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帝國,牛逼!

2021-02-13 聖諦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發了一個頗有爭議的微博:

引起了不滿,不滿就不滿,微博微信都敢刪美帝的貼,但對俄羅斯就基本沒啥話可說。老胡呢,對世界第一強國美帝敢直懟,對俄羅斯呢,就客氣的一逼。

不是講反話,俄羅斯確實牛逼,比美國牛逼!

為毛這樣說呢,俄羅斯總是能用相對「很弱」的實力,獲得他們超過「實力」很多倍的待遇。美帝的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是俄羅斯20倍,但是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呢?至少在中國這裡,算是平起平坐的大國吧。

二戰時期,蘇聯木有美帝的援助,根本扛不住希特勒,戰後雙方實力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不要說陸海空,光是美帝有原子彈而蘇聯木有,美帝硬實力分分鐘就可以滅掉蘇聯。

然而,蘇聯卻能在戰後跟美帝平分世界當平行世界的老大哥,跟美帝能鬥個旗鼓相當,有時候還能佔上風!

這就是俄羅斯的本事,雖然硬實力不咋地,總是能混個大哥位子!我現在要給大家講一個俄羅斯帝國時代空手套白狼的往事。

這事就體現了俄羅斯極度高超的外交水平和訛詐水平,實際上俄羅斯人才是玩智力的祖宗,但他們總能讓你覺得他們只有蠻力。你應該問問自己,怎麼會產生這樣誤解的,這就是俄羅斯人智力勝於你的地方了!

這個人是19世紀的俄羅斯年輕軍官伊戈拉提耶夫。

源於1856年爆發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或者稱之為「亞羅號」戰爭。英國人在獲勝後向滿清提出若干要求,鹹豐先是答應後來又反悔,還扣押了以巴夏裡為首的使節團,戰爭的陰雲再次籠罩在北京這座古老的帝都上空。

這讓俄國人非常憂慮,他們害怕英法在中國佔著不走,並且在北京城取得據點,這對於俄羅斯帝國來說就是一場噩夢。於是伊戈拉提耶夫在1859坐著雪橇千裡迢迢從莫斯科穿越西伯利亞大平原來到中國。他的任務很簡單,要讓滿清承認之前俄羅斯奪取的大片土地,這是一次典型的大博弈行動。

到了北京,伊戈拉提耶夫立刻面見了鹹豐皇帝,表示他可以代表俄羅斯帝國出面調停中英之間的矛盾,但滿清朝廷並不傻,知道前門驅虎後門進狼的道理,拒絕了伊戈拉提耶夫。而且清廷也擔心,他跟英法沆瀣一氣,一起來坑我大清。後來的事態表明,清廷的擔心是對的。

伊戈拉提耶夫確實兩面三刀,畢竟俄羅斯雖然剛跟英法在克裡米亞打的你死我活,但在東方的韃靼面前,他們還是自認為都屬於文明世界,有共同理解的語言和話題的。伊戈拉提耶夫跑到英法聯軍那裡,向他們提供了北京的城防圖和北京城裡的情報。

同時他又竭盡全力去阻止滿清跟英法達成協議,不斷在兩者之間挑撥離間,煽動英法向北京進攻,等到英法兵臨城下時,伊戈拉提耶夫再次向清廷提出由他居間調停,但此時鹹豐已經逃到了承德去」狩獵「了,北京城已經沒有主事之人,只剩下他的弟弟恭親王奕訢留在北京收拾殘局。英法聯軍摧毀了北京城外的皇家園林,清廷非常害怕英法聯軍摧毀北京的皇城,如果皇城被摧毀,滿清將失去統治中國的資格,於是感激涕零的接受了伊戈拉提耶夫的建議。

當時北方中國的嚴寒已經來臨,英法聯軍也急於跟清廷達成前面已經達成的協議並撤軍,但伊戈拉提耶夫向滿清封鎖了這個消息,他成功的讓清廷認為英法聯軍有長期駐紮在北京的打算,而這種可怕的前景讓清廷不寒而慄,這意味著他們的統治將很快崩潰,因為朝廷的命令已經無法向地方督撫傳達了。

而英軍確實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英軍指揮官額爾金勳爵確實動過這樣的念頭,他在給外交大臣羅素勳爵的信中寫道:說句玩笑話,如果我們還需要第二個印度的話,也許我們可以兼併中華帝國。

英法最後決定只滿足於籤訂條約而不是佔領中國,而伊戈拉提耶夫成功的讓清廷相信英法聯軍可能常駐中國,而他不僅可以讓英法提前撤軍,而且可以降低索賠的金額。而他的條件是要求滿清正式承認俄羅斯對新近得到的西太平洋土地領土享有主權。

滿清朝廷對此猶豫不決,伊戈拉提耶夫馬上利用聯軍在撤軍過程一個短暫的、程序上的延遲恐嚇朝廷,謊稱是他的因素讓英法聯軍停止撤軍的。最後一支部隊在1860年11月6日離開北京,11天後,伊戈拉提耶夫代表俄羅斯跟中國籤訂了北京條約,而英法聯軍對此毫不知情,等他們知道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紅利最大的那一塊已經被俄國拿走的時候已經晚了。

該條約使清政府確認了《璦琿條約》的合法性,並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約4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從此中國失去了東北地區對日本海的出海口,並開放張家口、庫倫、喀什噶爾為商埠。

當時的英俄正在中亞進行爭奪,俄羅斯先行進入喀什,這意味著在跟英國的競爭中佔了先機。1860年11月12日,伊戈拉提耶夫心滿意足離開北京,返回聖彼得堡。

在人類歷史上,有過幾次代價極細微而勝利成果如此巨大的事件,比如克萊武為大英帝國搞定了印度,但這些跟伊戈拉提耶夫的成就相比全部不值一提,畢竟克萊武還帶了軍隊,還打了仗死了人,而伊戈拉提耶夫則只憑一張嘴,就為俄國爭取到4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合法性以及出海口。

有一位英國歷史學家這樣說:自1815年以來,俄羅斯沒有締結過如此有利的條約,也從來沒有一個外交家取得由這位年輕人取得的恢弘偉業。俄羅斯在遠東的勝利,抹平了他們在克裡米亞戰爭中的慘痛記憶,也在東方補足了他們西方的損失,而且這個勝利還是在完全蒙蔽他們的對手英國人的前提下獲得的。

返回彼得堡以後,他被沙皇亞歷山大授予聖弗拉基米爾大公勳章。

1864年,任駐君士坦丁堡大使,開始專門負責巴爾幹事務(尤其是保加利亞)。

1877-1878年俄土戰爭結束後,與奧斯曼帝國籤訂《聖斯特凡諾條約》。

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他出任俄羅斯帝國內政大臣,以平息事件影響。

1882年,在進行了大規模的逮捕和針對猶太人的迫害之後,由於多方壓力退休並離開政界,直到1908年去世。  

尼古拉的兒子PavelNikolayevich是尼古拉二世時俄國的教育部長(1915-1916年),十月革命爆發後Pavel攜家人逃往法國。

1925年,Pavel一家移民加拿大,並在魁北克省Richmond定居。  

尼古拉的孫子GeorgePavlovich是著名俄裔加拿大政治家、外交官,也曾任多倫多大學三一學院院長和多倫多大學校監。  

尼古拉的曾孫葉禮庭(MichaelGrantIgnatieff)是當代加拿大自由黨政治家,當過自由黨黨魁,目前是索羅斯創辦的中歐大學校長。

關於徵服東方,俄羅斯盧布上有個超級牛人,上面寫著就是「徵服東方」

我問你,有沒有跟我一樣欽佩俄羅斯?

這才是一個真玩腦子的民族阿!這會發這個貌似冒犯的微博,為啥呢?嘿嘿

(完)

相關焦點

  • 俄羅斯600年(上):一個沒有「帝國民族」的帝國
    所謂帝國民族,指的是在一個帝國內部,存在某個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上佔據主導地位的族群團體,帝國在某種程度上是屬於它們的。也許會有人立刻反駁道:怎麼會呢?俄羅斯人難道不是這個帝國的主體人群嗎?不,並不是這樣的。俄羅斯帝國的前身是基輔羅斯(860–1240),也曾是東方大國,繁盛一時。後來國家分裂割據,分為若干公國,有點東周春秋的模樣。
  • 俄羅斯600年(下):一個沒有「帝國民族」的帝國
    波蘭有悠久的國家傳統,有強大的貴族社會,而芬蘭在併入俄羅斯帝國之前不過是瑞典的窮苦邊地。波蘭人面對俄羅斯人有優越感(在吞併波蘭的三國中,波蘭人反抗俄羅斯最烈),而芬蘭人無;俄羅斯帝國獲得兩地的方式也不一樣——波蘭是被強攻下來的,而芬蘭則得自瑞典的轉讓。對芬蘭人而言,合併到帝國之中,只不過是保護人的更替而已,且在更替的過程中獲得了地位的上升。
  • 沙俄、俄羅斯帝國、蘇俄、蘇聯、俄羅斯聯邦,區別在哪裡
    上小學接觸語文開始,就會有俄國和蘇聯的區分;後來歷史課上,又遇到沙俄、俄羅斯帝國、蘇俄、蘇聯、俄羅斯,但是看地圖冊,又只有俄羅斯和蘇聯兩個國號;
  • 鄭非丨俄羅斯600年:一個沒有「帝國民族」的帝國(上)
    之前(1472年),他娶了拜佔庭帝國末代皇帝的侄女為妻,從而號稱繼承了羅馬的統緒(以後以「第三羅馬」自許)。向北開拓波羅的海出海口一事增強了俄國的國力,這有助於它進一步向南、向北、向西擴張。在南方,葉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在俄土戰爭(1768-1774)中,先是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將克裡米亞汗國變成自己的屬國,然後在1783年,正式吞併了克裡米亞汗國。順著黑海海岸向巴爾幹半島方向,俄羅斯進一步在1806-1812兼併了比薩拉比亞(今摩爾多瓦大部)。
  • 俄羅斯帝國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位34年,是俄羅斯帝國在歐洲國際事務影響力最大的時期,也是專制主義巔峰時期,也是綜合國力最強時期,開創了俄羅斯帝國歷史上黃金時代。並與彼得一世擁有俄羅斯帝國歷史中僅有兩位大帝稱號。
  • 折戟君士坦丁堡,俄羅斯帝國的黑海宿命
    在「第三羅馬」口號的指引下,控制黑海出海口和君士坦丁堡儼然成為了俄羅斯民族的昭昭天命。可事與願違,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自1453年起始終牢牢控制著這座被俄國人稱為「沙皇格勒」(Царьград)的城市。事實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俄國人屢次站在君士坦丁堡的大門前,可卻無一例外敗興而歸。
  • 從莫斯科公國到俄羅斯帝國再到蘇維埃,一個帝國的演變史!
    我想知道的應該不多,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俄羅斯都有哪一些歷史吧~基輔羅斯時期若是想要明白俄羅斯的歷史那麼首先從名字了解。俄羅斯、白俄羅斯以及烏克蘭這三個國家在主體民族上面屬於一個人名族——東斯拉夫人又稱「羅斯」,在11世紀開始羅斯人建立了第一個屬於自己民族的國家,那就是基輔羅斯,這也是這是三個國家的共有前身。
  • 俄羅斯300年擴張史(3):錯過關鍵革命,俄羅斯帝國走向滅亡
    由於國內矛盾太過於嚴重,還拖累了俄羅斯帝國的對外戰爭,這導致俄羅斯帝國在「克裡米亞戰爭」中大敗收場,被迫籤署《巴黎條約》。尼古拉一世時期(1825年—1855年),俄羅斯帝國的主要精力,放在了鎮壓起義和改革農奴制的事情上,他們對侵略擴張的興趣並不大,因為此次的俄羅斯帝國,剛剛打贏了「拿破崙戰爭」,獲得了歐洲霸主地位。
  • 繼蒙古帝國之後亞歐大陸上最大的帝國,俄羅斯帝國是如何崛起的?
    俄羅斯的國家起源來自古代的基輔羅斯,基輔羅斯的主體民族是斯拉夫人,也就是今天俄羅斯人、白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祖先,不過「羅斯」這個名字卻來自北歐的日耳曼人。 公元七世紀時,來自北歐的日耳曼人整合了當地的斯拉夫人,建立了一系列城邦國家,而斯拉夫人稱呼這些日耳曼人為「羅斯人」。
  • 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
    沙皇尼古拉二世 1917年3月16日下午3點,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正式退位。 俄羅斯帝國 俄羅斯帝國是1721年至1917年間俄羅斯的國名。
  • 莫斯科公國、沙皇俄國、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有何關係?
    讀俄羅斯歷史,肯定會讀到莫斯科公國、沙皇俄國、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這幾個國家或朝代,要清楚了解俄羅斯歷史,就必須嚴格區分這幾個國家或朝代,那這幾個國家或朝代到底有何關係?公元1240年,蒙古帝國滅掉基輔羅斯,俄羅斯短暫被蒙古帝國統治。公元1283年,蒙古帝國認為扶植傀儡國家能更好統治這塊領土,所以扶植了多個傀儡公國,其中一個傀儡公國就是莫斯科公國,仍然是留裡克王朝的王室後人統治,國都莫斯科。後來蒙古帝國分裂出來的四大汗國逐漸衰弱,而莫斯科公國逐漸強盛。
  • 俄羅斯帝國將軍,拯救了法國皇帝拿破崙,改變世界歷史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俄羅斯帝國將軍,拯救了法國皇帝拿破崙,改變世界歷史的歷史往事。帕維爾·舒瓦洛夫伯爵,在各個方面積極協助俄羅斯帝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為此他被授予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這位俄羅斯帝國伯爵解釋說,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今後讓任何攻擊者都將他作為攻擊目標,而不是拿破崙·波拿巴。法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很驚訝,問舒瓦洛夫為什麼要這樣做時,他得到了一個答案:「俄羅斯帝國沙皇亞歷山大大帝,命令我護送你和平流放,我很榮幸能夠履行這個重大的職責。 」
  • 俄羅斯帝國的君主稱號到底是什麼?
    在整個歐洲歷史,先後有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德意志帝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的君主號稱皇帝,其餘歐洲國家的君主都是國王,有些歐洲小國的君主只是公爵。甚至強大無比的大英帝國,君主的稱號也只是國王。唯一例外的是俄羅斯帝國,君主稱號為沙皇。這就有問題了,沙皇相當於國王還是皇帝?俄羅斯俄羅斯帝國的君主稱號到底是什麼?
  • 講座|俄羅斯的帝國夢:在權力網絡和知識網絡中浮沉
    張建華教授通過俄羅斯帝國權力網絡與知識網絡間的離合,分析了這一龐大帝國在歷次變革中起起伏伏的背後動因。本文整理自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張建華教授的線上講座「俄羅斯的帝國夢:在權力網絡和知識網絡中浮沉」,文稿經主講人審定。該講座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博雅講壇主辦,系「北大博雅講壇」系列講座第318期。
  • 俄羅斯帝國的最後歲月,滴血教堂見證沙皇走進歷史
    三百餘年後,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把波蘭侵略軍趕出 莫斯科以後,這一動蕩時期才終於結束。17世紀,俄國基本完成了對西伯利亞的擴張。俄國的東方色彩越來越濃厚。從17世紀開始,俄羅斯逐步與西方接近。 當時,彼得大帝執政後,俄羅斯首次定為俄羅斯帝國,引進國外新式武器和戰 略技術,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 海軍。
  • 俄羅斯歷史上劃時代的兩位強人,完美複製蒙古帝國神話
    蒙古帝國對於亞歐大陸的影響是深遠的,其中受他們好戰基因影響最深的就是蒙古四大汗國——欽察汗國下屬的一個公國——莫斯科公國。俄羅斯受到了蒙古人的影響,蒙古人讓他們知道了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蒙古人沒落後,俄羅斯人便接過了他們手中的接力棒,連蒙古人都覺得不適合人居住的西伯利亞,都被俄羅斯人徵服。除了中國和奧斯曼土耳其,俄羅斯曾一度複製蒙古帝國的神話,幾乎控制原蒙古帝國控制的廣大區域。
  • 俄羅斯帝國對喀山汗國與阿斯特拉罕汗國的徵服與治理
    俄羅斯的「帝國」歷史,可以追溯到它對喀山汗國(1552年)和阿斯特拉罕汗國(1556年)的徵服時期,這兩個汗國都是多民族和多宗教人口的重要貿易中心。緊接著是徵服西西伯利亞汗國(1582年)和橫穿西伯利亞的運動。
  • 莫斯科公國向俄羅斯帝國擴張路線及與周邊國家關係
    我們從克裡米亞汗國的獨立到滅亡以及其與俄羅斯的關係演變的講述,探尋克裡米亞汗國與俄羅斯帝國在南下過程中的糾葛。下一步,就是南邊最終的敵人--克裡米亞汗國了,然而克裡米亞汗國卻不像喀山和阿斯特拉罕汗國一樣脆弱,此時,自知實力不濟的沙俄撼動不了克裡米亞汗國的背後的巨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於是,俄羅斯把目光轉向了西邊,開始為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而努力。
  • 聞一 :戰爭造就了彼得的俄羅斯帝國 | 「俄羅斯土地收集」說(20)
    1721年10月22日,俄國參政院尊奉彼得為「全俄國的偉大皇帝和祖國之父」,改「沙皇俄國」為「俄羅斯帝國」。彼得為雙重的幸事——打垮了瑞典和自己成為偉大的皇帝,讓聖彼得堡人歡慶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1721年12月6日,彼得一世啟用了刻有「全俄國的偉大皇帝和祖國之父」的新印章。12月,威尼斯元首和參政院承認了彼得的封號和俄國帝國的地位,1725年,荷蘭承認了俄國的帝國地位。
  • 蒙古帝國統治過俄羅斯,為何俄國卻稱中國為契丹,而非蒙古
    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河源稱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隨後百年之中,蒙古鐵騎席捲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俄羅斯地區。1243年,金帳汗國成立,疆域囊括俄羅斯地區。公元1283年,莫斯科公國正式建立,俄羅斯帝國的前身出現,與此同時俄羅斯人將中國命名為「契丹」(Kitan),直至今天,翻譯過來就是「契丹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