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其學說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修《詩》《書》,訂《禮》《樂》,規定《周易》,寫《春秋》,主張 "禮 "和 "仁",主張 "政以德為本",用道德和禮儀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為了紀念他對人類社會的功績,中國歷代帝王都有祭拜孔子的習慣,全國各地建有許多孔廟、孔廟,都是供奉孔子的。以及聖人故裡山東曲阜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廟、孔林),不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此外,這裡還有他的出生地尼山,尼山也有孔廟和書院,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尼山孔廟的一側,近年來又新建了一個景區--尼山聖地,是一個集 集文化體驗、讀書悟道、生態觀光、休閒度假、教育培訓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遊綜合體。
讀書濟寧活動期間,我們有幸參觀了這個大型文化旅遊綜合體,不僅參觀了其先進的現代化硬體設施,還領略了其 "孔子的世界,世界的孔子 "的文化內涵,觀看了大學堂圍繞儒家文化的《大學之道》、《擊鼓傳花》、《天下歸仁》、《向先師致敬》等表演。我觀看了儒家文化的表演,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大型禮樂闖關舞臺節目--《金聲玉振》。
所謂 "金聲玉振 "出自《孟子-萬章下》中的 "集大成者,金聲玉振也"。"金聲 "的本意是古代樂器鐘發出的聲音;"玉振 "是古代樂器磬發出的聲音。在古代,音樂是靠敲擊鐘磬來演奏的。"金聲玉振 "把孔子的思想比作完美的音樂,讚美孔子是古代聖賢的偉大成就。整場演出,場面變化優美,詩詞、音樂、舞蹈等中國古典藝術形式與現代藝術科技手段完美結合,詮釋了孔子 "從凡人到聖人 "的過程,置身其中,能深刻感受到高雅的生活方式,讓人感受到一種美的餘音繞梁。
"金聲 "分為三個篇章。"風"、"雅"、"頌",而 "始荒"、"啟蒙啟智"、"青春讀綬"、"君子冠冕"、"大婚典禮 "等九個篇章。"修禮修德"、"家國天下"、"還鄉"、"聖人大成",這些都是關於 "孔子的世界 "和 "孔子的世界" "和 "孔子的世界"。下面,請大家跟隨於凡的鏡頭一起來看看。
太和之始
炫目的舞臺和燈光效果讓人眼前一亮,從盤古開天、女媧造人的神異故事到舞臺場景,從混沌初開的垂簾聽政到女媧從天而降,都給人帶來極大的視覺震撼。
啟蒙與啟智
啟蒙是人生的起點,也是禮的開始。此時的孔子和其他孩子一樣,像一張白紙一樣天真無邪,像朝陽一樣熱情奔放,像初生牛犢一樣無憂無慮。如果放任自流,孩子就會像硃砂一樣紅,像墨汁一樣黑。通過儀式的啟蒙,孩子將開始進入學校,學習文化,約束心靈,開始漫長的學習之路。
少年讀經
少年讀書是指孔子在老師的教導下,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汲取祖先的優秀文化,不斷充實自己的大腦,在成長的道路上讀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