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舊約以斯拉記:以斯拉重回,目睹聖殿之荒涼不禁悲嘆,在故土重鑄祭壇,重建聖殿,撫今追昔,重振民心。
站在上帝視角,以事後諸葛亮的姿態進行賽季總結,總是顯得輕鬆如意一些。上個賽季曼城用統治級的表現奪得英超冠軍,本賽季利物浦用更為生猛的表現斬獲30年來首冠。在英超諸隊無法與利物浦、曼城相抗衡的情況下,聯賽第三已經是英超諸隊所能爭奪的最好成績。這一賽季走來,荊棘密布,轉會期質疑聲不斷、博格巴轉會傳聞不絕、後腰輪流傷病,甚至戰術屢被詬病,成績不好容易導致輿論環境惡化,輿論環境惡化影響球員的自信心。
曼聯本賽季的排名按時間順序,在賽季中段之前大幅度的波動
幸而,球員們堅持到了最後,B費到來改革了曼聯的進攻路線,連續的勝利可以帶來自信心和精神氣質的重鑄,在持續引援補強下,下賽季或許不能對冠軍進行衝擊,但曼聯在重建路上一步一步積累實力,在廢墟中重新搭建冠軍聖殿,總有一天能夠重新向冠軍發起衝擊。
實際上,在穆裡尼奧率領曼聯奪得聯賽第二名的賽季後半段,曼聯的防守問題就已經非常突出。如下圖所示,來自statsbomb的數據顯示,穆二年時期的Goal Difference指標和XG Difference指標一路下降,兩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縮短,直接導致曼聯的每場比賽的預期進球差數據很低。索爾斯克亞接盤曼聯以後,一度打出了高上限的比賽數據,但受制於陣容的單薄,在主力陣容陸續傷缺之後賽季末崩盤。因此,索爾斯克亞需要重新打造曼聯的技戰術體系,在有限的引援預算中為曼聯帶來即戰力,並且充分開發現有球員的潛力,在廢墟中重新搭建曼聯的聖殿。
曼聯的進攻和防守問題,自穆裡尼奧奪得聯賽亞軍時已經非常突出
在現代足球中,技戰術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有合適與不合適的關係,符合主流的技戰術打法不僅在引援上能夠帶來更多的適配性,降低磨合的難度,更能夠在對陣時採用更多針對性的策略性調整,因此,索爾斯克亞所需要做的是讓曼聯的技戰術風格與主流進行接軌,在此基礎上進行細化形成曼聯自身的風格體系。
英超的技戰術發展趨勢:短傳出球和高位逼搶盛行
近年來,英超聯賽一改以往大開大闔的作風,更加專注於短傳滲透、空間分割利用的踢法。從英超官網獲取近5個賽季的比賽數據,可以很直觀的發現聯賽總體的長傳次數大為減少,從2016/2017賽季的51547次直接下降到本賽季的45614次,下降幅度高達13%。在傳球總數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長傳球數量減少意味著短傳出球次數的增加,英超聯賽的短傳球已經成為主流的發展趨勢,英超早已經不是「英糙」聯賽,球隊技戰術之間更講究團體配合、整體推進。
英超聯賽整體的長傳球數量呈現一路下滑的態勢,短出球成為流行
短傳出球意味著防守難度增加,在英超球隊更加講究整體配合併且短傳出球時,意味著球權周圍往往擁有諸多的傳球點,這導致防守在搶斷球權、攔截進攻方面難度大為增加。來自英超聯賽官網的數據統計表明,近五個賽季英超聯賽總體的搶斷數據、攔截數據呈現直線下滑的態勢。這就要求球隊的防守更加具有整體性以應對來自短傳滲透踢法所帶來的技戰術變革,最直接的應對手段就是高位逼搶。
最近五個賽季,英超的搶斷數據、攔截數據、頭球解圍數據呈現下滑的態勢
根據statsbomb的統計如下圖所示,英超球隊在本賽季每支球隊均進行了近5600次的逼搶,分攤下來每場比賽147次,對陣雙方合計294次,每分鐘3.2次。這讓比賽一直維持在高度的搶逼圍狀態,球隊進行傳切配合極其困難。特別是在普遍進行短傳出球的情況下,在體能充沛時圍搶出球中後衛和門將,在保持體能時逼搶出球後腰成為常態,英超球隊的防守嚴密性大為提升。結合statsbomb的數據可以發現,在中場乃至後腰區域均是各支球隊圍搶的重點,甚至部分球隊的前腰逼搶次數遠遠高於中後場。
來自statsbomb的統計,英超各支球隊賽季逼搶強度匯總看,高位逼搶早就是英超球隊的主流
在高度的「搶逼圍」戰術下,球隊向前出球遭遇嚴重困難的情況下,採用大量回傳球控制節奏,引誘對手拉出防線,或者通過後場轉移進攻方向等等辦法,尋找合適的進攻空間,這就導致回傳球的次數大幅度增加。來自英超官網的數據整理,在近5個聯賽英超球隊的回傳球大幅增加,這是英超球隊對於進攻節奏把握度的要求。從2015/2016賽季的49190次回傳球,直接增加至52939次。回傳球的大量增加,讓英超球隊對於中後衛、後腰球員的控球能力、出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期在高度圍搶狀態下能夠將球順利過渡到前場。
英超球隊的回傳球次數越來越多,對於節奏把握的要求越來越高
另外一個顯著的變化是。直塞球的次數從2015/2016賽季的1024次,增長至上賽季的1174次,但本賽季中忽然下跌至於873次。本賽季直塞球次數的減少,在於球隊整體陣型結合的更加嚴密,進攻球員很難尋找到直接穿透防線打身後的空間,這就要求球隊更加注重傳切配合、橫向牽扯以期創造空擋。
最近5個賽季英超直塞球次數在本賽季嚴重下滑
所以,索爾斯克亞在建立曼聯的技戰術體系時,不得不考慮英超主流的技戰術風格。在面臨英超球隊的高位逼搶下,只有建立屬於自己風格的後場出球體系才能將球順利過渡到前場;面對英超流行的短傳滲透踢法,只有緊守肋部,防止球權向禁區過渡,並且建立高位逼搶戰術,利用陣型的整體壓迫、球員更多的跑動才能帶來高效率的防守。
索爾斯克亞的戰術:立足於防守的進攻
相信大部分人都想不到索爾斯克亞會放棄上賽季常用的433陣型,改用了4231戰術。站在事後諸葛亮的上帝視角,再結合上賽季的表現和曼聯目前的陣容結構,會發現其實這完全是無奈之選。
首先,曼聯的三名前場攻擊手在反擊過程中能夠進行流暢的換位和跑動,但缺乏進攻的創造性,433陣容能夠讓陣型的寬度拉開,但顯得更加依賴馬夏爾、拉什福德的個人創造力。其次博格巴和馬蒂奇無法提供寬闊的覆蓋面,在中場提供進攻支援之後,單後腰陣容極其容易被打穿。所以,索爾斯克亞需要在前場增加人手進行高位壓迫,儘可能讓防守遠離本方禁區。來自statsbomb的統計中,曼聯在上賽季限制對手射門以及創造射門機會方面做的並不好。
statsbomb關於曼聯上賽季關鍵防守數據的統計表。
因此,曼聯本賽季需要著重於限制對手的發揮,在此基礎上才有向前進攻的可能性。這也是賽季初索爾斯克亞選擇拉什福德出任左邊鋒、林加德出任前腰、詹姆斯出任右邊鋒的重要原因。利用拉什福德、林加德、詹姆斯的跑動和逼搶,遲緩、壓制對手的進攻,為後防線退防和重組贏得時間。另外,曼聯的進攻體系也需要進行重新打造。根據Statsbomb的統計,如下圖所示,曼聯在上賽季末段的預期進球和實際射門次數比率不足10%,預期進球差set-piece XG僅僅達到0.28。所以,索爾斯克亞需要在前場增加人手,加強前場的進攻能力。
statsbomb關於曼聯上賽季進攻數據的統計
索爾斯克亞首先需要改造的是曼聯的後場出球體系,用短傳出球破高位逼搶,用高位逼搶打造防守體系。在上賽季,無論是菲爾瓊斯還是拜利都無法承擔出球的重任,曼聯後場出球的擔子幾乎就壓在後腰的馬蒂奇、左邊的盧克肖、右邊的埃雷拉身上,這也導致曼聯的出球體系極其容易被盯防,從而導致被斷球反擊。如下圖所示,圓圈越大出球份額越大,曼聯的中後衛出球無法分攤後腰的壓力。林德洛夫擁有一定的出球能力但對抗能力薄弱,索爾斯克亞在打造曼聯的後場出球體系時,迫切需要一名出球中後衛。一方面提升中後衛的硬度,一方面能夠協助後腰梳理出球路線。
上賽季中,曼聯的中後衛出球能力羸弱,出球重任幾乎壓在後腰位置上
另外一方面,右邊衛在放走了瓦倫西亞之後缺乏當打之人,楊左使在年齡增大之後已經缺乏高強度的往返能力,右邊路缺乏一個傳球的接應點,需要一名右邊衛的引援,同時需要在右邊路引進一名突擊手讓進攻相對平衡。所以,曼聯頗具針對性,但歷經千辛萬苦的引進了馬大頭、蜘蛛俠和詹姆斯。
本賽季初期,曼聯已經形成多方位的出球路線和結構,也創造了更多的XG。
索爾斯克亞的算盤打的精明,兩名中後衛均具有出球能力,雙後腰馬蒂奇能控能傳、埃雷拉擅長洗髒球但擁有一定的拿球能力和傳球功底,徹底解放博格巴在前場發揮進攻核心作用,兩名邊後衛運動能力強大。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有留住埃雷拉讓曼聯的中場缺失了關鍵的一環,無奈之下只能用博格巴的位置進行後撤,活動能力更強的小麥克替換了馬蒂奇進行掃蕩,前場留給林加德、佩雷拉、馬塔進行發揮,曼聯的主力陣容缺失了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