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入院身高139.5cm的嘯嘯,3個月治療以來長了5cm!現在144.5cm。
嘯嘯爸看到孩子的進步,開心的同時,更多的卻是擔憂。
嘯嘯爸告訴申莉萍主任,三個月前量身高,孩子足足矮了14歲同齡孩子20cm。
這3個月雖然長了5cm,但算下來,離標準身高還是差了一大截。
自己很擔心,即使這樣幹預下去,還是很難追趕上同齡人。
▽嘯嘯、妹妹和主治醫師申麗萍主任合影
除了嘯嘯爸,其實在門診中,我們也經常會收到這樣類似的疑問,比如:
今天,借這個機會,一一給大家解釋一下:
1、如何看孩子未來能長多高
在預測孩子未來身高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孩子目前的生長速度是否正常。
然後再根據孩子的生長情況,選擇對應的計算方法。
那麼孩子的生長速度怎麼看呢?分享大家一個計算生長速度的公式:
生長速度(cm/年)=2次身高差×12÷兩次測量時間差(月)
具體怎麼算呢?用嘯嘯的生長情況舉例:
14歲的嘯嘯3個月時間從139.5cm長高到144.5cm,那他的生長速度就是:
(144.5-139.5)×12÷3=20cm/年。
當然,一年長20cm這種情況,一般只可能出現在像嘯嘯這樣,用醫學方法幹預的情況下。
正常處於青春期的14歲男孩,生長速率一般會在7-10cm之間。
另外,不同年齡段孩子,判斷生長速度是否正常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具體可以參考這個表格:
圖一
對照完之後,如果孩子成長過程中,生長速率基本處於正常值,那麼恭喜你,孩子80%機率能夠達到遺傳身高。
據《中國兒童身高現狀調研報告》顯示,中國有54.2%的孩子沒有達到遺傳身高
注意哦,判斷孩子生長速率是否正常,一定要多個年齡段綜合評估。
判斷完孩子的生長速率,我們就可以來對應計算孩子的成年身高了;
對於速率正常孩子的成年身高,我們可以利用父母身高來估算;
具體方法如下為:
男孩遺傳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
女孩遺傳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5
小貼士:
公式只能作為參考依據,因為影響身高的除遺傳外,還有飲食、睡眠、運動等外在因素。
那麼,對於生長速率低於圖一的孩子,在運用下面提到的方法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知道孩子的實際骨齡。
孩子的骨齡如果低於年齡,那麼他的生長空間則會比同齡孩子更大。
然後再根據下面的公式進行估算:孩子未來身高=目前身高+生長空間
生長空間=成年後平均身高-骨齡相應年齡平均身高
▽大家可以根據這個表格對比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同樣拿嘯嘯舉例,嘯嘯骨齡為14歲,那麼他成年後的身高就可能為:
172.72cm(男性成年平均身高)-165.9cm(14歲男孩平均身高)=6.82
再加上嘯嘯目前身高144.5cm,那麼他的成年身高就可能為:
144.5cm(現在身高)+6.82cm=151.32cm
也就是說,如果以嘯嘯嘯嘯目前的身高來看。
如果不堅持幹預,後期就算是按正常的生長速度長,以後的成年身高很可能也不會突破160cm。
那又回到前面的問題上,是不是治療後,孩子就一定能達到平均身高呢?
對此,童童也專門請教了嘯嘯的主治醫生申莉萍主任。
2、治療後,孩子就一定能達到平均身高嗎
申主任解釋:關鍵還是看家長的對孩子身高的重視程度。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對於自然長高比較困難的孩子來說,家長越早發現,越早幹預,那孩子長高的空間就必定越大。
就拿嘯嘯舉例,一般男孩子18歲就基本停止長高了,也就是說,嘯嘯很大機率就只有4年的長高空間。
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骨齡也會越大,達到一定年齡,骨骺線就會隨之閉合。
而且很多家長應該也知道,身高干預是有黃金期的;
身高干預的最佳年齡,男孩一般在3歲到11歲,女孩在3歲到9歲。也就是青春期前期。
因為這個時間段,孩子年齡越小,骨骺生長就越活躍,生長空間越大,對治療的敏感性也會越好。
除此之外,年齡小的孩子一般體重也較輕,藥物治療的劑量越少,花費也越少,治療效果也會更好。
除了醫學幹預外,飲食、運動、作息習慣等如果得到了較好的規範,那孩子未來達到標準身高的機會必定更大。
【聲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此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展示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站對本文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本網發布或轉載文章出於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涉及用藥、食療、治療等問題需謹遵醫囑!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