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是從什麼時候,腰痛開始反覆發作,時輕時重,時緩時急。就在這反反覆覆之間,腰椎間盤突出症已悄悄襲來。它是誰?它會給你帶來什麼?拿什麼拯救你的腰?下面就細細道來。
腰椎間盤突出症:它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腰椎由5個椎體組成,每兩個椎體之間都有一個椎間盤,椎間盤就像一個扁扁的圓房子,上下兩層透明軟骨板相當於天花板和地板,一圈纖維環相當於外牆,房子裡的內容物則是充滿彈性蛋白的果凍狀髓核。當跳躍、從高處跌落或腰背負重時,腰椎間盤能夠很好地緩衝腰椎的負荷。
小時候,髓核的含水量很足,抵禦外力的能力十分強大,可以把腰椎保護得很好。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腰椎間盤呈現退化趨勢,髓核的含水量也會慢慢減少,纖維環的韌性也越來越低,尤其是後側的後縱韌帶更窄更薄更脆弱。突然遭受外力衝擊、常受寒邪、用力過猛、負重過大、體重超標或者長期坐姿不端正,都可能導致纖維環受損破裂,髓核就從破裂的纖維環向後突出,腰椎間盤突出症就是這麼來的。
腰椎間盤突出症帶給你的,不僅是腰痛
當突出的髓核刺激纖維環、後縱韌帶以及此處的神經根,腰部就會產生撕裂般的銳痛感。腰痛在過度勞累、遭遇外傷或受到風寒後容易急性發作,發作時咳嗽、打噴嚏、大笑、用力排便等增加負壓的小動作都會加重腰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帶給你的不僅僅是腰痛,還有腰部活動受限,急性發作期受限更明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往往都不敢做前屈動作,這個動作會使髓核進一步後移,使本已受到壓迫的神經根被牽拉,加劇腰痛。
與此同時,腰椎間盤突出症還容易累及下肢。坐骨神經是從腰椎發出,經過臀部延伸到腿部,當突出的腰椎間盤壓迫到了坐骨神經,疼痛就會從腰部輻射到臀部、腿部,有的人還會有腿麻、腿冷、間歇性跛行等症狀。
這幾個動作治腰突,練練更健康
腰椎間盤突出症臨床上以保守治療為主,如理療、針灸、服用中成藥例如腰痛寧等,日常生活中則要養成良好的用腰習慣。常做以下幾個動作,可以加強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讓強健的腰背肌有效地保護腰椎,減輕腰椎間盤的負擔。
1、小燕飛
腰椎間盤突出症人群的入門級動作就是小燕飛,它簡單易行,只需要俯臥,雙手前伸或放在身體兩側,同時緩緩抬起頭部、雙手和雙腳,使這幾個部位稍稍抬離地面,保持10秒鐘後放下。飛起和落下的速度不用太快,能拉伸到腰背肌肉,體感舒適就好。
2、平板支撐
俯臥位,身體重心放在前臂和腿部,肩膀向後縮,臀部緩緩抬離地面,用前臂和腳趾的力量支撐起身體的重量,保持15秒後放鬆下來。標準的平板支撐除了需要收緊腹部肌肉,還需要腰背部發力才能保持腰背部挺直,避免塌腰、翹臀,因此對腰背部肌肉有很不錯的鍛鍊效果。
3、橋式運動
採取仰臥位,雙臂伸直放在身體兩側,雙腳與肩同寬,大小腿呈90°夾角,然後以頭部、雙肘和雙腳做支撐點,慢慢抬起腰、背、臀部,保持10秒後慢慢放下。
4、左右旋腰
保持直立站姿,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將左手用力向右推,帶動上身向右旋轉;停留10秒後,再將右手用力向左推,帶動上身儘量向左旋轉。旋腰時不要太快或太用力,以免扭傷腰部,適得其反。
需要注意的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發作時,不適合做這幾個鍛鍊腰肌的動作,更不能做劇烈運動,否則會加重腰椎壓力,反而對病情不利。
文中配圖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