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熊孩子」真難管,「費斯汀格法則」在育兒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2020-12-11 彥爸娟媽育兒

娟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漫長的過程,在這段時間裡需要家長為之付出很多。在孩子小時候,由於思想觀念等方面還不成熟,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經常會闖禍。如果自家的孩子非常調皮,家長肯定也會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教育方法而感到頭疼。

孩子調皮搗蛋很難管,家長要運用"費斯汀格法則"

之所以小孩子非常淘氣,是因為他們的天性本就是愛玩好動,一些家長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孩子犯錯之後往往會採取比較強硬的措施進行制止,想要通過這種果斷的處理方式達到教育的目的。雖然這種教育手段取得的效果在當時看來立竿見影,但是,這也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很深的印象,有可能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不良影響。

有些孩子就喜歡和家長對著幹,例如啃手指甲,這也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大部分家長在看到孩子啃手指甲後第一反應就是強行制止,並告訴他們這種習慣不衛生。可是孩子年齡尚小,根本不懂何為衛生何為不衛生,於是就會再次犯錯,最後家長氣急敗壞,甚至對孩子打罵教育。

家長這種迫切想讓別人改變的蠻橫態度也會被孩子學習到,最終就會形成:孩子不斷犯錯,家長一直管教的這種死循環。如果家長遇到這種情況,「費斯汀格法則」也許能幫助到你。

一、什麼是「費斯汀格法則」

相信大家看這個名字就能明白,這是一個人名法則,發現這一法則的人正是費斯汀格。他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在他的研究生涯中發現了很多法則以及定律,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費斯汀格法則就是其中比較實用的一項,他認為如果一件事之後的走向為100%,能夠由人控制的佔90%,意料或者計劃之外的佔10%。

為了讓人們更深刻的理解,費斯汀格在書中描述了他糟糕的一天。早上起來因為妻子的不小心他把自己的表打壞了,他將自己的怒火發洩在家人身上。隨後他剛到公司,發現公文包忘拿,回家後才想起來家的鑰匙在公文包裡,於是他只好向妻子求助。在妻子急匆匆趕回家的時候不小心撞倒了一個水果攤,最後還賠了一筆錢。

這一舉例雖然看起來比較荒誕且巧合,但這在實際生活中也會經常發生,很多人也肯定遇到過這種事。通過這個例子,費斯汀格向大眾闡述明白自己發現的法則,自己糟糕的一天中只有手錶摔壞是意料之外的事件,其他的事情其實完全可以通過人為行動避免。

這項法則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很多學者的注意,經過親身實踐他們發現巧妙運用這一法則在處理各種問題時也會非常輕鬆。後來在一些權威人士的推廣下,費斯汀格法則得到了廣泛應用。

對於普通人來說,巧妙運用費斯汀格法則也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很多難題,特別是在教育孩子這一方面,往往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費斯汀格法則"有哪些教育優點!

1、讓孩子從根本上認識自己的問題

孩子變得越來越懂事,這應該是很多家長所盼望的事,可這並不能在所有孩子身上實現。由於他們年齡尚小,看待問題的方式並不成熟,所以孩子經常會出現屢教不改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家長運用費斯汀格法則能夠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問題所在,從而可以達到更加有效的教育成果。

2、樹立孩子的正確思想

人在孩童時期並不會形成固定的思想觀念,相信很多家長也能認識到這一點,孩子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往往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發生轉變。這時候家長如果能教給孩子費斯汀格法則,那麼他們看待問題的方式就會一改之前的刻板觀念,從而有利於正確思想觀念的樹立。

3、有利於孩子以後的發展

作為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一問題上必須要樹立長遠的看法。如果一味地採取傳統的教育方式,肯定會讓孩子與時代脫軌。費斯汀格法則不僅能用於教育,同時還可以處理其他很多方面的問題。家長如果可以將其巧妙運用起來,這能讓孩子以後的發展道路更加順利。

費斯汀格法則本身有諸多優點,這也是很多人通過親身實踐得出來的經驗。讓孩子變得更好正是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必須要廣泛吸取外界優秀的教育方式,並且結合自身情況將其運用起來。

三、家長如何有效地使用「費斯汀格法則」?

1、及時控制情緒

在得知孩子犯下比較低級的錯誤並且造成嚴重後果之後,大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憤怒。這只是教育過程的一個起點,也屬於費斯汀格法則中的那10%。在之後,家長需要做好剩餘的90%才能讓事情完美解決。

在決定處理方式之前,家長應該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打罵孩子不會解決任何問題,甚至還會讓問題進一步惡化,這有可能影響到孩子以後面對問題時會持有怎樣的態度。

2、讓孩子冷靜下來

孩子們的興奮點很低,有時候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能讓他們高興很久。很多時候即便他們犯錯了也不會及時發現,如果家長在這時批評孩子也並不會起到有效的作用。應該讓孩子先冷靜下來,這樣能夠讓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表達和理解的意思也會相對比較理性,從而更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3、教育方式的選擇

這一步正是費斯汀格法則用在育兒領域最關鍵的一步,事情後續90%的發展都取決於家長教育方式的選擇。其實這一步並沒有給家長們標準答案,適用於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調節,其中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莫過於「說教法」,這樣能夠讓家長和孩子理性的溝通,通過對問題的剖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錯誤所在,這在以後也能幫助孩子避免再犯同類錯誤。

其實費斯汀格法則只是為家長們提供了一種思考方式,最終在實際中應該如何作用還是要根據自己和孩子的生活環境進行調整。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調皮搗蛋的孩子闖禍之後,家長的處理方式往往會最大程度決定孩子以後的成長道路,所以家長在選擇教育方式時也要謹慎思考,避免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人類文明的發展讓社會中的每一層關係得到了進一步剖析,從中可以看出人們最喜歡探索的莫過於對於未來的掌控。家長們的未來正是自己的孩子,在培養他們的過程中眼光也要放長遠一些,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得到更加美好的未來。

今日話題:你們是否會選擇運用費斯汀格法則來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

我是娟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關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都是有心無力,尤其是在孩子小時候,犯錯又不能打,說教孩子又不聽,每次孩子闖禍了家裡還總是會有老人維護著,所以即使想給孩子立規矩,也難以貫徹。熊孩子屢教不改,父母巧用「費斯汀格法則」,不做無用功齊女士有一個5歲的兒子,從小就被家裡嬌生慣養,一直都是無法無天,對於這件事情齊女士也是非常無奈,對於一個媽媽而言,沒有什麼能比得上孩子的教育更重要,但是每當孩子淘氣不聽話的時候,齊女士單靠說教,根本沒有辦法震住孩子,
  • 熊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巧用「費斯汀格法則」,不做無效溝通和打罵
    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外面,這種孩子就被叫做熊孩子。對於熊孩子,家長教育起來那叫一個頭疼,無論怎麼說教他們就是不改,每天都調皮搗蛋,搞得家裡烏煙瘴氣的。後來這個熊孩子被他表姐打得再也不敢來玩,事後有問那個熊孩子為什麼要推他姑姑,他表示只是為了好玩。對於熊孩子的管教,相信每個父母都是用了各種辦法,有的已經上了棍子,想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最後取得的結果都不怎麼好。那麼怎麼來管教熊孩子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費斯汀格法則」。
  • 孩子難管不知如何是好?學會「費斯汀格法則」,讓你成功掌控孩子
    什麼是「費斯汀格法則」?費斯汀格法則說的是當生活的事情為100%時,其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不可預估和控制的,但是剩下的90%,我們是可以控制的。可很多人會因為這10%的事情,導致自己被情緒牽著走,最後把本可控制的90%也變成了不可控制。
  • 「費斯汀格法則」的作用:改善孩子的「熊」脾氣,讓孩子變乖巧
    家長們不妨嘗試下"費斯汀格法則",說不定會得到意外的驚喜。"費斯汀格法則"的定義大致為: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只有10%是由事件本身屬性決定的,其餘90%是由你因這件事產生的反應導致的。這個法則的產生是源於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的一本書中的故事,這則故事可以簡稱為"卡斯丁鬧心的一天",這天所有意外的產生都只是因為卡斯丁將手錶遺忘在了洗漱臺。那麼"費斯汀格法則"的優點到底在哪裡,才說它能夠幫助家長管教孩子?
  • 聊聊「費斯汀格法則」與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剛好看到費斯汀格法則,來聊聊為什麼規律作息,睡眠引導或是自主進食等,降低父母的養育壓力,是為了給孩子更多「高質量的陪伴」。什麼是費斯汀格法則?「費斯汀格法則」是由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提出的,他認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的,而另外的90%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 用費斯汀格法則看蝗蟲入境雲南
    □ 張京徽    美國社會學家費斯汀格曾提出過一個很著名的法則,叫費斯汀格法則。這個法則是這樣說的: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如果用這個法則來看待似乎「多災多難」的2020年,其實你會發現,人們對一些事情反應有點過激。剛剛發生在雲南的黃脊竹蝗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孕期多做四種運動,順產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其實,孕期準媽媽如果在孕期經常進行以下四種運動,也可幫助你有效減輕分娩的疼痛,在順產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1、盤腿練習坐位保持背部的挺直,兩腿彎曲、腳掌相對,儘量靠近自己的身體,抓住腳踝,用兩肘分別向外壓迫大腿的內側,使其伸展,這種姿勢每次保持20秒,重複數次。如果你感到盤腿有困難,可以在大腿兩側各放一個墊子或者背靠牆而坐,但要儘量保持背部挺直。
  • 費斯汀格法則‧ 四無量心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金,兒子這天參加遊泳比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了應有水準,初賽就被淘汰了…… 故事就說到這裡。我們試想想,如果我們是故事裡的其中一員,我們應如何處理? 其實這個故事是一個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Festinger)說出來的。
  • 費斯汀格法則:永遠不要對自己做這12件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很出名的行為理論,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所以,費斯汀格法則就是為了告訴我們:當你做錯了1件事後,需要用9件事來彌補,但這9件事必須慎重選擇,否則你會追著錯誤,越跑越遠。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但我們可以及時止損。
  • 黃磊家仨孩子,為什麼偏偏老二「難管」?你家是否也有這樣的問題
    我還記得我剛開始出去上大學的時候,有個室友家裡有3個小孩,因為很多跟我們差不多年紀的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我總覺得其實三個小孩的教育還挺難的。這一點我相信家長們都應該有共鳴。老大經常上熱搜我們比較熟悉,對於黃磊的教育方式,大家有褒有貶,但是不得不承認,多多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她在同齡人中比較成熟,乖巧懂事,所以現階段多妹應該是最「難管」的了吧。
  • 每一個悲劇背後,都有活命的機會|心理學:費斯汀格法則
    遠離那些可以避免的悲劇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理論——費斯汀格法則,認為人生中10%的事件,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90%,則取決於你對選擇的反應。也就是說,生活中絕大部分事情都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很多時候悲劇的發生,也是自己所導致的。
  • 《熊爸熊孩子》喪偶式育兒諷刺犀利,沙溢美嘉張偉三人同框太逗!
    最近沙溢在他的新劇《熊爸熊孩子》又被熊孩子虐了,依然是自帶笑點,即使西裝革履氣場十足,但一出場滿屏觀眾還是在刷 「金鐘罩,鐵布衫兒」。在《熊爸熊孩子》中沙溢是一個典型的只懂賺錢不懂陪伴家人的精英人士,不聞家務事一心向事業。然而就在他人生即將邁向成功的時刻,被副手李有為暗算失業,又因觀念矛盾得罪了自己的妻子金子,導致妻子離家出走。
  • 熊孩子房間總是一團糟?讓他自己收拾,除了家裡整潔還有意外驚喜
    「文/宋媽說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相信家裡有孩子的朋友都知道,給他們收拾房間,是一項多麼浩大的工程吧。孩子老實點還好,收拾完可以保持幾天,要碰上個「熊孩子」,寶媽一天光收拾屋子,就累夠嗆了。碰上「熊孩子」屋子亂,家長只能忍?這你就錯了,想讓房間乾淨整潔,遠比寶媽們想像的簡單。
  • 「虎媽」應採兒育兒法則,「暴脾氣」背後,才是完整的家庭教育
    應採兒作為「圈內」出了名的「暴脾氣」,也一向以「虎媽」著稱,然而「虎媽」育兒法則被爆出後我們才發現,原來「虎媽」並不是靠「暴脾氣 原本「衝動」的陳小春都準備答應了,沒想到卻被應採兒攔了下來,還對「小小春」說到: 「你想要的鋼琴很貴,家裡現在還沒有辦法給你買,如果你真想要的話,那麼你就要好好學,等你學好以後,有一天生日爸爸媽媽會送給你。」
  • 可能是方法不對,這3個動作,助你「一臂之力」
    其實臀部的線條並不是很難練,可能是你沒有找到鍛鍊的方法罷了,下面的幾組動作,讓你練出性感的「蜜桃臀」!一、臀腿線條太難練?可能是方法不對,這3個動作,助你「一臂之力」1、直腿硬拉站立時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將骨盆和脊柱保持在中性位置,雙手握槓鈴,彎曲臀部,並在吸氣時彎曲(注意,小腿與地面之間的角度不應改變) ,然後在呼氣時將腳牢牢踩在地面上。
  • 這份冬季奔跑乾貨,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
    當然,冬天肯定會對你「凍」手「凍」腳,如何暢快奔跑?這份冬季奔跑乾貨,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有一個經典的冬季跑步三層穿衣法則,能適應大多數冬季運動場景,也方便隨時穿脫:內層排汗,中層保暖,外層防風。貼身衣物應避免棉質而選擇輕便、透氣的速乾麵料;外層的防風裝備則是為風雨天氣而準備,防止熱量迅速被風帶走;中間層則根據實際溫度,選擇是否需要增加保暖衣物。
  • 孩子真難管?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熊父母」
    我所知道的兒女不孝這種事,有很大一部分根源都出在父母身上,如果你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教會他尊老愛幼,又怎能奢想他長大後孝敬父母呢?如果你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教會他躬謙禮讓,又怎麼能奢想他長大後成為三觀正確的人呢?
  • 助你一臂之力!2021年哪些命格貴人運最旺?
    能否遇上貴人助你一臂之力?接下來,就跟大家一起來探討,在2021年哪些命格貴人運最旺,易得人助? 而錢財貴人的出現,有利於主動開發財源,因此你要多與異性長輩、商界精英接觸互動,或是出入高級會所等,錢財貴人就隱身其中。到了人多的地方,更要運用你長袖善舞的交際手腕,讓每個人對你有好印象,這一年財氣有望節節高升。
  • 「熊爸媽」袒護「熊孩子」,19.8萬的可樂,是「熊爸媽」的戰利品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在當今社會,每家每戶,差不多都是一個寶寶或者是兩個寶寶,都被家人當成心肝寶貝似的寵著。這孩子一旦淘氣起來,是任誰都拿他沒轍。有的時候真是讓父母哭笑不得。但是平常的玩鬧還好,一代孩子做出一些過分的行為時,不去指正孩子的話,那麼長此以往,家裡的混世魔王,就會越來越頑劣難馴了。這樣孩子未來進入社會的時候,就很難真正地融入社會。甚至是為自己引起禍端。前幾年網上熱傳的一個熊孩子案例。
  • 為什麼寶寶越來越難管?因為TA長大了……
    與此同時,小傢伙的成長,也讓我和家人有了另一個感性的體會,那就是越來越難管了!她已經不再是只需要吃喝拉撒,一天睡很多覺的baby,而是變成了一個會走路(時常磕碰)、會說話(有時哭鬧大叫)、有自我意識(不聽話)的little gi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