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外賣小哥為了讓一位老奶奶,撞到了路牙子上,而老奶奶也因為驚嚇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隨即倒下爬不起來。大家立即都圍了上來,各種嘰嘰喳喳聲不絕入耳。
穿過吵鬧的人群,告知周圍人我是醫生,並讓外賣小哥撥打「120」並通知家屬,我立即開始檢查這位老奶奶的傷勢。所幸生命體徵平穩,意識清楚,無皮膚破損,四肢活動可,只是腰部活動困難。初步診斷為:腰部外傷,骨折不排除。隨後,老奶奶也被「120」送往了醫院急診室。
在醫院,我得知老奶奶姓王,今年82歲,以前有骨質疏鬆,急診的報告結果顯示王奶奶是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這時,王奶奶的兒子也過來了,於是我將病情告知王奶奶的兒子,並建議住院進行手術治療。但是王奶奶的兒子告訴我:「我媽媽年紀大了,骨頭松,不能手術治療」。
於是,我的科普心泛濫,讓王奶奶的兒子坐下並慢慢科普了起來。
一、王奶奶病情介紹:
根據王奶奶的X線及既往史,王奶奶目前診斷是: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骨質疏鬆症。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診斷沒有問題,但是是新鮮的還是陳舊的骨折,我還需要進行核磁共振的檢查。根據王奶奶病椎處叩痛及翻身困難,起身及躺下特別嚴重,符合新鮮椎體骨折的特徵。這種以椎體壓縮為改變的椎體壓縮性骨折基本都是骨質疏鬆引起的,區別於非骨質疏鬆引起的椎體爆裂骨折。
二、王奶奶治療辦法:
1、保守治療:
脊柱椎體壓縮性骨折是穩定型骨折,因為穩定,所以有的老年人雖然起床困難,但是起床後還能正常行走。但是,這樣勢必會導致壓縮加重,或者一直不癒合。因此,椎體壓縮性骨折保守治療必須臥床休養6~12周直至骨折癒合。
2、手術治療:
由於王奶奶年齡大,骨質疏鬆嚴重,骨頭松,這樣的骨頭沒有螺釘把持力,我們不能進行螺釘內固定手術治療,否則手術會失敗。就像在豆腐上上了螺釘,這個螺釘是會移位的,根本固定不牢。這可能也是王奶奶兒子的擔憂。
其實,對於骨質疏鬆性的椎體骨折,我們可以不用螺釘固定,而是使用骨水泥固定技術。骨水泥化學名是聚丙烯酸甲酯,這項技術是通過向病變椎體內注入骨水泥而達到強化椎體的目的。臨床上有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及經皮穿刺椎體成形術(PVP)兩種。目前廣泛使用的主要是PKP技術,PKP比PVP的優勢就是可以用球囊等器械讓壓縮的椎體復位(後凸成形),更利於術後康復,而PVP就是直接注入骨水泥達到止痛及加固強化椎體的目的。
這項技術在1984年由Deramond發明並首次應用,1987年法國醫師Galibert首次應用於椎體血管瘤的治療,1994年美國首次報導將PVP應用於骨質疏鬆性椎體骨折的治療。後來隨著技術的改進,逐漸出現了PKP技術。
三、保守治療為什麼我不推薦:
如果選擇保守治療,就意味著老年人需要臥床6~12周。長期臥床後一旦護理跟不上就容易出現很多併發症,有的甚至是致命的:
臥床後可能出現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等各種炎症,治療難度大;褥瘡,可能經久不愈;血栓風險,一旦出現腦梗、肺部栓塞等,可能會致命;血糖升高、血壓升高並因此而出現的相應併發症;其他:泌尿系統結石、肌肉廢用性萎縮、情緒性格改變等等。最為關鍵的,除了上述併發症,長期臥床將帶來的就是骨質疏鬆的進一步加重,一旦骨質疏鬆進一步加重,以後就更容易產生骨折。嚴重的骨質疏鬆甚至連咳嗽都會引起骨折,後果嚴重。
四、我為什麼推薦手術治療:
我推薦的原因如下:
年紀越大,骨頭越松,越不能讓她再繼續松下去,因此,我們就需要讓患者站起來!椎體強化手術做完以後,患者的椎體得到強化且不再疼痛,立即就可以站起來,效果立竿見影。手術創傷小,就1~2處0.5cm長的小切口(如上圖),局部麻醉就可以進行手術,只要能配合的老年人通常都可以耐受;該手術併發症少,手術安全性高,也不用擔心後遺症問題。在我科普完以後,王奶奶的兒子表示明白了,同意住院進一步診治。當然了,最後王奶奶核磁證實是新鮮骨折,我給她做了個PKP手術,手術順利,做完就能起床行走,2天後就可以出院。
出院時,王奶奶和她的兒子萬分感謝,不斷地對我說:「原來年紀越大,骨頭越松,骨折後越要進行手術治療呀,謝謝王醫生!」
這次事件從開始到最後我都全程參與,對於這次成功的科普我還是很驕傲的,最後我再強調一遍:骨頭松,骨折不能做手術是謠言,請各位相信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