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喜歡聰明,誰也不願意自己被別人稱作愚蠢。可是聰明二字說來容易,但是仔細的去想,這個世界上還是愚蠢的人多,畢竟若處處都是聰明人,那麼就不會「人生不如意事者常八九」了,因此在眼前的現實便是,很多人只是一時的聰明,卻不是長久的聰明,在小事上能夠做到精明十足,可是在長遠的打算上,又都是目光短淺之輩。
聰明自然是難得的,也是非常有用的,不過若是這樣的聰明不能夠給自己的人生帶來益處,那麼就是假聰明,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身上所自詡的聰明,往往也都是濫竽充數的,不過是想要別人將自己當成是聰明人,卻並非是真的要做個聰明人。
老祖宗有句話說:「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傳子孫」,真正的聰明都是需要內斂的,不能夠太過奔放,否則自己就要在聰明上自食惡果,真正能夠做到聰明的人,他們表達聰明的方法,就是懂得裝糊塗,也就是不讓別人看出來是自己聰明人。
因此那些整天大言不慚自己很聰明的人,他們一定是愚笨的,因為真的是心眼通明,就必定能夠領悟到裝聰明的妙處。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在人生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們裝聰明。
一、別人糾紛我裝傻
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歡「好為人師」,遇到別人有了糾紛,就會主動的充作人生導師,希望能夠用自己的聰明來化解對方的矛盾。殊不知在社會上,糾紛矛盾不輕起,但是一旦爆發了衝突,那麼就絕對不是肉眼可見的那麼簡單。
當你作為局外人想要居中調和的時候,首先你就難以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更不會懂得其中的曲折糾葛,那麼一旦輕易的涉足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會讓事情變得複雜,並且自己也會深陷到泥潭中,更可能就是不小心得罪了誰。那麼這樣的行為,就是愚蠢至極了,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愚蠢的行為,無非就是想通過這樣的行為,能夠顯示出自己的能耐。
因此老話說:「人不以自顯為能」,越是想要顯得自己的能耐,最後越是容易被糟糕的結果給弄得沒有面子,真正聰明的人,絕對不會輕易地湊熱鬧,也更不可能主動地去捲入到糾紛之中,因為人心難測,別人的是非只有雙方才能夠明白,你貿然的插手,必然是盲人摸象,錯愕百出。
二、小損失時裝糊塗
聰明人不會吃大虧,而愚蠢的人不會吃小虧。生活中想要避免吃大虧,就一定要學會在吃小虧的時候裝糊塗。因為懂得吃小虧的好處,就能夠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保持一份清醒,而這樣的清醒就是篩選出那些所謂的朋友是不牢靠的。
但是若是一個人不願意吃任何虧,那麼他的生活就只能夠是情緒化的短視,因為沒有耐心去深諳人心,那麼生活的圈子就會日漸的狹窄,在這種狹窄中,就好像是井底之蛙一樣,只能夠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也就是誤認為自己是聰明的人,誤認為自己的人生是成功的,可是到了困頓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處境已經是山窮水盡了。
三、得意之時要驚恐
人生會經歷一番的起伏,不論是誰都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在人生得意的時候,聰明的人就會自己的給自己提醒,因為高處往往不勝寒,在最得意的時候,也就很容易失足為恨。聰明人永遠都會保持內斂,也就是正視自己的能力,時時刻刻都會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只有你不那麼的傲慢,你的世界才會有更多的包容性,而這樣的包容性就是容納你成功的平臺。
水滿自溢,月滿則虧,到了成功的時候,能夠讓你成功能夠長久保持下去的,也就是示弱和示愚。當年劉邦一個人帶病在外,蕭何留守鹹陽,為了不辜負劉邦的寄託,蕭何是殫精竭慮,事事都做得周全,只是劉邦每天一封快馬問信,讓蕭何不知所以然。
有一天蕭何的門客說:「蕭公將有難」,蕭何不解,門客說 :「主公在外,你掌權在內,如此的事事周全,難免會招來忌心」,蕭何是何等的聰明人,馬上就明白了過來 ,然後他就故意縱容自己的門客們作出幾件違法的事情,果然之前劉邦的問信變成了三天一封,蕭何便是在得意之時能夠主動地示弱,這才能夠換取劉邦的長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