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的「神行法」,看起來確實了得:腿上綁兩個甲馬,一日便可以跑四百裡;若是綁了四個,便可以飛奔八百裡。看起來和現代汽車使用四衝程發動機還是二衝程發動機倒有幾分相似之處。戴宗的「神行法」,不僅可以自己使用,而且可以轉授他人,我們看見小說中不僅戴宗經常長跑健身,而且楊林、李逵、安道全三人在機緣巧合之下,也有幸嘗過「神州行」的滋味。
甲馬究竟是什麼?聽起來像某種神奇的小動物,或者火箭助推器似的東西。袁闊成的評書《水泊梁山》說戴宗跑得快是因為他有一匹古怪坐騎,集十二生肖的特徵於一身,李逵給它起名小駱駝。但再細看一遍《水滸傳》,便知這類說法靠不住,因為甲馬每次使用後都要燒掉。第39回戴宗晚上投客店安歇,「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第53回戴宗戲耍李逵之後,兩人到客房裡,「去腿上都卸下甲馬來,取出幾陌紙錢燒送了。」與紙錢一起燒送的甲馬,應是紙製品。
清代虞兆隆《天香樓偶得》中介紹:「俗於紙上畫神佛像,塗以紅黃採色而祭賽之,畢即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佛之所憑依,似乎馬也。」著名史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則說:「昔時畫神像於紙,皆有以乘騎之用,故曰紙馬也……後世刻版畫以五色紙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位前,名曰紙馬。」說明「甲馬」就是「紙馬」。現在雲南民間還流傳一種古老的黑白木刻版畫,稱為甲馬或甲馬紙,這種東西其他地方則稱為「神馬」或「紙馬」,其製作方法與趙翼所說吻合:在刻有各種鬼神形象的木模上蘸油墨,然後印在彩色薄紙上。
宋代時紙馬生意興盛,《東京夢華錄》載,每年清明節時紙馬鋪都在當街用紙疊成樓閣之狀,《夢粱錄》記載春節時臨安的紙馬鋪印鍾馗、財馬、回頭馬等送給主顧,《清明上河圖》上畫有一家臨街的紙馬鋪,門前豎著「王家紙馬」的牌子。
甲馬是供神靈升天時騎用的,戴宗道術驚人正在於此,他居然佔用了神靈才能享有的權利。但甲馬不能白用,所以每次作用之後,都要用紙錢一起燒送。第39回有一首《西江月》詞描寫神行法的效驗:「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裡如同眼近。」要燒「金錢」,甲馬才能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