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做志願20多年,參與志願服務達9000小時,她穿上「平安馬甲」熱心助人,為羊城的平安默默奉獻。
好人簡介:
在廣州市白雲區嘉禾街,時常能看到身穿橙色「平安馬甲」的志願服務隊奔走於大街小巷,向街坊及路人宣傳禁毒知識,而志願者吳玉英也常年活躍在這支隊伍中。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1500小時,就可以認定為「五星志願者」,而吳玉英的志願服務時間已經達到9000多小時。這期間,她走進地鐵化身禁毒宣傳員,當戒毒人員的知心姐姐,把愛心帶給獨居老人等弱勢群體,深得街坊鄰居的好評,大家都親切地稱她「英姑」。
好人說:「我做志願服務認識了很多朋友,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我希望能把這種正能量一直傳遞下去。」
提起做志願服務,吳玉英說自己作為白雲區嘉禾望崗村的一員,想為家鄉的平安出一分力,讓更多人感受到溫暖。據了解,白雲區嘉禾街是典型的城鄉結合地區,人員構成複雜,前些年,吸毒現象呈上升趨勢,一些通宵營業的大排檔成為打架鬥毆、尋釁滋事等警情的高發區。「每每看到這些事發生在身邊,我都覺得難受。只有社會平安,大家才能幸福。」吳玉英說。
近年來,白雲區嘉禾街發動各行各業尤其是基層群眾參與群防群治,打造了一支白雲特色「平安馬甲」隊伍。吳玉英第一時間加入,開始為社區平安積極奔走。從2016年6月嘉禾街率先在大排檔推進「紅袖章」群防共治,到2018年4月嘉禾街成立「平安馬甲」群防共治志願服務隊,吳玉英一直積極參與,積累了豐富的志願服務經驗,還擔負起領隊先鋒的重任。
個周末,吳玉英會帶領「平安馬甲」志願者開展禁毒宣傳進地鐵活動。她還組織志願者每月定期到企業、工廠及學校社區等地開展禁毒宣傳,通過展示禁毒仿真品、召開禁毒講座等形式,告誡大家遠離毒品。
自從開展禁毒宣傳後,吳玉英發現有不少新問題要解決:如何充實自己的禁毒專業知識?如何幫助吸毒人員戒毒?「禁毒宣傳只是開頭,還有很多後續工作要做。」吳玉英對自己嚴格要求,從最初不懂毒品到能分辨毒品類型、分辨吸毒者,從不了解吸毒人員心態到可以幫助他們,成為傾聽他們的「心靈醫師」,她做了很多努力。
吳玉英說,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他們最終被強制戒毒。「每一個吸毒人員都需要社會的關愛,只有深入了解他們,才能幫助他們回歸。」因此,吳玉英會結合每一位吸毒人員的實際情況,通過持續的溝通和走訪,了解他們的心聲和需要,與其成為朋友,經常去探望、聊天,督促他們定期尿檢,做他們家人朋友的工作,消除歧視和隔閡。
在吳玉英的幫助下,有一位叫阿冰(化名)的戒毒人員重獲新生。他從14歲開始吸食毒品,父母一度因此事離異。阿冰個性叛逆封閉,拒絕與外界接觸,吳玉英連續一個月上門都吃了「閉門羹」。但吳玉英還是不厭其煩地與阿冰溝通,「我們做個朋友,有什麼心裡話可以跟我講」。最終,阿冰被「英姑」的真誠所感動,願意向其傾訴並積極配合做康復。在吳玉英的感化下,如今他已擺脫對毒品的依賴,家庭也破鏡重圓。吳玉英成為阿冰的知心姐姐,他還經常跟著吳玉英一起做志願服務,現身說法,幫助其他戒毒人員。
吳玉英還十分樂於助人。「我從1997年開始接觸志願服務,那時在村裡的祠堂經常看到一些獨居的老人,他們很可憐,我很希望能幫助他們。」吳玉英回憶,2000年她在天河區正式註冊成為一名志願者,此後常去探望獨居老人和殘疾人士。
多年間,吳玉英幫助過無數的人。當得知來自河南的環衛工人一家四口在望崗村生活比較拮据時,她總會挑選一些衣物送給他們。為關懷貧困人士,吳玉英帶領志願者在社區驛站建立愛衣櫃,號召愛心人士捐贈物資,免費送給社區環衛工作者、貧困人員以及流浪人員等,並定期回訪結對幫扶留守兒童。
在望崗西街40號的一幢老式住宅裡,住著八旬高齡老人利肖顏,村民稱她「六婆」。六婆無兒無女一直獨居,喜歡撿廢品垃圾卻只撿不賣,加上身體殘疾,生活艱難。多年來,院子裡堆滿了各種廢品垃圾,環境極差。起初,六婆不願意接受外界幫助,但經過吳玉英的不斷溝通和安撫,老人願意信任她。
隨後,吳玉英組織「平安馬甲」志願者40餘人,經過整整4個多小時,幫老人清理了累積多年的廢品垃圾。得知老人患有肺結核、心臟病等,吳玉英給予關懷和幫助。至今,她還堅持利用空閒時間看望六婆,如親人般陪老人聊天、吃飯,帶給老人溫暖。
長期以來,吳玉英活躍在志願服務一線,如今她的志願服務時間已經達9000多小時。她的志願服務形象深入人心,周邊的街坊鄰居都親切地叫她「英姑」。「看到周邊環境乾淨了,社區更安全了,說明我們的付出有了收穫。」吳玉英欣慰地說。
為配合嘉禾望崗地鐵2號、3號、14號線各出入口人流疏導,吳玉英還組織「平安馬甲」志願者在交通樞紐站和望崗大道各繁忙路口,義務進行交通指引。他們三人一組在路口各個方向,手持引導牌引導市民有序文明過馬路,並對闖紅燈、亂穿馬路等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市民進行引導,為眾人出行構築安全防線。
吳玉英說,「平安馬甲」志願服務讓人人成為參與者、管理者,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現在嘉禾街有5000多名志願者,大家都在為守護社區平安出力,「我將以身作則,帶動更多居民參與進來,讓嘉禾更美麗,更安全。」吳玉英說。
信息時報 記者 李丹 通訊員 李濱
信息時報 記者 葉偉報 攝
編輯:Cate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