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女排的讀者,一定熟悉林莉。
林莉,中國女排運動員,國家隊隊員,隨隊獲得2015年女排世界盃冠軍。2016年,獲得2016年里約奧運會女排冠軍,個人榮獲最佳自由人獎。
不得不說,林莉是一名刻苦而用心的球員,在球場上她不是最耀眼的,但必定是最顯眼的。我們看圖
首先,相對於隊友,她很矮。171的個頭在女生裡面自然是很高了,但對於打排球,則還遠遠不夠。對比旁邊的朱婷,她明顯要矮一個頭。
其次,她永遠穿著和隊友「格格不入」的服裝——人家黃色她紅色,人家藍色她也紅色
最重要的區別是,別人抓拍其他人,都是這樣的姿勢
朱婷
顏妮
張寶寶
龔翔宇
唯有林莉,只有一個姿勢
就好像《中國心》裡面唱的那樣——「無論何時,無論何地……」
這一切,可能都要歸咎於,她是中國女排最棒的自由人。
其實自由人這個位置,以前是沒有的。
"自由人"(LIBERO)是國際排聯於1996年世界女排大獎賽中試行的一項規則,稱為自由球員(Libero Defensive Player)。自由防守球員的功能在於加強防守達到平衡攻守的效果。2000年雪梨奧運會在這屆奧運比賽中,首次開始出現自由人。
自由人主要是為了加強球隊的防守,他們要穿和本隊其它球員不同顏色的球服。他們可以隨時與後排球員替補。這個舉動可以不跟裁判打招呼,但必須在球成為死球之後,不算在正規替補次數內,也只能替補後排位置的球員。
那麼自由人剩下的,就只有在後場接球了。在後排防守,接發球、接扣球、救球、墊調傳球之類的間距、重要,而又吃力不討好的任務,就是自由人的。
還有一個關鍵點,自由人是不能扣球、攔網或試圖攔網、在前場區做二傳參與前場進攻的。
正因為這樣的特性,自由人需要的是穩定的防守和快速反應。個子高的隊員腳下移動慢、重心也高,如果用來防守,因為角度高很容易把球墊過網,個子矮的隊員腳下移動比較快,重心也低,接球的角度會很好。所以一般自由人都會比攻手們矮上一截。
而且由於自由人的特殊性,無法當選隊長。
排球比賽規則要求必須有隊長在場上,若自由人當隊長,被換下場後要請示裁判換人和指定場上隊長,快速換人還快速得起來不?自由人再次上場又要請示裁判......這樣太浪費時間了。所以自由人當隊長想法很美好,具體實施起來卻是費時耗力,FIVB乾脆就不讓自由人當隊長了。
大家都看過林莉的表現,雖然最近有所恢復,但狀態下滑是無法忽視的。不知道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誰會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