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航科技核心供應商疑似空殼,是否虛構交易、資金空轉?

2020-12-12 中訪網

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設計、製造飛機地面保障設備、飛機裝配工裝、飛機零件加工、飛機部件裝配、專用測試與試驗設備等。公司依靠自身技術研發優勢,多次參與了國家863計劃、火炬計劃等重大項目。立航科技作為軍工航空工業的配套廠商,在「軍民融合」的政策背景下,軍工行業逐漸對民營企業放開,軍工航空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 

據了解,立航科技成立於2003年,由劉隨陽、嶽永明、王東明出資設立,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劉隨陽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控制立航科技88.64%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立航科技共有多個全資子公司,富凱IPO財經關注到昱華航空、這公司都是立航科技近期向實控人收購的。 

2016年5月,立航科技以0元收購了昱華航空100%的股權(劉隨陽持有70%的股權)。資料顯示,昱華航空成立於2015年11月,截至2016年5月1日,昱華航空的淨資產為-0.89萬元。為何立航科技要收購一家剛成立不久的「破產公司」? 

富凱IPO財經發現昱華航空被收購時僅成立半年,為何當時立航科技不出資設立昱華航空而是由劉隨陽出資設立?需要指出的是,2019年昱華航空的淨利潤為739.39萬元,佔當期立航科技淨利潤的10.85%。換言之,劉隨陽似乎給予立航科技注入了一個不錯的資產。然而,昱華航空給公司做出了業績貢獻,但恆升力訊卻拖了公司的「後腿」。 

立航科技於2019年6月19日首次披露招股書,2020年4月7日更新招股書,富凱IPO財經發現兩份招股書存在重要數據不一致情況。兩次招股書主要系2018年和2017年的營業總成本不同,相比於2019年招股書,2020年更新版招股書中,2018年和2017年營業總成本分別減少了258.97萬元和445.74萬元,但是,營業收入沒變,營業總成本發生了變化,立航科技的營業利潤和淨利潤卻依舊保持不變。 

一般來說,數據發生變化,發行人都應該在招股書中說明原因,是會計政策變更還是會計差錯調整。但是對於經營業績這樣如此重要的數據,立航科技未作出任何解釋。根據招股書,立航科技在2019年多出1247.55萬元的信用減值損失,主要系應收帳款壞帳損失,而2017和2018年均不存在這種情況。這筆損怎麼產生? 

富凱IPO財經財經查看招股書發現立航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前五大供應商存「疑似」空殼公司和「疑似」利益關係不當行為。「成都聖美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美特」),「成都佳利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利泰」)作為立航科技2019年第一大供應商採購金額823.37萬元,佔比10.64%,2018年作為第二大供應商採購金額815.97萬元,佔比10.21%,「成都聖美特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作為第二大供應商採購金額641.97萬元,佔比13.21%。富凱IPO財經通過企查查查詢,聖美特成立於2011年5月5日法人吳枑薴,年報顯示聖美特2013-2019年社保繳納人數「0」人。一個空殼公司怎麼生產「外協定製件-結構件」?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企查查 

然而讓富凱IPO財經感到詭異的是,聖美特和佳利泰兩個公司法人和股東均是「吳枑薴,吳洪林」兩個公司註冊電話為同一手機號碼。2017年聖美特作為「空殼」公司入選立航科技第二大供應商,2018年和2019年美特和佳利泰分別成為第二大和第一大供應商,吳氏兄弟到底怎麼做到的? 

對此,富凱IPO財經致電聖美特和佳利泰進行了暗訪,當富凱IPO財經問到「外協定製件」有多少在市場應用,吳總回答也沒有多少,並強調「我們是小公司」;當富凱IPO財經問到「你們2019年繳納社保人數0人這個怎麼回事?」對方立刻警覺起來,表示想加富凱IPO財經微信後續了解情況,不予以回復。 

那麼吳總是怎樣以一家「空殼公司」拿到立航科技大單,一度三年成為第一、第二大供應商的?是一這家公司的經營體量,是否能夠對應年近千萬元的購銷交易?立航科技與該供應商的交易是否存在真實的採購背景?是否虛構交易、採購資金空轉?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立航科技招股書 

同樣問題還存在於「成都聯耘機械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耘機械」),聯耘機械成立於2016年12月7月,2017年立航科技採購金額146.09萬元,佔比3.01%,讓富凱IPO財經不惑的是剛成立不到一個月便成為立航科技2017年第五大供應商,同樣,2016年-2019年聯耘機械社保繳納人數「0」人,聯耘機械簡直是立航科技而「生」。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立航科技招股書 

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企查查

內容來源: 富凱IPO財經

作者:宋旭光


相關焦點

  • 立航科技或與供應商存關聯關係,大客戶銷售回款顯著放緩
    【環球網 記者 陳超】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飛機地面保障設備、航空器試驗和檢測設備、飛機工藝裝備、飛機零件加工和飛機部件裝配等為核心業務,主要產品為掛彈車和發動機安裝車等飛機地面保障設備。招股書披露,立航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劉隨陽,在1984年到1999年長期供職於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高級工程師,2003年7月立航科技成立後擔任執行董事、總經理,後於2015年12月擔任立航科技董事長。
  • 立航科技財務數據現矛盾,關聯關係「隱身術」一流
    數據來源:立航科技首次預披露招股書 另據更新預披露招股書顯示,2017年度,立航科技對前五大供應商合計採購金額也為2287.48萬元,佔當期採購總額之比卻為
  • 新益昌:隱瞞多起關聯交易 最大供應商疑是「空殼」公司涉嫌造假
    而領航財經研究發現,新益昌涉嫌隱瞞多起關聯交易,公司不少高管都在外開設或參股公司,與新益昌從事類似的生意,或直接與其做生意。另外,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中,疑似「空殼」公司。種種跡象表明,新益昌可能存在造假的情況。
  • 經銷商供應商疑似空殼公司 傑美特從高位回落幾近腰斬
    記者梳理相關資料後發現,公司在採購數據、經銷商、供應商等方面存在不少疑點,其部分經銷商和供應商疑似空殼公司,而業績的大幅波動或許也是投資者紛紛拋售的原因之一。經銷商、供應商疑似空殼傑美特對應的客戶為手機廠商,然而公司上市前卻接連踩雷樂視、金立。招股書顯示,樂視手機曾是傑美特的重要客戶,欠款達176.31萬元,如今曾經的千億明星股——樂視網已經退市。除樂視手機外,傑美特還曾踩雷金立手機。
  • 虛構收入的手法和審計對策
    • 利用真實客戶,誇大收入規模 即在現有真實銷售的基礎上多報收入,將一部分虛構的收入分散到眾多真實客戶頭上。利用真實客戶進行舞弊,往往是虛開真實發票或開具「鴛鴦發票」,增加了審計難度。 • 利用隱蔽的關聯方,虛構交易 直接設立空殼公司、虛構交易。
  • 每經調查披露德威新材疑似關聯交易 深交所五問實控人是否佔用上市...
    今日(12月15日),深交所向德威新材發出關注函,要求公司核實多個應收票據出票方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疑似存在關聯關係等問題。深交所還追問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並要求核實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違規對外提供擔保的情形。
  • 立航科技、泰坦股份、佳禾食品、百龍創園、世茂能源、三和股份A股...
    發審委要求立航科技:說明公司客戶和產品集中度較高的比例是否和同行業可比公司保持一致,是否存在對航空工業單一大客戶的重大依賴;公司是否與軍工客戶存在關聯關係;航空工業下屬單位對公司採購存在較大波動的原因,是否對公司經營業務的穩定構成重大不利影響;並結合公司現有產品研發及應用情況、在手訂單、2020年以來業績實現情況,說明公司與主要客戶交易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是否存在被替代風險。
  • 啟信寶推出空殼指數:廣東、山東、浙江「空殼公司「最多
    IT時報記者 郝俊慧1月5日,企業信息調查工具啟信寶發布三大全新功能——「企業全景」「查空殼」「查招標」,利用其底層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助力商務人群進行營銷拓客和商業風險防控。其中「查空殼」功能,綜合識別疑似「空殼公司」,幫助企業和個人提前甄別真假企業。
  • 貸款、結構性存款雙升 監管「突襲」資金空轉套利
    這意味著,寬信用環境給資金「套利」、「空轉」或挪用於限制性領域等帶來了很大的空間和可能。打擊資金套利已寫進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加強監管,防止資金「空轉」套利。近期,債市頻繁大跌,債市經歷快速「去槓桿」,被市場認為央行有意打擊「資金套利」行為。
  • 佳奇科技轉型遇阻,核心供應商疑似皮包
    本文系富凱IPO財經解讀公司第256期,本期關注廣東佳奇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佳奇科技」)。數據顯示,佳奇科技2017年度至2019年度動漫IP授權產生的收入分別為 8.81 萬元、10.39 萬元、0.65 萬元,營收佔比較小。IP化運營,是一項燒錢的工作。毛利率並沒有跑贏市場均值的佳奇科技,轉型顯然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 2017年度佳奇科技子公司佳奇娛樂投資動漫電影《豬豬俠4》便產生63.52萬元損失。
  • 達志科技化工貿易大客戶與供應商存疑 深交所發問:是否都具有商業...
    記者了解到,深交所主要問詢了達志科技與第一大客戶江蘇中冶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化工)及第一大供應商江蘇保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華國際)的交易是否具備商業實質,公司化工貿易結算方式是否存在變相佔用資金、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形。
  • 資金空轉再現!有企業拿貼現後資金買大額存單 利差達100BP
    不過,並不是所有企業都能通過「資金空轉」套利。部分缺乏抵押品、經營業績不佳的小微企業仍無法獲得銀行貸款,即使拿著票據進行兌付,得到的少量資金也會投入生產。受疫情影響,一方面是生產收縮,對貸款資金的需求降低;另一方面是現金流出現問題繼而影響還款,這兩方面對銀行完成普惠型小微指標及資產質量帶來嚴重考驗。
  • 啟信寶推出新功能「查空殼」 大數據攔截「高危」合作企業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施露1月5日,企業信息智能調查專家啟信寶發布三大全新功能——「企業全景」「查空殼」「查招標」,利用其底層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助力商務人群進行營銷拓客和商業風險防控。啟信寶還結合其業內領先的知識圖譜技術,推出企業查詢的「九大圖譜」——在原有的圖譜功能上,將「企業架構」升級為更為完善直觀的「企業圖譜」,同時新增四大全新圖譜「十大受益人」「關聯方認定圖」「疑似實控人」「集團圖譜」。新上線的「企業全景」功能則多維度展示企業畫像,根據企業業務價值、成長階段將企業歸類,同時追蹤優質企業成長,助力精準、及時獲取商機。
  • 中農聯合:關聯交易重大內容披露,核心智慧財產權疑似未合法授權
    本以為背靠供銷總社的中農聯合此次上市可謂是板上釘釘,但是分析其招股說明書後發現,其關聯交易的重大內容沒有披露,同時其品牌核心的智慧財產權的商標部分的授權疑似未在國家商標局備案,不符合法律規定。所以可以看出,IPO的披露中對於關聯交易一直是重中之重,也是證監會和投資者關注的重點,然而在中農聯合的招股說明書中,其對於關聯交易中借款利率的披露則是含糊其辭,能省則省。許多重大的關聯交易的詳細內容都沒有披露。
  • 南凌科技IPO:報告期存多家空殼子公司,主承銷商竟是關聯客戶
    本次公開發行1823萬股,南凌科技擬募集資金4.21億元。  南凌科技面向企事業客戶提供增值電信服務及信息系統集成解決方案,是國內位於行業前列的專用網絡服務提供商。作為專用網絡服務提供商,南凌科技的主要收入來源為虛擬專用網服務。
  • 民企紓困創新樣本:18個月拯救華為核心供應商大富科技控股股東
    大富科技的主業是設計製造移動基站的核心部件濾波器。2001年創建公司後,孫尚傳對內帶領研發團隊攻克核心技術難題,對外藉助併購重組迅速攻佔市場,在十數年間迅速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濾波器設計供應商,特別是從2004年開始連續15年成為華為的核心供應商,大富科技也因此被譽為「華為背後的隱形冠軍」。
  • 燕麥科技科創板上市 為蘋果核心供應商
    來源:中國經營報燕麥科技科創板上市 為蘋果核心供應商文/辰橙自科創板創立以來,已有多家蘋果公司供應商成功闖關科創板。作為蘋果公司的FPC供應商,深圳市燕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燕麥科技」 688312.SH)於6月8日登陸科創板。
  • 大客戶亦是供應商本立科技交易公允性存疑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有機中間體及精細化工產業逐漸東移,形成了以中國和印度為核心的生產和貿易中心。隨著創新藥的研發成本不斷提高,一些醫藥、農藥企業為了控制成本,尋求與具備科研實力的中間體企業合作共同研發創新藥,這也促進了中間體行業的發展。
  • 啟信寶推出「查空殼」新功能 批發零售業成重災區
    【TechWeb】1月5日消息,啟信寶對外發布三大全新功能—「企業全景」「查空殼」「查招標」,利用其底層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助力商務人群進行營銷拓客和商業風險防控。啟信寶還結合其知識圖譜技術,推出企業查詢的「九大圖譜」—在原有的圖譜功能上,將「企業架構」升級為更為完善直觀的「企業圖譜」,同時新增四大全新圖譜「十大受益人」「關聯方認定圖」「 疑似實控人」「集團圖譜」。啟信寶新版首頁截圖根據官方的介紹,新上線的 「企業全景」功能多維度展示企業畫像,根據企業業務價值、成長階段將企業歸類,同時追蹤優質企業成長。
  • 自稱航空科技卻不務正業 邁信林一半專利受讓獲得 且頻遭員工投訴
    公司在招股書中列出的同行業公司愛樂達、立航科技和廣聯航空,業務則均集中在航空航天領域。那麼邁信林IPO前夕更名,是否有將自己包裝成航空板塊藍籌股迷惑投資者嫌疑?既然是航空科技公司,那麼邁信林的核心技術研發實力又如何呢?招股書顯示,公司24項發明專利中有一半都是通過受讓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