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渤海傳》記有「盧城之稻」,想必大家對這種水稻富含的營養都有所了解了吧。但是!但可是!可但是!寶寶們知道我說的越光米嗎?越光米比「盧城之稻」擁有更加豐富的營養而且富含更多的維生素。為什麼會這樣呢?您聽我娓娓道來。
越光(日文片假名:コシヒカリ),是一種日本大米的商標及同種水稻的品種。越光米在日本廣為栽培、家喻戶曉,是高級大米的代表之一。而其中又以新瀉縣魚沼市出產的越光米最負盛名。越光米的歷史始於1944年的新瀉縣農業試驗場,(我的媽呀!44年島國都沒落成啥樣了啊!)1946年雜交實驗在福井縣繼續,並於1953年正式在新瀉縣和千葉縣開始種植。因為福井與新瀉同屬日本古代律令制的越國地域,所以在1956年被正式命名為「越光」。
日本越光米素有「世界米王」的美譽,又有「白雪米」、「不用配菜1653的米飯」的美稱。是因為該米顆粒均勻、飽滿、膠質濃厚、色澤晶瑩透亮。食用前,未曾近品已聞其香,食用時口感筋道,回味悠長。無需配菜,也能品出米飯的香甜。其味道非常好。
「越光」大米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極為豐富,具有開脾健胃的功效。其中,人體健康有關賴氨酸含量高達0.32%以上,總胺基酸達8.97%。越光是稻米品種之一。其味道香甜、口感略粘、色澤白亮深受人們喜愛,其風味因地區而異。新瀉縣魚沼地區栽培的越光米質量最佳,更是美名流傳於全日本。
越光米是農事實驗場的高橋浩之將農林1號與農林2號結合,雜交誕生的品種。日本最長的河——信濃川貫穿新瀉縣,孕育了肥沃的越後平原。新瀉自古以來就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稻米產地,稻米生產量居全國首位。新瀉人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鑽研,收穫出味道最美、質量最上乘的大米。新瀉產的「越光米」成為日本高級大米的代名詞。(嘿嘿嘿!島國最長的河,是不是跟我們的鴨綠江差不多啊!)
新瀉人敬奉稻米,形成了其獨特的飲食文化。深受男女老幼喜愛的「飯糰子」成為最適於品嘗的大米形式。特別是越光米涼吃也能品味到米的醇香,所以越光米也是製作壽司的首選,日本全國的高級料理店通常都用新瀉縣的越光米。那寶寶們知道嗎,這越光米已連續37年被日本穀物檢定協會評定為特A級大米,這可是日本國內對於穀物鑑定的最高級別。
那好了,這麼這麼這麼好的越光米怎麼才能吃到寶寶們的嘴裡呢!大家注意了下面就是劃重點(拿出你們的本本要記好)因「越光」稻種對種植環境的要求很高,出米率較低(丹盛越光大米畝產出米不足400斤!不足400斤啊!)目前以遼寧丹東東港地區種植的「越光」品質最為優質(因與日本原產地新瀉縣處於同一緯度加之鴨綠江、大洋河灌溉而生!嘿嘿嘿,上面說的日本最長的河,寶寶們還有印象沒)。我們丹東丹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位於丹東東港地區(鴨綠江下遊,與日本原產地新瀉縣處於同一緯度)的水稻生產基地,該地域土地肥沃、水源清潔、氣候適宜,水稻生長的全過程處於無公害的自然環境中。但日本原產的「越光」口感偏糯,而國產的「越光」米口感更有韌勁。煮食之前則需要一段時間的浸泡,更適合中國人的口感需求。(這裡說的不是胡謅的呦!寶寶們可以自己百度的呦!)
丹盛農業的越光水稻由黃海稻區院士研發站研發種植。遼寧省東港市素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東港市全市糧田總面積有120萬畝,是全國200個重點產糧縣市之一。
早在清代,東港市前陽鎮柳林村一帶的稻米就因納貢朝廷而享有了「宮廷貢米」的美譽。如今更是聲名遠播,暢銷國內十六個省市和日本、韓國、俄羅斯、利比亞等國家和地區。2009年東港大米,被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農業部註冊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我們的越光米,產自擁有70年優良水稻良種生產經驗的國有農場,並且有黃海稻區院士工作站保駕護航,從育苗到加工提供全程的技術服務,確保丹盛越光大米的品質優良。基地處於鴨綠江口濱海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十分優越!與河蟹,泥鰍的種植混養一體,遵循生態自然健康。
東港越光米的生產基地安裝多種太陽能設備,對於種植過程中的數據進行實施採集、監控與管理,通過現代科學管理模式進行種植管理,形成獨有的多方位管理體系,打造高品質的東港越光米。尤其是生產基地的太陽能殺蟲燈,通過物理殺蟲的方式替代了原有生產過程中的藥物殺蟲,突出安全綠色優勢,讓消費者吃得更加放心、安全,充分滿足當代「綠色有機食品」的產品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