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渝新歐」「義新歐」「長安號」……一列列馳騁的中歐班列將急需的防疫及生產生活物資送至沿線各國,為戰勝疫情增添了信心和力量,成為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 「中歐班列順利運行,展現出顯著優勢。中國用實際行動傳遞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力量。」
-
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東莞至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開通
2020年8月18日,伴隨一聲汽笛長鳴,一趟滿載著粵港澳大灣區優質工業品的中歐班列從深圳平湖南站緩緩開出,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經莫斯科、明斯克、馬拉舍維奇、華沙、漢堡等地,一路向德國杜伊斯堡駛來。班列全程運行13438公裡,是中國運距最長的中歐班列之一,也是深圳平湖南站開出的首趟中歐班列。
-
德國杜伊斯堡喜迎山西首發中歐班列
在這喜悅的收穫季節裡,首列由中國山西始發的中歐班列抵達德國杜伊斯堡市魯爾貨運站。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駐杜塞道夫總領事馮海陽,德國杜伊斯堡市第一副市長奧森爾、北威州政府代表文德、德國鐵路公司貨運總經理舒爾茨等中德嘉賓100多人出席班列抵達儀式。
-
內蒙古中歐班列開出「加速度」
近日,美國《華爾街日報》一篇題為「新冠肺炎疫情帶火中歐班列」的文章稱,中國近年來重新激活了經由中亞連接中國和歐洲的鐵路貨運,中歐班列經歷了史上最繁忙的幾個月。疫情發生以來,二連海關統籌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動態加碼便捷舉措,確保了中歐班列的安全運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航運線路大面積停滯,中歐班列卻逆勢「走紅」。疫情當下,國際物流受阻,海運、空運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中歐班列卻憑藉獨特優勢,駛出一條逆勢上揚的軌跡,承載起一年的希望。
-
西媒:中歐班列助力德國經濟復甦
中國網8月14日訊 西班牙《國家報》近日發文指出,在新冠疫情肆虐之時,中德貿易往來並沒有因此中止,反而穩步提升,這主要歸功於中歐班列的恢復運行。在當前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中,中歐班列正在新絲綢之路上發揮著新的重要作用。杜伊斯堡位於德國魯爾區西部,是北萊茵-威斯伐倫州的第五大城市,擁有歐洲最大的內陸港——魯羅爾特港。
-
「中歐班列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來自中國和歐洲多國的運輸與物流企業及行業從業者圍繞中歐班列的重要貢獻、發展前景等議題深入交流,約250位參會人員還進行了「一對一」在線洽談,達成多項合作意向。面對疫情挑戰,中歐班列成為中歐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重要支撐。
-
中歐班列(鄭州)國際運郵通道雙向貫通
中歐班列(鄭州)首趟進口運郵班列雖「姍姍來遲」,但意味著我省國際郵件陸路往返運輸通道全部打通,實現中部省份國際郵件利用中歐班列直達歐洲、歐洲郵件直達河南的供應鏈閉環,這對河南提升開放通道和開放平臺優勢,打造鄭州國際郵件樞紐口岸,推進中歐班列(鄭州)創新發展,豐富「陸上絲綢之路」建設內涵具有重要意義。 樞紐鄭州,天下通郵。
-
中歐班列危難時刻顯身手
簡化辦理出口通關手續,指導企業用好中歐班列運力優勢、成本優勢以及海關政策優勢,助推珠三角傳統商品、特色商品、優勢商品聚集出口。同時,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AEO互認合作力度。海關總署出臺支持中歐班列發展的10條措施,廣州海關在此基礎上細化出臺具體扶持方案,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裡,通過「多程轉關」的方式,企業可疊加利用鐵路運輸和遠洋航運等優勢,還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提前申報』和『收發貨人免於到場協助查驗』,充分利用『線上海關』進行線上申報、審批、放行,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間,也最大限度避免了人員聚集,減少了企業人力成本。」廣州海關所屬廣州車站海關關長楊靜介紹。
-
中歐班列迎來全面復工
楊子航說,關鍵時刻,是成都國際鐵路港區各部門的出手援助,幫他和公司渡過了難關。 受疫情影響,國內部分地區開行的中歐班列停開或減開。但隨著各地復產復工,中歐班列也陸續恢復開行,將成為連接中國和歐洲商品的重要通道。
-
巴庫中歐班列首發 金華中歐班列運營線路增加至12條
9月10日8時30分,在辦結海關手續後,載有100個標準箱出口貨物的75104/3次中歐班列從金華南站啟程,開往8000多公裡外的巴庫埃巴特車站,標誌著金華—巴庫中歐班列成功首發。至此,金華中歐班列運營線路增加至12條。
-
助力「雙循環」,中歐班列跑出「湖南加速度」
伍萍供圖近日,觀潮君從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鐵集團」)了解到,2020年,湖南中歐班列開出437列,同比2019年的230列,開行數量將近翻番,貨運量排在全國前列。2020年,在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的形勢下,湖南中歐班列開行實現「逆勢」增長,交出了亮麗「成績單」。這不僅讓其自身獲得了巨大發展,提高了知名度,也為湖南搭建起了一條通聯世界的「橋梁」。
-
中歐班列跑出了新速度(十三五·中國印象(17))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國際客運航線停飛、公路受阻、水運停滯等情況下,中歐班列成為中外企業進出口的主要運輸通道。有外媒感嘆道:疫情期間,中歐班列的運行次數不減反增,這展現出「一帶一路」在擴大貿易與商業交往中頗有潛力的一面。
-
首列「義烏-河內」中歐班列從憑祥出境
,這列滿載電子配件、塑料製品、化纖襪子等出口產品的班列經海關監管辦結通關手續後順利出境。 這趟班列是首列「義烏-河內」中歐班列,共裝載70個標箱,總重量82.5噸,貨值54.6萬美元。義烏市一家公司的業務員蔣興權說,疫情期間,因鐵路運輸具備零接觸、運量大等優勢,中歐班列成為中越之間貿易暢通的「東風快車」,公司乘著這趟「快車」,業務規模有所擴大。
-
首列中歐班列「奧迪整車進口班列」抵達西安
10月15日上午10點30分,搭載著82臺奧迪汽車的首列中歐班列「奧迪整車進口班列」,從德國不萊梅哈芬港順利抵達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
-
首列「伊斯坦堡—西安」中歐班列成功開行
中新社西安12月23日電 (記者 阿琳娜 梅鐿瀧)首列「土耳其·伊斯坦堡—中國·西安」中歐班列成功開行儀式23日在西安舉行,該班列的開行為兩國進一步加強經貿往來提供了重要助力。
-
「灣區號」跨境電商中歐班列從深圳啟程!
12月5日上午,伴隨著長鳴的列車汽笛, 「灣區號」跨境電商中歐班列從深圳平湖南鐵路貨運場站駛出,標誌著廣東首個跨境電商中歐班列正式開行。此列「灣區號」 跨境電商中歐班列主要裝載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活家居、日用百貨,電子產品等貨物,共20.6萬個包裹。班列經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預計16天後抵達匈牙利布達佩斯,貨物清關完畢後將被分撥至歐洲各個國家。關企合作,同向發力。
-
探訪「西安港」中歐班列營運中心
」網絡主題採訪團來到「西安港」中歐班列營運中心。作為中歐班列運行總樞紐,該中心對班列的安全、高效運行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據西安國際陸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邵博爾介紹,該平臺的「北鬥在途監測系統」能夠利用大數據分析實時掌握貨物運送情況,大大提升了班列運行效率和精準度,也為「長安號」的品牌化、高效化發展指明方向。 「我們在『西安港』中歐班列營運中心還能和來自世界各國的客商、貨代公司洽談,通過開展數據比對分析做好運輸服務。」邵博爾說。
-
青海德令哈至俄羅斯巴爾瑙爾中歐班列成功開行
央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記者宋雪)10月9日上午,青海德令哈至俄羅斯巴爾瑙爾75026次中歐班列從德令哈站緩緩駛出,標誌著青海省又一趟貨櫃國際班列成功開行。這是繼青海雙寨、格爾木之後開發的第三條中歐班列線路,打開了青海多點多線國際班列運輸大通道。
-
成都青白江:中歐班列如何成「帶貨王」
來自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德國、波蘭、拉脫維亞、匈牙利、瑞士、荷蘭、伊朗、立陶宛、比利時、韓國、伊朗等重要物流節點國家和地區的知名人士聚焦中歐班列、智能物流、跨境商貿等行業熱點展開交流,尋求發展商機,為中國西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後疫情時代的聯通發展助力。博覽會的背後,是物流運輸和供應鏈體系的快速發展。
-
中歐(商鄭歐)國際班列開行
據介紹,此趟班列運載的貨物主要包括電子產品、服裝原材料、日用品、機電設備元器件、建築材料等,以商丘及周邊地區為貨源地,覆蓋河南、山東、江蘇和安徽四省貨物。 截至今年11月底,中歐班列(鄭州)7年多來累計開行3774班,累計貨值156.68億美元、累計貨重204.9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