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學苑】恆不放逸 舍離魔業

2021-02-07 膠州慈雲寺

何謂「魔業」


01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02 噁心布施,瞋心持戒,舍惡性人,遠懈怠者,輕慢亂意,譏嫌惡慧,是為魔業

(注: 布施卻心懷著惡意或輕視;雖持戒卻不戒心,心懷瞋恨;行菩薩道卻捨棄惡性眾生,不施救度;遠離懈怠的佛弟子,沒有勸進;輕視怠慢心意不堅定的佛弟子;譏笑嫌惡愚笨的人。)


03 於甚深法心生慳吝,有堪化者而不為說,若得財利恭敬供養,雖非法器而強為說,是為魔業

(注: 甚深法指甚深般若波羅蜜即是第一空義或稱實相義。)


04 不樂聽聞諸波羅蜜,假使聞說而不修行,雖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狹劣,不求無上大菩提法,是為魔業


05 遠善知識,近惡知識,樂求二乘,不樂受生,志尚涅槃離欲寂靜,是為魔業

 (注: 喜歡求取聲聞和緣覺兩種小乘果 不喜歡投生到人道和惡道或十方世界去解救眾生 志向在於小乘涅槃喜好離欲的寂靜。)


06 於菩薩所起瞋恚心,惡眼視之,求其罪釁,說其過惡,斷彼所有財利供養,是為魔業


07 誹謗正法不樂聽聞,假使得聞便生毀呰,見人說法不生尊重,言自說是,餘說悉非,是為魔業


08 樂學世論巧術文詞,開闡二乘,隱覆深法,或以妙義授非其人,遠離菩提住於邪道,是為魔業


09 已得解脫、已安隱者常樂親近而供養之,未得解脫、未安隱者不肯親近亦不教化,是為魔業


10 增長我慢,無有恭敬,於諸眾生多行惱害,不求正法真實智慧,其心弊惡難可開悟,是為魔業


是為十。菩薩摩訶薩應速遠離,勤求佛業


——《華嚴經 離世間品》


相關焦點

  • 【慈雲學苑】100個常見的佛教名詞
    31 三業:身業,口業,意業。32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是小乘的三法印(加大乘諸法實相為四法印)33 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風大。34 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一)慈無量心(二)悲無量心(三)喜無量心(四)舍無量心。36 四恩:父母恩(家庭),眾生恩(社會),國土恩(國家),三寶恩(宗教)。37 菩薩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38 四德:常,樂,我,淨。
  • 【慈雲學苑】三十六副寺廟對聯,領略真正的大智慧 !
    泉巖生翠竹,普蔭慈雲。臺灣臺中紫雲巖:紫氣東來,海上猶傳天樂近。雲霞西湧,人間長見法輪新。臺灣雲林湖山巖:湖畔顯靈,大士婆心,濟拔三途苦。山前聖景,蓮瓣九品,廣渡諸有情。
  • 慈雲艱辛30載 只盼長長久久
    「慈雲」雜誌從民國六十五年七月創刊時的三十二頁口袋書,擴增至目前一百六十頁的規模,內容廣及佛法教典、宗教藝術、各寺院道場活動訊息、教界新聞等,樂崇輝秉持平等心,不分各宗派,舉凡正信道場均護持登載。 雜誌創刊初期,樂崇輝社長兼採訪、攝影、撰稿、校對、編輯、包裝……,一切從基層學習,至今仍為免訛誤,還是逐篇親審「慈雲」的每則文稿。
  • 夜讀丨斷,舍,離
    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 一花一世界,一世一塵緣。人和人的關係很奇妙,有緣的總會相聚,無緣的強求不來。 緣深緣淺,誰也說不準。所以,一個人年紀越大,越懂得順應自然,凡事懂得隨緣。 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家麵館歇業三天,門口貼一張條,寫著:前女友結婚,回家「捧場」。 三天之後,麵館開門。有好事的人就去問老闆,「婚禮攪黃了嗎?」
  • 因塔成寺:慈雲古剎的劫後新生;重返生機的慈雲寺
    她把自己的小飯館開在了寶塔街上離寺院20米左右的地方,每天都要來寺廟看一看有沒有可以幫忙的。像她這樣喜歡經常往寺院裡跑的義工還有30多位,而且近兩年年輕人越來越多。還有20多位義工是外地人,不住在震澤,但大家有個微信群,有活動有需要的時候,都會積極參與。平時義工們還會組織一些助殘助學的活動每年都要去福利院看望老人梁城是外地義工的一個代表。
  • 科恩學苑花園怎麼樣 科恩學苑花園在哪
    普洱科恩學苑花園售樓諮詢電話:未知普洱科恩學苑花園是普洱思茅區的新樓盤, 開發商暫無資料, 70年大產權, 開盤時間待定, 價格待定。科恩學苑花園周邊配套設施包含:功成幼兒園、思茅第四中學、交通醫院(振興大道)、百貨大樓生活配套設施齊全。科恩學苑花園,比較值得投資。該項目交房的時候就帶裝修了,雖然是簡裝,但是還是省時省力了不少。
  • 當斷、當舍、當離
    沒有緣分的人,當舍。一生之中,有的人會陪伴我們很久,有的人只是匆匆過客。很多時候,我們會與一些有緣無分之人糾纏,讓自己白白受了很多苦。事實上,緣深緣淺都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對於那些沒有緣分的人,彼此錯過也是一種成全,不必感到遺憾。有緣自會相見,無緣從此不相欠。困擾你的執念,當離。一個人之所以活得很辛苦,大多數時候是因為執念太深。
  • 《俱舍論》概述
    中國近人演培法師作有《俱舍論頌講記》,可資參考。《俱舍論》是巧妙地將有部極繁瑣的思想,予以整理、統一、批判、組織而成,其品目如下頁表。《俱舍論》的品目記憶法,古來使用有一偈子:「界二根五世間五,業六隨三賢聖四,智二定二破我一,是名《俱舍》三十卷。」
  • 愛情裡的「斷、舍、離」,讓你的愛情輕裝前行
    其實,在感情的世界裡,同樣需要「斷舍離」,確切的說應該是「斷、舍、離」。愛情裡的「斷、舍、離」,讓你的愛情輕裝前行01舍:凡是讓你煩心的事情或人,既已成過往就不要再執著,放下執念,內心才能回歸安寧。離:面對不喜歡的工作就換一個喜歡的,面對不愛的人就離開,人這輩子,不能「湊合」過。
  • 釋迦摩尼五百大願:不怖大眾、離惡業報
    199【離惡業報願】願我未來成正覺已,若有眾生行諸惡業,聞佛說法深解惡業所得果報。若不爾者,不取正覺。200【不怖大眾願】願我未來成正覺已,若有眾生怖畏大眾,聞佛說法深得解了獅子相三昧。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白木念佛,舍離我心
    「舍離我心」,這句話是一遍上人說的。念佛的人,你把這個心扔掉,不在心上去執著它,這也就是歸命的意思。心清不清淨啊,善啊惡啊,有妄念沒妄念啊,通通不要管,你只管開口念佛。你就一個字:舍。舍離它就完全解決了,不要跟它去糾纏,你糾纏不過它的。惹不起還躲不起嗎?你不要惹它,你根本就惹不過它,那個纏勁特別厲害,被它纏上你就死路一條。
  • 慈雲古寺拜山祈福法會
    上午9時,法會正式開始,百名信眾在慈雲古寺法師和義工菩薩的引領下,從慈雲古寺山下出發,口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沿著山路向弘化禪寺三步一拜
  • 濱州學院離退休老幹部「學苑詩社」成立
    同道文人揮妙筆,共描學苑豔陽天。最後,祝願學苑詩社蓬勃發展,蒸蒸日上。祝願各位詩友,各位嘉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學苑詩壇人才輩出,再領風騷!成立大會有學苑詩社秘書長尹佐華主持。濱州學院離退休工作處書記王建華宣布學苑詩社成立並致辭。
  • 晶石寵:秩序神女·洛洛離
    點評:洛洛離主要輸出技能有降屬性,針對魔攻亞比使對方魔攻比自身等級低時獲得續航能力,但是10%的回覆能力還是比較少的。落花離間:自身魔攻數值比技能目標高,則觸發技能洛離效果。點評:首先我們先點評這方面,在我們攜帶落花離間特性,在我們對戰中 我們使用技能攻擊敵方,在我們魔攻數值高於敵方時,我們會觸發洛離技能,且洛離偷取的雙攻雙防就是我們攻擊的目標。但是單回合內只能觸發1次,每在場3回合回復自身(10%魔攻數值)點體力值,上限為自身最大體力值27%。
  • 三業沒清淨,有這些現象全是假的
    地藏菩薩教授我們,未來的諸眾生,要想以佔察懺法修行懺悔,你不知道你過去存在的業是近是遠、是深是淺,對於你過去在佛法當中是不是修行過、是不是聞到甚深的法、是不是在佛門當中具足了很多功德,你都不知道。這個作的業有重有輕、有厚有薄,它的種種的差異,因此在你擲佔察輪清淨的時候,現的相也不同。
  • 東望學苑認籌在即,全城約起
    東望學苑認籌在即,全城約起 2020-12-25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當斷,當舍,當離!
    當斷,當舍,當離。1,斷,即斷絕不需要的外物。滾滾紅塵,物慾橫流,身陷令人目眩神迷的誘惑之中,許多人難免控制不住雙手和內心,得到了,還想得到更多,得不到的,便不擇手段獲取。最後到頭來,看似擁有,實則空無一物。古語說「嗜欲深者,其天機淺」,被欲望左右的人,常常容易陷入煩惱,生活總是糾結於得失之中而不幸福。斷絕一切不需要的,是根本幸福生活的開始。
  • 這四種人,不用拜佛,卻離佛最近,有沒有你?
    心中有佛,佛處處都在;心中無佛,你就是天天住在寺廟裡,也離佛最遠。《壇經》裡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信佛念佛要用心、攝心,內心真誠清淨慈悲,才能獲得佛菩薩的加持與感應。不要將佛教功利化,認為多燒香磕頭,佛菩薩就靈驗了,那是妄想。世上最厲害的算命是「因果」,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供養,更不會以此區別對待眾生。
  • 【法藏學苑】-- (第717期)釋迦理悟
    三無餘涅盤;是已經出離生死的真如自性,不止煩惱永盡,連生死苦果亦滅,永絕眾苦,名無餘涅盤。    《俱舍頌疏世間品》一曰:「他化自在天,於他化中得自在故。」《智度論》五曰:『魔有四種……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