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佛塔,花多人少,這樣的公園藏在北京東四環

2021-02-17 有閒沒錢逛北京

春暖花開,北京的公園最近人有點多,香山和植物園停車場封閉了,玉淵潭宣布櫻花期限流管控……其實,這日子口兒,即使公園不限流,趕上人多,您也心裡犯嘀咕不是?

今天小編帶您去尋摸一處人少還免費開放的公園,小眾,卻不失為精品。

古塔公園,位於北京東南四環和五環之間的王四營鄉。顧名思義,因公園內有一座明代「十方諸佛寶塔」而得名。





古塔公園分為南北兩部分。公園的正門在北園西側,所以北園為主要遊園觀賞區。但真正的核心景區——十方諸佛寶塔,卻在小小的南園內,並且南北園之間還橫著一條雙向行車的「古塔北路」,如果不是刻意尋找,也許您就錯過了公園唯一的古蹟。



在古塔北路看到公園的標示牌,向南一抬頭就看到矗立著一座八角九層密簷磚塔,這就是十方諸佛寶塔。塔坐北朝南,規模不大,塔高25.18米,周長約24.9米,拱券形門洞,洞高1.78米,門洞外的正上方刻有楷書「十方諸佛寶塔」石匾。



上圖自朋友圈





該塔建於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塔前原來建有延壽寺,寺院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遭焚毀。因塔內安放延壽寺眾僧的靈骨,所以叫做「諸佛」寶塔。





佛塔北立著三塊石碑,上書《明故翠峰禪師碑文》、《重修延壽寺碑記》和《重修古剎延壽寺十方諸佛寶塔碑銘》。碑身的文字不同程度風化不太好辨認,網上能查到部分碑文(國家圖書館藏拓片),均為明嘉靖至萬曆年間所立,記錄了古塔的修建之初。延壽寺和佛塔都由明代翠峰禪師主持修建,故在此專門立了記載高僧生平的石碑。







塔南東西各立了一塊石碑,東曰《名題寶地》,上面刻著一些人名,領頭的是大太監馮保;西曰《德種金田》,上刻宮眷人,名字都是×氏,想來這眷人可以理解為女眷。




其中東邊的碑座側面,圖案比較少見,是長著翅膀的飛羊。看到飛羊覺得似曾相識,覺得在哪裡見過。回來後想起來春節前在首都博物館《從南京到北京》明朝遷都特展上剛剛見到:


明 · 飛羊琉璃磚  南京博物院藏

飛羊的形象是非常罕見的,據說是代表佛、菩薩的僕從和騎乘。能在短期內目睹兩件飛羊文物,也實屬幸運。南京的飛羊琉璃磚原計劃在首博展到夏天,感興趣的朋友疫情過後估計還有時間去瞧瞧。



古塔前面立著一塊北京市文保碑。拱券形門洞已經被堵住。依據前面提到的《重修古剎延壽寺十方諸佛寶塔碑銘》記載:塔是中空的,以前這個門洞可直通第八級。

古塔南邊被綠色的擋板圍住,正在進行延壽寺遺址考古發掘。從圍擋的面積來看,估計很難及當年寺廟的輝煌規模。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部分復建的古寺。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網







圍擋南側門上一個小孔,可以看到裡面還有兩座石碑。

十方諸佛寶塔和延壽寺舊址本是古塔公園的核心,但是整個南園人跡罕至,甚至南園門口都沒有人把守。遊人都集中於北園之中。





南園中靜謐的小樹林之間,穿行著彎曲的小路,真是散步的好去處。







南園向西走到盡頭還有可休息的廊椅(暫停開放)和豐富的健身器材。毛主席的健身題詞非常熟悉,從小到大的運動會都喊這個口號。





塔西還有一座小石橋,橋塔相映襯是最好的觀景之處。上個周末拍得枝頭剛剛泛青,過幾日再去,一定更好看了。


北園西門




重點介紹了人少又最值得看的南園,再帶大家粗略看看北園。從古塔向北過了小馬路就是北園的南門。北園遊人略多一些,但也並不算熱鬧。門口的各種標語頗有防疫氛圍,值班亭中戴著膠皮手套的大爺舉著體溫槍逐人檢測。公園內消毒車正忙碌著,緩緩地拋出濃鬱的消毒水味道。





公園內的景觀還不少。最漂亮的是中心湖景區,任何一個遊玩的地方,有了水就有了靈氣,這也是我住在天壇附近卻不喜歡逛天壇的原因。





中心湖區也是北園主景區,建有花王臺、海棠廣場、亭廊組合、平泉疊水等景觀,春夏秋季還可以蕩船(今年特殊沒有開放)。中心湖西北角有一個老年公寓,雖然建築還比較洋氣,但是看起來有點亂,和公園不太協調有失美感。東北角遠處有發電廠的大煙囪,藍天下倒也是別樣風景。總的來說,湖區面積不大,邊邊角角的建築,照相躲不開。湖區東邊的小路上,是「人口文化」主題系列雕塑。













沿著小路一直走下去,講述生命的成長和傳承。













除了寶塔、湖區,公園第三大看點是春季賞花。海棠、玉蘭、碧桃、丁香……全都是成片種植的,這個園、那個園的,聽起來就像劉姥姥被王熙鳳打扮,滿腦袋都是競香爭豔。上周末也只有迎春花都笑開了,其餘的春花還太羞澀,連含苞都不肯大大方方的,只有藍色的標牌告訴我怎麼想像她們的樣子。大抵花期在四月是最好的,到三月下旬也該陸續綻開了。重點是比植物園賞花的人少得多。





再值得說說的就是公園西北角的觀音禪寺了,寺西還有個山門牌樓,都是近些年新建的。之前寺門前立過一尊33米高的觀音像,為北京市最高。不知道何時因為何故拆除了,也不知去向。寺院大門緊閉,大殿和院牆建築看起來都比較粗糙,甚至缺少考究!孤零零的大雄寶殿竟然是重簷歇山頂,這房頂和天安門城樓一個等級,擱一百多年前就是逾制。低矮的院牆上插著一面國旗,不知道寺院內還有沒有香火。觀音禪寺的原址是不是在這裡無從考證,但西北不遠處有個村子名「觀音堂」,旁邊五環路有座橋也依此命名,說明這裡建觀音禪寺也並不是無中生有。

此外,公園裡還有健身步道、露營區、垂釣區、兒童樂園(暫不開放),露營區放心支帳篷無人過問,是親子踏青的好地方。

古塔公園有歷史悠久的佛塔,有亦靜亦鬧的園區,有即將綻放的春花……在等你的眷顧。

相關焦點

  • 佛教:藏娘佛塔,乃世界著名的三座藏傳佛教佛塔之一
    藏娘佛塔與尼泊爾的巴耶塔、西藏的白居塔齊名,並為世界著名的三座藏傳佛教佛塔之一,位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仲達鄉通天河南岸的藏娘村。北宋天聖八年,由彌底大師設計並主持修建。公元1260年,元代帝師八思巴指派薩迦派著名高僧嘎啊尼當巴到藏娘村將原有的一座苯教寺院「仁真傲賽古剎」改建為薩迦派寺院,用以負責維護、修繕、管理藏娘佛塔,使藏娘佛塔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到公元15世紀,彌底大師的轉世活佛嘎然江巴·貢嘎意西修補了藏娘佛塔的上半部分,使藏娘佛塔成為一個宏偉的建築。
  • 堪比五臺山普陀山聖地,原來世界第一佛塔就在呼市
    佛塔由四川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副院長龍多活佛親自主持選址、設計、裝藏和開光,造型為八大佛塔中的「菩提塔」式樣,塔基佔地6561平方米,塔總高77.6米,是觀音廟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龍多活佛多次開示和讚嘆此塔的功德:  「這個佛塔是真正的世界第一的佛塔,越往後越是世界第一」。
  • 北京東四環豪宅背後:香港「船王」女婿開發,拿地花了50多億
    2016年初,東四環一塊地皮在經過數場激烈角逐後,被九龍倉(00004.HK)、綠城、中交以51.35億元高價聯合奪得;2017年9月,九龍倉再度舉牌,斥資62.6億元拿下西三環黃金地皮。三年過後,東四環的「壹·亮馬」拔地而起,西三環的「西城天鑄」高聳入雲。至此,老牌港商貫穿「財富與權力」,終於在帝都佔了一席之地。
  • 50%以上北京人不知道的秘境,人少景美還省錢
    50%以上北京人不知道的秘境,人少景美還省錢 2020-08-28 1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東四環、愛馬仕馬鞍與九龍倉新作
    又有多少人,終其所求,也只是為了一隻愛馬仕的手袋,甚至不惜為此買到一堆並不需要的東西,也就是俗稱的「配貨」。看似近乎瘋狂的沉迷,則是愛馬仕讓人戒不掉的魅力,但如果你理解的愛馬仕,僅僅是一隻鉑金包,那就大錯特錯了。
  • 北京一適合「遛娃」的公園,免費教育基地,多趟公交可直達
    隨著城市的發展,很多城市都在修建公園。考慮到帶孩子去什麼地方遊玩更有趣並且更安全的問題,公園便成為了首要選擇的場所。北京的紅領巾公園就具有這樣的特點。位於北京市東四環的紅領巾公園,雖然不在市中心,但周邊的交通卻非常便利,有直通這裡的公交車。便捷的出行方式使得很多人前來遊玩。
  • 王敏慶:佛塔受花形制淵源考略——兼談中國與中、西亞之藝術交流
    [1] 【宋】 知禮 述:《金光明經文句記》卷六(上),大正藏,第39冊,第154頁。提到佛塔「蕉葉」的更早些的文獻是後唐景霄纂《四分律鈔簡正記》,其第十六卷中寫道:「搜玄引十二因緣經。八種塔有露盤。如來塔八露盤菩薩七緣覺六曰(四)果五三果四二果三初果二輪王。及未得果人一露盤。今有一家。記中。雲佛七已上也乃至者。得果人。及輪王未得露盤。但有火珠舊葉耳。
  • 廣德禪寺-多寶佛塔
    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名「雲居禪寺」,明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由隆中遷此,因明憲宗朱見深御筆親賜「 廣德禪林」,遂一直沿襲至今。寺內原有皇禪師石塔、東山門、南山門、天王殿、伽藍殿、韋陀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多寶佛塔、廂房、配房和跨院等建築,共有房屋127間。
  • 這裡的風景賽江南,藏在北京二環內,人少景美而且免費
    水穿街巷,庭院人家,這不是江南,這就是北京的胡同邊,而且是前門外距離天安門廣場僅300米之遙的胡同邊。提起三裡河,大部分北京人首先想到的是西城釣魚臺國賓館的三裡河,很多人都不知道東城也有個叫三裡河的地方。西城三裡河曾是玉淵潭往東金代引水渠的一部分,由於距金中都北城牆三裡而得名三裡河,800多年前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人。」事實真是這樣?打臉了!
    五百年前是一家很多時候,相同姓氏的人第一次見面打招呼,經常會用「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來作為開場白。但是事實真的如同這句話一樣嗎?了解完真相後,好尷尬,即便同姓也有可能不是一家!尋根認祖家譜的傳承,寓意著中國對「認祖」這個傳統文化的認同。
  • 藏傳密宗之多功能的藏式佛塔
    由此得知,吐蕃王朝第二十七代贊普(國王)拉託託日年贊時(約公元四世紀),西藏本土獲得了一尊佛塔,而且是一尊金塔,有些史料認為是一尊舍利金塔,無論如何,這可作為在藏區出現的第一尊佛塔。因為當時在西藏還沒有藏族人自己建造的佛塔,這唯一的佛塔顯然來自於印度。《青史》記載:「由於當時苯波意樂天空,遂說為從天空而降,實際上是由班智達洛森措和譯師裡弟生將這些法典帶到了吐蕃。」
  • 佛塔的前世今生
    佛塔與被埋葬的佛陀同名,也就意味著佛塔即是佛陀或高僧本身,所以佛塔這一極為特殊建築在寺院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金剛寶座塔由一個大型塔座(即金剛寶座)和多座小型佛塔組成通常為石塔平面可方可圓實際上金剛寶座塔是對佛教世界中曼陀羅的模仿主塔一般有五座中央的一座象徵佛陀所在的須彌山
  • 佛塔如此殊勝 除了繞塔還有什麼獲得功德的方法
    據相關典籍記載,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就有了佛塔。《百業經》中記載,有個叫哲巴的國王,前世就造過拘留孫佛涅槃後的舍利塔。還有個叫直智的國王,在迦葉佛時期也造過很多佛塔。        在印度,佛陀涅槃以後,阿育王於世界各地修了八萬四千座佛塔,這些佛舍利塔是人與非人的供養福田,對之禮拜供養有相當大的功德。        在我國,起初並沒有佛塔,也沒有「塔」字。
  • 為什麼運動場上的人都是逆時針跑,而繞佛塔的人卻是順時針?
    到運動場或者到一些公園小路、廣場上,看到鍛鍊的人們都是不約而同地逆時針走圈或者跑圈。對此,似乎並沒有知道是為什麼。可有「專家」卻給出理由,說這樣符合人體的生理結構,符合血液運行規律。類似的情況還有睡覺的時候,是向左臥還是向右臥,有的人說向左臥不好,因為會壓迫心臟,試問人體的心臟有那麼怕「壓」麼?個人感覺,這完全就是一種約定俗成加上從眾心理,什麼符合人體結構、有益健康云云都是自圓其說而已。
  • 唐山文史——多寶佛塔
    ​       多寶佛塔,佛塔名稱,在我國多佛塔只有七座,可見其珍貴。
  • 轉繞佛塔等殊勝對境的功德如何?需要觀想嗎?
    這裡有一個典故:以前有一個人造了一個小泥塔放在路邊,另一個人害怕小泥塔被雨淋壞,用一張鞋墊蓋在泥塔上,又有一個人看到泥塔上有一張鞋墊,覺得這樣很不恭敬,就把鞋墊扔掉了。後來,這三個人都獲得了成就。所以,即便是路邊的小泥塔,只要有清淨的意樂,也可以依靠它獲得成就。
  • 鄭州市東四環段主線橋正式通車
    6月30日,中鐵二十一局集團一公司承建的鄭州市東四環段主線橋順利通車,標誌著鄭州市正式進入「雙環+井字」的快速路網時代。鄭州東四環項目北起東四環—金城大道立交,南至東四環—南四環立交,全長約17.8公裡。
  • 北京又一私藏公園,面積近龍潭湖公園2倍,免費開放卻少有人知
    現如今工作都已經展開了,想必不少的朋友們假期也只有一兩天,都不能去遠的地方玩耍,只能在城市的周邊地區玩耍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處,北京延慶永寧的公園,它是一處免費的公園。而且景色還不錯,是這個城市私藏地公園了,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知道這個公園的人很少。
  • 中國 · 佛塔
    早在唐代,詩王白居易就已經寫出「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宮」的詩句,說明塔在當時已經是一種相當普及的建築形式。1957年修復塔身時,在塔的一、二層之間發現一個石函,內有建隆二年(961年)入藏的藏經箱。 密簷式塔從樓閣式塔發展而來,與樓閣式塔的不同是塔簷比樓閣式塔的多且密,為磚石結構。密簷式塔的第一層特別高,設有門窗,多雕刻佛像或佛經故事。
  • 從中國佛塔歷史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國製造」
    早期佛塔誕生歷史早在公元前1500至前600年佛教出現以前的吠陀時期, 印度就有一種為藏納聖賢遺骨而建造的陵墓或墳冢,佛教創立之後,以這種特別的建築物安置供奉佛陀舍利,佛經記載,釋迦牟尼涅槃火化後,信徒修建了最初的十座窣堵波,八座藏舍利,一座安置裝納舍利的罈子,一座存放火葬堆的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