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化,人類文明越來越變得支離破碎,無數專業分工,無數國家民族,無數個性與領域,讓世界無比複雜,無比混亂。
所有的人都埋頭鑽進牛角尖,越鑽越深,越鑽越細,造成了人與人之間越來越隔離,越來越不能相互包容。
但是世界的真相真的如此嗎?有沒有其它選擇?木建扶認為,其實我們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反其道而為之,走另一條道路:大一統。
中華文明自古就有兼容並包的傳統。雖然漫長歷史以來,接觸過眾多異文化,經歷過多次民族入侵,但是我們並沒有消亡,而是同化了許多異族,接納他們的文化。
但是這條道路是很難的,最難的就是擁有自己的內核,有了核心思想才能掌控外物而非被外物掌控,所以我稱之為神魂。人只有有了神魂才稱為生命,一個文明也只有擁有神魂才能重現生機。
木建扶經過這幾年的研究認為,在所有的經典裡面,只有中庸之道才能稱得上是中華文明的神魂。
當然此中庸非彼中庸。因為幾千年儒家文明斷代,所以現代人認為中庸就是什麼事情都渾渾噩噩,搗糨糊,和稀泥,但如此只能稱為平庸而非中庸。
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問:貫的什麼?很多儒生讀了一輩子聖賢書,根本不去思考或思考不出來。木建扶認為,一以貫之乃天地人三才一貫,過去現在未來一貫,隱微平常浩瀚龐大一貫。也就是說,在時間與空間維度上,囊括天文地理人事與萬事萬物,同時掌握豐富複雜的無數變化。如此方稱中庸之道,又稱為太一。
中庸者,中道用於事者也。故中庸為實學,而不是只知之乎者也的腐儒。中庸者,能大能小。小則中正平和的生活,不太過也不不及,不片面認知不走極端,大多數人都能理解但做到已經很難了。
大中庸則更非如此,而是以正守本,以偏制偏,也就是以中道而用偏理,奇計,邪道,不離中道而能行於世。這就是中庸之道的小大之辯,此誠所謂難中之難者,若非夫子,世人恐聞不得聞耳,豈是程朱所能了知。
故中庸之道,必然要求我們能夠兼容並包。因為有神魂在,外在的器物,起居,技術就像穿的衣服一樣,並不妨礙文明的延續。
現在中國正在以新面貌在世上崛起,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就是構築核心精神,應該是真正的儒家與諸子百家重新傳揚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