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2020-12-12 藝術與設計雜誌

提到波普藝術,大家首先蹦入腦海的

就是安迪·沃霍爾與《瑪麗蓮·夢露》

△《瑪麗蓮·夢露》系列動圖展示,安迪·沃霍爾

波普藝術,Pop Art

是流行藝術(popular art)的簡稱

正如其字面意思,代表著一種流行文化

從西方興起流行

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不斷融合更新

逐漸發展成為全球化的藝術現象

今天,通過幾位波普藝術家代表人物

一起來感受一下波普藝術的魅力吧

「複製」難道就不是藝術了麼

安迪·沃霍爾是波普藝術的標誌性人物

創作了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黃色香蕉等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非《瑪麗蓮·夢露》莫屬

同時也算是波普藝術的標誌「符號」

1962年,安迪·沃霍爾創作了《金寶湯罐頭》

有時也被稱作32罐金寶湯罐頭

現存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據說,這個罐頭的創意

來自於藝術家的侄子給他的一張生日卡

上面畫的便是當時非常流行的金寶湯罐頭

於是,這件彪悍的作品毫不猶豫地誕生了

畫面上只有這麼一隻圓圓胖胖

聽身紅底白字斜印著字母的罐頭

安迪·沃霍爾用它宣告了

他冷漠的藝術態度和非人性藝術風格的誕生

注重藝術家獨特的個人意識和風格

直接用流行文化

把其中符號化的形象引入到畫面裡來

或將報紙、照片加以剪貼

或對最有名的形象進行不斷複製

這樣逐漸形成了名為波普藝術的新形式

「重複」是他的作品特色

但不是單純的複製,而是對細節和色彩的研究

隨手分享一枚小插曲

「藝術家眼中的藝術家」

↓↓↓↓

大衛·霍克尼,與安迪·沃霍爾齊名

在西方現代藝術史中

通常也被歸于波普藝術麾下

而事實上,用大衛·霍克尼自己的話說

波普藝術家他「只做了5分鐘」

△安迪·沃霍爾創作的「大衛·霍克尼肖像」

因為具有波普意味的繪畫創作

只是霍克尼創作生涯中的一個階段

而後一直投身於「霍克尼式拼貼」創作中

廣告漫畫風的波普藝術

正如波普藝術的定義一樣

讓大眾能看得懂的藝術

「重複、重複、再重複」是其特點

談到波普藝術

除了你可能會首先想到的安迪·沃霍爾

最具代表性的波普藝術家中

即使你不記得羅伊·利希滕斯坦這個名字

但你也會一眼認出他的作品

△《熱狗》,羅伊·利希滕斯坦

△《吻》,羅伊·利希滕斯坦

羅伊致力於漫畫和廣告風格的結合繪畫

作品簡潔、明快、時尚感強烈

標誌性色調和標誌性的圓點繪畫手法

特別符合商業社會追求鮮明個性

引人注目、廣而告之的需求

羅伊與安迪·沃霍爾並稱為

美國波普藝術之父

世界上最迷人的藍

克萊因藍,是這個世界上首個

也是唯一擁有專利的顏色

它被一個人從宇宙中擷取

從此燃燒出巨大的藝術能量

這個人就是被視為波普藝術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藝術家伊夫·克萊因

這位特立獨行開創先河的藝術家

竟然只活了短短34歲

其生命的最後七年,也是他創作高潮持續的七年

這期間,他以合成樹脂混合藍色色料

而得到的高貴而靜穆的「克萊因藍」

開拓了一個嶄新的「感覺空間」

他的大多數作品、繪畫和雕塑中

已經完全被個人色彩所覆蓋

△《 Winged Victory》

是波點代言人,不是波普藝術家

圓點女王、日本藝術天后、話題女王

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諸多標籤加在一起

都不足以囊括草間彌生複雜而多變的一生

美國波普藝術的興盛期

草間彌生

作為唯一一個日本女藝術家

被載入西方波普藝術史

其實,不僅波普藝術

有不少藝術流派都想拉她入幫

「前衛女王」的稱謂真的不是白叫的!

「魔幻的重複」是草間彌生的關鍵要素

比如其經典作品《無限境屋》

內如「萬花筒」一般的變幻和重複

不僅僅是密集恐懼症們的夢魘

更是一般觀者的興奮劑

△《無限鏡屋-數百萬光年外的靈魂》

「怪婆婆」似乎企圖用波點來填滿世界

比如耳熟能詳的「南瓜」

草間彌生是一位非常高產的藝術家

她的個人互動式作品《消融之屋》

參觀者可以在空間裡任意貼上圓點貼紙

展覽過程中,所有物體的表面會被圓點覆蓋

當一個一個波點慢慢填滿整個視線

這一過程稱之為「消融」

每一個物件,每一個痕跡終將全然消失

最會賺錢的波普藝術家

村上隆

作為日本新波普藝術的代表人物

主要致力於結合東西方文化表現內容

他的波普藝術不僅停留在架上藝術品

同時將藝術形象與諸多品牌相結合

也作用於商品文化,即常提到的「藝術衍生品」

so也被戲稱「最會賺錢的波普藝術家」

最被大家熟知的就是「太陽花」

來圍觀一波fafa

村上隆一直將安迪·沃霍爾視作典範

「藝術不再是曲高和寡的架上作品」

沃霍爾的這種姿態被村上隆全盤繼承

村上隆打通了藝術與商業的界限

為全球當代藝術補充了另一種文化環境

波普藝術創作的明顯特點可以總結為

拼貼、重複和挪用這三種

與「哲學化」強調深度的藝術作品不同

波普藝術打破了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

讓大眾接觸到了能看得懂的藝術

so民間戲稱叫波(tong)(su)藝術

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美術】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美術】能看得懂的波普藝術 > 正如波普藝術的定義一樣 讓大眾能看得懂的藝術 「重複、重複、再重複」是其特點 談到波普藝術 除了你可能會首先想到的安迪·沃霍爾 最具代表性的波普藝術家中
  • 羅伯特·韋恩布萊特粉彩藝術邂逅波普藝術
    去年9-10月期間,在中國太原市舉辦了波普藝術與粉彩畫藝術的聯展,其中展出了安迪·沃霍爾的收藏版畫與羅伯特·韋恩布萊的粉彩原畫、和限量粉彩藝術衍生織物,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什麼是波普藝術?波普藝術是一種流行風格,它以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誕生於英國,「藝術應反映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應表現在藝術中」這藝術觀念被波普藝術家所遵從,波普藝術從而出現在大眾視野。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安迪·沃霍爾作為波普藝術領袖,作品深受大眾喜愛,在太原,安迪·沃霍爾邂逅粉彩藝術。什麼是粉彩藝術?
  • 愛「拼」才會贏的藝術——波普藝術
    其實「波普」是Pop一詞的音譯,它是Popular的縮寫,意為「流行」。所以波普藝術也應該被理解為流行藝術。我們聽說過流行音樂,流行服飾,流行顏色等等,那麼「流行藝術」也跟它的字面意思一樣,是一種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流行的、通俗的藝術。
  • 波普藝術在中國
    這位美國波普藝術的先行者,將舊報紙、老照片、廢紙盒、舊輪胎、爛繩頭、破麻袋、紙頭布片、瓶瓶罐罐,佔滿了中國美術館一層的三個大廳。當時的盛況讓藝術界人士至今記憶猶新。評論家鄭勝天回顧說:「勞申伯格帶著中國觀眾一步走過100年的西方現代藝術史。中國人需要知道他們的鄰居在做什麼,他們的面貌是什麼。」
  • 「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
    但就是安迪·沃霍爾的這幅《瑪麗蓮·夢露》,成了波普藝術不朽的傑作,所以這到底是個什麼藝術?簡單來說,波普藝術起源於二十世紀中葉的英國。因為美國的兩種社會根源:「流行」和「金錢」催生了波普藝術更加的繁盛。想要看懂又潮又有錢的波普藝術也不難,我們就從它的幾位藝術代表來看看:波普藝術是怎麼「不正經」的?
  • 波普藝術為何被指「不高貴」?
    >而是說,相對於古典主義的油畫波普藝術曾被指「不高貴」那麼,波普藝術為何「不高貴」?這恰恰能概括波普藝術的本質消費主義當時的美國從二戰的陰霾的中走出經濟荒蠻式增長商業景象一片欣欣向榮商業迅猛發展是波普藝術得以在美國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政治上的自信
  • 安迪沃霍爾與他的波普藝術
    1970年代沃霍爾就曾說:「未來,每個人都能當上15分鐘的名人」,預測大眾媒體時代的到來。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安迪沃霍爾出生於1928年,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也是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
  • 波普藝術之父:理察·漢密爾頓
    阿爾斯泰·蘇克(Alastair Sooke)寫道,波普藝術通常被認為是典型的美國藝術形式,但它卻萌發於英國。主題為波普藝術的百事達展覽「世界越來越流行」(The World Goes Pop),將於9月在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開幕。通常,波普藝術被理所應當地認為是典型的美國藝術現象,這個看法似乎理由充分。
  • 被時尚圈青睞的波普藝術是什麼?波普風格服裝又該如何搭配?
    各大品牌也陸續發布了2020年春夏系列,看了這麼多品牌的走秀,小曇發現不管是哪個品牌新一季的服裝設計,都始終繞不開波普藝術,像Chanel 2020春夏系列和LV 2020春夏系列都在服裝設計中運用了波普藝術。
  • 波普藝術及設計的創造者-安迪沃霍爾
    提出這個名言的安迪沃霍爾在上個世紀是藝術界的風雲人物,當然讓他出名的不僅僅是這個名言,更多是他的波普藝術安迪沃霍爾於1928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出生,他是捷克移民的後代,也是在貧民窟長大孩子,1949年他從卡內基理工學院學習藝術並獲得圖形設計學士學位之後他便搬到了紐約開始商業插畫的職業生涯。
  • 波普藝術源於商業美術形式的藝術風格
    波普藝術,Roy Lichtenstein,一種主要源於商業美術形式的藝術風格,其特點是將大眾文化的一些細節,如連環畫、快餐及印有商標的包裝進行放大複製。波普藝術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萌發於英國,50年代中期鼎盛於美國,後期在紐約發展起來,此時它所反對的抽象表現主義正處於最後的繁榮時期。60年代中期,波普藝術代替了抽象表現主義而成為主流的前衛藝術。在60年代後期,波普藝術開始讓位於極少主義藝術(MINIMAL ART)和硬邊畫(HARD-EDGE PAINTING)。波普藝術主要方面是新時期藝術家將商業藝術和近現代藝術聯合在一起的一種表達形式。
  • 始於1962——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
    他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方式將高雅藝術、通俗文化、先鋒藝術融合,打破商業藝術和純藝術的界限,創造了一種人人都能欣賞的藝術,締造了波普藝術的不衰傳奇。他對藝術的革新至今都深刻影響著全世界的藝術家。對於沃霍爾來說,海報提供了更大的表達自由,作為面向公眾且具有傳播功能的藝術形式,它們無須束縛於美術館的白盒子裡,可以被放置或張貼於城市各個角落,各個熙熙攘攘的街道,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那些從不參觀美術館的人。而這一想法正是波普藝術的基礎。本次展覽中展出的多幅海報,將以更多元的視角呈現沃霍爾作品中藝術與商業廣告的關係。
  • 設計|優衣庫變時尚的套路:波普藝術!
    凱斯·哈林波普藝術?流行藝術?啥是「波普」?其實就是「Pop Art」(Popular Art)的音譯。你只需看看商場裡的T恤、球鞋、商業空間中的設計、雜誌的封面,甚至看看短視頻,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波普元素在我們這個時代其實是無處不在的。波普藝術的歷史發展和特點其實可以總結為三個部分,掌握了這些特點,你也能創作出波普藝術風格的設計。
  • 感受波普藝術的靈魂 藝術家安迪沃霍爾藝術作品展在寧開幕
    在波普的世界裡生活就是藝術,藝術就是生活。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是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和領袖,對波普藝術影響最大的藝術家。被譽為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 波普藝術:後機械複製時代的變革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波普教皇安迪沃霍爾約翰菲傑拉德甘迺迪英俊、富有、年輕。在1961年1月21日,他坐上白宮總統寶座的那一刻。他幾度證明自己幹勁十足。他的活力、快樂與魅力跟他的智慧和領悟力一樣無人能及。他集結在身邊的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最傑出的團隊。
  • 致敬波普藝術風格 膠囊系列
    當前衛不羈的格調,遇上玩趣大膽的風格美妝與藝術的跨界,帶來色彩與質地的碰撞#YSL紅唇啵普# 膠囊系列以跨界限定包裝 致敬波普藝術風格跨界包裝 致敬波普伊夫·聖·羅蘭先生一生熱愛藝術,熱愛收藏。無論是時裝還是美妝,他曾多次將藝術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使美和時尚上升到全新的高度。1965年,聖羅蘭先生的第一個藝術系列「蒙德裡安系列」問世。他以荷蘭畫家皮特·蒙德裡安的經典畫作為靈感,設計了一系列無袖連衣裙,被形容為「像畫作一樣完美的藝術品」。
  • Perrier×村上隆:波普藝術的奇妙色彩
    被譽為「波普藝術之父」的漢密爾頓曾經說過:「波普藝術應該具備的品質是通俗、短暫、可消費性、便宜、大批量生產、年輕的、機智詼諧的、性感的、詭秘狡詐的、有刺激性和冒險性的、大企業式的。」通讀下來不難發現,有異於傳統的波普藝術竟充滿著一種濃鬱的「世俗感」,然而,正因為這獨有的直白和對藝術的全新定義,才讓波普藝術能夠在時尚領域保留著經久不衰的地位。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波普藝術,之所以有著如此之大的名聲,離不開當時藝術界最有名的藝術家——安迪·沃霍爾。
  • 淺議波普藝術對現代商業插畫的影響
    插畫藝術在我國九十年代波普藝術才流行開來,並很快出現了「豔俗藝術」「政治波普」等新名詞。波普藝術的作品使用一種詼諧的態度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物質欲望、精神信仰以及時代的烙印。  波普藝術使藝術更加貼近大眾、融於社會,使藝術成為並非上流貴族階級的專用,引領了一種新的視覺形式,倡導人們放棄傳統的消費觀念,接受一種無節制的消費觀。
  • 安迪·沃霍爾的「波普藝術」是個啥?
    顧名思義,波普藝術(Pop Art)就是從流行文化中汲取風格和題材的藝術:它來源於卡通畫冊、廣告、電影和電視。許多批評家都對波普藝術感到不安,他們害怕公開承認已經非常強大的商業文化,它會威脅到現代主義與「高級文化」的生存——也就是說它是都市文明最成熟但卻不是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 波普藝術 | 羅納德·布魯克斯
    出生:1932年10月29日 ; 查格林瀑布,俄亥俄州,美國 死亡時間:2007年10月21日 ; 美國洛杉磯 活躍年份:1960年至2007年國籍:美國人藝術運動:波普藝術繪畫學院:倫敦學院領域:繪畫藝術機構:皇家藝術學院(RA),英國倫敦, 坎伯韋爾藝術學院(藝術與工藝學院),英國倫敦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