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稱三晉大地,簡稱「晉」。因位於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它像一枚寫滿中華五千年文明密碼的落葉鑲嵌在中國版圖的中央。說到山西印象,除了老陳醋、刀削麵、煤老闆,最具代表的就是承載歷史記憶、保存完好的地面古建築,說到這裡總是會對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心生無限敬意。
它是山西唯一橫跨省內東西、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忻州市的下轄縣,位於山西省東北部,東隔巍巍太行山與河北省相連。它也因位置偏北,地勢又高,氣候寒冷,被譽為「華北小興安嶺」,它因國內首屈一指的佛教聖地五臺山得名五臺縣,而五臺縣之名則最早可以追溯到隋朝。
五臺山又名清涼山,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文殊菩薩的道場,廟宇規模之大、氛圍之濃厚空前絕後,位居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2009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五臺山由頂天柱地的東、西、南、北、中五臺組成,其中主峰北臺頂海拔最高,為華北第一高峰,素有「華北屋脊」之稱。
25億萬年間,憑藉自然界的洪荒之力精雕細琢,這裡有怪石嶙峋,也有佛光雲海和高山草甸,登高望遠既能覽盡祖國山河壯美,也能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生敬畏之心。歷史長河的時光積澱給了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內涵,鱗次櫛比的古剎交相輝映,構成了獨特的靚麗風景線。
重巒疊嶂的大山腹地中,一片規模宏大的廟宇建築群格外亮眼,這裡山勢和緩、地形開闊,自東漢以來,佛教文化在這裡延續近兩千年。五臺山五臺高聳,頂如平臺,五大高峰簇擁懷抱,宛如擎天之柱。其中東臺稱望海峰,南臺為錦繡峰,西臺名掛月峰,中臺為翠巖峰,北臺名葉鬥峰。
盛夏時節,當熾熱的陽光普照北半球,北方普遍進入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季節。與華北其他地區不同的是,此時的五臺山有著異乎尋常的清涼,平均氣溫與東北的大興安嶺接近,成為人們難覓的避暑勝地。五臺山的清涼世界還被描繪至敦煌莫高窟的壁畫之中。
甚至佛教經典中也有關於五臺山的記載「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五臺縣雖因五臺山得名,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五臺山的五座臺並不全在五臺縣境內,而完全屬於五臺縣管轄的僅有南臺錦繡峰。
那麼問題來了,你是先了解五臺縣還是先知曉五臺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