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黃米蔡《四家法書》— 宋代書法的最高代表

2021-02-08 溪雲斎


宋代的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在宋代書法家中成就最高。這四人合稱為宋四家。


盛時泰《蒼潤軒碑跋》中說:「宋世稱能書者,四家獨勝。然四家之中,蘇蘊藉,黃流麗,米峭拔,而蔡公又獨以渾厚居其上。」


「宋四家」成就主要體現於行書,此外是楷、草兩體。


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天真爛漫;黃庭堅縱橫拗崛,昂藏鬱拔;米芾俊邁豪放,沉著痛快。蔡襄的書法取法晉唐,講究古意與法度。其正楷端莊沉著,行書淳淡婉美,草書參用飛白法。他們都善學古人又富於創新精神,書風自成一格,時人推崇備至,列於四家,向無異議。


這四人法書,得到一副即是非同凡響。而將宋四家書法收集完整的,更是世間罕見,價值連城。


下圖是蘇黃米蔡《四家法書》,不僅集合了四家的代表作品,並且楷、行、草皆備。請欣賞。

本幅第一段〈海隅帖〉,是蔡襄(1012-1067)三十多歲時寫給韓琦的尺牘,也是北宋顏體書潮的佳作。


第二段蘇軾(1036-1101)〈書次韻三舍人省上詩〉,作於五十二歲,沉著穩健,有法而不泥於法,是尚意書風之典型。


第三段黃庭堅(1045-1105)〈致明叔同年尺牘〉,運筆參懷素圓轉之法,勁健婉通,結字多斜抬右肩,意態昂揚。


第四段米芾(1051-1108)〈道味帖〉,四十九歲書,極盡筆勢輕重、快慢之變,是炫技、精到之作。


清初藏家李宗孔將北宋四大書家名家合裱為一,此卷足稱是書史研究的標竿性作品。


此作品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被鑑定為國寶級的文物。


下圖為局部:












==============================

如需參與相關交流,請回復【溪雲斎】公眾號消息:溪雲

For further chatting, please reply:  XIYUN


推薦閱讀


鴻雁幾時到 投詩贈高君 -  Salute to Robert van Gulik

論 琴道 胡為乎乃四藝之首


相關焦點

  • 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中的「蔡」究竟指誰?
    宋代四大書法家有「蘇黃米蔡」之譽,前三位幾乎沒有爭議,分別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而最後一個「蔡」卻存在爭議,有人說是「蔡京」,但大多數人卻認為是
  • 褚歐顏柳,蘇黃米蔡,誰是你心中的書法四大家
    書法與京劇、武術、醫學被世人看作中國的「四大國粹」。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書法家如群星璀璨,令人仰慕。如唐朝的褚歐顏柳;宋朝的蘇黃米蔡;還有書法二聖,書聖王羲之和草聖張芝。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世稱"書聖",著名書法著作有《蘭亭序》等。曾歷任秘書郎、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
  • 宋代蘇、黃、米、蔡書法算什麼?當代這四位才是經典!
    當代沈、李、王、沃書法,已經超越宋代蘇、黃、米、蔡?當我看到這句話時,突然間血壓上升,嚇得我渾身發抖。說這句話的網友不知道是嘲諷?還是讚美?那麼,網友說的當代這四位都是誰呢?我想了一下,應該是沈鵬、李鐸、王鏞、沃興華。為此小編今天特意將這四位的書法拿出來探討一下。
  • 書法史上「宋四家」蘇黃米蔡,蔡是蔡襄的理由已找到
    對於「宋四家」蘇、黃、米、蔡,其中「蔡」到底是指蔡京還是蔡襄呢?在中國書法史上一直是聚訟紛紛,眾說不一。很多人認為是蔡京,只是因為蔡京是奸臣,所以這個名額呢便被蔡襄給佔了。蘇、黃、米、蔡塑像。書法書傳承的藝術,書法史上每一位書家皆從傳統中來,即所謂的傳統派,對他們而言,即便是沒有創新也是實實在在的繼承者;而蔡京呢,無論是在復古還是尚意創新上,不足以成為「四家」中一員。蔡襄《扈從帖》(又稱公謹帖) 紙本23.3X21.3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蔡京的書法藝術有姿媚毫健、沉著痛快的特點,能體察宋「尚意」的書法審美。
  • 「蘇黃米蔡」、「顛張醉素」……這些書法大咖,你都知道嗎?
    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禪師碑》等。柳公權《玄秘塔碑》蘇黃米蔡指宋「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南宋以來的著名匯帖中,多數刻其法書,流播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在「北宋四大書家」中,實可首屈一指。康有為曾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意為宋代書法家講求意趣和個性,而米芾在這方面尤其突出。
  • 瘦金體書法,區別於歐顏柳趙,蘇黃米蔡
    不過,若論起宋代書法藝術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最主要的實踐者除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人之外,宋徽宗趙佶也因為他的瘦金體而「獨具面目」,自成一家。他們皆受唐代書家影響。影響最大的,又要算褚遂良和顏真卿二人。
  • 宋代四大書法家是否以蘇東坡的成就最高呢?
    他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也是大書法家,為「宋四家」之一,他也是一個畫家,擅長尤擅墨竹等,他的書法與文章一樣豪邁,有《醉翁亭記》,《寒食帖》等書法傳世!
  • 書法家劉正成:明代書法高峰非「吳門四家」,而是當年「醜書家」
    日前,他在接受有關媒體採訪時談到,明代書法高峰不是「吳門四家」,而是當時的「晚明六家」,而他們幾乎都是當時的「醜書家」。而劉正成認為明代書法的高峰不是在吳門,而是「晚明六家」。「晚明六家」即徐渭、董其昌、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如果加上北方的傅山就是七家。當時蘇州地區民居加高,出現掛軸書法作品,於是文人書法、藝術書寫成為書法主流,書法作品變大也引起了書法技法與書法工具的重大變化。「晚明六家」是此中變化的關鍵人物。
  • 韻外之致,意在筆先,話說宋代書法
    書法藝術歷數千載之演進,在宋代亦達到了一個高峰。與宋代山水畫一樣,宋代書法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趣味與美學特色:不滿足於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達出內在風神,作品不過是通過筆墨藉以表達書法家不能不盡主觀心意靈氣的形式。範仲淹《遠行帖》31.1*39cm,行書,11行90字 粉花箋本。
  • 兩宋書法,鮮明的尚意之風
    宋代以歐陽修、蘇軾為代表,倡導「學書消日」的態度和「意造無法」的創作觀念,注重張揚書家主體精神世界的特殊性。無論是天資極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蘇東坡,還是高視古人的黃庭堅和蕭散奇險的米芾,都力圖在表現自已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使學問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並給人以一種自由抒寫的審美意趣。
  • 蘇軾奠基的「尚意」書法及理論,在宋代得到了廣泛的繼承和發展
    從書法美學的角度看,「尚意」並不僅僅是宋代書壇的一時之風,它甚至可以被作為書法審美的本質特徵來看待。早在東漢時期,蔡邕就從書法創作上提出重意,「欲書先散懷抱,任情致性」。南朝粱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更明確地提出重意;唐代孫過庭在其《書譜》中指出書法抒情達意之功能,「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故可達其性情,形其哀樂。然而這種「尚意」的審美觀充分明朗化並成為一種風尚,仍是在宋代。宋代書法尚「意」,是對唐人書法尚「法」的一個創作理念上的更新。
  • 書畫收藏:書法大家稱謂大全,長知識!
    在書法圈裡經常會提到這些人和稱呼,他們是書法圈內的名家,也是後人學習書法的楷模。喜歡書法,這些書法大家的稱謂一定要了如指掌,默然於心。
  • 教師節以書法的名義,感謝恩師!
    教師節以書法的名義,感謝恩師! 感謝我的書法老師 告訴我什麼是書法
  • 書法之美丨似斜反直,似欹反正.
    然,在中國書法史上宋代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是中國古代書法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因為宋代書法開啟了無法而法的寫心時代,文人化時代,個性化時代。蘇門三英傑宋代書法代表人物宋四家——蘇黃米蔡,在四位書家中蘇軾、黃庭堅、米芾是極具個性的書法家。
  • 說說史上四位「奸臣」書法大家,技藝精湛,人品低劣
    是對一個有才藝的人最高的褒獎與評價。確實從古到今,品德高尚,技藝精深的大師為數不少,比如寧願蓄鬚也不登臺為日本人演出的梅蘭芳先生,在抗美援朝時期為志願軍捐獻飛機的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在文學史中,被冠以「人民藝術家」榮譽的老舍先生等等。
  • 公共基礎知識:北宋書法四大家
    在以「文儒之盛」著稱的宋代,書壇上的狂放氣息逐漸減弱,道德觀念悄悄注入字裡行間,許多政治活動家兼書法家,詩宗杜甫,文繼韓愈,書法師承則選中了顏真卿。「人品」與「書品」相統一,成了這一代人的共同追求,其中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四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書法風格,而且成就最高,故被後人合稱為「宋四家」。明清以來,有一些人認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應該是蔡京,後人不齒其為人,所以把蔡京換為蔡襄,並認為蔡襄的藝術成就在蔡京之上。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 宋代郭熙《寒林圖》、黃庭堅尺牘現身臺北故宮南院
    中唐(八世紀)以前,人物畫盛行,以東晉顧愷之、唐代吳道子為代表,到了五代,山水畫與花鳥畫取代原本人物畫的中心地位,花鳥畫奉西蜀黃筌「鉤勒」、南唐徐熙「沒骨」技法為圭臬,山水畫則有華北的荊浩、關仝與華南的董源、巨然等名家。
  • 書法圈裡的人,這些要脫口而出!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紹彭,後者代表作如《雜書卷》等蘇黃米蔡:指宋「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蘇氏代表作如《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寒食詩》、《醉翁亭記》等;黃氏代表作如《松風閣》、《蘇軾寒食詩跋》、《花氣詩》、《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樓詩》、《苕溪詩帖》、《蜀素詩》等;蔡氏名作如《萬安橋記》《顏真卿自書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說為蔡京。
  • 文天祥的生日,看文天祥的書法
    記得兩年前,國家博物館拿出館藏文物,做過一次貫穿中國書法史的大型展覽。我去看了,當從浩如煙海的明清書作中清醒過來,我忽然不記得宋朝有過誰了,於是折返回去,便看到了文天祥的這幅長卷。        堂堂的國家博物館,居然沒有一張蘇黃米蔡,著實有點尷尬。
  • 來看看歷代書法大家的籤名吧!
    張芝是中國書法史第一位巨匠,他從小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恆《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據說張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懷素也曾一日九醉,時人常呼之為醉僧。他曾在寺內粉壁長廊數十間,每因酒後小豁胸中之氣,便提筆急書於粉牆之上,其勢若驚蛇走虺,驟雨狂風;滿壁縱橫,又恰似千軍萬馬馳騁沙場。為此,時人又稱懷素為「狂」。說懷素之與張旭,是「以狂繼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