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日本小兵的中途島戰役,蒼龍號航空母艦乘員的回憶

2021-01-10 老槍與戰線

我在收集資料過程中找到了一篇日本普通水兵的中途島參戰回憶,覺得很有意思。剛好前段時間《決戰中途島》上映,各種自媒體集中火力普及了一陣相關知識,大家對事件經過應該非常熟悉,所以我直接翻出來發給大家。

講述者佐藤利彥當時是一名地勤,和他的弟弟佐藤尚家同在蒼龍號航空母艦上服役。這篇文可能是2005年或2006年根據訪談資料整理的,執筆人是蓑口一哲,原文標題為《中途島海戰與航母蒼龍》。

講述者佐藤利彥

「我右耳的鼓膜是破的,現在完全聽不到了。額頭裡還嵌著彈片,機場的金屬探測器會有反應。」

居住在北海道旭川市的佐藤利彥,曾作為蒼龍號航空母艦的乘員參加了中途島海戰。

蒼龍號航空母艦

在這場海戰中,日本引以為豪的當時世界最強的機動部隊被毀滅,這實在是太有名了。航空母艦蒼龍號接二連三地遭受俯衝轟炸機攻擊,命中的第一顆炸彈的爆炸就使佐藤利彥失去了鼓膜,並負了重傷。

這是1942年6月5日早晨發生的事。

「6月4日夜裡,我得知將向中途島發動攻擊。士兵們被集合起來,通知明天早晨3時(日本時間0時)起床,此時距攻擊開始只有幾個小時了。」

6月5日凌晨1時30分(當地時間4時30分),第一攻擊隊在中途島西北約200海裡的地方起飛了。

從航母赤城、加賀、蒼龍、飛龍各起飛了9架零式護航機共計36架,從赤城和加賀各起飛了18架九九式艦爆共計36架,從蒼龍和飛龍各起飛了18架九七式艦攻共計36架,加起來合計108架飛機。

蒼龍號零戰塗裝
蒼龍號九九艦爆塗裝
蒼龍號九七艦攻塗裝

「我是九九式艦爆的飛行甲板相關人員(地勤),為其安裝了炸彈。九九式艦爆可安裝一枚俯衝轟炸用的250千克炸彈,或者4枚60千克炸彈。九七式艦攻,則是安裝一枚水平轟炸用的800千克炸彈或者一條800千克魚雷。

飛機起飛時攜帶著沉重的炸彈,航空母艦逆風全速前進以幫助飛機起飛。即便如此,離艦的飛機還是會下墜到貼近海面的程度。

當時我覺得今天可能會完蛋,趕忙寫了遺書並剪下了頭髮和指甲,因為我方攻擊了,對方也一定會反擊的。」

緊接著7架偵察機和護衛艦隊的零式戰鬥機起飛了,這7架偵察機中利根四號機發生了故障,晚了半個小時起飛。這架利根四號機就是最初發現美國艦隊的,雖然歷史上沒有如果,但要是能按計劃起飛的話,戰局一定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凌晨2時30分,日本機動部隊上空出現了美國飛機。美軍已正確掌握了日本艦隊的位置。美國人的機動部隊包括企業、大黃蜂、約克城三艘航母,規模與日本機動部隊相當。

美日機動部隊相距僅240千米,雙方都寄望於奇襲對方。機動部隊之間的對戰先攻者為勝,在瞬息間決勝負的大戰即將拉開帷幕。

108架飛機組成的第一次攻擊隊於凌晨3點34分到達中途島上空。美國人通過雷達發現了日本飛機的行蹤,提前起飛了30架野貓式戰鬥機伏擊。它們擊落了兩架日本飛機,然後36架零式戰鬥機在15分鐘內將它們全部打掉了。當時無論飛行員技術還是戰鬥機性能,日本都在美國之上。

毫髮無損的36架九九式艦爆攻擊了東島,36架九七式艦攻攻擊了沙島,然而攻擊效果不好,友永隊長向南雲長官發報稱有必要第二次攻擊。

41年的中途島,近處為沙島

與此同時的3時40分,南雲艦隊第一次遭到美機攻擊。6架魚雷機發起攻擊,結果被零式戰鬥機擊落5架。

凌晨4時南雲長官決定對中途島發起第二次攻擊,命令將攻擊艦艇的魚雷和炸彈替換為攻擊陸地目標的炸彈。在此之前為了防備可能出現的美軍機動部隊,第二攻擊波的108架飛機都裝載著反艦的魚雷和炸彈。

但是當時偵察機卻沒有發回發現美國機動部隊的消息,更換武器的工作開始了。250千克的炸彈尚且不論,要把800千克的魚雷替換為陸地攻擊的炸彈是很辛苦的工作。

但是凌晨4時28分,收到延遲起飛的利根四號機報告「發現一艘航母」,美國機動部隊終於出現了。

南雲長官再次下令「將炸彈替換為反艦武器」,南雲長官的判斷是「距離剛才的換裝命令只有30多分鐘,應該大部分魚雷還在飛機上」。但實際上最初裝備的反艦武器已經全部從飛機上卸下。因為即使是沉重的魚雷,安裝起來很辛苦,要卸下來的時候也很容易。

當時15架B-17大型轟炸機臨空轟炸,一架就可以裝載8枚250千克炸彈,15架飛機投下120枚炸彈,但一枚都沒命中。

蒼龍和飛龍的第二次攻擊隊安裝的是輕型的250千克炸彈,一個多小時就準備好了。上午5時30分飛龍號的山口少將向南雲長官請求出擊,但南雲判斷「沒有護航戰鬥機不行」,蒼龍和飛龍的飛機只能繼續等待起飛命令。

現場的士兵都很焦急,佐藤利彥想道「飛機怎麼還不提升,應該早就準備好了。」

當時第一攻擊隊已經回到了南雲艦隊上空,因為有美軍飛機,所以不能降落只能在空中等待。

美軍飛機的進攻又開始了,20架B-26發起進攻,但是很快被零戰擊落了,沒有取得命中彈。

上午5時40分,美國飛機的空襲終於中斷了,航母開始收容在上空待機的第一攻擊隊,這個過程在上午6時18分結束。這段時間為什麼不讓蒼龍和飛龍的36架轟炸機和18架戰鬥機起飛呢?從赤城和加賀看,也有半數飛機是可以起飛的。

南雲堅持「戰鬥機、轟炸機、魚雷機三位一體」的正攻法,確實,有充足護航戰鬥機掩護的攻擊更為有效。不過也許是看到輕易擊退了美國飛機的多次進攻,連一顆命中彈都沒有,因此對美軍產生了驕傲吧。更重要的是,當時他相信只有一艘美國航母。其實偵察機已經發現了兩艘美國航母,但因為無線電出了問題沒能發送。這架偵察機隨後在飛龍號上著艦,口頭告知有兩艘航母時,赤城、加賀、蒼龍已經被火焰包圍了。

那麼現在回到出了問題的「武裝轉換」這個話題上來。

在赤城和加賀上,返航的第一次攻擊隊也開始安裝魚雷。安裝的九一式魚雷全長5米27釐米,直徑45釐米,重量840千克,相當於一輛小型汽車。

上午7時23分,40架美軍魚雷機來襲。這時南雲長官才醒悟過來「數量很多,我不認為一艘航母有這麼多魚雷機」。這40架魚雷機來自三艘航母,不知為何它們紛紛向蒼龍號殺來。

「我用機槍不停地開火,我們有給戰鬥機備用的德制20毫米機關炮和英制7.7毫米機關槍。我們結束炸彈換裝作業就來到甲板邊,用繩子固定好7.7毫米機關槍,準備對付來襲的美國飛機,剛好這時候魚雷機到了。機槍的彈倉可以容納100發子彈,等敵機飛來才扣動扳機就太晚了,要預想敵機的飛行路線,提前扣動扳機。」

佐藤利彥因為緊張和興奮不停顫抖,蒼龍號在全速行駛。美軍飛機也是拼上了性命。「魚雷一條接一條衝過來,但是沒有打中,我親眼看到了好幾條。雖然船在順利轉向躲避,但是因為上空的零戰在追擊敵機,敵人往往沒有瞄準就不得不扔下魚雷。」

正在機動規避的蒼龍號

就這樣美國魚雷機再次被零戰擊落大半。可以看見被擊落的美國飛機在海面漂浮,緊緊抓住半沉的機翼的乘員,身著皮夾克,頭上戴著制帽和通訊收發器。這是佐藤利彥第一次看到美國士兵。

由於零戰的活躍,美軍的四次攻擊都被躲過去了。這時大多數日本兵都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敵人的炸彈打不準」。

艦內不知在幹什麼,第二攻擊隊老不出來。利彥焦急不安,念叨著「不管怎樣都行,快點出來啊」。這時兩臺升降機開始啟動,飛機陸續出現。

這時所有的零戰都飛到低空,南雲艦隊上空空空蕩蕩的。突然50架(企業號34架,約克城17架)美國飛機出現了,那是道格拉斯的俯衝轟炸機。

美國人抓住了如計算過一般的「黃金時間」,在第一次攻擊隊收容後,第二次攻擊隊準備出發的一瞬間的間隙。沒有零戰追逐美機了,它們背著太陽開始急速俯衝。

「確實長見識了,日本的俯衝轟炸是45度角,美國飛機的俯衝角度更大。我本來以為直接從上空通過的,突然就俯衝下來了。」

最先被命中的是加賀號航空母艦。

「加賀完了。」士兵們大叫起來。

佐藤利彥說道「加賀被命中的時候,我也看到了。」

蒼龍也跑不了了。

「啊,回想起爆炸的一瞬間,隨著巨響,臉上像挨了一鐵棒一樣,整個人都被吹飛了。」

第二次和第三次大爆炸的震動使佐藤利彥清醒過來,「想爬都爬不起來,血從頭上咕嘟咕嘟流到眼睛裡,左眼看不見東西,右腳被欄杆夾住拔不出來。」

附近的士兵用蠻力將佐藤利彥的腳拔了出來,他的臉部被嚴重燒傷,皮都燒掉了。「右耳的鼓膜就是那時候破的,臉上的皮也全沒了,眉毛用了一年才長出來。」

當時戴著耳塞的人,鼓膜都平安無事。

「炸彈破片太厲害了,甲板上的士兵滿身是血。那些兵向著艦首方向跑去,他們的上級對這些血人怒吼道:『混蛋,受這麼點傷就跑嗎?』」

上午7時20分大局已定,赤城中了兩彈,加賀4彈,蒼龍3彈。

蒼龍的蒸汽管破裂,提供動力的主機也停了,全艦停電,也沒法滅火了。

航母除了燃料之外,還滿載著飛機用的炸彈和魚雷,說穿了就是「浮動的火藥庫」。在無法進行滅火作業的蒼龍內部,不斷有炸彈、魚雷引爆。7時40分,機庫內的巨大爆炸將船體中部炸裂了,一小時後下達了全員棄艦的命令。

蒼龍在無奈地漂流著。

「因為總算能走路了,所以進入艦內。到處都是屍體,還沒斷氣的士兵在喊著水、水,但是我聽不見。」佐藤利彥這時才驚愕地發現自己右耳鼓膜已經破了。

「艦尾下甲板處擠滿了傷員,都是嚴重燒傷。」在密封的艦體裡遭到數千度高溫炙烤的燒傷和佐藤利彥幾年後看到的長崎原子彈爆炸後的慘狀是一樣的。蒼龍開始沉沒,佐藤利彥也跳入海裡。

「我抓住裝梅幹的木桶漂浮著,周圍出現了鯊魚的背鰭。我一邊遊泳一邊解開兜襠布,把它纏在腳腕上。」很多士兵都放下了兜襠布。

鯊魚有絕不攻擊比自己長的對手的特性,靠這個佐藤利彥堅持到被驅逐艦磯風號救起。

「躺在甲板上的瞬間,因為疲勞感就那樣睡著了。」在磯風號上的佐藤利彥又被「蒼龍要沉了」的叫聲驚醒,就這樣加賀號和蒼龍號相繼沉沒。

「蒼龍艦首高高抬起,向後沉了下去。」

蒼龍幾乎全部沉沒的時候,水下傳來了大爆炸,據說是反潛用的深水炸彈,由於水壓的原因被誘爆了。

赤城於翌日也就是6月6日被用魚雷處理了,打了4條魚雷。飛龍號也是在凌晨2時,用魚雷自己處理掉了。

現在佐藤利彥擔心的是弟弟尚家(現住札幌市),他也在蒼龍號上。

左為利彥,右為尚家,兄弟倆獲救後反目

磯風號驅逐艦的前甲板上擺放著超過100具屍體,利彥正在挨個查看的時候,有個很精神的士兵從旁邊走過,利彥無意中看到他的側臉,正是弟弟尚家。

「一打招呼,看到我纏滿繃帶的臉,弟弟只說了句哥哥也得救了嗎?毫髮無傷的弟弟就這樣跟著下士官走掉了。我心裡想他是多麼冷酷無情啊,從那以後直到戰後都再沒和弟弟見過面。」

據說蒼龍號的約2000名船員,生還的只有130名,而兩兄弟都能活下來的就只有他倆,被其他人稱為「奇蹟的兄弟」。

此後佐藤利彥就在驅逐艦磯風上協助照料重傷員,不過藥品奇缺,燒傷只能塗上炸天婦羅的油。重傷員在汙物和惡臭中挨個咽氣,驅逐艦不斷進行水葬,數量相當大。就這樣日本在中途島遭遇了歷史性的大敗。

6月11日《朝日新聞》以《決定太平洋戰局的一戰》為標題宣稱「在此一戰中,美國航空母艦力量幾乎清零,太平洋霸權的歸屬已經完全確定了」,並宣稱擊沉了美軍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兩艘航空母艦。

當然實際情況是相反的,6月10日大本營發布,日本損失航母一艘,另一艘大破,而美軍損失了約克城號。

從那時起「大本營發布」就不說實話了,每次海戰都是「勝了勝了」。現在說起「大本營發布」,已經成了不可靠的代名詞。撒了一次謊的大本營,從這天起一直對國民撒謊到最後。

此後,佐藤利彥等人被水上飛機母艦千代田號轉運回內地。「太過分了,在千代田號上一次也沒允許我進入艦內,我一直坐在甲板上。」

回國後,包括佐藤利彥在內的大多數官兵被看押在館山炮兵學校,過著軟禁的生活。接著流言開始傳播:「為了不洩露秘密,在中途島戰敗的官兵,好像又要被裝上航空母艦處理了……」

養傷期間的佐藤利彥

果不其然,傷愈後的利彥接到調職命令:「到航空母艦龍驤號登船」,傳言果然是真的。

由於成文較早,加上著者蓑口一哲是業餘歷史研究者,所以對事件的描述和看法與現在的最新考證有不同之處,而且數據和時間也有不嚴謹的地方。為保持原文風貌我沒有修改,大家閱讀後自行判別。

佐藤利彥所在的位置按我判斷可能是航母飛行甲板側下方靠後部的發動機試車平臺附近,那是地勤兵的地盤。在那裡他能看到飛行甲板的情況,但要離開則需要重新回到艦內再下到艦尾甲板。

個人口述歷史並非嚴謹的資料,但其中往往有一些細節性的東西。這些細節不會出現在正規史料中,如果當事人不寫到回憶錄裡或者沒有訪談者發掘也就湮沒掉了。比如我之前就想不到會有人把後備的航空機槍拿出來綁在欄杆上打,也想不到還有用兜襠布加長身體欺騙鯊魚的怪招。

我本人比較喜歡看個人回憶錄之類的東西,如果你們也感興趣,我以後還可以再找些來發給大家。

相關焦點

  • 珊瑚海海戰:制海模式由此改變|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中途島戰役|...
    珊瑚海戰役發生在1942年5月7日至5月8日。這是日美雙方航空母艦部隊首次正面交鋒,也是第一次航空母艦之間的對決。這場戰役宣告了過去大炮巨艦思路的徹底破產,日本海軍在這次戰役中的損失小於美國海軍,在戰術上勝利了,但戰略上卻是失敗的。美國海軍在珊瑚海的奮勇作戰挫敗了日軍的戰略意圖,更為一個月後在中途島戰役中扭轉戰局埋下了伏筆。珊瑚海海戰是怎麼爆發的呢?
  • 參與偷襲珍珠港的蒼龍航空母艦
    (上圖)1939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停泊於宿毛灣的蒼龍,甲板上停放著九七式艦攻。1934年11月20日,作為日本第一艘並未經過任何改造、從最初圖紙繪製階段便作為戰機搭載艦設計的正規航空母艦,蒼龍在吳海軍工廠開工。
  • 老照片:二戰日本航空母艦一覽,不能遺忘的歷史,永遠銘記!
    赤城號 赤城號是日本海軍第一艘重型航空母艦,於1920年12月開始製造。服役時間 1927年3月25日,定型時間 1925年4月22日。在中途島,該艦在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橫遭慘禍時躲過一劫。 圖為1939年7月5日,剛完工正在等待編入艦隊的飛龍
  •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中途島戰役的始末
    僅僅在一年之後美國在中途島以較少的兵力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徹底打擊了日本囂張的氣焰,並且一舉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局勢。為什麼會爆發中途島戰役呢?美國又是如何贏得這場關鍵戰役的勝利的呢?接下來我們會一一道來。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野心越來越大。
  • 中途島戰役是日本走向滅亡的轉折點!
    再者,如果日本的主要目標是摧毀美國航空母艦,而不僅僅是佔領中途島,那就很難理解分兵去阿留申群島的必要性。最糟糕的是,日本自找麻煩,竟然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去佔領一個固定的地點,這樣就喪失了戰略上的靈活性。在美國方面,尼米茲海軍上將主要憂慮的是,日本兵力佔上風。
  • 二戰日本海軍的噩夢!美國王牌航母,中途島擊毀3艘航母一戰成名
    另外美國的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這樣評價過它,在太平洋戰爭的20多場重要戰役中,它缺席的戰役只有2場。在戰績方面,除了機組擊落了911架敵機外,分別擊沉和擊傷71艘艦船和192艘以上的艦船,企業號成為美軍永遠的榮耀後,卻成為了敵人的恐懼。 企業號不光獲得20枚戰鬥之星,還得到了美國總統部隊嘉獎令以及海軍部隊嘉獎令各一個。
  • 二戰日本海軍的噩夢!中途島之戰一戰成名,戰功赫赫命運卻很悽涼
    企業號航母是日本最怕的一艘軍艦。日本海軍聽到它的名字就聞風喪膽,稱它是"灰色幽靈"。另外美國的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這樣評價過它,在太平洋戰爭的20多場重要戰役中,它缺席的戰役只有2場。在戰績方面,除了機組擊落了911架敵機外,分別擊沉和擊傷71艘艦船和192艘以上的艦船,企業號成為美軍永遠的榮耀後,卻成為了敵人的恐懼。  企業號不光獲得20枚戰鬥之星,還得到了美國總統部隊嘉獎令以及海軍部隊嘉獎令各一個。戰鬥之星這種勳章會在每有一艘戰船打滿一場戰役,並擁有戰果時,才會給戰艦發一個。企業號這一艘船就獲得了20枚,是美國歷史之最。
  • 四種飛機決定了中途島戰役的戰術特點,而日本人只擁有其中三種
    雖然中途島上的美軍陸基航空力量實際上並沒有對山本五十六的艦隊造成什麼嚴重損害,但它的存在卻對日本人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威懾,在整個戰役過程中,這種威懾都始終困擾著日本人——美軍陸基航空部隊的出擊曾經不止一次地令日軍的決策發生改變,並最終給日本人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
  • 如果中途島海戰美軍戰敗,會有怎樣的後果?
    在將勝負雙方對調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場戰役的真實結果:日方沒有能夠攻取中途島,損失4艘主力航空母艦,1艘重巡洋艦,248架艦載機,陣亡3057人;美方成功守住了中途島,損失1艘主力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約150架飛機,陣亡307人。由此可見,決定了戰役結果的兩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一、戰略要地中途島的歸屬;二、雙方的有生力量和技術裝備的戰損比。
  • 第4092回:中途島號航空母艦,常風霜凍外海警戒
    中途島號在1943年開始建造,在1945年下水,並於日本投降後一個月服役,無緣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著中途島號一直在大西洋及地中海執勤,並在北韓互毆期間重編為攻擊航母(CVA-41)。1973年起,中途島號開始以日本橫須賀為母港,並在越戰結束前夕,西貢陷落時在越南外海參與了名為「常風行動」的撤僑任務。1975年,中途島號重編為多用途航空母艦,舷號改為CV-41。
  • 中途島大戰日本失敗有多慘?損失4艘航母,山本五十六自閉3天
    這場戰役也是矛和盾的終極對決,究竟鹿死誰手? 山本五十六當然不是一個大蠢貨,此君可能研究過孫子兵法,用了疑兵之計。首先,他對遠離阿拉斯加、由美國控制的阿留申群島進行了象徵性的牽制性進攻,希望以此分散美國海軍對中途島的注意力。
  • 日本軍國主義的悲歌——中途島海戰
    而中途島海戰就是美國參戰以來一次與日本打的最漂亮的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由於中途島是美國在中太平洋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交通樞紐和前沿哨所。所以,日本軍政府擬定將中途島作為攻擊目標,期望打開夏威夷群島大門,同時把美國太平洋艦隊殘餘軍艦殲滅。
  • 不止「中途島」,十五部電影速覽太平洋戰爭始末
    太平洋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日本帝國為首的邪惡軸心國和以英美國為首的協約國進行的戰爭,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導火索,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結束,歷時三年零八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其中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硫黃島戰役、衝繩戰役等都被美國和日本多次搬上過大銀幕。
  • 幸運之鶴 淺談:「瑞鶴」號航空母艦
    建造背景 在日本海軍艦船史上,「瑞鶴」號航空母艦是不可能被一筆帶過的。這艘航母不僅充分體現了當時日本造艦技術的最高成就,而且它也見證了日本海上霸權的迅速膨脹和最終崩潰。在太平洋戰爭的多次重大戰役中,盡忠盡孝。
  • 在中途島海戰中甘願隨「飛龍」號航母葬身海底的山口多聞
    在太平戰爭期間,有許多日本將領的表現也贏得了美國軍人的尊重,這其中就包括日本陸軍的慄林忠道大將和海軍的山口多聞中將,前者因為硫磺島戰役失敗而切腹自殺,後者則因為中途島海戰慘敗而隨「飛龍」號航母葬身海底,這二人都堪稱是日本軍人的典範,單純從軍人的角度來講,他們無疑都是最優秀的軍人,儘管他們都是非正義戰爭的罪犯,我曾寫過《慄林忠道:日軍在二戰「硫磺島戰役」中的最高指揮官
  • 中途島航母大戰,日本航母炸一次即沉,5分鐘就沉了3艘,美約克城號...
    1942年6月4日,從美國企業號航母上起飛的33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分成2個中隊分別攻擊日本的赤城號航母和加賀號航母,接踵而來的17架從約克城號航母上起飛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攻擊了蒼龍號航母,短短5分鐘,在美軍的一次攻擊下,日本的三艘航母被徹底炸毀,全部報銷。
  • 中途島最大奇蹟:約克城號航母,是如何用生命三次嘲弄日本海軍?
    《決戰中途島》,再次引發了大家對太平洋戰爭的回憶。對於軍迷來說,中途島戰役中每一艘航空母艦都有說不完的故事。其中,美軍的「約克城」號航母在此戰中事跡最為壯烈——帶傷上陣卻創下輝煌戰績,先後遭日機兩次重創卻頑強不死,直到被日軍潛艇偷襲才含恨沉沒。
  • 明明預知航空母艦會被擊沉,日本為何還要打中途島海戰
    明明預知航空母艦會被擊沉,日本為何還要打中途島海戰在1942年4月28日,舊日本海軍在「大和旅館」上確定了進攻中途島的作戰計劃,此時距離日軍偷襲珍珠港僅過去5個多月,距離中途島海戰實際發生,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
  • 零式的覆滅:中途島戰役,美軍以少勝多,成功反殺日軍!
    裝滿彈藥的零式戰鬥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被消滅在航空母艦的甲板上,三艘航空母艦也葬身火海,美國人不僅報了珍珠港的一箭之仇,零式戰鬥機也從巔峰滑向了低谷,這關鍵的一仗就是中途島之戰。1942年6月的中途島戰役,美國海軍以少勝多,日本損失了四艘大型航空母艦、一艘巡洋艦、330架飛機,還有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3700名艦員,中途島海戰是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最大的戰略進攻,為了防止美軍從夏威夷方面出動攻擊日本,並想藉此機會將美國太平洋艦隊軍艦的軍艦引到中途島一舉殲滅,因此日本海軍幾乎傾巢出動。
  • 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為何在中途島大敗?山本犯了一個兵家大忌
    5時10分,「風雲」號和「夕雲」號向「飛龍」號發射了魚雷,在一陣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後,「飛龍」號緩緩下沉。直到8時20分左右「飛龍」號才沉沒。「飛龍」號共有416名艦員喪生。至此,空前規模的中途島海戰宣告結束。那為何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勝利後卻在中途島戰敗呢? 中途島海戰是海軍史上成敗瞬息萬變的一戰,是美國海軍以少勝多的一個著名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