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是最難以處理的關係,有時候我們一片赤誠,但是到最後卻偏偏不是什麼好的結果,自己出了力氣,最後卻還不落好,這是最難以讓人接受的,也是最讓人心寒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以心換心」的過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以心換心」都能有好的結果。有時候,我們付出了真心,但是對方並不一定能夠感覺到,或者說對方就是「沒心」,無論我們做什麼,他們都沒有感覺,甚至說還認為我們是好欺負。
在職場上,這一種情況是比較多見的。職場上有一種同事,他們經常被調侃為「老好人」,而這種人其實就是屬於那種「吃力不討好」的類型。如果你恰好是這種情況,那麼這幾件事一定要記住了,最好不要再做了!
別人的事情不要太關心
對於這類「老好人」來說,很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對於別人的事情比較上心,自己可能有很著急的事情,但是這時候別人一旦有事,那麼他一定會第一時間去處理別人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
這其實本來是一片好心,但是卻因為表現得太過「積極」,最後就變得成了「皇上不急太監急」的情況。當事人還可能會感受不到你的關心,反而覺得你可能是湊熱鬧。如果事情能夠辦得比較好,那一切都好說,如果事情中間出現了插曲,那麼你可能還會是數落的那一個,這種好心辦壞事的情況不少見,所以,能避免,就儘量地避免吧!
答應別人前要學會思考
有時候人們之間的關係,也是自己培養出來的。「老好人」的標籤,可能也是你自己貼上的。其實「老好人」的標籤很容易就被貼上,當別人有要求的時候,你總是想也不想就答應,久而久之,你「老好人」的標籤就揭不下來了。
對於別人的要求,或者是求助,馬上答應你可能會覺得是顯得自己很仗義,但是對於求助者來說,他們只會感覺到你很廉價,甚至時間長了會覺得這就是你應該的。所以對於別人的要求,在答應別人之前,最好思考一下,這份思考不僅僅是拖延時間,更是真得考慮,到底自己有沒有時間有沒有能力有沒有心情來幫這個忙。
不做「正義使者」
我們不是孤獨地生活,所以在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時候,可能會去向別人訴苦,如果恰好你是被訴苦的對象,其實你能做的,不是「伸張正義」,而是默默地傾聽,有時候,我們不發表意見可能更好。
但是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就會覺得,對方跟你訴苦,你恰好也覺得就是有問題,然後你就開始做「正義使者」,說一些比較「過激」的話,最後可能真的會吃力不討好的。
其實人際交往是很有學問的一件事情,我們不是說做事情要讓別人如何感激你,但是至少能夠知道你做了什麼。如果自己做了很多,最後的結構卻偏偏是「吃力不討好」,那麼誰都不喜歡這樣,所以說,拒絕成為這樣的人,這幾件事一定不要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