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已有28省區市102地出臺具體措施落實「31條」
新華社記者:請問大陸各地各部門在推動落實「31條措施」方面有哪些新進展?近期大陸方面有沒有可能推出新的惠臺利民措施?
馬曉光:我們多次向大家介紹,各地各部門持續落實落細「31條措施」。近期,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山東省德州市、四川省遂寧市分別發布了具體實施意見。截至目前,大陸已經有102個地方結合當地實際出臺了落實「31條措施」的具體實施意見,其中包括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2個副省級城市,57個地級市,1個市轄區和4個縣級地方,為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提供更全面的同等待遇。「31條措施」的落實不斷增加了覆蓋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近期大陸新設的4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有關情況
中國臺灣網記者:據了解,大陸近期新設4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請介紹有關情況。
馬曉光:為創建更多兩岸交流合作的平臺,給兩岸同胞提供更多回顧歷史、品位文化、暢敘親情和共同發展的機會,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最近批准在浙江台州椒江區大陳島、湖北襄陽宜城市張自忠將軍紀念館、福建廈門(集美)閩臺研學旅行基地、廣西南寧崑崙關戰役舊址等4個地址新設4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4家交流基地各具特色,或承載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或作為兩岸青少年交流的重要場域,已經在兩岸交流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一貫積極倡導加強兩岸交流和民間往來,熱忱歡迎更多臺灣同胞到這些交流基地來參訪交流。
從2009年至今,中央臺辦、國臺辦已經先後在山東、湖北、福建等23個省區市批准設立了75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些交流基地的設立為擴大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相關情況
福建廈門衛視記者: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即將舉辦,請介紹相關情況。
馬曉光: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將於2019年11月1日至4日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辦。據了解,本屆文博會將設置省市名企、工藝藝術、創意設計、數字影視、文創旅遊五大板塊,總展覽面積75000平方米,設立展位約3500個,其中臺灣企業展位數量佔比達1/3。精心打造了8個臺灣地區文創主題館,首次設立超過6500平方米的臺灣精品展區,涵蓋各類臺灣特色展商,突出兩岸融合成果展示,提升兩岸文化經濟對接實效。
海峽兩岸文博會自2008年創辦至今,推動兩岸文化產業交流和合作,實現了雙贏,已經成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和投資交易的重要平臺,取得積極成效。本屆文博會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電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將舉辦30多場活動、設置27個分會場。我代表主辦單位對各位媒體朋友到會採訪報導表達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邀請。
民進黨當局企圖破壞香港繁榮穩定撈取政治私利的伎倆不會得逞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據報導,在香港實施《禁止蒙面規例》以後,民進黨當局不顧島內也有禁止蒙面遊行的相關規定,大肆攻擊誣衊香港特區政府,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香港特區政府制定並實施《禁止蒙面規例》,合法合理合情,有利於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極為必要。該規例的實施不影響香港市民依法享有包括遊行集會自由在內的各項權利和自由。民進黨當局企圖破壞香港特區的繁榮穩定,藉機撈取政治私利,這套伎倆不會得逞。
兩岸企業家峰會籌備情況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記者:請介紹今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的籌備情況。
馬曉光:2019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將於11月3日至5日在南京舉辦。今年峰會年會以「深化融合發展 打造共同市場」為主題。
兩岸企業家峰會自2013年成立以來,已經舉辦過6次年會,持續推動兩岸工商界交流對話、密切對接,為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馬曉光還介紹,2019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將於11月3日至5日在南京舉辦。今年峰會年會以「深化融合發展 打造共同市場」為主題,將舉行開幕式、主題演講、系列專題論壇、大會總結等活動,兩岸知名企業家、工商團體負責人、中小企業和青年創業者約1000人將與會。目前,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馬曉光也代表主辦單位熱忱歡迎兩岸媒體前往採訪報導。
ECFA得來不易,民進黨刻意抹黑損害民眾福祉
中央電視臺記者:日前臺灣當局經濟部門稱,即使大陸解除ECFA,對臺灣的外貿影響也就5%左右。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ECFA後續協議服貿協議籤署未生效,貨貿協議商談被迫中斷,這個原因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責任在哪裡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ECFA及其早收項目的實施,對臺灣經濟發展的作用如何,對臺灣業界影響有多深,對民眾福祉的增進有多大,相信大家都有公論。ECFA得來不易,民進黨當局為了撈取選舉利益,歪曲事實,刻意貶低抹黑ECFA的作用,再次暴露了他們無視並肆意損害臺灣民眾福祉的政治本質。
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即ECFA的籤署,順應了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客觀需要,是兩岸經貿交流30多年來互補互利、融合發展的必然結果。自ECFA籤署以來,在貨物貿易早期收穫、服務貿易早期收穫、投資保護與促進、產業合作、海關合作、中小企業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以ECFA早期收穫為例,截止2019年6月底,在貨物貿易領域,大陸對臺累計減免關稅約375.3億元人民幣,遠超大陸對臺出口享受的減免關稅。在服務貿易領域,臺灣共有56家金融企業和1158家非金融企業利用早期收穫優惠政策在大陸提供服務,41部臺灣電影被核准引進大陸。
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門通橋意圖分化臺灣?
海峽衛視記者:日前臺灣海峽通道及金馬通橋專題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兩岸專家對福州至馬祖、廈門至金門的大橋建設形成了初步方案。臺灣陸委會則聲稱此舉意圖分化臺灣,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10月13日,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門通橋專題研討會在福州召開。與會兩岸專家學者圍繞臺海通道工程建設模式和經濟效益以及福州至馬祖、廈門至金門的通橋方案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分享研究成果。
今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重要講話,提出了兩岸要應通盡通,明確可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我們就是要像為大陸同胞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福州至馬祖、廈門至金門兩橋是「臺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兩橋通橋,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順應金門、馬祖民眾民生訴求的重要舉措,有利於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大陸有關方面已全面展開榕馬大橋和廈金大橋的前期研究論證工作。兩岸有識之士就此建言獻策,促進儘早通橋,是為了造福兩岸同胞。
至於民進黨當局,單方面破壞兩岸協商政治基礎,竭力阻撓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站在廣大臺灣同胞利益的對立面,蓄意限制金馬發展,這種心態和做法不得人心。
白宮網站請願美國正式承認臺灣為「獨立國家?
香港中評社記者:美國白宮請願網站所謂呼籲美國正式承認臺灣為「獨立國家」的請願案達到10萬人門檻,白宮官員將在60天內作出回應,臺外事部門表示,相關請願案是美國民眾自發性的活動,對此表示尊重。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馬曉光:這是一場鬧劇,不值一評。顯然,這不是什麼自發的活動,而是「臺獨」勢力伸向網站的「黑手」。
ECFA到期後是否會終止?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ECFA十年期展延期即將到期,是不是大陸會終止ECFA?
馬曉光:沒有發生的事情,我們不回答假設性問題。
兩岸貿易中產地證、進出口貨物標籤管理政策沒有改變
臺灣中天電視臺記者:臺商向媒體反映,在Made in 臺灣後面要加上「China」,請問發言人有何看法?
馬曉光:我們對兩岸貿易中關於產地證、進出口貨物標籤的管理政策,已行之多年,沒有改變。
鬱慕明批韓國瑜「兩岸政策白皮書」逃避問題 國臺辦回應
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韓國瑜日前提出了「兩岸政策白皮書」,裡面提到目前現階段不存在所謂統一和獨立的條件,這一代人無權限制下一代人的選擇,新黨主席鬱慕明批評韓國瑜這種說法是逃避問題,請問發言人有何看法?
馬曉光:我們對臺的大政方針是清楚的、明確的。在這裡我再強調兩點: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儘管海峽兩岸尚未統一,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也從未改變。我們已經多次表明,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兩岸關係就會改善和發展,臺灣同胞的利益就會得到維護和增進。反之,兩岸關係就會遭到破壞,臺海形勢就會出現動蕩,臺灣同胞的利益和福祉就會受到損害。二是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早日實現海峽兩岸統一,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我們願意繼續團結廣大臺灣同胞,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再評蔡英文「雙十講話」:謀「臺獨」是絕路
福建東南衛視記者:蔡英文10號發表談話,通篇充斥「大陸威脅臺灣,挑戰區域穩定和平」的論調,大肆煽動仇視大陸,更叫囂臺灣是面對中國崛起和擴張的第一道防線,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馬曉光:關於民進黨當局領導人10月10號發表的講話,我已經通過書面方式表明了我們的立場。在這裡我還要強調,這個講話充斥著對抗和敵對意識,企圖借誣衊攻擊「一國兩制」來製造仇視大陸的氛圍,壓制臺灣民眾希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緩和兩岸關係的的主流民意,牟取選舉私利。這篇講話顛倒黑白,把所有中華兒女追求和平統一、反對「臺獨」、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努力說成是對臺灣的所謂「威脅」,迎合西方反華勢力,把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說成是對區域穩定和平的所謂「挑戰」,再次暴露了民進黨當局製造兩岸對立衝突、破壞臺海和平穩定、悖逆島內求安望治主流民意、與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為敵的「臺獨」本質。
我們再次正告民進黨當局,搞對抗沒有出路,謀「臺獨」更是絕路。損害人民利益、違背民意、逆流而動者,都必將被歷史大勢所拋棄。
希望臺灣方面儘快積極回應2020年春節加班機事宜
深圳衛視記者提問說:據了解,為了滿足廣大臺胞臺商返鄉的需求,大陸民航業務技術人員就2020年春節加班機事宜和臺灣有關方面溝通,但至今沒有獲得答覆,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回答時指出,多年來,兩岸的交流往來日益密切,人員的往來不斷增長。在當前機場時刻、運力等資源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大陸民航主管部門和航空公司盡力為兩岸春節加班機增加航班,盡最大可能予以保障。我們希望臺灣方面正視臺胞返鄉的需求,儘快予以積極回應。
「十一」赴臺陸客創新低:民進黨當局傷害大陸同胞感情
中新社記者:據報導,今年「十一」長假赴臺陸客人數是近11年來的新低,只有以往的1/3,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第二個問題,長假期間,有一名大陸遊客在臺灣屏東潛水時失聯,請介紹相關情況。
馬曉光:先回答第二個問題,關於大陸遊客在臺潛水失聯的事,媒體已經作出報導。
第一個問題,根據統計,2019年「十一」黃金周期間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同比大幅下降。造成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下降的原因眾所周知,民進黨當局不斷鼓譟「臺獨」活動,不斷煽動對大陸敵意,惡化兩岸交流氣氛,傷害大陸同胞感情,不可能不影響大陸民眾赴臺旅遊的意願。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兩岸同胞親情是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原動力。我們相信,兩岸同胞都希望兩岸關係儘早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來,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能夠儘快地回復正常、健康發展局面。
美國官員赴臺「對話」:民進黨騙選票的小動作
臺灣《旺報》記者:請問發言人,對於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孫曉雅於近日赴臺參加所謂「太平洋對話」,並宣稱代表美國總統而來。此次對話還有日本及加拿大使節參與,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馬曉光:我們堅決反對我建交國和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這個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也不容任何外來勢力幹涉。民進黨之所以攢這麼一個會,是想通過這樣一個小動作,來掩飾其兩岸政策的失敗,對外事務上的窘境,騙一些選票而已。
蔡英文稱會和NBA球迷守護"民主自由":撈取選舉利益
中國臺灣網記者:日前有香港電競選手因宣揚「港獨」被競賽主辦方除名,美國NBA因火箭隊總經理涉港不當的言論,遭到了大陸合作方抵制,蔡英文則稱會和所有的球迷、玩家一起守護「民主」和「自由」價值,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鼓吹「港獨」,支持暴力活動,與所謂「民主自由」毫無關係,而是在公然破壞香港特區的法治。如此顛倒是非,無非是為了撈取選舉利益,臺灣民眾對此看得很清楚。
臺灣訴求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國際刑警組織大會
人民日報海外網記者提問:有臺媒報導稱,臺灣方面1月下旬曾致函國際刑警組織主席,訴求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今年國際刑警組織大會,但至今未獲得回應,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馬曉光回答指出:國際刑警組織是政府間的國際組織,臺灣沒有資格加入。關於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問題,我們的立場是明確的、一貫的,必須按照一個中國原則和國際組織的章程,通過兩岸協商來處理。
大陸遊客怒撕臺大挺香港暴徒海報卻被驅逐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二次提問。大陸遊客怒撕臺大挺香港暴徒的海報,被臺灣當局驅逐出境,民進黨當局有些人還以其為犯罪目的而來進行揣度,請問發言人有何回應?
馬曉光:在香港發生的激進示威和違法暴力活動,已經激起了香港市民和海內外中國人的強烈憤慨。在臺灣校園內公然鼓吹「港獨」和支持違法暴力活動,必然遭到所有關心香港、愛護香港的中華兒女的強烈反對和抵制。
兩岸通婚數2018年創新低:臺當局應取消歧視性政策
環球網記者提問說:據臺媒報導,臺「內政」部門統計稱,兩岸通婚數2018年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最少記錄,15年來兩岸通婚數銳減8成,出現大退潮趨勢,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馬曉光回答表示,在臺灣生活的大陸配偶,在身份取得、工作權益、學歷採認等諸多方面一直受到不合理的對待,給十幾萬兩岸婚姻家庭造成了傷害。民進黨當局應當正視兩岸婚姻家庭的合理訴求,儘快取消針對大陸配偶的歧視性、排斥性政策。
臺方針對大陸制定所謂"整體防務構想":以武對抗是死路
中新社記者:臺防務部門有關負責人日前在美國透露,臺方針對大陸制定了所謂「整體防務構想」,其中提及「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滅」等。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價?
馬曉光:我們多次在發布會上回答過這類問題。對臺海和平的最大威脅是「臺獨」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以武對抗,是一條走不通的絕路,是死路。如果是為了給自己吹哨壯膽,那不如不去走夜路,回到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來。只有這樣臺海局勢和兩岸關係才會呈現出和平、安寧、祥和、合作的氛圍。
臺灣熱詞「芒果乾」:流淌著綠色血液的"鴆毒酒"
環球網記者:島內近日盛傳一個熱詞「芒果乾」,是在用諧音指代所謂的「亡國感」,藍綠互相指責是對方在炒作這一話題。也有學者質疑,操作「芒果乾」到底能不能掩蓋難看的「成績單」,請問發言人對「芒果乾」一詞有何評論?
馬曉光:大家也都注意到了,正像臺灣媒體指出的那樣,這個「芒果乾」流淌著綠色的血液,是一杯「鴆毒酒」。民進黨及其當局蓄意炒作這個話題,製造這樣的氛圍,旨在煽動兩岸對抗,製造兩岸敵意,進行選舉動員、撈取選舉利益。對於這種欺騙伎倆,希望廣大臺灣同胞,特別是年輕人不要上當,更不要隨之起舞。
民進黨當局污衊香港警察 使自己淪為政治笑話
人民日報海外網記者提問說,臺灣「內政」部門日前發文誣稱香港警察為「黑警」,還聲稱這些「黑警」將攜家眷大舉移民臺灣,呼籲慎防。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馬曉光回答說,事實證明,臺灣網絡上傳播的所謂香港警察要「逃往」或移居臺灣的消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假消息。對於這樣一個違反基本常識的假消息,民進黨當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卻如獲至寶,在網站上大肆炒作,結果使自己淪為一個政治笑話。他把維護法律秩序、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執法者誣衊為「黑警」,這與他利用個人權位公然庇護「私菸案」、「高鐵失落現金案」等弊案的行為如出一轍,說明他心中只有黨派利益,全無法律正義,誰「黑」誰「白」,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