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朱佑樘是比肩唐宗漢武的好皇帝

2021-02-13 歷史教師王漢周


你準備先看哪篇熱文:明朝那些事兒講的歷史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遊牧民族史|古代一兩銀子值多少錢|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明孝宗朱佑樘,這個發明了牙刷的皇帝,在教科書中極少出現,大眾粉絲不多,但曾國藩卻說:他是和漢武唐皇並肩的明朝最好的皇帝。

曾國藩的評價中肯嗎?

不談政治武功,來看看他在日常生活中被噴的4個小故事。

01


第一個故事,記錄在明朝職業噴子(工科給事中)陸粲寫的《說聽》裡。

這次噴他的不是作者本人,而是一個業餘選手,高考考生(貢生)魏莊渠。

明孝宗做皇帝之後,一群學生春風得意的踏入紫禁城,春風是真的,因為正值三月,得意也是真的,這幾十名學生已通過會試,拿到貢生稱謂,已然是天下人羨慕仰望的對象,這次進宮,他們即將展開最後一輪的廝殺--殿試,獲勝者將喜提狀元。

這次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試流程卻非常簡單,策論,類似寫一篇加長版的高考作文,上午開考,日落之前交卷。

考完後,這群學生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各回各家,其中最得意的當屬一個叫魏莊渠的,因為這的策論題目實在是太合自己胃口了,他在考場上揮毫潑墨,旁徵博引,一蹴而就。

不僅如此,為了顯示自己關注時事政治,有忠言直諫的品格,他還特意皇懟了帝一下。

但這個皇帝自從登基以來,兢兢業業,實在找不出缺點,魏莊渠聰明的找了個切入點:聽說皇帝你在在坤寧宮之時多,在乾清宮之時少。

這句話是個擦邊球,正面可以理解成皇帝好色不注意身體,側面可理解為皇帝不注意自身安全,因為按照舊制皇帝和老婆睡覺不能過夜。

殿試改卷速度極快,一般第三天就張榜,魏莊渠的名字在榜單的下半部--二甲第九名。

按理說也不錯,但是接下幾天內閣爆出的消息,讓魏莊渠心理徹底失衡,想跳河的心都有了。

原來他的策論確實寫的極好,獲得了考官的一致讚揚,內閣本已擬定他為狀元(閣臣初擬定魏公第一),但就是那句懟皇帝的話,捅了馬蜂窩。

皇帝拒不接受內閣的決定,理由就一個:不可宣讀。

狀元的卷子是要當眾宣讀的,說我什麼都行,說我老婆,你還是哪涼快哪呆著去吧。

倒黴的魏莊渠只知道孝宗是大度仁君,但不知道他還有另一個身份,護妻狂魔。

讓你當了狀元,卷子一讀,皇后就要天天凍感冒了。

孝宗為什麼要和皇后睡到天亮?因為按照舊制,皇后需要送貨上門,造完孩子後由太監們舉著火把送回,舉著火把是因為回去的途中天太冷,容易感冒。(中人前後執火炬擁後以回,雲避寒氣)。孝宗疼老婆,要麼不讓回去,要麼自己送貨上門。

魏莊渠的這一噴,噴掉了自己的狀元,卻也更成就了孝宗暖男的名聲。

02


第二個被噴的故事,記錄在明朝人寫的《五雜俎》裡。

一天,明孝宗接到一位四川官員的上奏,這位地方官罕見的參了中央一本,並且矛頭直指就皇帝本人。

地方官在奏本裡噴道:都是因為皇帝你過於摳門,川中的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流離失所)。

明孝宗非常關注民生,急忙仔細的閱讀了奏章,等看到地方官列舉的理由時,不禁啞然失笑,地方官沒有說錯,確實因為自己的原因。

這件事情,要從不久之前的一次皇宮閒逛說起,皇帝路過宮女太監宿舍的時候,宿舍門前掛的一條帘子吸引了他的目光,他駐足觀看,不由得感覺這條帘子似曾相識,非常眼熟。他叫來下人詢問,這個好看的帘子是哪裡來的。

太監回答:陛下,這帘子是用你擦屁股的方布縫起來的,你擦屁股用的都是絲綢中的上品--蜀繡,我覺得扔掉太可惜,就撿回來洗完了縫了個帘子。

明孝宗頓時覺得又好笑又心疼,好笑的是自己的廁紙竟然被當成門帘,每天掀簾而過的太監宮女們都帶著淡淡的味道。心疼的是自己從未關注過的廁紙,竟然是百姓眼中的奢侈品,如果自己的廁紙再大一點,估計他們會裁個衣服穿在身上。

一向節儉的明孝宗收到觸動,回去便下令停用蜀繡絲綢擦屁股。

不多久,便發生了四川官員上奏的事情,自從廁所裡蜀繡消失之後,四川地區專門生產大內御用廁紙的整條產業鏈崩潰了,這種奢侈品在普通市場上沒人買的起,靠養蠶、織布為生的村民全體失業,一時間紛紛破產,鬧起了饑荒。

明孝宗無奈,下令取消禁令,仍恢復之前的奢侈作風,定時接受四川的蜀繡進貢。(乃令進貢如初)

雖然好心辦壞事被噴,但明孝宗節儉的名聲就此廣為流傳。

03

第三個被噴的故事,記錄在明朝兵部侍郎陳洪謨寫的《治世餘聞》裡。

弘治五年的一天,住在京城的一個男人聽見了敲門聲,打開門看到來人,差點嚇得魂飛魄散,原來是男人的老婆回來了。

之所以害怕,不是被因為被老婆突然查崗,而是老婆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這裡,老婆的工作是保保,通俗的說,就是當朝小太子朱厚照的奶媽,老婆突然回來,只有一個可能,被開除了。

男人扼腕嘆息:千金難買的好工作,你說丟就丟,以後可怎麼辦。

望著吃軟飯的丈夫,奶媽氣笑了:我都不怕,你一個男人怕什麼,你放心,我很快就能給你賺千金,你趕快去弄點吃的,要大油大鹽(多用鹽醬治具為食),在皇宮裡整天吃粗茶淡飯,熬死我了。

男人將信將疑的去炒菜,陪著老婆吃完一頓飯,他得知了來龍去脈。

原來,奶媽一直將朱厚照照顧的很好,皇帝很高興,經常進行賞賜,但皇后卻很小氣,每次皇帝前腳賞賜完,皇后後腳就全部沒收,奶媽有苦難言,也不敢告狀,因為身為暖男的孝宗皇帝,在皇后生下太子後,徹底成了妻管嚴,皇后的性格越來越乖張,經常無理取鬧大罵下人,每當此時,皇帝必定幫腔一起罵,但皇帝畢竟性格仁厚,事後經常偷偷去跟下人道歉:剛才罵你是怕皇后生氣,其實你沒錯。

被寵壞的皇后,終於罵到了奶媽頭上,事情的起因,是皇帝的一次玩笑。

這天皇帝來看太子,抱著太子越看越高興,就讓太子打皇后一下,小朱厚照在皇帝懷裡伸出肉拳,毫不猶豫的錘了親媽,本來是其樂融融的畫面,皇后也笑得合不攏嘴。但接下來,皇帝突發奇想,又讓太子去打一下奶媽,但小朱厚照望著朝夕相處的奶媽,竟然搖頭拒絕,表示捨不得下手。這下子可惹惱了皇后,身為親媽,在兒子眼裡竟然趕不上一個下人。皇后當場爆發,將奶媽大罵一頓,命令其收拾東西立馬滾蛋。(後由是大怒,面叱出之)

始作俑者的皇帝也不敢勸,奶媽只好連夜出宮。

聽完經過的奶媽老公隱隱擔憂:得罪了皇后,皇帝又不管,以後回去就難了。

奶媽嗤之以鼻:請我我都不回去,你放你,皇帝肯定會來請,因為會有人替我噴他的。

果然不出奶媽所料,大明王朝最能鬧騰的帝王,十幾年後自封威武大將軍、把文武百官折騰出心臟病的朱厚照,小時候就顯示出了混世魔王的本色,奶媽走後,小朱厚照開始了撒潑打滾,用聲嘶力竭的哭泣噴向孝宗:管好你老婆,還我奶媽。

孝宗在兒子面前一敗塗地,當場認慫,訓斥了皇后,派人去請奶媽回來,但奶媽坐地起價,拿了根繩子佯裝上吊,拒不返回工作崗位。皇帝無奈,派人連請四次,好話說盡,並將奶媽的老公封了官,奶媽才心滿意足的起駕回宮(往複數四,方發行)。

事實上,雖然被噴,但同樣顯示出孝宗是一個好父親,相比於父子反目的漢武帝來說,孝宗把帝王之家經營的非常由人情味。

十多年後,孝宗臨死之前,最放不下的,依然是他這個寶貝兒子,他遺言的最後一句,是這樣說的:東宮聰明,但年幼好逸樂,先生每請他出來讀些書,輔導他做個好人。

對兒子,他的期望很簡單,身為下一個帝王,不要求你雄才大略,千古明君,做個好人,安樂一生,就夠了。

04


第四個被噴的故事,記錄在《朝鮮實錄》裡。

這次被噴,並不是指語言上的,而是指動作,複讀機般的唾沫橫飛,因為這次噴他的,是一隻鸚鵡。

事情發生在孝宗還是太子的時候,當時的萬皇后將一隻鸚鵡送到了太子宮。

這是孝宗第一次見到這種鳥,當這隻已被訓練好的鸚鵡適應環境新環境後,便開始循環播放一句話。

孝宗突然怒從心起,抄起刀就要砍了它。(即欲以刀斷其項)

奇怪的是,這隻鸚鵡並沒有說不中聽的話,它說重複的是:恭祝太子千萬歲。(皇太子享千萬歲)

而孝宗也並不介意它說什麼,之所如此反常,還要從孝宗的身世說起。

明孝宗有一個比絕大多數人都黑暗的多的童年,六歲之前,他被隱姓埋名藏了起來,由宮女太監偷偷的養大。

因為那個後來送鸚鵡的萬皇后,年輕時生不出孩子,也不允許任何一個女人懷上皇帝的孩子,除了被藏起來的明孝宗,其他的孩子都被萬皇后偷偷殺掉了。

六歲時,他的父親第一次知道了他的存在,見到父親之後,他長發及地,出生以來第一次有機會理了發。

但是他的母親,替皇帝看管私房錢的宮女,以及眾多扶養過自己,曾朝夕相處的宮女太監,都被憤怒的萬皇后一一殺掉。

很多年之後,孝宗曾發動無數人去尋找她母親的家世信息和現存的親人,但舉全國之力,花了近十年的時間,他也沒找到關於母親生前的痕跡。

寡人曾是帝王的虛稱,但父親死後,他卻成了沒有情感寄託的真正的孤家寡人。

他太期望親情,結婚後,曾有科道言官御史們彈劾他的娘家親戚,他不忍處理,手批:朕只有這門親,再不必來說。

佛羅伊德曾說,一個人的童年將影響到他的一生,幸福的童年才有幸福的人生。

作為受害者,朱佑樘曾最有資格做一個暗黑皇帝,但事實上,他最終成了一個只會散發寬容與溫暖的好人。

他登基之後,很多官員都上奏萬貴妃罪大惡極,因予以處理,但孝宗拒絕了,理由很簡單,這樣做,有違先皇的遺願。

雖然殺母仇人萬貴妃可恨,但處死他會讓疼愛孝宗的父親傷心,即便父親已逝去多年,他也不忍作傷害他的事情。

在政治上,明孝宗做了一個守成之主,一生沒有南北徵戰、沒有不世奇功.

他兢兢業業的工作,雖然偶有疏漏,但也安穩的守護著父親交給他的帝國,安穩,是他後世不夠出名的原因,但他的安穩卻讓百姓休養生息,造就了明朝中期難得的中興局面。

對明孝宗來說,千年之後,即使褪去黃袍,作為一個普通人,他也仍稱得上是一個不世出的好人。

相關焦點

  •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為何能成為中國歷史帝王之最?誰的功績更高?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皇帝中,覺得最厲害最偉大的君王恐怕就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了,因為現在連小學的課本裡都有一句這樣的詩句,「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
  • 他是明朝最好的皇帝,曾國藩評價他不遜李世民,為何卻默默無聞?
    說起明朝最有名的皇帝,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其次就是嘉靖和萬曆這兩位皇帝,再其次就是朱允炆、天啟和崇禎皇帝,再往後就是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以及正德皇帝朱厚照。
  • 朱佑樘當皇帝後是怎麼整治朝政的,英明在哪?
    大家好,歡迎賞臉來看我的文章哦。明朝的第九代皇帝朱佑樘是一個非常有能力而且心胸開闊的人。他在位期間,做了很多有益於百姓的事情。而且大明王朝能夠起死回生也是他的功勞。所以,後人對這個皇帝的評價都非常的高,朱國珍作為萬曆朝的大臣也稱讚他是明君。在朱佑樘之前,是成化帝朱見深。
  • 如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竟同時向你表白,你選誰?
    秦HUANG(嬴政)、漢武(劉徹)、唐宗(李世民)、宋祖(趙匡胤)竟然同時向你表白,你選誰?(選擇之前,容我先捂臉樂一會兒)討論這個問題,先要說明一個前提:既然要放到文章裡來戲說,我們需撇開現實情感選擇時,會影響選擇的非理性因素,包括:timing、眼緣、感覺、感情、偏見、偏好等。否則一句「老娘喜歡」,會讓一切處於邏輯中的討論啞口。
  • 唐宗宋祖:唐宗我們知道了,宋祖這黑胖子牛在哪?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秦皇統一,漢武擴土。唐宗是天可汗。宋祖幹了啥呢?
  • 宋太祖憑什麼能與秦皇、漢武、唐宗並列?
    談到宋太祖,可謂是家喻戶曉的知名帝王,而談到宋朝,除了令人想到這是一個繁榮富足的朝代外,也揮之不去昔日澶淵之盟的懦弱和靖康事變的恥辱陰霾,而且宋朝疆域不及秦漢,軍力不如唐明,那麼宋太祖為何還能與秦皇漢武並列而稱呢?宋太祖能夠名垂青史媲美秦皇漢武,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 明朝16位皇帝書法集錦:識者稱朱瞻基造詣可與宋徽宗比肩
    明朝共有16位皇帝,依次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鎮、明代宗朱祁鈺、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驄、明穆宗朱載後、明神宗朱翊鈞、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檢。
  • 中國歷史上讓人可惜的四位皇帝,若生在統一王朝,堪比漢武唐宗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著兩千多年封建帝制歷史的文明,皇帝的一言一行都能夠對天下產生巨大的震動,由此皇帝在古代就代表著中國,法王路易十四的一句「朕即國家」這句話算是對中國古代皇帝與國家之間關係最好的描述了。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自然是兩極分化,一邊是以秦皇漢武為首的使國家強盛的皇帝,名傳千古;還有一批是以秦二世隋煬帝為首的荒淫殘暴之君,為世人唾棄。上期我評了中國歷史上五位千古一帝,而在這些皇帝之下,有一批因為時代原因不能統一天下的雄才皇帝,假使他們生在大一統朝代,我想,他們的功績不說比秦皇漢武,但能夠比肩唐宗宋祖還是沒有問題的。
  • 為什麼漢朝皇帝稱「帝」,唐朝皇帝稱「宗」,清朝皇帝卻用年號?
    透過歷史的瞳孔可以看到歷史長河波瀾壯闊,同時也蘊含著哲理,讓我們一起推開歷史的大門,感受古人的智慧吧 在《沁園春·雪》中有一句著名的句子,「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 曾國藩逸聞:穆彰阿、倭仁說曾國藩過目不忘,道光帝偏偏不信
    曾國藩27歲中進士後,被道光皇帝欽點進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當時,年輕的曾國藩拜理學家倭仁為師,他的才幹還得到了軍機大臣穆彰阿的極度賞識。穆彰阿、倭仁與曾國藩結交甚密、亦師亦友。有穆、倭二人的栽培,年輕的曾國藩看上去仕途一片光明。
  • 有人說明孝宗是比肩漢文帝宋仁宗的明君,皇帝一夫一妻是好事嗎?
    《明史》中說「他謙遜、節儉有度、勤政愛民。兢兢業業於保國泰持民營之道,使朝政太平,安定有序,民物康復。」這種對明朝皇帝的褒獎。在這部清朝寫成的史書裡是少有的。歷史上名人對其評價也多是稱讚,這是實至名歸的,還是過譽。為何提到他,人們總是想到他的身世、妻子、兒子,他具體做了些什麼?朱佑樘,1470年7月30日生於北京紫禁城明憲宗第三子嗣,母親紀氏因父親叛亂被俘入宮。
  • 看英女王寫信給萬曆皇帝時的稱呼,你就明白了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王朝,建立於1368年,滅亡於1644年,沒有逃過古代封建王朝三百年一輪的歷史規律,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明朝最大的特點是盛產奇葩皇帝,有人不愛當皇帝愛幹木匠,有人夢寐以求的當朝大典,所以四處奔走,有人御駕親徵,結果被敵我兩軍對峙,有人懶惰到28年不上朝。
  • 明孝宗朱佑樘是牙刷的發明者,卻因這件事,一生獨寵張皇后一人!
    明孝宗朱佑樘是牙刷的發明者,卻因這件事,一生獨寵張皇后一人!大家都知道,在我國的古時候,正常的男兒,他們都是可以娶很多房女人的,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只有一個媳婦,你知道嗎?並且這個人還是明朝的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他一生只娶了一個媳婦,他被稱為整個古時候帝王的榜樣,同時這件事情也是後無來者,前無古人的,除了他,應該沒有人只會娶一個媳婦吧,這個人就是明朝孝宗皇帝朱佑樘。
  • 吉尼斯帝王紀錄保持者——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愛一個女人
    然後又離間朱見深與其他妃子的關係,不讓其他妃子有機會接近皇帝,目的就是想自己生一個皇子,這樣不僅可以母以子貴,橫行宮中,還可以控制住兩代皇帝。誰知道壞事做絕的萬貴妃生的兒子提前去見馬克思了,之後卻再也沒有懷上朱見深的龍種。這妒婦見自己不能產子,便出盡手段讓別的後宮佳麗也沒法產子,只要是知道誰被朱見深臨幸了,立刻就是一碗墮胎藥。
  • 一代明君:朱佑樘開創弘治中興,給大明王朝打了最後一針強心劑
    好不容易,朱佑樘出生,萬貴妃怕因她人子嗣立儲而危害到她受憲宗的寵愛,便多次出手加害,好在明憲宗親命專人保護,又在周太后的親自照看下,朱佑樘在成化年間總算得以倖免,安然長大。 明憲宗駕崩後,作為憲宗獨子的朱佑樘便順利繼位了,是為明孝宗。
  • 大明王朝之明武宗朱厚照(死於豹房的荒唐皇帝)
    影視劇照中的武宗  明武宗朱厚照出生於成化二十七年即1491年10月27日,是明孝宗朱佑樘和張皇后的長子,在位期間年號正德,也稱為正德皇帝。朱厚照生母為張皇后,兩歲時即被立為皇太子。按理說他應該成為一個很好的皇帝,但是他周圍的太監,毀了這個聰明的孩子,也算毀掉了大明朝的根基。明孝宗朱佑樘對於這個嫡長子可謂是「費盡心血」,精心培養,選擇名師教導,自己也傳授治國之法。希望大明朝能在自己兒子的身上大放異彩,在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可惜最終事與願違,該作妖的還是會作妖,武宗朱厚照就是這作妖之人。
  • 大明王朝的16個奇葩皇帝,最恪盡職守的居然是崇禎皇帝
    然而,朱允文好好的皇帝不好好的當,非要閒不住跑去幹革命,最後自己小命還被叔叔給革了,成了「朱氏孤兒」。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朱棣 朱棣放在現代就是狗血八點檔倫理劇裡的惡叔叔,聯合其他股東直接召開董事會,自己做了董事長。朱棣最大的功績就在於下西洋和編《永樂大典》,也給了鄭和這個身邊的太監多次公費旅遊的機會。
  • 古代皇帝為什麼有些稱「祖」,有些稱「宗」
    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裡立室奉祀時追尊的名號,常用「祖」字或「宗」字。廟號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漢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
  • 同樣是皇帝,為何有人叫漢某帝,有人卻叫唐某宗?
    前幾天休息,有個朋友(美女)約我外出喝茶(真的是喝茶),她問我一個問題,說道:「為什麼我看電視劇的時候,漢武帝、隋文帝等等,然後還有唐太宗、明代宗等等的,最離譜的是,乾隆皇帝,道光皇帝,為什麼同樣是皇帝,他們的稱呼差別這麼大?」
  • 猜猜這5位皇帝都是誰?歷史老師出的題,凡事都不能想當然
    歷史課本裡好像有過幾位皇帝的畫像,印象中都是雄才大略的那種,比如偉人早已概括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老人家沒有提到明清,如果論歷史上的作為,還應當少不了明成祖和清聖祖。這是最一般性的認知。再根據圖中人物的穿戴,後面4位分屬唐、宋、明、清四個朝代,基本上是可以確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