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裡,除了神行太保戴宗,誰的速度最快?

2021-01-19 自說文史

《淺說水滸》第326期(文/焦目)

在梁山前三十六名天罡星中,有一人因為速度快而特別出名,此人便是神行太保戴宗。每次需要趕路時,戴宗都會在腳下拴四個甲馬,可以日行八百裡,堪比千裡馬。因為這個技能,他上梁山後,負責刺探情報,打探軍情等。在梁山對抗童貫、高俅統帥的朝廷大軍,以及南徵北戰期間,戴宗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說,戴宗是整個梁山速度最快的男人。

當然,這裡沒有考慮公孫勝。公孫勝是個開掛的人,道法高深,能騰雲駕霧,召喚金甲神人等,他要是做起法來,估計戴宗都不及他十分之一。

那麼,如果不考慮公孫勝,除了第一快男戴宗之外,梁山好漢中,誰是速度第二快的人呢?個人提名赤發鬼劉唐。

劉唐在水滸中出場較早,是七星聚義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他率先找到晁蓋,並提出要劫取這不義之財。在他的提倡下,加上晁蓋和吳用的組織,這才有了後來的「智取生辰綱」事件。說劉唐速度快,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劉唐行走江湖多年

劉唐在出場時,作者就介紹了他的出身來歷。原來,他是東潞洲人氏,自幼就流落在江湖,經常在河北、山東兩地經商,所以經常聽人說起晁蓋。以劉唐的身份,是沒有錢騎馬坐轎的,他的交通出行,只能靠兩隻腳。

這麼多年過去了,劉唐早已經走慣了路。這樣的人,一日之間走個百十裡路都不成問題,速度快,而且很有耐性。也正是因此,所以劉唐後來一直都是步軍頭領。

我記得20年,老家還很窮的時候,那時候人們去十幾裡路外的集市,或者更遠的縣城,很多大人都是步行過去的。關鍵是,他們還要挑著雞蛋、綠豆等幾十斤重的擔子,而且用不了一兩個小時,速度特別快。

其次,劉唐速度爆發很快

劉唐上了梁山之後,曾經跟不少人交過手。比如,他曾和杜遷合力擒了百勝將韓滔,也曾在攻打大名府時,與楊雄一起殺了王太守。但最能體現劉唐速度的一次戰役,是東昌府之戰。

東昌府守將是沒羽箭張清,他善用飛石,打傷了梁山許多將領,以至於馬軍頭領沒人再敢上。所以,李逵、魯智深以及劉唐等步軍頭領,不得不出戰。其中,劉唐是最先出戰的步軍頭領。

劉唐大怒,徑奔張清。張清不戰,跑馬歸陣。劉唐趕去,人馬相迎。劉唐手疾,一樸刀砍去,卻砍著張清戰馬。那馬後蹄直踢起來,劉唐面門上掃著馬尾,雙眼生花,早被張清只一石子,打倒在地。——《水滸傳》

要想飛石打人,不能離得太近,否則就發揮不了威力。張清本來就和劉唐有一段距離,又騎馬引誘劉唐,再轉身飛石,這個距離可以說不近。不過劉唐速度太快,直接趕到馬尾巴處了,若非馬尾掃中劉唐眼睛,張清即便不受傷,戰馬也會被砍翻。

劉唐善於奔走,速度爆發也很快,從這兩方面來說,他很可能是梁山速度第二快的人了,僅次於神行太保戴宗。當然,李逵的爆發速度也快,常常一個人衝進敵陣砍殺,但他耐性就不如劉唐了。

相關焦點

  • 神行太保戴宗有何作用?
    他在腿上綁兩個甲馬,掐訣念咒,做起法來,一日能行五百裡;如果在腿上綁四個甲馬,就能日行八百裡,比一般的馬跑得還快。戴宗的本事就是神行法,飛報緊急軍情用得上。但是戴宗的任務又不完全是送情報那麼簡單,而是另有任務在身,好像連他自己都忽視了,事實上是存在的。梁山泊興旺發達,宋江坐第一把交椅都離不開戴宗,戴宗的作用可謂不小。
  • 水滸中,戴宗綽號「神行太保」,原來太保就是這麼個玩意兒!
    哈利波特有一把會飛的掃帚,而戴宗有一雙會飛的腿。提到戴宗,人們總會不由自主想到他那日行八百的神行大法。兩條腿上栓束四個甲馬,就能行走如飛,一日腳不點地能跑八百裡之遠。正因為這項亦神亦巫的特殊技能,戴宗被人稱為「神行太保」。
  • 神行太保戴宗 10
    第三十八回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 黑旋風鬥浪裏白跳
  • 《水滸傳》一位存在感比較低的人物,神行太保戴宗!最後去哪裡了
    【《水滸傳》一位存在感比較低的人物,神行太保—戴宗】《水滸傳》這部著作,讓人們認識了眾多英雄好漢,有人嫉惡如仇,看不慣上位者賣弄權勢;有人性格直爽魯莽,一言不合就是幹。武松、林衝等,每一個拎出來,都有自己的鮮明特點。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位存在感比較低的人物,他就是神行太保—戴宗。
  • 水滸傳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最終是大笑而死,當時他在笑什麼?
    說情感過激是因為有的人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突然間明白了一些道理,看穿了事情的真相,往往會因為難以受住刺激,做出瘋狂的行為,比如說自殺,比如說大笑不止而死,就像《水滸傳》中被作者寫得神乎其技的神行太保——戴宗。
  • 神行太保戴宗 17
    江州牢城營點視廳,一個是黑暗系兩院節級神行太保戴宗,一個是黑社會龍頭大哥及時雨宋江,二人一番對話,卻是言語機鋒!手揮五弦,目送飛鴻!禪意森森!差撥明確說戴宗「那人手腳了得」,可是你看不到戴院長施展武功,隨著宋江上梁山以後只一昧神行傳遞消息,真箇是不言不語不疾不徐,深藏功與名啊。怪不得水滸武十回以後似乎故事不精彩了?
  • 梁山上最快的人戴宗,綁上甲馬可日行8百裡,訣竅卻並不在於甲馬
    梁山上幾乎每個好漢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技能,安道全是藝術高超,時遷是偷術高明,蕭讓是書法聖手,戴宗則是送快遞能手。儘管我們如今已經習慣了三天內到貨的快捷,對於送快遞很快這個事情並沒有太多感覺,但是在交通通訊並不發達的古代,能夠有戴宗那樣的速度絕對是一件讓人很羨慕的事情。
  • 「神行太保」戴宗日行800裡,古籍中的「神行術」非常普遍!
    如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中有寫,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位的戴宗,能日行八百裡,號稱〝神行太保〞。據史書記載,擁有神行術的高人並不止一人。"神行太保"戴宗在小說裡戴宗原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兩院押牢節級,人稱戴院長。宋江被發配江州時與其相識,後被宋江提拔到「總探聲息頭領」的位置,公孫勝也說過:「山寨中亦有一個招賢飛報頭領,喚做神行太保戴院長,日行八百裡路。」
  • 神行太保戴宗的神行法並非獨有,有一人的神行法還要強過於他
    在《水滸傳》中戴宗綽號神行太保,從綽號就可看出是關於跑路的,他有神行法,把四片神行甲馬綁在腿上,能日行八百裡。速度還是很快的,很適合打探、傳送情報。後來梁山大聚義排定坐次,戴宗位於天罡星之列,排第二十位,上應天速星,他的職位是山寨總探聲息頭領。
  • 戴宗的神行大法速度有多快?燒好陌金紙雙腿綁甲馬,速度相當於摩託車
    文/主任梁山的情報老大戴宗有一門本事,就是神行大法,說白了就是一種妖術,這種妖術不是像金劍先生那種可以以劍為武器進行攻擊,也不是想樊瑞那樣弄得飛沙走石,更沒有公孫勝那樣全能,他只能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出行,讓你用最快速最高效的速度到達目的地。
  • 神行太保戴宗,典型的井底之蛙(水滸眾生相)
    神行太保戴宗剛一出場時的身份是江州兩院押牢節級,也就是監獄長啊。
  • 水滸中三大道法:戴宗神行法墊底,第一道法曾三敗梁山好漢
    首先來說說戴宗的神行法,根據原著記載,戴宗施展神行法,只需要將四片神行甲馬綁在腿上,就能夠日行八百裡,因此被人稱為神行太保。憑藉這項道法,戴宗入夥梁山之後,擔任山寨總探聲息頭領,跟隨宋江南徵北戰,在傳遞軍情和軍令上立下了很大的功勞。神行法並非作者杜撰,據清朝《清稗類鈔》我們可以得知,神行甲馬最早起源於唐朝時期,是百姓在祭祀神祗時所使用的物品。
  • 神行太保戴宗-風一樣的男子
    戴宗,水滸人物,江州人,外號神行太保:日行八百裡為宋江送信。原來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兩院節級。
  • 神行太保戴宗的甲馬到底是什麼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為他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裡,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可以看出戴宗的突出特點是神行,是一個有特異功能的人。戴宗的「神行術」其實是古代人的合理想像加上擴大的實際特長的混合體,戴宗絕對是一個馬拉松高手,不僅僅是後天的鍛鍊的結果,先天形成的因素更多一些,就如今天的劉翔一樣,戴宗在長跑方面突破了人類的極限,在宋朝通訊不發達的時期,新聞主要靠人們的口頭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必然加上一些合理的想像,由於人們認識的限制,把一些超常規的東西都歸結是有道術,用日行八百裡來形容快,這個速度跟不上《封神演義
  • 水滸傳跑得最快的人,不是戴宗,而是田虎這個將領
    《水滸傳》裡跑得最快的不是神行太保戴宗,而是神駒子馬靈。 神行太保戴宗,剛出場時,在江州牢城。
  • 水滸傳中神行太保戴總,死前大笑不止,他在笑什麼?
    梁山好漢中,各個都是人才,其中有一個人才就是神行太保戴宗,他有一個特殊的本領,那就是日行八百裡,所以說在梁山之中,戴宗也算得上是一個比較神奇且擁有特殊地位的好漢。要說戴宗是怎麼上梁山的,說他是被宋江騙去的,完全不為過,為什麼這麼說?
  • 水滸傳:宋江不用優秀的情報局長,為什麼偏偏重用戴宗?
    水滸傳:宋江不用優秀的情報局長,為什麼偏偏重用戴宗?導語:水滸傳裡的一百零八位好漢,每一個都是非常具有特點,其中就有神行太保戴宗。宋江不用優秀的情報局長,為什麼偏偏重用戴宗?說起戴宗,估計第一印象大多都是跑得特別快,而且除了可以跑得快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可以拿得出手的本領了。
  • 飛毛腿、神行太保和快遞小哥
    三國裡跑得最快的人叫周倉,是關二爺死心塌地的貼身跟班,號稱能日行七百裡,赤兔神馬也不在話下。古時一裡約等於現代的415米,日行七百就是日行290公裡,這跑步水平能把當今超級越野大神都秒成渣,顯然作者是誇大其辭了。但說周倉早年家境貧寒,挑販私鹽為生,練就了一雙鐵腳板,倒是可信。作為謀生的手段,天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腳板自然磨練得鐵石一般。
  • 神行太保戴宗到底有多快,為什麼拿不了奧運冠軍?
    戴宗,水滸人物,江州人,外號神行太保:日行八百裡為宋江送信。原來是江州知府蔡九手下的兩院節級。學得道術,把兩個甲馬拴在兩戴宗只腿上,作起「神行法」,一日能行四百裡;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一日能行八百裡。有「飛毛腿」之稱。戴宗的「神行法」,看起來確實了得:腿上綁兩個甲馬,一日便可以跑四百裡;若是綁了四個,便可以飛奔八百裡。
  • 水滸中修成正果的三位好漢,兩人得到道成仙,一人成佛受人供奉
    宋江接受朝廷招安之後,梁山眾好漢的命運從此發生改變,將近一半的好漢在徵討方臘的時候戰死沙場。而那些活下來的好漢,下場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宋江作為梁山頭領,落得個被奸臣毒殺的結局,不禁令人唏噓。而縱觀整部水滸傳,結局算得上完美的好漢只有三位,他們最終修成正果,兩位得道升仙,一位成佛受後人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