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和湘云為何能重拾友誼?除了湘雲大度,主要還是因為寶釵

2020-12-23 漫讀經典

自從黛玉拿湘雲的生理缺陷取笑湘雲,湘雲倍受傷害,於是慢慢從心理上遠離了黛玉,投向了寬厚有愛的寶釵。湘雲是個心直口快的人,多次人前人後表達對黛玉的不滿和對寶釵的喜愛。然而,到了第七十六回,落寞的中秋之夜,黛玉與湘雲二人,竟然相約遠離熱鬧的人群,不但互剖心跡,而且在靈感的碰撞下,分別寫出了代表她們此生命運的詩句。

這可真是個高光時刻,兩個小女孩,在月色裡彼此和解。黛玉不再刻薄小性,湘雲也敢於直言「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並以類似的際遇,以同理心,寬慰「對景感懷」的黛玉。

聯詩之後,她們還一同回到瀟湘館,久違地同床而眠。

就這樣,黛玉與湘雲的友誼失而復得,而且比以前更為親密,正應了主旨想要表達的「閨友閨情」。

有人說,黛玉和湘雲能夠重歸於好,主要是因為湘雲發現了寶釵的虛偽,意識到了黛玉才是值得交心之人。

其實,黛玉和湘雲能夠重歸於好,一方面是因為湘雲大度,不計前嫌,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席的寶釵,在她們中間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當然,一向「隨分從時」的寶釵,不會刻意為她們說合。可以說,黛玉和湘雲的重歸於好,是機緣巧合,天時、地利、人和,三個因素湊到了一起,才讓她們有機會單獨相處,從而情動於中,真情流露

天時:中秋團圓夜,兩個同樣有著思親情的孤女吸引到了一起。

第七十六回,賈府衰敗之象處處體現了出來。這一年的中秋節,榮國府像往常一樣擺了隆重的團圓家宴,但再也找不回往年的團圓氣氛:「賈府中許多人賞月,賈母猶嘆人少,不似當年熱鬧。

這種月圓人不圓的氛圍,感染了黛玉,「不覺對景感懷,自去俯欄垂淚」。這個時候的她,多希望身邊有個人能夠聽她訴訴衷腸,以解她的思親之苦。可是,在她最需要有人在身邊的時候,就連一直以來在乎她感受的寶玉,都因為牽掛病中的晴雯而放棄了她。

寶玉近因晴雯病勢甚重,諸務無心,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也便去了。探春又因近日家事著惱,無暇遊玩;雖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

無限寂寥之際,「只剩了湘雲一人寬慰她」。

為什麼湘雲會來寬慰她?因為,此時的湘雲,和黛玉有著同樣的思親之情。寶玉因晴雯而放棄了黛玉,寶釵則因「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賞月」而放棄了湘雲,讓湘雲也被迫在這個月圓之夜落了單。

就這樣,月圓思親這個特殊的時刻,讓兩個孤獨的人互相取暖,自然地走到了一起,這就是天時賦予她們的機會,讓她們具備了在時機上重歸於好的基礎,讓友誼失而復得。

地利:凹晶溪館的幽靜環境,激發了兩位才女的詩興。

不同愛好不同層次的人,有不同的賞月方式。比如賈母愛熱鬧,她的賞月方式就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講笑話。黛玉和湘雲的個性截然不同,一個喜靜,一個愛鬧,但她們都是才女,有著共同的愛好:聯詩。

可以說,文學愛好者,總會在中秋這樣的特殊時刻才思泉湧,似乎不吟上幾首詩,就對不起這麼好的節日。

因此,在寬慰黛玉之餘,湘雲提議找個僻靜之地聯詩。

從心理學來說,幽靜的環境,能幫助人從浮躁歸於寧靜,更容易心無旁騖地專注於內心。此時的黛玉和湘雲,在幽靜的凹晶溪館,「只見天上一輪皓月,池中一輪水月,上下爭輝,如置身於晶宮鮫室之內。微風一過,粼粼然池面皺碧鋪紋,真令人神清氣淨」。

這真是個適合聯詩的絕好環境,在這種環境裡,黛玉和湘雲放下了一切,心裡只有聯詩這一件事。而且,都是才女,高手過招,互相成就,整個過程真是酣暢淋漓,都發揮出了最高水平

從共同的境遇,到互相成就,黛玉和湘雲可謂惺惺相惜。過往的一切,早已煙消雲散,心中只留下了此刻的美好。

人和:缺席的寶釵,是黛玉和湘雲重歸於好的橋梁。

雖然具備天時和地利,但是,如果黛玉和湘雲心存芥蒂,彼此不願意搭理,那麼她們也不可能互剖心跡,也不會一起聯詩,更不可能重歸於好。

我們先來看看原文:

只剩了湘雲一人寬慰她,因說:「你是個明白人,何必作此形像自苦。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何況你又多病,還不自己保養。可恨寶姐姐姊妹,天天說親道熱,早已說今年中秋,要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句,到今日,便棄了咱們,自己賞月去了。社也散了,詩也不做了。倒是他們父子叔侄縱橫起來。你可知宋太祖說得好:『臥榻之側,豈許他人酣睡。』她們不做,咱們兩個竟聯起句來,明日羞她們一羞。」

黛玉見她這般勸慰,不肯負她的豪興,因笑道……

湘雲主動寬慰黛玉,但不改心直口快的風格,一口一個「自苦」、「心窄」、「多病,還不自己保養」。這都在直指黛玉的煩惱都是自找的,所謂「庸人自擾之」。

這要是在以前,黛玉哪聽得進這樣的直言?早就以辱相譏或拂袖而去了。但此時的黛玉,卻能理解湘雲的直言是出於勸慰,而她也坦然接受了這份好意,不但沒有「小性」,而且順著湘雲的「豪興」,轉憂為喜,讓兩個人都脫離思親的情緒,轉向享受眼前的一切。

真愛黛玉的讀者,一定會為她此刻的表現而欣慰:這份接納與寬厚,與以前的小性的刻薄,簡直判若兩人

這種改變從何而來?從寶釵不肯放棄的諄諄教導而來。早在第四十二回和四十五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寶釵從自身的經歷出發,以蘭言消除了黛玉多年來對她的懷疑,促成了「金蘭契互剖金蘭語」,二人結為最為親密的金蘭姐妹。

自此以後,黛玉收斂了她的尖銳,整個人變得柔和,不但不再針鋒相對,而且憑她聰慧的天賦,能迅速認清哪些是該笑納的良言。

還有,自從「蘅蕪君蘭言解疑癖」,黛玉進行過深刻的反省,認識到所有的煩惱,確實是自找的,都是因為「自苦」、「心窄」、「多病,還不自己保養」。

只有真正關心你的人,才寧願冒著得罪你的風險,也要對你良言相勸。黛玉了解湘雲的心直口快,也知道她是真的為了自己好。所以,她不但不會為湘雲的直言而不快,而且不想拂了湘雲的這番好意,以免再次弄得不歡而散。

脂硯齋先生說,「金蘭契」後的寶釵和黛玉,實現了「釵黛合一」,意思就是黛玉慢慢變成了寶釵,像寶釵一樣柔和、寬厚、考慮他人的感受

這一說法,在這裡得到了驗證,面對湘雲和往日一樣的心直口快,黛玉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柔和、寬厚、在意湘雲的感受。

當然,除了黛玉在成長,長期呆在寶釵身邊的湘雲,也在寶釵的影響下成長了。

曾經的湘雲,是記仇的。被黛玉取笑她的生理缺陷,成為了她心底抹不去的痛,所以,遇到機會,她就想還擊一下。

這其實無可厚非,誰都不是聖人,自小便父母雙亡的湘雲,同樣擁有一顆脆弱的小心臟。被傷害了還不還擊,那就成「二木頭」迎春了。

但是,當她再一次在眾人面前讓黛玉難堪,用寶琴受賈母寵愛來刺激黛玉時,寶釵第一時間站出來維護黛玉:「我的妹妹和她的妹妹一樣。她喜歡得比我還疼呢,那裡還惱?你信雲兒混說。她的那嘴有什麼實據!

有理由相信,這件事之後,湘雲私下問過寶釵,為什麼突然要當面維護黛玉,正如寶玉私下問黛玉「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黛玉「因把說錯了酒令起,連送燕窩病中所談之事,細細告訴了寶玉」,寶釵也同樣細細告訴了湘雲。

湘雲是個豪爽的人,正如她自己所說,「我也和你(黛玉)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作者也說她「生來英豪闊大寬宏量」,既然黛玉已經改變,那就沒必要抓著過去的小恩小怨不放了。正因為如此,在這個普天團圓的中秋夜,看到黛玉獨自憂傷,湘雲便帶著一顆真誠的心,主動寬慰她。

由此可見,湘雲嘴中所說的「可恨寶姐姐」,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失約於「大家一處賞月,必要起社,大家聯句」,反而機緣巧合地成就了黛玉和湘雲的重拾友誼。寶釵平時所做的努力,在她無意缺席時,起到了比她到場更為積極的推動作用

至此,作者想要表達的「閨友閨情」的主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三位原本沒有交集的優質女孩,在賈府相遇相知,成為了最為親密的異姓姐妹

相關閱讀:

《紅樓夢》|從低頭看自己,到抬頭看世界,林黛玉的偉大在於覺醒

《紅樓夢》|李紈討厭妙玉嗎?不,她真正討厭的是黛玉

《紅樓夢》|教養的缺失,讓黛玉在唯我獨尊中,眾叛親離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作東開社,寶釵給湘雲託底的同時也給她上了人生重要...
    先務實,再務虛,寶釵在給湘雲託底的同時,用實際行動給湘雲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課。在這群居的社會,無論我們自己處在什麼地位,第一要義還是人際關係的處理。 海棠詩社成立,湘雲姍姍來遲,還約好第二天作東再邀一社。以寶釵對湘雲的了解,寶釵已經料到湘雲的為難,晚上時寶釵便將湘雲邀往蘅蕪苑安歇去」。
  • 有好勝心的三個姑娘,湘雲和探春人人誇,為什麼寶釵卻讓人不喜歡
    其中有一個藝人叫做藍盈盈,她因為極強的好勝心成為大家討論的焦點。她因為各方面都很優秀,所以她的好勝心很強,可是她太強的好勝心有些時候給隊友造成了不好影響。在《紅樓夢》中女孩子們也存在著「好勝心」的較量,其中湘雲和探春因此人人誇獎,可是寶釵卻因為好勝心讓人不喜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紅樓夢中蘆雪庵聯詩,黛玉和寶琴一展所長,為何湘雲還能獨佔鰲頭
    《紅樓夢》中囊括萬千,不管是建築美學、佛學道家、茶道品酒還是其他,只要你願意你就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賈府是大家生活的日常所在,如果大家只是住在這裡而沒有活動,那麼《紅樓夢》就成了靜態的書,可是《紅樓夢》不會落俗套,它想到了讓眾人起詩社,它把大家的生活促成了一個活動的地方。
  • 紅樓夢:丫頭翠縷的名字,寓意了湘雲的處境、品格和結局
    還有林黛玉、薛寶釵等主要人物,他們的名字也是個個獨具匠心、意義深刻。除了主要人物外,連丫頭的名字都別具一格。她們的名字中,有的體現了主子的品性、喜好;有的預示了主子的命運走向;有的暗示了她們自己的結局。比如紫鵑和雪雁,就體現了黛玉文藝青年的氣質,以及伏筆了黛玉的結局。
  • 湘雲和寶釵一塊住在蘅蕪苑,賈母會為她配備一套僕人班子嗎?
    因為僕人班子,是按「處」來配備的。也就是說,一個院子有一套僕人班子。 在第二十三回,眾姐妹入住大觀園的時候,就介紹了僕人的配置:「每一處添兩個老嬤嬤,四個丫頭,除各人奶娘親隨丫鬟不算外,另有專管收拾打掃的。」
  • 《紅樓夢》:妙玉說黛玉是個俗人,為何黛玉卻不生氣?
    按照常理來說,這樣的兩個人應該是性情相投之人,或許會皆為知己,然而書中能入得妙玉法眼的反而是一存在感全無的邢岫煙,而妙玉對黛玉卻似乎總帶著一些敵意,甚至說黛玉是一個大俗人。這句話令在場的寶釵都覺得很難堪,但是面對這樣的帶著譏誚的話語,為何一向尖酸刻薄的黛玉卻不生氣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黛玉深知妙玉為人孤僻,因此犯不著生氣。
  • 湘雲有個金麒麟,寶玉也得到一個剛好配成一對,結果卻並不美好
    湘雲是自幼就常來賈家居住,與寶玉是比黛玉還早的青梅竹馬。她能穿寶玉的衣服,能給寶玉梳頭,記得他頭上的紅絛上鑲嵌珍珠的數目。而寶玉,居然不知道她有一個金麒麟的首飾。寶釵自己不愛戴首飾,但她對別人的首飾十分敏感,一方面是她細心,另一方面,她也確實對金玉姻緣的說法有了感覺,所以格外上心。黛玉是曾經與湘雲同住的,也沒有注意這個麒麟。因為她清高孤僻,除了對寶玉,她對其他人都不太關心。可是,一旦此事與寶玉掛鈎,她也就格外敏感起來。
  • 王熙鳳為何敢將黛玉和戲子相提並論?原來另有深意
    寶釵生辰當日,眾人聽戲後,至晚散時,賈母因深愛那作小旦的與一個做小丑的,便命人帶進來,細問年紀大家嘆息一回,賈母令人再賞了錢和果肉,此時鳳姐突然笑道:「這孩子扮上活像個人,你們再看不出來」。寶釵寶玉都一眼就看出像黛玉,卻未言語,是寶釵之「深心」,寶玉之「關心」,誰料史湘雲「無心」,脫口而出是「像林姐姐的模樣」,為此鬧出一出彆扭來。
  • 紅樓夢林黛玉譏諷劉姥姥母蝗蟲,氣史湘雲口不擇言等級意識嚴重?
    她若是嫌棄看輕劉姥姥,以黛玉的性格提都懶得提,不過一個八桿子打不著的窮親戚,誰家發達的時候沒幾個呢?對比寶釵的話比黛玉還多,也涉嫌「刻薄」。王熙鳳也讓劉姥姥喝了那麼多酒。黛玉說她母蝗蟲主要是因為抽柴女孩的事兒寶玉的反應 。
  • 寶釵和黛玉之間的真實感情是怎樣的?是爾虞我詐,還是真誠友善?
    如果跳出榮國府的圈子,不管是入宮做嬪妃,還是嫁給「梅翰林的兒子」,都不比「寶二奶奶」的吸引力小。當然,婚姻是一回事,愛情是另一回事。《紅樓夢》的開創性之一,就是把愛情和婚姻分開來。黛玉是愛情至上者,愛寶玉就想嫁給他;寶釵可現實得多,雖然是朝夕相處,難免受到吸引,可她的婚姻理想,絕對要比寶玉高得多。這一點,我有《薛寶釵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想嫁給寶玉的?》
  • 鳳姐應該是更喜歡寶釵還是更喜歡黛玉?
    在後四十回裡,鳳姐出了所謂的「調包計」,有意讓寶玉娶寶釵,於是借寶玉丟玉之事變成了,然後騙寶玉說娶黛玉,可又讓寶釵上了寶玉的床,結果把黛玉活活給氣死了,這樣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然而這樣的處理顯得極為弱智,因為從方方面面來看都是不合理的。從實際上情況來看鳳姐到底喜歡黛玉呢?
  • 當你讀懂了寶釵的善良,就懂得了人生!
    當你讀懂了寶釵的善良,就懂得了人生!關於薛寶釵,在第五回有一段評價可謂至矣,「品格端方,容貌豐美,人多謂黛玉所不及,而且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
  • 紅樓夢中設置的影子人物,寶玉、黛玉和寶釵的影子都是誰?
    寶玉、黛玉和寶釵是紅樓夢中的三大主角,他們的影子就散落在一些人身上,那麼這些人都是誰呢?第二,寶釵的影子是襲人,她們都屬於很聰明卻故意藏愚守拙的類型寶釵是紅樓夢中特別出彩的女孩,她簡直就是一個「全才」,不管是詩詞歌賦,還是繪畫、佛學、茶道、酒令、買賣和管家,反正好像就沒有她不知道事。
  • 《紅樓夢》:同樣父母雙亡,與黛玉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史湘雲
    當黛玉來了以後,賈母也特別偏愛黛玉,小編覺得,湘雲心裡應該還是會有些許難過。覺得黛玉搶了賈母對自己的疼愛吧,也難怪她會和寶玉置氣。在小說中,我們從大家的言語之間也可以看出湘雲的淘氣,不但如此,她還經常穿男裝,在封建社會也是非常出格的事情。當史湘雲穿上寶玉衣服的時候,還讓賈母以為是寶玉在那裡。
  • 寶玉在黛玉屋裡梳洗,襲人為何會生氣?是吃醋,還是別有玄虛?
    如果把襲人、黛玉與寶玉的關係,簡化為情人和女朋友,這個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但是很遺憾,真沒這麼簡單。襲人的生氣,也許有吃醋的成分,卻絕不是主要原因。襲人是賈母派到寶玉屋裡的丫頭,他們是主僕關係。她與寶玉發生過關係,他們又是情人關係。
  • 《紅樓夢》|教養的缺失,讓黛玉在唯我獨尊中,眾叛親離
    黛玉的這種不顧別人感受的取笑,嚴重傷害了湘雲。於是,她也和那些下人們一樣,發現寶釵更好相處,她便漸漸遠離了黛玉,主動親近寶釵。 李紈和探春與黛玉三觀不合,都與黛玉針鋒相對過。 如果不是探春發起成立了詩社,她和李紈一樣,私下與黛玉打交道的機會不多,主要原因是三觀不合,沒有共同語言。 李紈與黛玉三觀不合,主要在詩書教養方面。
  • 襲人的石榴紅裙,是寶釵送的嗎?你太小看寶釵了
    因為這裙子是新來的寶琴所贈,香菱不免尷尬。正巧寶玉走來,給她出了個主意:襲人剛做了一條和這一樣的,你可以先穿她的。這本來是一件小事。但是有的讀者卻讀出了大意味:香菱說了,寶琴送了一樣的兩條裙料(是衣料,不是裙子)給寶釵和自己。那麼,襲人的裙子哪裡來?當然是寶釵給的了。寶釵拿著寶琴送的東西做人情,太不把寶琴放在眼裡了!
  • 紅樓夢:從竹子的形態和寓意,看作者如何刻畫林黛玉的形象和品格
    若黛玉能像王熙鳳討好賈母那樣,時常去討好王夫人,以她的聰慧,必定能討得王夫人的歡心。只要討得王夫人歡心,她和寶玉的婚事也就成了。可黛玉不僅不討好王夫人,反而多次得罪王夫人的心腹。周瑞家的送宮花時,黛玉當著寶玉和諸多丫頭的面,直接譏諷說:「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會給我。」
  • 南安太妃相看了5個女孩,為什麼黛玉寶釵沒被選中反而選中探春?
    南安太妃相看了5個女孩,為什麼黛玉寶釵沒被選中反而選中探春?南安太妃與賈府頗有淵源,據推測元春能夠入宮就是有她在背後牽引的緣故。賈母八十大壽時,南安太妃哪怕身體不舒服也前來參加賈母的生日宴,一是兩家的情誼確實深厚,二是因為主戰派南安王戰敗,朝廷不得已和親,南安王只有一個女兒,捨不得外嫁到番邦,便把主意打到賈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