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路技術那麼發達,為何一到青藏鐵路,中國火車頭要換成美國的?

2020-12-27 騰訊網

青藏鐵路是現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這條鐵路堪稱傳奇,而對於這條傳奇的鐵路,有些乘坐過的人可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何青藏鐵路上的列車到了格爾木站之後,就會更換上由美國生產的火車頭呢?

在這種難以架設電源的特殊高原路段,美國內燃機火車頭動力更強勁,性能更優越。中國的鐵路在很多方面已經強於美國,特別是在電氣化和高速客運方面。美國幾乎沒有電氣化鐵路,他們不缺油,不像中國缺油多煤所以要大力發展電氣化。

這樣乘客乘坐火車時,安全係數也會明顯上漲,美國火車頭更適合高海拔地區鐵路線行駛。火車行駛到西寧跟格爾木路段時,地勢相對平坦,鐵軌也是比較平的,即運用國產火車頭,動力也很足。抵達格爾木至拉薩地段時,海拔將會變得越來越高,路面也會越來越不好走。

儘管中國有能力可以自己生產這樣的藉口,但因為只在個別線路上才能用到,因此我國就沒有必要自己生產了。好了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希望它能對你有所幫助,那麼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為何一到青藏鐵路,中國火車頭要換成美國的?今天總算搞清楚了
    ,交通的不斷發展,去西藏已經不是很困難的事情了,相信很多人去西藏都會經過青藏鐵路,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青藏鐵路的火車頭是來自美國的,這究竟是為什麼要使用美國的?對於我國的鐵路來說,雖然發展的時間很短,但是我國的鐵路技術已經躋身世界頂級的行列,在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情況下,鐵路照樣可以修建成功,青藏鐵路就是典型的例子,這裡的海拔超過4000米,不僅有凍土問題,生態環境也是非常敏感,同時還有高原缺氧等高原反應,所以對於火車和工作人員都是很大的挑戰。
  • 一到青藏鐵路,中國火車頭為何要換成美國的?今天總算是搞明白了
    青藏鐵路建設的成功,一直代表著我國鐵路建設技術的新水平,我國不僅克服了高原凍土等自然環境的局限性,還科學地解決了氣壓變化引起的高原反應,問題,我們為青藏鐵路的通車感到無比自豪。今天我要談的是青藏鐵路,為什麼中國的機車需要被美國的機車取代?
  • 【中國精神】什麼是青藏鐵路精神
    青藏鐵路寫入國家鐵路建設議程1973年12月9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中南海菊香書屋會見了來自喜馬拉雅山南麓王國的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比蘭德拉希望加強和中國的貿易,毛澤東以其特有的氣魄和激情,向這位鄰國元首表示:中國將修建青藏鐵路。    於是,青藏鐵路建設再次被提上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議事日程。考慮到條件的艱苦,國家把第二次修建青藏鐵路的任務交給了鐵道兵。
  • 「五個一」系列||中國精神之青藏鐵路精神
    對甘藏、青藏、川藏、滇藏四個大方向做了兩年多工作,到1998年經過論證比選後,傾向於青藏和滇藏。  鐵一院和鐵二院分別根據兩個方案的工程技術經營管理難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題研究工作,為中央的決策提供了技術依據。  2000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江澤民總書記突然向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董事長屠由瑞詢問了有關青藏鐵路建設問題。
  • 【周一科普】青藏鐵路
    1958年,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同志的關懷下,在甘青鐵路開工建設的同時,青藏鐵路的建設也拉開了序幕。       青藏鐵路從古城西寧到拉薩,是國家級鐵路幹線,其海拔之高峻、環境之艱苦、技術之複雜、施工難度之大在中國與世界鐵路史上實屬罕見。鐵路設計總長2040多公裡,在青海境內1400多公裡,佔總長度的70%左右。
  • 一百年的收不回成本的青藏鐵路,中國人為何要建?
    被稱為"天路"的青藏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也是無數中國人的驕傲。在國外,對青藏鐵路的質疑從來沒有停止過。只看經濟利益和眼前困難的外國人,無法做到高瞻遠矚,更難以體會到這條天路對於青藏人民的意義。青藏地區自然資源和能源資源豐富青藏地區是世界第三極,被稱為地球屋脊。
  • 毛澤東號:中國鐵路第一車,新世紀的火車頭【組圖】
    」,偉大領袖毛主席是中國革命導師,毛澤東號機車被老將軍呂正操題詞稱作——「中國鐵路第一車,新世紀的火車頭」,可謂名副其實,眾望所歸。李永領導大家學習三鍬投煤法,節省燃煤,又研究出省油的新辦法,使「毛澤東號」首創每月安全行車7500公裡的全國最高紀錄,在東北線路實現新行車制時,「毛澤東號」首創41.8公裡的技術速度(當時的最高紀錄),半個月搶點100多分鐘。推行循環運轉制時,首先由「毛澤東號」開始示範,創造了機車停車時間縮短到15分鐘的紀錄,循環運轉制試驗成功,大大降低了車輛運轉率。李永還在30年鐵路工作中,避免了三次惡性事故。
  • 青藏鐵路:中國最美的火車線路
    那裡有世界最高的宮殿——布達拉宮,有世界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有中國最大的無人區——可可西裡,還有眾多的雪山、湖泊、草原、寺廟,雄奇壯美的自然風光讓人心馳神往。 從南山口開始,是青藏鐵路格拉(格爾木至拉薩)段的起點,之後的風景更是讓人目不暇接。列車一路經過甘隆、小南川、玉珠峰、不凍泉、楚瑪爾河、納赤臺、五道梁、秀水河、沱沱河、通天河、雁石坪、布強格、唐古拉山、扎江藏布、安多、措那湖、那曲、當雄、羊八井、最後進入拉薩市。每一處都讓人驚豔,更讓人留戀不已。
  • 揭秘:中國如何攻關青藏鐵路多年凍土科研難題
    專家稱,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是青藏鐵路建設無法迴避的三大難題,其中多年凍土尤為關鍵,是「最難啃的一塊骨頭」,它的解決與否,直接決定著青藏鐵路的成敗。  如今,青藏鐵路已從格爾木鋪過沱沱河,鋪軌裡程近全線一半。六月下旬,安多成為青藏鐵路第二個鋪軌點,青藏線建設進度大大加快。這無疑表明,中國已初步解決鐵路穿越多年凍土地帶的工程技術難題。
  • 詹天佑為何被稱為中國「鐵路之父」?京張鐵路開創了多項技術
    為何這一重任會落到詹天佑的肩上呢?這和詹天佑的身份是分不開的。詹天佑生於1861年4月26日,廣東廣州人。是第一批留洋幼童,12歲就到了美國,在美國考取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 ,專業就是鐵路工程。從美國回國後,他被派往福州船政局,學習海軍輪船駕駛。
  • 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
    青藏公路青藏公路一景  青藏公路,是中國一條橫跨青藏高原的公路,是109國道的一部分,在青藏鐵路全線通車前常被稱為青藏線。由青海西寧至西藏拉薩。途經倒淌河、茶卡、格爾木、安多、那曲等地。初通時長2,200餘千米,後經不斷改建裁彎取直,2001年實際長度1,943千米。
  • 火車頭「革命」與鐵路現代化起步
    如按常規設計和施工至少需要二年,可是這一巨大工程從1958年12月開始設計,到全部完工,只用了10個月,其中施工期只用7個月。 火車頭「革命」 鐵路工業的生產能力有了增強。 國務院曾經決定把機車車輛生產列為必須保證的機械產品之一,要求各有關部門在材料、設備供應和協作安排上、給予優先保證。
  • 2020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招聘1979人,鐵路正式工,大專起報
    今天我們要說的主題是鐵路局。3月到了,金三銀四,我們迎來了中國鐵路青藏集團的招聘公告,而且是大專(高職)起報哦!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必要條件先說一下招聘條件吧,2019~2020年畢業的應屆生,但凡具備派遣資格的,都是可以報名的。
  • 青藏鐵路和在建的川藏鐵路,哪條線對以後西藏發展作用更大?
    如果單純從西藏的角度去考慮,那川藏鐵路對西藏的發展肯定比青藏鐵路作用更大。
  •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這裡的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無數的雪山,冰川,激流峽谷,使得青藏高原成為地球上最難以到達的地區之一。如此環境,我國是如何修建青藏鐵路的?今天就跟大家解密一下。中央從全國籌集的珍貴物資,運到西藏的時候,只剩下了一半,這一切都讓慕生忠將軍下定決心,一定要修一條通往西藏的路。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慕生忠將軍帶領10名戰士,1200名駝工,憑著超凡的毅力,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修通了1300公裡的青藏公路,世界現代築路史上,再沒有如此令人瞠目的記載。
  • 坐著高鐵看中國 青藏鐵路 雪域高原幸福之路
    坐著高鐵看中國 青藏鐵路 雪域高原幸福之路 2020年10月05日 19:57:07 | 來源:央視網
  • 封面人物|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車間黨支部...
    這是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車間黨支部書記於本蕃守護青藏鐵路第14年。老師傅們說:「如果你覺得這裡海拔高、缺氧,是無人區,閉塞,見識少,這個工作不適合你;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能力去大城市闖,那麼你一定要能先徵服擺在面前的這座山,現在的事都做不了,將來還能幹啥?不能一山望著一山高。」於本蕃記住了這番話,內心也在冰雪重重的苦寒與靜寂中安定下來。
  • 蘭鐵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楊磊赴中國鐵路蘭州局和青藏集團有限公司...
    5月18日至22日,蘭鐵中院黨組書記、院長楊磊,黨組成員、副院長謝賓一行先後到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調研依法治企
  • 想進中國鐵路公司?2020年4月30日中國鐵路公開招聘信息匯總!
    毫不誇張地說,中國一年修建的鐵路、高鐵、動車等路線是一個普通發達國家十年都難以建成的!那麼,你有興趣加入中國鐵路的建設大軍嗎?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路」;是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授權投資機構和國家控股公司,公司註冊資本為17395億元。2018年,國鐵集團整體營收為1.1萬億,淨利潤20.45億。
  • 青藏鐵路9月實現「千裡一根軌」,再也聽不到「咣當」了…
    日前,一項低調而偉大的青藏鐵路改造工程進入尾聲,據央視新聞報導,7月27日,青藏鐵路換軌作業進入到世界鐵路海拔最高點5072米唐古拉山段,預計今年9月換軌工作將全部結束,實現「千裡青藏一根軌」。為提高和改善高原列車的舒適度,從2010年起,從青海格爾木到西藏拉薩段開始無縫化換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