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信託TOT違約:力爭今年清收80億元 券商資產轉讓已有意向方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 張玉潔

四川信託TOT違約事件初現進展。

近日,在投資者與溝通會上,四川信託高管透露,正對四川信託持有的川信大廈和宏信證券進行評估,將進行自有資產處置;正在溝通增資擴股事項,不過股東宏達集團和中鐵八局無增資意向。

此外,據媒體報導,四川信託近日還提前兌付了8個信託產品。

根據信託業協會介紹,TOT是一種專門投資信託產品的信託。而在實際運作中,存在變成資金池的隱患。

四川信託總裁劉景峰透露,目前,四川信託TOT規模大概250億元,涉及45個項目,不存在交叉違約。近期正在清收兩個項目,預計下個月大概回款10億元左右,力爭在2020年清收回款80億元。

積極處置資產

近日,四川信託被爆有多個信託計劃已經到期,投資者卻接到四川信託無法兌付本息、產品無限期延期的通知。

自6月初以來,已經有多名四川信託投資者來到四川信託總部大樓就投資產品兌付方情況尋求解決方案。

本次引發兌付危機的TOT是四川信託近年來發展迅猛的產品,一方面收益率高,另一方面門檻低,部分項目投資門檻僅30萬元,明顯低於100萬元。

6月24日,四川信託與投資者再次召開溝通會。中證君獲得的一份會議紀要顯示,四川信託方面對投資者所關心的部分問題進行了回答。

目前來看,處置資產「回血」是短期內解決資金的最實際方法。不過目前來看,可能存在異議股東。四川信託目前較為值錢的資產是川信大廈和所持有的宏信證券股份。

四川信託董事長牟躍表示,《關於出售川信大廈房產的議案》及《關於轉讓宏信證券有限公司股權的議案》兩項議案,中海信託董事目前尚未表決,其餘股東和董事均已同意。川信大廈估值10億元,目前尚無意向購買者,而宏信證券淨資產為22億元,預計掛牌價在30億元以上。四川信託稱,目前有不少於三家意向方進行洽談。

而在增資擴股方面,牟躍稱,優先徵求現有股東意見,不過第一大股東宏達集團和另一個主要股東中鐵八局均表示無增資意向。今年5月底,中鐵八局已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招商公告,擬將持有四川信託股權全部轉讓。

牟躍稱,若原股東不能滿足增資15億元,再引進戰略投資者。目前四川信託設立港澳海外組、央企組、地方和民營企業組分別尋找適格的戰略投資者進行引資工作。已與多家機構進行接洽,部分進入盡調階段。

將定期定向披露底層資產

在四川信託TOT產品違約中,底層資產情況到底如何是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對此,四川信託總裁劉景峰表示,關於底層資產評估問題,畢馬威已經進入超過1個半月,預計7月底將完成評估。過去四川信託只披露上層資產,未做底層穿透,項目管理報告下一步會主動披露。到期財產儘快立即清收,不得已才會進行訴訟。

針對底層資產,四川信託稱,對底層資產的披露問題已召開專門會議,定期定向披露底層資產,客戶需要查詢的,可進行查詢。對逾期的項目,擬與客戶籤署延期協議,擬定的協議草稿已報監管部門審核。目前已加大相關工作力度,約70%的工作重心在對風險資產的清收上。對於客戶訴求,公司已向政府及監管部門進行了報告。公司將與客戶代表通過適當的形式,確認長期溝通機制。研究設立公共信息發布平臺,披露項目及底層資產處置等相關情況。

劉景峰還透露,目前,四川信託TOT規模大概250億元,涉及45個項目,不存在交叉違約。近期正在清收兩個項目,預計下個月大概回款10億元左右,力爭在2020年清收回款80億元。

此外,四川信託重申,對於機構和個人的兌付,四川信託會一視同仁,不存在先兌付機構的情況。具體項目兌付會視相對應的產品而定,可能存在後到期的先兌付的情況。

作為監管機構,四川銀保監局副處長周杉表示,四川信託利用TOT隱瞞底層資產的資金池,監管已經逐步查實了四川信託違法違規行為。對於發現的違規問題,和四川信託高管、股東進行了談話,責令限期改正,暫停部分業務,限制股東分紅,並要求對以往年度的分紅進行回填,對於查實的違法違規問題,進行依法處理。

相關焦點

  • 四川信託TOT項目處置進展曝光 未來將定期定向披露底層資產
    底層資產的披露問題得到四川信託的保證,但四川信託自救及股東救助進展卻不太順利,四川信託董事長牟躍稱《關於出售川信大廈房產的議案》及《關於轉讓宏信證券有限公司股權的議案》兩項議案,中海信託董事目前尚未表決。據了解,川信大廈評估約10億,目前沒有意向購買者。宏信證券公司22億淨資產,掛牌價不低於30億。
  • 四川信託大股東無增資意向,預計7月底完成底層資產評估
    在近日的投資者溝通會上,四川信託總裁劉景峰稱,四川信託TOT規模大概250億元,涉及45個項目。畢馬威進駐四川信託已經1個半月,預計7月底完成對底層資產的評估。今年6月初,有多位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四川信託多個已到期的TOT資金池類產品出現逾期,未到期的項目可能「大概率會逾期」。
  • 四川信託向投資者公布TOT項目的處置進展
    首先是關於此前四川省銀保監局副處長周彬稱,四川信託TOT項目的確存在未向投資者真實披露底層風險的情況回應。四川信託總裁劉景峰表示,對底層資產的披露問題已召開專門會議,未來將定期定向披露底層資產,客戶需要查詢的,可進行查詢。並且對逾期的項目,擬與客戶籤署延期協議,擬定的協議草稿已報監管部門審核。
  • 四川信託最新進度及分析!
    截至目前,公司251.60億元TOT項目中,2020年內到期129.99億元,2021年到期100.02億元,2022年到期19.22億元,2020年內到期比例為51.66%。截至2020年10月20日,已到期TOT項目75.36億元。2、TOT項目清收處置情況。
  • 四川信託爆250億驚天巨雷!TOT產品已停發,大股東挪用項目資金
    對逾期的項目,四川信託擬與客戶籤署1年期的延期補充協議,擬定的協議草稿已報監管部門審核,目前約70%的業務重心在對風險資產的清收上。「需要關注的是去年以來有些項目清償兌付了,都是兌付的誰的投資。」一位四川信託資深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但信託產品披露模糊。
  • 四川信託之大廈將傾,TOT百億黑洞,投資者何去何從?
    自6月12日四川信託暴雷以來,其一舉一動為業內所關注,時不時的就上了金融圈的頭條和熱搜。 在四川信託出事之前,川信沒有發生一起公開違約的信息,市面上信譽良好,網絡上基本上沒有什麼負面消息。雖然早些時候有很多關於川信的傳言,都被官方駁斥為謠言。
  • 四川信託旗下資金池產品違約,2千名投資者欲哭無淚,何去何從
    其中最讓人感到震撼的是:「目前四川信託資金池業務遇到流動性危機,目前考慮處置資產和引進戰投。而且四川信託已被銀監局貼身監管,每動一次章都要要向銀監會同意。」實錘落定,川信的問題也浮出了水面,又是一顆行業大雷。
  • 四川信託被接管 年內清退16個地產項目
    據企查查,四川信託的歷史股權凍結次數多達52次。歷史股權出質達391起,2020年以來,四川信託的出質股權數總額已接近7億元。房地產信託業務曾是四川信託信託資產中的重要部分。2019年,四川信託將自營資產中的15.37%用在了此部分業務上。
  • 信託周報(10月26日)
    文 | 財聯社 林漢垚四川信託:已回收項目規模23.37億 將加快推動資產處置變現信託轉「標」新賽道:蟄伏十餘年TOF風頭正勁信託違約上升 銀行存量投資資產風險加劇神木農商行繞道跨省貸款逾期 通道方華融信託不擔責1. 四川信託:已回收項目規模23.37億 將加快推動資產處置變現近日,四川信託官網公布關於TOT項目清收處置工作進展情況的通報。
  • 四川信託TOT產品爆雷 酒業130億信託理財還安全嗎?
    酒業130億信託理財還安全嗎?文/嶽治中2020年6月初,四川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信)出現信託產品違約,引起眾多投資者現場維權,而這已經是今年內第二家大型信託企業爆雷。微酒記者注意到:在川信出現逾期兌付的信託產品中,安徽某名酒認購的「天府聚鑫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赫然在列。
  • 國元信託政信產品延期近一年仍未還清 第三大股東欲轉讓全部股權
    記者注意到,在2018年年報中,國元信託曾指出公司存在"政信合作業務集中度偏高,存在一定程度的通道業務路徑依賴,創新能力、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能力仍需加強"等問題。一語成讖,2019年年底,國元信託爆發集中兌付危機,5個產品同時發生違約,均為政信類信託產品。
  • 信託風險劣變啟示錄:訴訟纏身的安信信託何去何從?
    雖然項目違約原因有外部環境不佳的客觀因素,也有公司內部管理的缺失,但巨額訴訟背後,無疑集中反映了安信信託內部風險管理和內控體系的不足,也為違約信託公司敲響了警鐘。翻看訴訟記錄,2019年度發生的多起訴訟中安信信託就存在以籤署《信託受益權轉讓協議》《框架合作協議》 或出具《流動性支持函》等形式提供保底承諾等事項的情況。截至今年6月30日,安信信託因提供保底承諾等原因引發訴訟40宗(存續),涉訴金額178.05億元人民幣。
  • ​華信信託急引戰投破兌付危局 欲68億元出讓控制權謀自救
    公告指出,信託底層資產的清收處置時間和金額存在不確定性,引進戰略投資者、轉讓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等,涉及金融監管部門審批,綜合考慮自相關信託產品到期日起,延期八個月兌付。「兌付延期本質上屬於產品違約了。首先要看雙方協議是否有約定。如果沒有約定,原則上雙方商議。」11月23日,萬商天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烽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 券商股權質押風險帳單:38家券商信用減值173億 335億訴訟待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券商股權質押「風險帳單」:38家券商信用減值173億 逾335億訴訟待解隨著4月30日年報收官日臨近,上市券商的年報披露也已經進入尾聲。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整理數據發現,截至目前,已有38家上市券商或其母公司披露了年報,年報數據中因股票質押違約導致的各項信用減值,引發市場熱議。
  • 關於廣州某農商行身陷25億元信託嚴重違約風波的三大猜測
    11月5日ST中捷發布的一紙公告,將廣州某農商行事涉25億元信託嚴重違約一事公諸於大眾視野。廣州某農商行向包括ST中捷在內的11家公司及7個自然人發出函件,要求向廣州某農商行承擔償付貸款本金25億元、利息、罰息、複利、違約金等責任。看起來就是一個信託的普通違約事件,但後續的各方反映更令這一事件的未來發展和內幕如何變得撲朔迷離。
  • 四川信託被實施管控,半年前已爆雷,300億窟窿待補
    6月29日,四川信託發布《致投資者的公開信》,對部分信託產品未能按期分配向投資者表示歉意,並稱對部分到期不能按時分配的信託產品,按約定進行延期,並承諾「力爭一年內通過處置底層資產回收資金,根據資金回收進度及時進行分配」。四川信託甚至還表示,將處置變現宏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川信大廈等自有資產及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方式「補充流動性」。
  • 四川銀保監局:四川信託關聯交易嚴重危及穩健運行 已被採取監管...
    周杉曾在6月24日四川信託投資者溝通會上向四川信託投資者回應,四川信託的TOT業務存在不真實向投資者披露底層資產風險狀況,違規開展關聯交易,項目資金存在大量的股東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據了解,6月中旬,四川信託多隻產品爆雷,逾期無法兌付,四川信託方面曾在投資者見面交流會上稱,TOT項目總規模達250億,涉及45個信託項目,不存在交叉違約。四川信託表示將盡力2020年清收約80億現金。
  • 這家券商「內鬥」結束!億陽債違約再發酵 遭外貿信託與融通資本起訴
    根據券商中國此前獨家報導,在監管部門推動下,大股東與中山證券原領導班子達成和解,中山證券原董事長林炳城與原總裁胡映璐雙雙退任,新董事長吳小靜和新總裁康福華履新上任。不過,近期中山證券又陷入另一起訴訟中,億陽集團債券違約事件仍在發酵。
  • 沱牌捨得集團70%股權被輪候凍結 31日39.9億元拍賣鎖定意向方?
    ,本次股權被凍結系天洋控股及其關聯方與華夏銀行廊坊分行、杭州工商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的糾紛新增的凍結事項。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沱牌捨得集團總資產約104億元,淨資產為59.8億元。目前 沱牌捨得集團所持ST捨得約29.91%的股權,對應市值約76億元。沱牌捨得集團70%股權評估價為39.82億元,起拍價39.9億元。此次天洋控股所持沱牌捨得集團70%股權被司法輪候凍結,對其估值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