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藝術公開課——如何分別是大漆,腰果漆,化學漆及大漆的各種防護措施,偏方

2021-03-02 秦漆閣

   西安秦嶺漆藝工作室(秦漆閣)從2017年起,作為漆藝愛好者實訓基地,對外開放。

[版權資訊] 

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作商用,僅供學習交流

                                撰稿人:西北漆藝聯盟如何分別是大漆,腰果漆,化學漆及大漆的各種防護措施,偏方,周一課程哦,不要錯過 秦漆閣微信群周一、周三、周五、晚8點準時開課,我們不要套路,就想安心做漆藝,傳承漆藝。


本期分享生透漆使用方法:




最新資訊

西北漆藝群:66521654

合作平臺

西北漆藝群、秦漆閣、大漆閣、秦嶺漆藝工作室

近期大漆實戰教材接受預定中每本受價360,內附光碟,讓你輕鬆學大漆,本書主要是針對大漆製作的各個環節進行明細的講解示範,快速學大漆,一本書帶你走上大漆之路。


 為了滿足很多同學想更早學習,老師優先發出電子檔圖書整版,與登錄淘寶qinqige.taobao.com購買,凡在淘寶優先付款的同學,圖書到後享受優先發貨給您,拍的同學留好聯繫方式,備註您的郵箱。



購買需添加QQ:641543629


報名須知: 微信(tuziamitu 提供學員的身份證複印件一份及一寸照片兩張(紙版)辦理證件手續,報名需提前加此微信。

報名費預收:學費1000元無限期,學會為止。可提供住宿,以上解釋權歸工作室所有。聯繫QQ:641543629

西北漆藝群:66521654

       漆藝喜訊:有幸預約到漆藝大家為漆藝愛好者及從業者,定期在線答疑解惑,與大師面對面學漆藝。

         公開課時間定在周一、周三,周五晚8點,加入西北漆藝群,聯繫群主加入微信群天天學漆藝關注更多漆藝知識。

大漆藝術公開課——大漆調色(視頻教程)02篇

大漆藝術公開課07——擦漆

大漆藝術公開課——犀皮漆的調製配比

大漆藝術公開課01——大漆與水的關係

大漆藝術公開課——大漆教學篇

大漆藝術公開課——大漆調色(視頻教程)01篇

大漆藝術公開課——大漆教學篇大漆藝術公開課——髹漆,刷漆,刮漆,揉漆等漆飾

相關焦點

  • 高逼格的大漆鋼筆
    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我更希望分享的是你們未知的另外一個大漆世界。今天我們來聊聊漆與筆還有逼格高逼格的大漆鋼筆-並木Namiki-最後獻上的視頻為並木蒔繪鋼筆的圖案繪製過程你們細細體會漆藝術的魅力吧祝盆油們國慶假期快樂-END-
  • 「 漆彩華夏」| 認識大漆
    【野漆樹】別名染山紅、臭毛漆樹、山漆、山賊仔、漆樹、癢漆樹、擦子樹、漆木。為漆樹科漆樹屬。野漆樹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云:「野漆樹,山中多有之。枝幹俱如漆,霜後葉紅如烏桕葉,俗亦謂之染山紅。結黑實,亦如漆子。」
  • 秦永昌:大漆,三十而立
    2007年,秦永昌從山東來福州上大學,他第一次接觸大漆時,就忍不住感嘆:「這個大漆怎麼這麼好玩!」大漆的包容度、可塑性、光澤感構成了秦永昌對大漆「好玩」的印象,在鄭磊老師的工作室裡,他又看到與學校課程裡大漆不一樣的玩法,蛋殼、螺鈿、陶瓷...
  • 承襲文化的記憶,大漆修復技藝傳承者李程
    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李程中國漆器,千文萬華,據浙江跨湖橋考古發掘的漆弓已知的中國漆藝達到8000多年的歷史。隨著歷史的發展,漆器逐漸淡出了現代人生活的視線,如何找到一種載體,讓傳統漆藝融入現代生活?如何讓大眾樂意接受大漆藝術?讓多年來從事漆藝創作的李程陷入了深思,經過多年的考察和鑽研,一種古老而又新興的手工藝——大漆金繕修復,走入了他的視野。利用天然大漆修復器物,在我國是一項傳統工藝,如膠似漆——足以說明大漆的優越粘結性能,我國的先民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掌握了大漆的粘性,用大漆粘結竹木器,成為最為理想的粘接劑。
  • 大漆 變變變 ——日本漆繪(一)
  • 中國大漆——千磨萬彩的不朽之美
    天然漆,也被稱為大漆,是從一種呈羽狀複葉的落葉喬木,即漆樹身上分泌出來的一種液體,呈乳灰色,接觸到空氣後會氧化,逐漸變黑並堅硬起來,具有防腐、耐酸、耐鹼、抗沸水、絕緣等特點,對人體無害。天然漆中加入可以入漆的顏料,它就變成了各種可以塗刷的色漆,經過打磨和推光後,它發出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光澤。
  • 羅源林氏兄弟與「大漆」的奇妙情緣
    大漆有生漆、土漆、木漆、金漆等不同的叫法,但在我國,大漆被稱為「國漆」,大漆、漆藝和我國傳統文化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在國外,大漆又常常被人們稱為「中國漆」。中國對漆的使用有8000多年的歷史,它賦予了器具豐富的色彩,刻畫了中國最美的記憶。】
  • 大漆不設限 存在即合理 ——記藝術家黃琪瓏
    黃琪瓏說,7歲開始,她就已囊括福建省所有國畫比賽少兒組金獎,身邊的人都覺得,她將來會是一位大寫意女畫家,但2007年,機緣巧合,黃琪瓏參加中美協漆畫藝術委員會辦的漆畫高研班,發現大漆深邃、偶然的特性和她慵懶的性格很搭。與大漆對話深深吸引著她,對大漆不怎麼過敏,於是一腳邁進「油漆工」的行列。
  • 黃琪瓏:大漆不設限,存在即合理
    她忠實地回歸自我,在打破概念邊界的同時建立了自己豐厚的大漆語義。但有些事大概是命中注定的,良好的美術功底加上福建的天時地利人和,接觸大漆在情理之中。07年,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黃琪瓏參加了中美協漆畫藝術委員會辦的漆畫高研班,她剛接觸到漆就發現自己很喜歡,而且也不怎麼過敏,「大漆深邃、偶然的特性和自己慵懶的性格很搭。」
  • 魚樂——來這裡感受「陳亞源」的大漆藝術
    陳亞源 《魚樂》 138*138cm陳亞源 《金玉滿堂金錢鰲》 95*178cm*3陳亞源 《福魚》 150*150cm天然大漆做為漆畫區別其他畫種的顏料,自有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它的特性要求了創作者不但要對漆性瞭若指掌,還要根據它的一些特性
  • 雙桂園楸木大漆中藥櫃的製作
    大漆是中國所本有的家具髹塗材料。它黏著性強,防水防腐蝕耐高溫,其白如雪、紅如血、硬如鐵、愈用愈亮、千年不朽。基於以上優點我們的藥櫃也採用大漆髹飾。在刷漆之前我特意請來兩位家傳四代的老油漆師傅。據了解他們基本傳承了民國以來的制漆方法。由於我們當時要求不能用任何現代的化工材料,原汁原味復古製作。從熬桐油到硃砂、鹿角霜、密陀僧打底。再到打磨刷漆、推光等十幾個流程,全部按照古法操作。通過大漆的髹飾。
  • ▍大漆
    在中國,漆之為用已經有近萬年歷史。
  • 新絳兩幅漆畫入選「大漆風韻」臺晉大漆藝術交流展
    中華漆畫學會創立的宗旨,在於拓展最具中華傳統文化特質的大漆藝術;此外,亦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及躍進國際藝壇的展覽事務為要。此次海報上68個有晉、臺、漆標記的圈圈,所象徵的是兩岸藝術家之參展人數,至於為何以圓形來示之?
  • 「大漆風韻」臺晉大漆藝術交流展
    2019年11月4日13時30分,「『大漆風韻』臺晉大漆藝術交流展」在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一樓展廳舉行開幕儀式
  • 一路芳華畫春秋——福建省漆藝大師特級名藝人陳秋芳的漆彩人生
    她常常笑稱自己這輩子算是賣給了漆。「做漆藝真的很苦,首先你要耐得住寂寞,拿得起,放得下。大漆引發的過敏都是家常便飯。做一幅漆畫,從頭到尾要幾十道工序,仔仔細細做下來,快的話三個月,慢的話也許一年半載。但是我從來不覺得苦,還可以從中找到許多樂趣。」螺鈿、蛋殼、漆粉、閃光磷,五彩斑斕的色彩;打捻、上漆、打磨、推光,古老繁複的技藝,對陳秋芳而言,漆的世界無奇不有。
  • 王杉山:一漆一世界
    色漆對90%的人不過敏,10%的人過敏。碰了色漆之後,發現沒有過敏,當時我很開心。」而真正檢驗她與成都漆藝是否有緣的是大漆(生漆)。「濾漆之時會接觸到大漆。大漆對90%的人過敏,10%的人不過敏。當時我一不小心碰到了大漆,但驚喜地發現沒有過敏,那時感覺自己與大漆非常有緣。那些對漆過敏的人,就是成都漆藝『絕緣體』,但很幸運我不是,我覺得很神奇,很興奮。」
  • 行將遠去的剔犀工藝:上百層大漆數年精製難留年輕人
    中新網忻州9月13日電 題:行將遠去的剔犀工藝:上百層大漆數年精製難留年輕人  作者 劉小紅  「絳州剔犀技藝起源於漢代,距今2000多年的歷史,這項技藝是用黑紅兩色大漆在一定的胎體上,反覆且交替塗抹100至200層並達到一定厚度後,再繪以雲紋圖案進行雕刻打磨,整個過程有八大步驟,每一件器物需10至1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
  • 2015 髹漆之深度 · 《漆境絕詣》— 中外五位漆藝家作品及弁言
    1961年出生於中國廣州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漆畫專業現為:廣州美術學院 副教授 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漆器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漆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廣州美術學院漆藝術專業負責人
  • 一個法國富三代,在重慶深山做漆13年:我喜歡自己越來越像個農民
    法國人Vincent,有個中國名字「文森·漆」,漆是他的姓,同時也是他用來做藝術創作的材料——大漆,一種極易產生過敏反應的危險塗料。他對這趟路途早就習慣了,每一年,文森都會從重慶家裡去城口的漆樹林尋漆、買漆。中國漆——學名為大漆,是一種天然樹脂塗料,產地集中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地,日本、東南亞也有大片漆樹林。割開漆樹樹皮之後,會流出天然的漆樹液,經過加工後就變成了常見的大漆塗料,文森以這種原材料進行的藝術創作已經十餘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