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千年古窯窯火重燃 助坭興陶走向復興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欽州6月11日電(陳燕)6月11日, 熱衷於學習坭興陶技藝的9歲女孩羅好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人帡等人手中接過火炬,把火炬傳遞給83歲窯工老藝人,點燃了位於廣西欽州市境內的欽江坭興陶千年古窯。

  欽江坭興陶古龍窯長達80米,窯址佔地面積978.9平方米,傳承了近千年的技藝和窯火,記錄了欽州坭興陶的輝煌歷史,是目前中國倖存的最長的古龍窯。近年來經欽州文化部門的保護和修繕得以煥發生機。

  今年6月11日是中國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當天上午,廣西以欽州市為主場城市舉辦的廣西(欽州)2016年文化遺產日主題活動在古龍窯前拉開序幕。

  廣西欽州享有「中國坭興陶之都」的美譽。作為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坭興陶「質如美玉、形似青銅、聲若鐘磬」,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介紹,坭興陶以欽江兩岸特有優質陶土為原料,經摟、揮、轆、挑、熎、光六大傳統技法製作而成,產品在高溫燒制下產生神奇「窯變」,出爐打磨去璞後呈現出古銅、紫霞、鐵青、金黃、墨綠以及天斑、虎紋等自然色彩紋理,可謂「火中求寶,難得一件,一件在手,絕無類同」,因而具有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為世人所青睞。

圖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人帡接過火炬。 陳燕 攝

  20世紀初,欽州坭興陶曾參加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並斬獲金牌。坭興陶產品一度遠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此後,因產業發展不佳,逐漸被人遺忘,成為「養在深閨無人識」的陶藝遺珠。

  現年70歲的李人帡稱,從業43年來,他見證了坭興陶的輝煌和低谷。2000年,當地僅有幾家坭興陶廠在商海中掙扎,當時從業人員極少。

  「現在欽州有坭興陶廠家及作坊上百家,從業人員有上萬人,學習坭興陶製作的人也越來越多。」李人帡說,「我看好千年坭興陶的發展前景,目前它正在走向復興。」

  為推動欽州坭興陶發展,當地官方斥資15億元人民幣建設了一個佔地2700畝的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千年古陶城)。目前,已有數十家坭興陶企業及多位大師籤訂租賃入駐合同。按照規劃,未來3至5年,將實現總產值10億元,吸納就業人數1.5萬人,並將成為欽州特色文化旅遊新名片。

  欽州市副市長韓流介紹,一直以來,當地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出臺扶持政策,開展民族文化活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搭建展示舞臺。2014年,欽州正式啟動坭興陶燒制技藝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

  年過六旬的廣西欽州市品藝堂坭興陶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日榮也跟李人帡一樣,對欽州坭興陶的發展非常看好。他說,目前,欽州坭興陶也正擁抱網際網路,展開「網際網路+」新的營銷模式。

  2013年,曾日榮的公司在網際網路上開了網店銷售坭興陶。他說,現在網店平均每天營業額達上萬人民幣,佔整個公司整年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作為老一輩的坭興陶人,曾日榮和李人帡都鼓勵自己的後輩傳承這項技藝,並表示會一如既往的收徒授藝,培養更多接班人,研發出更多一流產品,讓坭興陶走上復興之路。

  據悉,作為廣西文化遺產日活動主場城市,欽州市突出「展示欽州坭興傳奇,弘揚八桂絲路文化」主題,6月10日至12日主題活動期間還舉辦非遺項目和傳統技藝展演展示、廣西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百米宣傳長廊、中國「四大名陶」展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完)

相關焦點

  • 陶主坭興陶柴燒窯新的一窯來咯
    我們的(陶花島)陶主坭興陶柴燒窯一直是由我們廣西工藝美術大師廖強,廖老師親自裝窯和燒制的側把壺釉面形成的原因是木柴在長時間的燃燒過程中會形成大量的灰燼附著在陶坯身上,當溫度上升到1000攝氏度左右的時候,灰燼與陶土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鐵、鎂、二氧化矽等)產生化學變化,慢慢形成自然、豐富多彩的草木灰釉,由於灰燼是隨著窯內的氣流和氛圍隨著窯體結構自由的飛揚
  • 廣西衛視「唱遊絲路,騰躍廣西」大直播,王兆儒老師領銜主演《坭興贊》發揚坭興陶非遺文化美
    廣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美而豐富。1300多年歷史的欽州坭興陶有「中國四大名陶」之稱,2008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8年4月18日,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王兆儒老師及其徒弟歐陽基文,受邀參加廣西「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直播盛典活動,分別表演雕刻及拉坯制壺技藝。
  • 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五)——曾日榮
    曾日榮,廣西壯族自治區十二屆人大代表、欽州市第四屆政協委員、欽州坭興陶燒制技藝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手工藝大師、廣西工藝美術大師、廣西陶瓷大師、欽州市坭興陶協會常務副會長、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廣西攝影家協會會員。   自2005年從事坭興陶產品設計至今,曾日榮榮獲全國工藝美術展覽金銀銅獎共12項,持有專利39個。
  • 「窯」望千年瓷魂在 浴火重生煥新彩
    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博羅銀崗窯、羅浮山地區蜆崗窯、惠城區東平窯以及惠東白馬窯等。 從惠城區發現的多處古窯遺址就能看出惠州陶瓷發展歷程。其中,1983年11月在惠城區三棟鎮官橋村瓦窯嶺東坡發現的瓦窯嶺遺址,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在《惠州文物志》「瓦窯嶺春秋遺址」中記載:「這批以夔紋硬陶為代表的遺物,其年代約為春秋時期,屬於廣東青銅時代的文化遺產。」
  • 點燃「安口窯」的復興之火
    點燃「安口窯」的復興之火 甘肅東部的隴山深處,有一座千年古鎮,舊稱安口窯,今名安口鎮,是甘肅四大古鎮之一至明代以煉製頗負盛名的青花瓷為標誌,實現了技術上質的飛躍,從而攜「隴上窯」之美名躋身全國名窯之列,達到鼎盛期。明清時以燒制黑、白陶為主,至明末清初趨於衰落。 晚清至民國末年的100餘年間,由於戰亂頻仍,全國各地的瓷工藝人紛紛流落安口,不斷帶來新技術、新工藝,於是安口窯陶瓷業再度興起。
  • 欽州坭興陶成為東博會國禮 「和天下」傳遞世界和平之意
    央廣網欽州11月17日消息(記者劉發丁 欽州臺翟梅 劉文橋)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11月27號至30號將在廣西南寧舉行,經過嚴格篩選,由廣西北部灣千年古陶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出品的坭興陶作品「和天下」,成為本屆東博會指定國禮之一。
  • 千年窯火傳奇,承載鄉愁記憶
    今天,與《美好晉江》一起來好好感受一下這傳承了千年的制陶文化吧!宋元時期,泉州港發展成為世界貿易大港,港口每每停泊有「大舶百艘,小船不可勝數」。當時出口貨物中,以陶瓷、絲綢為主。磁灶社區陶品的原材料黏土(俗稱「海土」),是早期地下沉積的矽酸泥土,黏性高,適用於手工製作,能製作出很薄的陶坯。磁灶陶器厚度比一般陶器薄出許多,傳熱也快。主要陶品有急燒壺(即藥壺)、燉鍋、缸甕、皇金,曾經在閩南地區和世界各地都很暢銷。急燒壺用於煎藥,可較久地保存藥效。燉鍋用於燉燒稀飯、煲湯等,可保持飯、湯原味。
  • 瀨戶燒(日本六大古窯之一)
    瀨戶燒(日本六大古窯之一)但跟大多燒制農民使用 的甕、壺一類雜物的備前等地比起來,瀨戶則是仿效中國的青瓷及天目燒而生產使用灰釉(黃 瀨戶釉)及黑飴釉(天目釉)的貴重工藝品,從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1336—1573),取代了遍布全日本的2000處須惠器窯場,成為當時各地的制陶中心。「六大古窯」遺存下來的珍品,統統透過千年歲月的滄桑,帶著久遠的泥土氣息和無數陶工的智慧與汗水,展示著日本中世紀陶瓷的無窮魅力。
  • 嘉善百年古窯燒制的「建黨百年」磚出窯!
    今天早上6點多,天還蒙蒙亮,嘉善縣幹窯鎮的省級雙非遺文保單位沈家窯就已經熱鬧了起來——「建黨百年」磚出窯了!窯內窯外,工人們有序地將燒制好的磚運送出來。經歷了取土、制坯、燒制、出窯等工序,此次出窯的「建黨百年」磚呈青黛色,上面印有「建黨百年」和「嘉興2021」字樣,擺放時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據悉,「建黨百年」磚由嘉興籍著名古磚收藏家、非遺錦灰堆磚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邵嘉平設計並創製,由著名書法篆刻家、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題刻母磚,由上海工藝美院制模。
  • 坭興陶壺需要養?介紹一種正確的養壺方法
    教你如何養好坭興陶壺?1教你如何養好坭興陶壺?2教你如何養好坭興陶壺?3教你如何養好坭興陶壺? 真正的好壺,僅僅是泥好,工好,款好還不夠,還必需通過「養」,能力使壺的內在構造發作變更,能力出細、潤、柔的後果,能力神情奕奕,溫潤如美玉。 比喻成為了「火中求寶、一件難求」,窯變了的坭興陶更被視為了「坭興珍品」。
  • 40年「淘寶」八千件,「復活」千年古窯
    據記載,將樂窯始見商周,興於唐代,盛在兩宋,衰於明末清初。如今,將樂窯已成為將樂縣一張文化「名片」聞名國內外,餘學雲便是將樂窯重新走紅的見證者和直接推動人。他身上有很多標籤:農民出身、知名鑑賞家,早年輟學、著書多本,省內首家農民家庭博物館館主。他還是福建「將樂窯收藏第一人」,出版了系統介紹將樂窯的專著,推動將樂窯重立於古窯業之林。
  • 坭興陶壺的開壺、使用及養壺方法
    坭興陶壺的開壺、使用及養壺方法:新壺新泡首先要決定此壺將用以配泡哪種茶。譬如重香氣茶或重滋味的,如果講究的話,都應專門有備泡的壺,同時也可使新壺接受滋養。因其深藏於山腹底層,天然潔淨,泥質細膩,綠色環保。
  • 公益熱點:感觸嶽州窯非遺的魅力
    嶽州窯為唐代六大名窯之一,它是我國窯器手工業品的發源地之一,是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從1983年至1988年期間,湘陰共發現25處古窯址,主要分布在洋沙湖、青竹寺、鐵角嘴、烏龍嘴及縣城區域。中國最早的青瓷、最早的釉下彩、最早的「官」款發源於此。
  • 景致記錄:重慶市榮昌安陶,名列中國四大陶都之一
    重慶榮昌安陶,已有800多年的產陶歷史,與江蘇宜興、雲南建水、廣西欽州坭興並稱中國四大陶都。重慶榮昌安陶,屬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上世紀70年代,曾經作「國禮」贈送給世界各國政要。不過,燒制過程中,那些自然火痕以及落灰,都是人工無法掌控的,因此,每一件陶器都會出乎意料地美。儘管後來有了煤窯燒制,緊接著還有了氣窯燒制和電窯燒制,不過,用柴燒制的陶器仍然是價格最貴的。此外,在重慶榮昌陶博物館裡,常年展出了1000多件,漢朝以來出土的安陶文物。
  • 七百年窯火延續,「村村陶埏」是湖田
    八年之後,再次從景德鎮市區出發,途徑新廠西路、陶陽南路,過南河右轉來到這裡,所思所想不再是眼前景色,腦海中卻一直想像著千年前文獻中記載的「村村陶埏、處處窯火」在腳下的這片土地到底是怎樣一番熱鬧景象。見證「薪火千年」,從五代青瓷到堪稱「饒玉」的青白瓷景德鎮民窯博物館分「薪火千年」展廳與湖田窯遺址區兩大部分。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2020廣西藝術作品展覽工藝美術類...
    4 劉儉、黃曉聰、王伯軍、張順秀 「天佑中華」坭興陶鼓 坭興陶 坭興陶 6 董煥俊、董楊、陸新鳳 壯美廣西 坭興陶
  • 吉州窯,一片樹葉成就的千年傳奇!
    ……但你也許還不知道,在景德鎮西南400公裡,同樣有一座延續了千年的古窯,那就是吉州窯。    據《景德鎮陶錄》記載:「江西窯器,先有吉州,後有饒州(景德鎮)」。吉州窯位於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是中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吉州窯始於晚唐、盛於南宋、而衰於元,擁有600多年的燒制歷史。很多人知道吉州窯卻是因為一片樹葉,樹葉難以永存,但融入陶瓷之後,便能恆久遠。
  • 坭興陶文創園這個「國字號」元氣滿滿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創建名單欽州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榜上有名欽州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它結合了園博園按照國家4A級景區標準建設運營成為產業與科研教育文化與旅遊休閒相結合的旅遊目的地園內步行街以連排別墅為主小橋流水,楊柳飄飄,古樸典雅自古以來,欽州制陶歷史悠久
  • 景德鎮古窯景區向陶瓷大學捐贈歷代窯爐營造圖紙
    【解說】10月21日,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將歷代窯爐營造圖紙捐贈給中國唯一一家以陶瓷為特色的高校景德鎮陶瓷大學。捐贈儀式現場,在博覽區內的窯神童賓銅像下,國家文博研究員、景德鎮古窯文化研究院院長周榮林將宋代龍窯、元代饅頭窯、明代葫蘆窯、清代獅子窯、清代小鎮窯營造圖紙等相關資料一併交到景德鎮陶瓷大學相關負責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