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山公園位於撫順市區北高爾山上,高爾山雖然只是一座海拔只有一百五十米的小山,但因地勢雄險、高屋建瓴,歷史上一直為各個朝代所重視。漢代的高勾麗山城和唐朝時的安東都護府均建於此。相傳高爾山曾有十六景觀,傾倒了大量文人墨客,留下了「登山欲上古浮屠,碧蹬朱巖迷煙樹」的醉人詩句,也有「山逼諸天,到此已窮千裡目;門依半山,何需再上一層樓」之楹聯。
高爾山之名,源於滿語,高爾意為山槐,意即此山槐樹頗多。而事實上高爾山也確有多樹,森林覆蓋率高達90%,並且有30%為常青樹,讓高爾山一年四季都不缺少迷人的自然美景。除了四季皆美的自然景色,高爾山上還坐落著一座距今900餘年的遼代古塔,已成為高爾山的象徵。半山腰處的觀音閣更是撫順市佛教協會所在地,是撫順市佛教的重點寺院之一。別具一格的自然山色,諸多歷史文化遺蹟,讓高爾山公園成為撫順市唯一一所集「自然山林、名勝古蹟、動物苑圃」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高爾山公園佔地面積240公頃,園內建有皇家古典園林建築鎖陽槐蔭、鎖陽樓、配殿、八角亭、五角亭及長廊等,有土門疊翠、松林杏雨、萬山朝塔、登道流丹等景觀。公園內地勢起伏多變,登上高爾山頂,可一覽「煤都」撫順全市風光。
坐落在高爾山的遼代古塔更是這座城市歷史的見證,該塔始建於公元1088年,是撫順地區最古老的古塔。其經過近千載的風雨殘蝕,高爾山古塔依舊雄姿屹然,俯視著這片土地。全塔通高約十四米,直徑約七米,由塔基、塔座、塔身、塔頂、塔剎五個部分組成,八角九級密簷式結構,塔身八面皆有佛龕,佛龕上有磚雕寶蓋,寶蓋為垂嶂懸珠,寶蓋兩側浮雕飛天。佛龕上雕卷門,下雕蓮臺,蓮臺上浮雕佛尊。整個古塔造型古樸,布局嚴謹,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工匠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技藝,是撫順市重要的歷史文物!
觀音閣位於高爾山南麓半腰處,由上、下兩院共同組成。該寺始建於明崇禎三年,經歷清代重修,又於1994年重建,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觀音閣是遼寧省宗教局批准的宗教活動場所,在撫順市佛教界具有極高影響力,現為撫順市佛教協會所在地。「觀音閣」古剎橫穿半山腰與山領之塔相映成畫,構成了高爾山的文化之髓!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分享!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