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花真美,這蝴蝶真美,這女孩真美……
「美的本質是什麼?」柏拉圖提出終極之問。
對於這個問題,美學,人們對於「美」的探究從未停止過。也許「美」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存、自由,對一切事物的認知判斷。
01生命氣息
「小草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這是朱自清散文《春》的一句話,感覺好美,美來自於這「生的氣息」,帶來一份慶幸,一份欣慰。
一個女孩子,冰脂玉肌,面若桃花,配上S形身段,很美,其實也是生命得以延續的顯現。
反之,對生命存在威脅的事物,一般是不美的。
「草叢裡竄出一條蛇,通身灰褐色,抬起三角頭,吐著分叉的舌頭,尋找著攻擊目標。」你會覺得這條蛇美嗎?當然不美,為什麼?就因為它威脅著人類生命。
一個獐頭鼠目,歪眼斜鼻的人,很醜,為什麼?因為他散發出一種病態,隨時斷氣的信號,當然會避之唯恐不及。
嗯,生命可貴。可又有一句話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02自由領地
雖然生命氣息是一種美的體現,可生存,總得有一個地盤吧。
「我的地盤,我做主」,真好。可見,追求自由也是一種美。而自由領地的體現於物理空間、時間空間、心理空間。
03物理空間
物理空間,指肉眼可見的空間距離,距離美,空間距離產生氣勢美,比如: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我聽到了太陽清脆的鈴聲,海底朦朧的音樂。
看,上天入地,多大的空間啊,使人產生追求到了自由的感覺,美!
04時間空間
時空之美,指拉開時間距離,呈現「今日明月照古今」的美感。就如余光中在《鄉愁》中寫道: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時間」對人類的束縛,沒有誰能掙脫。
除非你進入時光遂道,想回到昨天就回到昨天,想回到童年就回到童年——自由,真美!
05心理空間
心理空間,指由兩種認知,形成的心理落差空間,也會產生一種美感。
比如契訶夫小說《變色龍》裡,狗咬了人,督警大罵這是一條瘋狗;當聽說是將軍的狗時,忙誇是條好狗,是條機靈的狗。
利用心理空間,許多悲劇小說,才製造出了悲愴、悽美的故事。
如《鐵達尼號》,原本露絲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可傑剋死了。從美好到絕望,形成強大的心理落差,呈現出一種悲劇美。
美的本質是什麼?根據審美觀的不同,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也正是美學所探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