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乾隆時期中國版圖變化,毛主席曾經這樣評價

2021-02-13 吉祥滿族

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滿族門戶網站、中國滿學專委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17年

前面一篇文章講雍正的卓越功績,其中講到了雍正和準葛爾的戰鬥,有些童鞋可能受到影視作品的影響,認為準葛爾在康熙時期就被滅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本文從康雍乾時期中國版圖的變化,一方面敘說一下這些人對我國版圖擴大的貢獻,另一方面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勢力的對峙,交錯,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圖可能不會那麼精確,不過大致如此。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朝和準噶爾汗國局勢圖。當年滿清朝廷消滅南明政權在重慶一帶的最後一支抗清武裝力量,統一內地!當時清朝的控制區域僅限於東北和內地。當時西域的準噶爾汗國也同樣消滅了南疆的葉爾羌汗國,統一新疆。

上圖是康熙北徵喀爾喀之前的準噶爾汗國的疆域 。當時的準噶爾已經大規模向外擴張,向東佔領了外蒙古喀爾喀,這個和康熙大帝演的還是一致的,而且原先西藏已經臣服於清朝,但是由於準噶爾汗國的勢力增長,整個青藏高原也在準噶爾汗國的統治之下(畢竟當時對少數民族的控制太薄弱),但是準噶爾汗國大汗噶爾丹還不知足,又向內蒙古發動了進攻。內蒙古距離北京太近,威脅京畿安全,因此康熙決定御駕親徵北上抗擊準噶爾,這才有了後來的大戰。上圖中雖然西藏已經屬於清,不過清朝並沒有實際掌控,充其量也就是冊封土司,因此下圖中準葛爾向西藏發展,西藏很快又成為準葛爾勢力。

康熙皇帝北上進攻準噶爾汗國,並且佔領蒙古高原喀爾喀地區之後的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在與清朝的戰鬥中失敗,並且丟失了漠北蒙古之後,就開始將重點放在青藏高原和西面的哈薩克身上,最後準噶爾幾乎完全控制了青藏高原,並且一度滅掉了哈薩克汗國。

康熙59年時期的準噶爾汗國。1720年即康熙59年準俄大戰,定界;清軍六世噠癩入藏。準葛爾敗,清取吐魯番。哈薩克也乘機脫離準噶爾獲得獨立。

從雍正皇帝和乾隆前期的清朝和準噶爾汗國的相互對峙的局勢圖,我們可以看見準噶爾汗國的疆域非常小了,大部都被清朝收回。雍正時期,派大將軍年羹堯率清軍進攻被準噶爾汗國所控制的青海地區,當時盤踞青海的是和碩特蒙古,之前和碩特蒙古在青海建立了和碩特汗國,後來被準噶爾汗國所滅,和碩特汗國併入準噶爾汗國。年羹堯進軍青海,從準噶爾手中奪取了青海,從此以後準噶爾就失去了青海,只剩下了新疆。

乾隆中期的公元1757年,清朝滅準噶爾汗國。清朝滅亡準噶爾汗國之後,就對準噶爾蒙古人進行了種族滅絕,使得原新疆地區的最大的民族——蒙古人絕大多數被清兵殺害,餘下的少許蒙古人逃亡到了俄羅斯境內,當今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境內的阿爾泰蒙古人就是當年準噶爾蒙古人的後裔。清朝屠戮了準噶爾蒙古人之後,開始對新疆其它各族人民比如畏兀兒、哈薩克等民族進行了有效的管理。使得他們都歸附清朝。由於滿清對新疆蒙古人的屠殺使得原本信仰藏傳佛教的新疆地區漸漸地演變成為了伊斯蘭佔據了主導地位。上圖便是1820年的清朝疆域!

清朝的統一花了整整一百多年,經歷了康雍乾祖孫三代,才滅掉準葛爾,完成統一。

毛澤東說:「康熙皇帝的頭一個偉大貢獻是打下了今天我們國家所擁有的這塊領土,我們今天繼承的這大塊版圖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時期牢固地確定了的。「毛主席在建國後也曾一再找人繪製過我國自古以來的地圖冊。


如果您喜歡本文,喜歡滿洲文化、老北京文化、滿族文化、熱愛清史。

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給您的朋友!

希望廣大閱讀者可以提供更多原創稿件

投稿郵箱:25531762@qq.com

商務合作事宜請聯繫

電話:13911539318(同微信)



微信號:吉祥滿族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的書法誰最好?
    康熙、雍正、乾隆三人的書法,都各有不同,已形成了清逸典雅、雍容華貴的獨特風格。田忠彥在《淺說清代盛世帝王書法》寫道:「雍正書法與康熙、乾隆相比,康熙的字逸美,雍正的字放達,乾隆的字甜麗。相比之下,雍正的字個性更為舒展,意趣表達更為自然。」這樣的評價似乎還是比較客觀的。雍正的字是康雍乾三帝裡寫得最好的,比康熙的飄逸瀟灑,比乾隆的莊重有骨,尤其他的行楷寫得很好。世宗書法的藝術水平勝於乃父,當然更是在「十全老人」乾隆之上。
  •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款識特點
    清乾隆 粉彩百鹿尊 康熙時期,逐步將景德鎮的御窯廠恢復完善,使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製造的頂峰品種繁多,千姿百態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一飽眼福!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康熙御筆碑牌匾
  • 康熙留給雍正八百萬,雍正留給乾隆三千萬,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
    中國自秦到清,共歷經408位皇帝,並非每一位皇帝都能夠千古留名,能留名青史的人往往都身處盛世或亂世當中,漢代以漢武盛世為最,唐朝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一飽眼福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康熙御筆碑牌匾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一飽眼福!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牌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 康熙御筆碑牌匾
  • 康熙給雍正留800萬兩,雍正給乾隆留6000萬兩,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
    康熙在位整整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在我初期做了很多的事情,可是到了晚年卻沒有堅持下來,出現了很多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多年積攢下來的4000多年萬兩銀子也都填了窟窿。1722年去世之後,便只留下了800萬兩給雍正。
  • 康熙留給雍正800萬,雍正留給乾隆6000萬,乾隆留給嘉慶多少?
    眾所周知,康乾盛世是大清王朝社會經濟發展最繁華的一個時期,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盛世。
  • 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粉彩瓷器特點及真偽鑑定
    中國的古瓷器歷史非常悠久,尤其以清代的粉絲瓷器製作精美,工藝精湛。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詳述古瓷史話(收藏乾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粉彩瓷器特點與真偽鑑定,通過本篇通俗易懂的語言,使您對清代鼎盛三朝的粉彩瓷器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大全,看看背後有哪些故事?
    清代帝王很多都對書法有著濃厚興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書法最好,他們親題的碑匾更是遍布各地名勝古蹟。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留下的那些經典的御筆碑匾,看看它們背後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康熙御筆碑匾
  • 深受康熙寵愛的允禩是怎麼失寵的?雍正死後,乾隆說:給他平反
    乾隆四十三年,步入中年的乾隆決定整理執政以來的案件,陸續為許多重要人平反,無論是多爾袞還是允禩等人均被恢復地位,甚至進入太廟,在這些人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曾經在「九龍奪嫡」十分強勢的允禩,到了乾隆年間,親自為八叔平反,對於雍正曾經的處置全面否決,恢復允禩的皇族身份。
  • 雍正為何留下老十性命呢,康熙的評價是個關鍵
    老十四再怎麼說也是雍正一奶同胞的兄弟,所以雖然被雍正以各種方法打壓,但多少留下了性命,活到了乾隆年間。老十身為老八堅定的追隨者,也並非雍正一奶同胞的兄弟,雖然被清算被奪爵拘禁,但並沒有被雍正改名,還活到了乾隆年間,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雍正是留下了老十的性命。
  • 康熙留給雍正800萬兩,雍正留給乾隆2000萬兩,乾隆留了多少給嘉慶
    這就有點奇怪了,要知道「康乾盛世」可是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後的一個盛世,在康、雍、乾三朝期間,百姓安居樂業,國內人口增長,經濟也空前繁榮,國庫稅收應當不低,甚至還有一種說法,在1750年,即清朝乾隆十五年,中國的GDP佔世界總量的32%,幾乎是1/3。 那為啥還會沒錢?
  • 真實的清朝版圖,清朝的版圖變化
    紛紛擾擾其實一直在華夏大地上融合,明朝時期女真也是明朝附庸一處。自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才拉開了滿族與漢族爭權時代。傳統觀念我們都人為清朝時期的版圖是一張「秋海棠」,但是其實清朝時期,東亞大陸西部和北部有很多小國家,大多屬於附庸國,而其中準噶爾汗國其實又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它根本不受滿清王朝任何支配。
  • 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為何一定要消滅準噶爾汗國?
    噶爾丹出徵期間,策妄阿拉布坦就和康熙有過多次溝通,為噶爾丹最終敗亡做出貢獻,人呢,也貌似比較恭順,所以噶爾丹死後,原勢力版圖完全都被策妄阿拉布坦繼承下來。
  • 康熙和乾隆都在位60餘年且兒子都不少,為何乾隆朝沒有皇子爭位?
    永瑆文採非常優秀,詩詞書法都非常厲害,而且永瑆還是乾隆時期書法四大名家之一,但永瑆太過於斯文柔弱,只通文學,不善武功騎射,所以歷史評價其為柔而無斷,因此乾隆權衡之下沒有選擇永瑆。老十胤雖然為人粗莽,卻是勇武有餘,也曾經統率過軍隊,有著治軍方面才能。十三子胤祥是雍正治國的最得力助手,也是雍正最信任和喜愛的弟弟,治國理財都是一把好手,雍正的輝煌政績得有一半的功勞歸功於老十三。
  • 《雍正王朝》中康熙時期的張廷玉歷史原型是誰?他也是重量級人物
    《雍正王朝》是清代宮廷劇的一部代表作,在某些細節上也較為接近歷史事實。劇中,康熙、雍正、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等角色深入人心,此外還有一個角色也很出彩,他就是張廷玉。歷史上的張廷玉卻如《雍正王朝》中一般,是個十分謹慎的人,這一點,無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對他都都有類似的評價。不過,《雍正王朝》畢竟是影視作品,如果細心且了解清史的讀者看過這部劇後,就會發現,雍正時期的張廷玉較為符合歷史真相,而康熙時期的張廷玉,顯然有不小的出入。在筆者看來,康熙時期的張廷玉更像是歷史上另一人物——李光地。
  • 乾隆皇帝時期的十位著名大臣!
    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清朝入關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他是中國封建帝王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在位時間60年,僅次於祖父康熙皇帝,禪位後仍訓政3年半,是歷史上執掌最高權利最久的皇帝。在位期間,繼承了康熙雍正以來良好發展基礎,出現康乾盛世之象,使清朝國力達到頂峰。
  • 唐國強和陳道明演雍正和康熙火了,為何焦晃演乾隆沒火,怎麼回事
    提起《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和《乾隆王朝》三部電視劇,都是有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這三部電視劇,唐國強和陳道明火了,為何焦晃卻沒火起來?《雍正王朝》是三部曲中,第一個拍攝的。這部戲的故事很多,在九子奪嫡之後,雍正上位,開始一系列的改革制度。這部戲經過實力派唐國強和焦晃的演繹下,讓這部戲達到一定高度。《康熙王朝》是由陳道明飾演,這部戲從康熙被選定為儲君,到去世,除鰲拜,勤政、平叛準葛爾丹、收復臺灣等一路豐功偉績。陳道明飾演的康熙成為不可逾越的經典。
  • 李衛作為三朝老臣,原是雍正的心腹,乾隆年生活如何?
    歷史上的李衛曾是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老臣。李衛的一生被許多人稱為小人物逆襲的典範,因為李衛從家世、出身來說,根本不具備入朝為官的優勢。他最開始能夠踏上仕途,純粹是因為錢財的作用。眼光獨到的李衛當然,李衛能夠成為雍正的心腹,也不僅僅在於他的能力和愛民如子的品性。從種種行為推斷,李衛在康熙年間就已投奔了雍正,雍正的上位以及乾隆的繼位都與李衛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