種種紛亂的念頭,都已平息下來,無人打擾,正是最好的讀書時間。下雨天時,人們多半不喜出門,有的人因雨而感到煩躁,然而,聰明的人正好利用這段時間來讀書,此時唯有雨聲相伴,更使人心無旁騖。豈非讀書最好的時候?

冬日天氣寒冷,在寒氣中精神更為清楚,此時讀書思路甚為明白,所以最為適宜。懂得由書中汲取樂趣的人,夜晚、下雨天、冬日對他而言,都是可愛的時光。不懂得讀書的人,夜晚感到無聊,下雨天覺得煩躁,冬日就乾脆提早鑽進被窩,真是辜負了老天的美意。

相關焦點

  • 「校園傳真」平江七中:三餘書香鑄詩意,讀書交流會好書
    紅網嶽陽5月29日訊(通訊員 劉立志)「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我們的讀書會取名』三餘』,就是希望大家能利用好一切空餘時間,好好讀書。」5月27日,平江七中三餘讀書會成功舉行了首次讀書交流活動。
  • 四年級語文暑假閱讀每日一練(3),《董遇讀書有三餘》《變》
    01【閱讀短文《董遇讀書有三餘》,回答問題】:你想,冰天雪地沒有農活,不是讀書的大好時間嗎?3.董遇所指的「三餘」各是什麼時間?用「___」在文中畫出來。 4.從這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麼道理?【參考答案】:《董遇讀書有三餘》 :1.如果,假如。 形容說話從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嚴肅認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經經,合乎規矩。2.你想,冰天雪地沒有農活,正是讀書的大好時間。
  • 散文:充實的人生,從讀書開始
    充實的人生,從讀書開始文|白迅齊充實的人生離不開廣泛而深入地閱讀,在一次次地閱讀中體味前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在與他們的思想碰撞中,汲取他們的思想和智慧,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充實、豐盈。正如培根所說的:「讀書使人充實。」
  • 去讀書吧,因為讀書,你將獲得不一樣的人生
    讀書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工作之餘,只要你願意都可以隨時隨地的讀書,以獲取那些智慧的結晶。與書對語,會獲得陽光與知識,擁有治癒心靈的力量。在書中懂得了堅韌和勇敢,讓你懂得如何面對煩惱和困擾,面對悲觀和失望,從而活的通達和智慧。
  • 古人讀書——「三上之功」,令吾輩汗顏不已
    讀書是通往夢想的一條捷徑,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靜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於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條路,在這條路上的跋涉痕跡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的軌跡,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書籍就是望遠鏡,書籍就是一盞明燈,讓我們看得更遠、更清晰。
  • 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人人都知道馬雲、王健林、李嘉誠、王石等大佬非常酷愛讀書,每天工作再忙也要抽1個小時出來讀書。 有人曾跑去問馬雲:「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你說讀書到底有什麼用?」
  • 習近平讀書何以「三讓」?
    「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據人民網報導,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坦言,「讀書已成了我的一種生活方式」,並列舉出上述讀書「三讓」的好處。 一、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清朝蕭掄深悟:「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讀書是最好的人生選擇
    「讀書,上大學。」是父母經常告誡我的話。小時候,每當我坐在父母為我布置的書桌前寫字或讀書時,爸爸從我身旁經過,總會拍拍我的肩膀說:「閨女,你要好好學習,努力讀書。」我只是敷衍地點點頭。我對讀書上學的意義還是模糊不清,認為那不過是老師想贏得榮譽的一種表現形式罷了……「爸爸,我為什麼要讀書啊?隔壁的同學都不上學了,依然過得很富裕,為什麼要讀書呢?」我坐在電動車後面摟著爸爸的腰問道。爸爸的身體一僵,他沒有說什麼,快走到學校時,爸爸像往常一樣拍拍我的肩膀說:「閨女,這個問題等回家了,我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今天好好學習,加油!」
  • 讀書治學,進德修業
    曾國藩生活於中國社會轉型遭遇「千年未遇之大變局」的時期,但他一輩子以理學大師唐鑑贈送的四句話為人生目標:不為聖賢,即為禽獸;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曾國藩曾數次科考不中,深知科舉取士的弊端,在他看來,科考書目固定,應試文章八股,若單為考取功名而學習,則易讀死書,死讀書,若一生功名未中,而其他學問也無漸進,則是畫地為牢。如此一來,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就是欲求一塾師也不可得。所以曾國藩要求子孫讀書要廣泛涉略,終身學習,以自娛身心,富養精神,不求後輩為達官重臣,惟願代代有人才。
  • 讀書使我找到了人生快樂,天下好事無非讀書
    時光如梭,人生易老,一晃自己都是60多歲的老人了,回想自己所走過的人生之路,我這一生中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讀書,除了讀書我還寫點小文章,雖說我這個人沒有其它別的愛好和本事,但我的生活過得很充實,很快樂,每天都有要幹不完的事,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 讀書讓我更加珍惜時間。
  • 曾國藩:讀書治學,進德修業
    曾國藩生活於中國社會轉型遭遇「千年未遇之大變局」的時期,但他一輩子以理學大師唐鑑贈送的四句話為人生目標:不為聖賢,即為禽獸;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曾國藩曾數次科考不中,深知科舉取士的弊端,在他看來,科考書目固定,應試文章八股,若單為考取功名而學習,則易讀死書,死讀書,若一生功名未中,而其他學問也無漸進,則是畫地為牢。如此一來,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就是欲求一塾師也不可得。所以曾國藩要求子孫讀書要廣泛涉略,終身學習,以自娛身心,富養精神,不求後輩為達官重臣,惟願代代有人才。
  • 如何高效改變人生——《人生效率手冊》讀書筆記
    這裡是木榮的第1篇讀書筆記人生效率手冊是一本規劃人生的手冊,書中作者結合一些成功人士和自己的實踐,總結出一套幫助你規劃人生的方法,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結合我的想法,我把書中的主體分為三大部分。一 人生目標關於人生目標的確定,書中介紹了一個「七個人物法」,可以幫你迅速找到人生目標。其實當然是沒有那麼快的了,這裡所說的快,其實是經過大量的人生思考和考查的,因為七個人物法把你的人生目標分為三個等級,最上面一層是你的終極目標,在這個地方你可以寫下兩到三人的名字,這就是你人生中最想成為的人的模樣,是你的人生總戰略。
  • 世界讀書日,談談讀書對人生的意義
    方所重慶店所在地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如期而至。作為喜愛讀書的我,最近的時間也相對自由,買了不少往日沒有時間細讀的書,更是在讀書日優惠購得《莎士比亞全集一套》。讀書到底對人生有什麼意義呢?我想用自己的經歷來談一談感受吧。第一:書的海洋裡充滿樂趣,那些生動的故事讓我們充滿期盼,後來的結果會是怎麼樣?對讀書的喜愛應該在讀書前就已經形成,這得益於一個常在我家裡來玩的親戚,我的二外公的影響。
  • 每天讀書、跑步、寫文章,這樣的人生是怎樣一種體會?
    閒暇之餘,手捧一卷,一杯清茶,品味人生,幸福無比。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我思考了良久,能讀書便是幸福的人生。每天與偉大的古今中外聖賢哲人交流,怎能不快活?人以類比,物以群分,長期和偉人交流,自己也會變的偉大起來,氣質也會跟著改變。古人講:「智者不惑、仁者不憂,智者勞,而仁者壽。」
  • 東湖夜讀|人生成事需三多:多讀書,多交友,多旅行
    圖源網絡老話說得好,胸中有天地,才能窺見人生。如何才能胸中有天地,要有格局,格局決定人生。那麼,如何提高格局?多讀書,多交友,多旅行。多讀書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地球廣大,歷史浩瀚,要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似易實難。科技再發達,一個人靠自身親歷去開闊眼界,始終有限,只能多讀書。曾國藩說過,人的氣質,來自於天生,很難改變,唯有讀書可以慢慢改變。
  •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 世界讀書日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 世界讀書日 2020-04-23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夜讀丨冬日好讀書
    喜歡冬天,正是由於冬天適宜讀書的緣故。其實,在遙遠的古代,睿智的古人就已經意識到冬是讀書的好時節。《禮記》中就有 " 春誦,夏弦,秋學禮,冬讀書 " 的句子;《漢書 · 東方朔傳》中記載了東方朔上書給漢武帝,稱自己三冬讀書 " 文史足用 "," 上偉之,令待詔公車 " 的事,後來 " 三冬足文史 " 的典故成為冬天讀書成才的佳話;三國時期的儒學宗師董遇,總結自己的讀書經歷,提出利用 " 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 " 之 " 三餘 " 時間讀書,精彩的論述讓書蟲們深以為然;清人金聖歎則發出了
  • 林泉雅秀——三餘無夢生
    此時,夢衢門戶扃然洞開,白衣俊逸、羽扇飄搖的三餘無夢生緩緩步出,與天踦爵毫無二致的面容讓秦假仙發出「啊」一聲驚嘆。中原正道領導權在這一聲驚嘆中完成了轉換,三餘無夢生接手天踦爵留下的重任,繼續為武林和平而奔走。
  • 你總覺得人生無趣,是因為讀書太少
    讀書妙處無窮,書香薰染人生。有遠見的人,都懂得通過讀書投資自己,越早投資自己,就能夠越早獲益。01讀書能讓你獲取知識相信很多孩子會問:為什麼要讀書、學習?「為了將來找份好工作,為了能過上富足的生活,為了……」我們的答案都顯得那麼蒼白,而這次「武漢疫情」卻給了孩子們最好的答案。
  • 薦讀丨讀書和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對我而言,讀書很大的意義在於放鬆自己。在書的面前,我不必有太多的約束,不必認識不想認識的人,不必說不想說的話,也不必做不想做的事。讀書給了我更多的選擇和自由,去接觸喜歡的人物,去了解喜歡的故事,去通過別人的經歷更好地認識和豐富自己。在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路上,讀書都是成本最低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