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做志願20多年、9000小時,她只想為廣州這個社區出一份力...| 好人365

2021-03-02 信息時報

堅持做志願20多年,參與志願服務達9000小時,她穿上「平安馬甲」熱心助人,為羊城的平安默默奉獻。

好人簡介:

在廣州市白雲區嘉禾街,時常能看到身穿橙色「平安馬甲」的志願服務隊奔走於大街小巷,向街坊及路人宣傳禁毒知識,而志願者吳玉英也常年活躍在這支隊伍中。志願服務時間累計達到1500小時,就可以認定為「五星志願者」,而吳玉英的志願服務時間已經達到9000多小時。這期間,她走進地鐵化身禁毒宣傳員,當戒毒人員的知心姐姐,把愛心帶給獨居老人等弱勢群體,深得街坊鄰居的好評,大家都親切地稱她「英姑」。

 

好人說:「我做志願服務認識了很多朋友,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我希望能把這種正能量一直傳遞下去。」

提起做志願服務,吳玉英說自己作為白雲區嘉禾望崗村的一員,想為家鄉的平安出一分力,讓更多人感受到溫暖。據了解,白雲區嘉禾街是典型的城鄉結合地區,人員構成複雜,前些年,吸毒現象呈上升趨勢,一些通宵營業的大排檔成為打架鬥毆、尋釁滋事等警情的高發區。「每每看到這些事發生在身邊,我都覺得難受。只有社會平安,大家才能幸福。」吳玉英說。

近年來,白雲區嘉禾街發動各行各業尤其是基層群眾參與群防群治,打造了一支白雲特色「平安馬甲」隊伍。吳玉英第一時間加入,開始為社區平安積極奔走。從2016年6月嘉禾街率先在大排檔推進「紅袖章」群防共治,到2018年4月嘉禾街成立「平安馬甲」群防共治志願服務隊,吳玉英一直積極參與,積累了豐富的志願服務經驗,還擔負起領隊先鋒的重任。

個周末,吳玉英會帶領「平安馬甲」志願者開展禁毒宣傳進地鐵活動。她還組織志願者每月定期到企業、工廠及學校社區等地開展禁毒宣傳,通過展示禁毒仿真品、召開禁毒講座等形式,告誡大家遠離毒品。

自從開展禁毒宣傳後,吳玉英發現有不少新問題要解決:如何充實自己的禁毒專業知識?如何幫助吸毒人員戒毒?「禁毒宣傳只是開頭,還有很多後續工作要做。」吳玉英對自己嚴格要求,從最初不懂毒品到能分辨毒品類型、分辨吸毒者,從不了解吸毒人員心態到可以幫助他們,成為傾聽他們的「心靈醫師」,她做了很多努力。

吳玉英說,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他們最終被強制戒毒。「每一個吸毒人員都需要社會的關愛,只有深入了解他們,才能幫助他們回歸。」因此,吳玉英會結合每一位吸毒人員的實際情況,通過持續的溝通和走訪,了解他們的心聲和需要,與其成為朋友,經常去探望、聊天,督促他們定期尿檢,做他們家人朋友的工作,消除歧視和隔閡。

在吳玉英的幫助下,有一位叫阿冰(化名)的戒毒人員重獲新生。他從14歲開始吸食毒品,父母一度因此事離異。阿冰個性叛逆封閉,拒絕與外界接觸,吳玉英連續一個月上門都吃了「閉門羹」。但吳玉英還是不厭其煩地與阿冰溝通,「我們做個朋友,有什麼心裡話可以跟我講」。最終,阿冰被「英姑」的真誠所感動,願意向其傾訴並積極配合做康復。在吳玉英的感化下,如今他已擺脫對毒品的依賴,家庭也破鏡重圓。吳玉英成為阿冰的知心姐姐,他還經常跟著吳玉英一起做志願服務,現身說法,幫助其他戒毒人員。

吳玉英還十分樂於助人。「我從1997年開始接觸志願服務,那時在村裡的祠堂經常看到一些獨居的老人,他們很可憐,我很希望能幫助他們。」吳玉英回憶,2000年她在天河區正式註冊成為一名志願者,此後常去探望獨居老人和殘疾人士。

多年間,吳玉英幫助過無數的人。當得知來自河南的環衛工人一家四口在望崗村生活比較拮据時,她總會挑選一些衣物送給他們。為關懷貧困人士,吳玉英帶領志願者在社區驛站建立愛衣櫃,號召愛心人士捐贈物資,免費送給社區環衛工作者、貧困人員以及流浪人員等,並定期回訪結對幫扶留守兒童。

在望崗西街40號的一幢老式住宅裡,住著八旬高齡老人利肖顏,村民稱她「六婆」。六婆無兒無女一直獨居,喜歡撿廢品垃圾卻只撿不賣,加上身體殘疾,生活艱難。多年來,院子裡堆滿了各種廢品垃圾,環境極差。起初,六婆不願意接受外界幫助,但經過吳玉英的不斷溝通和安撫,老人願意信任她。

隨後,吳玉英組織「平安馬甲」志願者40餘人,經過整整4個多小時,幫老人清理了累積多年的廢品垃圾。得知老人患有肺結核、心臟病等,吳玉英給予關懷和幫助。至今,她還堅持利用空閒時間看望六婆,如親人般陪老人聊天、吃飯,帶給老人溫暖。

長期以來,吳玉英活躍在志願服務一線,如今她的志願服務時間已經達9000多小時。她的志願服務形象深入人心,周邊的街坊鄰居都親切地叫她「英姑」。「看到周邊環境乾淨了,社區更安全了,說明我們的付出有了收穫。」吳玉英欣慰地說。

為配合嘉禾望崗地鐵2號、3號、14號線各出入口人流疏導,吳玉英還組織「平安馬甲」志願者在交通樞紐站和望崗大道各繁忙路口,義務進行交通指引。他們三人一組在路口各個方向,手持引導牌引導市民有序文明過馬路,並對闖紅燈、亂穿馬路等不遵守交通規則的市民進行引導,為眾人出行構築安全防線。

吳玉英說,「平安馬甲」志願服務讓人人成為參與者、管理者,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現在嘉禾街有5000多名志願者,大家都在為守護社區平安出力,「我將以身作則,帶動更多居民參與進來,讓嘉禾更美麗,更安全。」吳玉英說。

信息時報 記者 李丹 通訊員 李濱 

信息時報 記者 葉偉報 攝

編輯:Cateran

相關焦點

  • 廣東好人·順德榜樣|曾建蘭:防疫志願服務「待機」三百多小時
    佛山市五星級義工,順德區傑出義工,順德區義工聯成立二十周年服務表現突出個人,曾建蘭積極參與各項志願服務,16年來累計服務時數達到8147小時,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蘭姐」。 今年1月27日至3月31日,曾建蘭積極帶頭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默默奉獻了326.5小時。年過半百的她沒想到,自己還能爆發出如此的毅力與潛力。
  • 「我還堅持得住,我想繼續堅持,為疫情防控多出一份力」 一個普通...
    「我還堅持得住,我想繼續堅持,為疫情防控多出一份力」 一個普通救護車司機值守一線的六天六晚 2020-01-31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人365】20餘年的小區「管家」
    【好人365】20餘年的小區「管家」 2020-12-11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616小時志願服務時長!她說「一做就上癮了」
    憑藉著自己2019年下半年以來,在「時間銀行」平臺上1616小時的志願服務時長,她在年會上受到廣州市志願者協會嘉許,獲2019年廣州公益「時間銀行」積極參與獎。在活動現場,羅善文一邊拿出手機演示著「時間」App給記者看,一邊高興地講述著自己的使用感受。
  • 「濰坊好人365」高娟:十五載醫術師道求索 無國界仁心友愛傳遞
    濰坊好人365高娟高娟,中共黨員,諸城人,濰坊護理職業學院教師,主治醫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龍砂流派繼承人。高娟習醫十五載,救死扶傷,傳承中醫仁術,彰顯醫者仁心。從2015年起,高娟堅持為馨悅養老院義務診療,為老人們提供中醫康復保健。因煤氣中毒腦損傷全身癱瘓的80歲秦氏老人,經她用針灸、方藥治療後恢復了部分語言和肢體功能,老人的家屬多次重金感謝,都被她回絕,她常說:「病人的痊癒和家屬的信任就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 今年第一批「河源好人」候選人公示!一起為他們點讚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美德,河源市文明辦組織開展了2020年第一批「河源好人」評選活動。經各地各部門和群眾推薦、「河源好人」評委會評審,評出2020年第一批「河源好人」候選人20名。葉小娟葉小娟,女,1973年生,河源市亮點志願者服務中心副理事長,是一位志願服務時長達4000多小時的五星志願者。葉小娟常年堅持在志願服務第一線,每天不是在做志願,就是在準備去做志願的路上。在交通路口、汽車站、敬老院、福利院、學校等地方都能看到葉小娟忙碌的身影。
  • 志願者365∣曾健華,身上披滿了最美志願者「崇高的善」
    曾健華做志願者的契機,還得從2010年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說起。這個讓廣州人自豪和驕傲的體育盛事,向社會招募了一大批志願者。曾健華懷著一顆為廣州和為體育健兒服務的心,毅然加入到這個隊伍中。從此,他迷上了當一名自願者。在曾健華的心中,志願者是一份事業,而且是人生最美、最有意義的事業。曾健華的志願者之路,是一步步踏實地走出來的。
  • 助人為樂篇丨2018年那些流淌在身邊的好人故事
    她仍在堅持,計劃走完全市所有鄉鎮,採集並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數據和資料,讓更多的公益組織通過他們的數據進行精準幫扶。她是摩託天使,懷著一顆赤誠之心,投身到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公益事業中默默地、執著地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 臺胞蕭永瑞:能為武漢抗疫出一份力,我感到很榮幸
    臺胞蕭永瑞:能為武漢抗疫出一份力,我感到很榮幸 2020-10-08 05:45:01 參與互動   她是獲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
  • 廣西南寧新竹社區:「生活在這個社區真的很幸福」
    圖片來源:中國婦女報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新竹社區積極探索社區提質新途徑,堅持以黨建引領推進社區基層治理,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搭建為民服務平臺,創新服務模式,為社區發展穩定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社區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和諧社區」「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等榮譽稱號。  6月的一天,記者剛踏進新竹社區,心中便湧動著一種暖暖的感動。
  • 我志願 我快樂 廣州亞運會志願者成最生動元素
    7月31日上午,7歲的廣州女孩李思洋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和4歲的妹妹一起在中山紀念堂參加亞運志願者「大拇指」行動,她舉著「大拇指」,將一名遊客不小心掉下的東西送還。看到孩子認真的舉動,爺爺李彥香讚許地朝她豎起了大拇指。  「我們是亞組委志願者部組織的『大拇指家庭』,有空的時候,就帶著孩子到景區、公園參加志願服務。」
  • 為教育扶貧出一份微薄之力
    七裡社區聯合新希望服務集團,開展以「和你一起認識世界」為主題的志願活動,為教育助力,打破貧困的代系傳遞。    希望通過教育,讓大山裡的孩子更全面的認識世界,現特向轄區居民和企事業單位發出倡議,為大山裡的孩子捐贈書籍和學習用具,獻愛心,出一份微薄之力。
  • 【要聞】南寧市青秀區新竹社區榮獲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
    這個中心集政務服務、學習教育、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技術培訓為一體,開設了志願服務站、圖書室、健身房、書畫苑、遠程教育培訓中心、兒童樂園等。加上社區多年精心打造的1200多平方米中心花園及配套建成的」大家樂舞臺」和全民健身場所形成重要的活動陣地,居民群眾與志願者在這裡隨時隨地可以開展關愛空巢老人、關愛殘疾人、關愛留守兒童等多項志願服務活動,搭建起社區志願服務的新平臺。
  • 「中國好人」李玉潔:「空中課堂」傳遞堅強!
    2月18日,李玉潔主動聯繫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傅家堰鄉田家山村委會,表示想為當地的孩子上一次疫情防控期間的勵志教育課。接到答覆後,她用1天的時間準備資料,沒有錄音設備,就用手機代替,為了保證音頻質量,她一個人呆在9平米的房間反覆錄製了3小時。
  • 2013年14位溫州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傳揚溫州正能量
    今年以來,14位溫州好人榮登「中國好人」榜單,人數居全省第一。這一消息,就像冬日裡的陽光,讓這座溫暖之城更添了一份暖意。  於是,從個體萌發,20多萬志願者活躍在白鹿城內,扶貧助困、排憂解難;至團體行動,自發成立「三角洲」、「水上摩託艇」、「空中搜救隊」、「壹加壹」等志願組織,抱團行善。  於是,溫州城內,慈善地標「紅日亭」彪炳著傳統善行的現代傳承,百萬「助人為善」專項援助基金為好人「撐腰」;溫州城外,從「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到「愛心溫州·善行天下·明眸工程」,溫州人民帶著愛心行走華夏。
  • 寶雞:社區志願服務讓文明之風常駐
    聽到這些感謝劉振乾卻說:「我也在這個小區住,幫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沒什麼,為大家服務也是為自己服務。」經一路社區居委會主任武桂榮告訴記者,社區的志願者服務隊他們一直堅持了很多年,志願者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為居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沒有變過。通過志願者的服務,使轄區居民的素質有所提升,社區環境也有了很大改變,居民的安全感和榮譽感都大不相同。
  • [賽事信息]-我志願 我快樂 廣州亞運會志願者成最生動元素
    7月31日上午,7歲的廣州女孩李思洋在爺爺奶奶的帶領下,和4歲的妹妹一起在中山紀念堂參加亞運志願者「大拇指」行動,她舉著「大拇指」,將一名遊客不小心掉下的東西送還。看到孩子認真的舉動,爺爺李彥香讚許地朝她豎起了大拇指。
  • 金牛區《蝶變:西南交大社區口述歷史》志願服務項目正式啟動
    ,旨在培育社區觀察與文化傳承志願服務隊,提升居民素質,挖掘社區歷史,傳承社區文化,講好社區故事。在啟動儀式上,九裡堤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秋明為本次活動致辭並充分肯定了西南交大社區近年來在社區發展治理以及棚改拆遷動員方面所做的工作。
  • 【抗擊疫情專題二】「聊城好人」公布,為「好人」點讚!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聊城不斷湧現出感人至深的「好人好事」,他們積極參與到疫情防控的隊伍中,走在一線、捐款捐物、奮勇逆行......用自己的力量為群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為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特推出抗擊疫情專題的「聊城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