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馬來西亞國家通訊社報導,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簡稱「馬國油」)和沙撈越州政府12月7日籤署商業和解協議,解決沙撈越石油產品銷售稅和石油開採問題。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沙撈越州首席部長阿邦佐哈裡、財政部長東姑扎夫魯和馬國油總裁東姑莫哈末道菲出席儀式。
國油總裁兼集團總執行長東姑莫哈末道菲說,國油和沙政府在上述協議下設立諮詢框架,共同商定沙撈越州天然氣發展藍圖,鼓勵本地供應商參與;沙州政府將通過子公司沙撈越石油公司(Petros)參與更多陸上油氣工作。雙方將設立以沙撈越州首席部長阿邦佐哈裡和馬國油主席阿末尼佔聯合主持的協調委員會,同時將舉辦年度策略對話會。首席部長安邦佐哈裡認為該協議將復興沙撈越陸上開採油田活動,州政府已經向沙撈越石油公司發出涵蓋美裡(Miri)和馬魯帝(Marudi)附近地區的石油開採租約。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與東馬沙巴和沙撈越兩州在油氣問題上的爭執由來已久。馬國油是馬來西亞唯一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的公司,沙巴和沙撈越州是馬來西亞石油和天然氣的最主要產地,由於地理上遠離政治中心西馬,作為馬來西亞最大官聯公司的馬國油在東馬通過油氣開採賺取的巨大利益集中輸向西馬的中央政府,而未能給沙巴和沙撈越州政府以及當地民眾帶來較多分紅。數據顯示,沙巴和沙撈越為馬來西亞貢獻60%的油氣收入,卻僅得到5%的石油稅。
沙撈越上一任首席部長阿德南在2014年上任後,開始要求更高的石油開採稅,並領導州立法議會通過要求徵收20%石油開採稅的動議。現任首席部長阿邦佐哈裡2017年初上任後,宣布投資20億美元成立沙撈越石油有限公司(Petroleum Sarawak Bdh,即上文提到的Petros),為沙撈越獨資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以便能全面參與該領域活動。阿邦佐哈裡當時表示,州政府已和國油討論合作計劃,以共同在位於南海的沙撈越領海開展上遊及下遊的石油及天然氣勘探活動,州政府預計投資額達20億美元。
為爭取更多油氣方面的權益,阿邦佐哈裡還要求聯邦政府根據《1963年馬來西亞協議》歸還沙撈越州的「合法權益」。例如,阿邦佐哈裡對領海提出新的要求,即沙撈越州在馬來西亞成立之初,擁有12海裡邊界,而如今僅有3海裡,而根據《聯邦憲法》,邊界未經沙撈越同意不可改變。沙撈越州政府重提領海問題,原因在於東馬海域的碳氫化合物沉積物大多位於三海裡外地區,根據馬來西亞能源委員會2015年末的估計,沙撈越擁有28.7%的已知國家石油儲量,佔全國產量29.4,天然氣方面佔國家已知儲備的52.7%,當地一度盛傳沙撈越州在未勘探的碳氫化合物礦藏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沙撈越州政府必然是看到石油和天然氣的巨額財富,渴望通過獨資公司參與開採並賺取大量利益,進而延伸出這個領海的爭端。2017年,沙撈越還派出法律小組前往倫敦,重新研究《1963年馬來西亞協議》,收集更多有關沙撈越權利的文件。
2018年,希望聯盟在大選中以歸還20%石油稅為承諾,在沙巴和沙撈越兩州撈取不少選票,希盟政府上臺後卻遲遲無法兌現承諾,時任總理馬哈蒂爾認為將石油稅從5%提升到20%的做法並不可行,並且可能「扼殺」國油。沙撈越州政府自2019年1月1起在州內開始徵收的5%州銷售稅,它引用《1963年馬來西亞協議》,要求國油支付石油產品銷售稅,其中沙撈越政府要求追加13億馬幣稅務,國油以州政府無權徵收銷售稅為由拒絕支付。由於國油拒絕繳納新稅,沙撈越政府提出民事訴訟,要求追回13億馬幣。國油認為新稅務並不符合聯邦法令,因此在繳納38%石油收入稅後,不應再雙重徵稅;此外,新稅務也與賦予國油掌管國內油氣資產權力的1974年石油發展法令重疊,馬國油與州政府對簿公堂。直至今年2月「喜來登政變」希盟政府倒臺,現任總理穆希丁領導的國盟政府繼續處理石油稅問題。
今年5月,馬國油與沙撈越州政府達成共識,國油最終同意繳付2019年石油產品銷售稅20億馬幣予沙撈越州政府,雙方也撤銷所有法律訴訟程序,但2020年的石油銷售稅「有待評估」。根據現任總理穆希丁發布的公告,州政府與馬國油已達致協議,通過協商石油管理及銷售稅解決方案;州政府將參與該州的油氣業發展,但不會改變國油作為國家石油公司的角色,馬國油可全權管制國家油氣業的發展。
12月以來,沙撈越州政府計劃通過沙石油公司控制沙撈越州陸上生產的所有石油和天然氣,並將有權與承包商或與投資者合資,以開發和生產沙撈越陸上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據當地媒體報導,沙政府已經向沙石油籤發2個石油開採許可證,分別位於美裡地區的「Adong Kecil West」和「Engkabang」;州政府同時對蜆標公司將馬來西亞的上遊業務合併到美裡表示歡迎。
按照沙撈越憲法,沙撈越州選舉必須在明年6月前、馬來西亞國內新冠疫情受控後舉行,對於沙撈越本土政黨和政治領袖而言,如何彰顯自身捍衛沙撈越人利益、幫助民眾擺脫新冠疫情造成的失業和經濟困境是贏得選票的關鍵,這也是上月末沙撈越民進黨民都魯國會議員張慶信指責在抗議中表現出色、贏得全馬來西亞人民尊敬的衛生總監諾希山「怕死」「不敢赴前線指揮」等爭議性言論的主要原因。沙撈越州政府與馬國油達成和解協議不僅滿足了阿邦佐哈裡參與油氣開發的個人利益訴求,還為他塑造了沙撈越權益捍衛者的形象,雙方在油氣開發項目的合作還將在當地提供諸多就業崗位,解決受新冠疫情衝擊產生的失業問題,明顯加大阿邦佐哈裡領導的沙撈越政黨聯盟(GPS)再次勝選的機會。而現任總理穆希丁自上任以來僅以極其微弱的優勢執政,頻頻面臨友黨、也是國盟最大黨巫統的裹挾和「逼宮」,滿足沙撈越政黨的訴求換取其對自己的持續支持,有利於穆希丁儘可能的保住相位,避免成為馬來西亞史上最「短命」的總理。
撰文:本刊特約記者 賈雯雯
責編:張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