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袁瑋)「石師傅你來啦,吶,測溫槍和登記表給你,那我去居委看看還有什麼要幫忙的。」「好嘞,天那麼冷,你也早點回去,保重身體。」在虹口區歐陽路街道北郊小區門口,兩名身穿藍色馬甲的志願者做好工作交接,一位匆匆向居委的方向走去,一位拿起了測溫槍繼續給每一位要進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
圖說:為居家隔離家庭送生活物資。虹口區供圖(下同)
這兩位就是在第一時間響應「一小時志願」倡議的志願者。歐陽路街道發放了3萬份「爭做一小時的志願者」的倡議書,每張倡議書都配有報名表,內容涉及協助看守小區大門、小區巡邏巡查、關心居家隔離人員、關心樓組特殊群眾四個部分,供志願者選擇。發出倡議書後的短短幾天,就有700餘名居民積極響應。
石玉明是北郊小區的一名居民,他說他看到倡議書後二話沒說就打電話給居委會,選擇了第一項協助門衛工作。「我是男同志,這種保衛家園的工作,責無旁貸的。」董家宅有一支特殊的黨員志願者隊伍,為解決夜間物業力量不足的問題,他們擔負起了晚間「一小時」的值守任務,每天晚上的7:00到8:00他們都會準時到達崗位,一絲不苟地守職盡責。現在歐陽轄區的每個小區門崗平均就有10餘名志願者輪流駐守,新鮮血液的加入也使原先以退休志願者為主的隊伍煥發出新的活力。
圖說:志願者在小區巡邏。
除了在小區巡邏用小喇叭播放居委告示,許多年輕的志願者還承擔起了網絡志願者的職責,在居民群裡發布防疫科普知識、破解謠言、傳遞正能量,多角度宣傳防疫知識。他們說,只要每個社區、每個人都守好自己的小區和自己的家,疫情也沒那麼可怕。我們現在出門,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儘早出門。
志願者們細心傾聽、暖心服務,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每一戶隔離家庭都有居委安排專人跟蹤對接需求,再將需求轉達給當天值班的志願者落實。周秀琴和葛金友是郵電居委的兩名志願者,他們為隔離家庭送過快遞、買過菜也扛過大米,兩戶隔離家庭在他們的「接力」服務下平穩度過了隔離期,情緒也非常平穩。問起累不累,兩人都笑笑說:不過舉手之勞。
圖說:志願者為站崗保安師傅送溫暖。
家住世博花苑的馬阿姨每天都會煮上一大鍋熱氣騰騰的酒釀圓子,送到每個門崗處分給站崗的保安師傅和志願者。她所在小區實行封閉管理之後,看著家門口的志願者每天在寒風中一絲不苟地核實進入小區人員的身份和體溫,她覺得自己要做些什麼。馬阿姨說,「隔離了病毒,隔離不了我們濃濃的鄰裡情,等到疫情過去了,我們還要一起遛彎、嘮嗑,好好聚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