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分鐘,了解一個品牌故事!】
專注於挖掘品牌背後的故事。每一個品牌的誕生都是一部辛酸的創業史,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品牌是如何從創立到發展,從輝煌到衰退,從低谷到巔峰…
不管你是否愛喝咖啡,
每每路過咖啡店時,
從店裡飄出來的悠然咖啡香一定會讓你側目。
許多人都願意在咖啡店悠哉的消耗小半天的時光,
咖啡代表的是一種生活理念,
今天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星巴克
的品牌故事吧
品牌故事
星巴克的創始人舒爾茨在童年時代從沒做過「老闆夢」。
那時,咖啡在生活中無足輕重,家裡喝的是速溶咖啡,只有來客人時,母親才會買來罐裝咖啡,拿出老舊的咖啡壺。
在舒爾茨7歲的時候,爸爸當時是一名運送尿布的貨車司機,這也許是他所從事的工作中最糟糕的一份。1960年3月,舒爾茨記得那是一個寒冷的一天,父親因路面結冰而滑倒,摔傷了大腿。
在60年代的美國,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藍領工人,如果你在工作中受傷,你就會被解僱。沒有收入,也沒有意外保險。在7歲的時候,舒爾茨親歷了美國夢的破滅,目睹了父母所經歷的無助和絕望。
因擅長美式足球而得到了進入北密西根大學的舒爾茨相當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憑藉著勤奮獲得獎學金,1975年他獲得商學學士學位後,便進入施樂的紐約分公司謀得一份銷售員的工作。
對於當時還要償還學校債務的學生而言,算是一份美差了。不久後,能力優異的舒爾茨跳槽到一家進口瑞典廚具的公司,成為該公司美國分部的副總裁。
舒爾茨注意到西雅圖的一家小零售商,從他手裡訂購了大批咖啡研磨機,甚至超過紐約最大百貨商場的訂貨量。經過調查,他發現,那個小零售商是售賣咖啡豆、茶葉和香料專賣店。
好奇的舒爾茨為此專門去到西雅圖,推開那家名叫星巴克的小店門的那一瞬間,他感覺自己墜入了一個滿是咖啡香的殿堂。
吧檯柜子上擺著一罐罐來自世界各地的咖啡豆,老闆會為了使客人在店裡停留更長時間而把作為樣品的咖啡豆磨好煮好成香醇可口的咖啡供客人試喝。
舒爾茨感覺自己這一生都將和咖啡結緣了,回去之後他辭掉了副總裁的工作,留在星巴克專心做起了日日與咖啡相伴的工作。
1983年春天,舒爾茨去了一趟義大利米蘭,參加一個國際展會。一天,他剛走出旅館,就注意到不遠處的一家小咖啡店。他推門進去,咖啡師愉快地同他打招呼,並迅速煮了一杯咖啡。
櫃檯後面頭髮灰白的老者和每一個顧客打招呼時,彼此都能叫出對方的名字。他們一起笑著聊天,一起享受好時光。
一個接一個的咖啡店,被生氣勃勃的音樂籠罩著,人們像老朋友一樣互致問候;咖啡師則以非凡的天賦,「完美」地表演著…就在這霎那間,舒爾茨明白了星巴克缺少的東西——富有人情味的咖啡文化。
店裡雖然售賣來自各地的優質咖啡豆,但是卻不直接提供飲品,不能為來店裡的客人提供一段可以休憩的休閒時光。
1984年4月的一天,舒爾茨激動地打開了店門,因為經過一年的遊說,老闆終於同意他在星巴克店內提供煮好的咖啡飲品。
上班的人們好奇地踱了進來。許多人點了義大利文飲品單上的濃咖啡。咖啡師快活、麻利地調製新飲品,笑逐顏開地向顧客們作著解釋。拿鐵、卡布奇諾……這些品牌的咖啡,都是在這天早晨才被介紹到美國。
看著眼前的景象,舒爾茨知道,咖啡行業正在迎來一個歷史性的改革,不可能回去了。
1987年,舒爾茨籌資買下了星巴克,正式推動了星巴克的轉型,將這家原本只售賣咖啡豆的香料小店一步步打造成了自己心中理想的咖啡帝國。
發展歷程
1971年 星巴克在西雅圖擁有6家店鋪,只售賣咖啡豆。1987年 霍華德·舒爾茨買下星巴克,推動轉型,將星巴克做成了美國版的義大利咖啡屋。1998年 進入中國臺灣,開出第一家店。1999年 星巴克以810萬美元代價收購了泰舒茶(Tazo)品牌。並在北京國貿開除大陸地區第一家門店。2005年 設立星巴克中國教育項目,幫助改善中國特別是西部地區的教育狀況。2011年 星巴克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果汁製造商Evolution Fresh Inc。2012年 星巴克以6.2億美元現金收購高檔茶葉集團Teavana。2013年 星巴克與法國達能集團聯手打造乳酪品牌,進軍食品雜貨市場。2015年 與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結盟」,共同在中國大陸生產星巴克即飲飲品,拓展本地市場分銷渠道。2016年 宣布於廣州與騰訊正式達成戰略合作。2017年 「臻選咖啡烘焙工坊」(Reserve Roastery)在上海正式開業。2018年 霍華德·舒爾茨正式退休,但保留其在星巴克的董事席位,星巴克與餓了麼在北京和上海部分門店正式啟動星巴克外賣「專星送」試運營。2020年3月13日,星巴克宣布,將在中國崑山打造一座咖啡創新產業園,計劃於2022年落成。
小編最愛美式和星冰樂了,不知道你們最愛喝星巴克的哪一款飲品呢?
下一期你們想看什麼品牌的故事?趕快留言告訴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