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國將軍把10萬大軍丟在了日本,日本人拿他和項羽比

2021-01-19 快哉風

文/快哉風

日本長崎縣松浦市的海灣口有一座16平方公裡的小島,叫鷹島,這裡的海底沉沒著大批元軍戰艦,島上則有遺骨成山,被日本人稱為「元寇終焉之地」。

圖:鷹島以「元寇遺蹟」聞名

700多年前,數萬遠徵日本的中國軍隊,被一個漢族將軍在此地拋棄,全軍覆亡。

一、

公元1281年年初,忽必烈下令第二次遠徵日本。遠徵軍兵分兩路,一路以忻都、洪茶丘為統帥,率蒙古、高麗、漢聯軍四萬人,從高麗合浦出發,先攻對馬和壹歧兩島;一路由南宋降將范文虎率江南軍(南宋降軍)十萬人從寧波出發,橫渡東海到壹歧島會師。日本史書稱為「弘安之役」。

圖:日本「蒙古襲來繪詞」中的元軍戰船

兩路大軍共有十四萬人,大小戰艦四千四百艘,堪稱十三世紀世界上最龐大的艦隊。

但是,結局我們都知道:兩路大軍會師後,由於日本人在海邊修建了堅固的石壘,博多灣登陸作戰不利,元軍在鷹島一帶海面徘徊時,突遭颱風暴雨,艦毀人亡,溺死者不計其數。

圖:元軍兩度徵日都遭遇颱風傾覆

江南軍統帥范文虎的旗艦同樣遭殃,幸虧他死命抱著一塊木板,才被部將張禧救起。

驚魂未定的范文虎決定退軍,張禧建議說,士卒雖然死傷大半,但活下來的都是青壯戰士,反正已經是無路可退,不如強行登陸死裡求生。已經嚇破膽的范文虎不肯聽從,說:「還師之罪,我輩當之,公不與也。」於是,範大帥一聲令下,率領少數殘艦倉皇歸去,因為人多船少,狠心丟下了散落在海島上的數萬士卒。

圖:鷹島掃蕩戰中的「中川激戰場」

第二次徵日,元軍究竟傷亡多少?

《日本外史》稱:「閏月大風雷,虜艦敗壞,我等因奮擊,鏖虜兵,伏屍蔽海,海可步而行,虜兵十萬,脫歸者才三人。」

圖:鷹島海底的元軍戰船遺骸

圖:松浦市的元軍千人冢

只有三人逃生是誇大其詞,《元史本紀》說是「士卒十喪六七。」高麗《東國通鑑》則說「元軍不返者,無慮十萬有幾;我軍不返者,亦七千餘人。」綜合來看,十四萬徵日大軍損失了絕大多數是毫無疑問的。

二、

范文虎其人,本是南宋殿前都指揮使,襄樊守將呂文德的女婿,先是在救援襄陽戰役中畏敵不前,「輕舟先遁」;後在防守城堅糧足的安慶時,元將伯顏來攻,范文虎立刻舉城投降,搖身一變,成了元朝的兩浙大都督、徵東行省右丞。

圖:宋元之際,英雄與漢奸迭出

此番兩路大軍徵日,東路軍還算打了幾場仗,江南軍空有十萬之眾,卻在無能統帥的旗下,未見一陣就全軍覆沒。但敗軍之將范文虎僅被革職,後復出,一輩子官運亨通,活到1302年壽終正寢。

圖:「蒙古襲來繪詞」中的日軍小船

而被其遺棄的士兵,結局卻悲慘無比。日本武士駕駛小船,挨島搜捕,在所謂「鷹島掃蕩戰」中,共有3萬士兵被俘,大部被斬首,少數當做奴隸。迄今,在鷹島海濱留下了首除、首崎、血崎、血浦、刀之元、胴代、死浦、地獄谷、前生死巖、後生死巖等充滿血腥的地名。

圖:鷹島的「元寇紀念之碑」

南宋遺民鄭思肖,在《元韃攻日本敗北歌序》稱鷹島為「白骨山」:「二十萬人在白骨山上,無船渡歸,為倭人盡剿。山上素無人居,唯多巨蛇,相傳唐東徵軍士鹹殞命於此山,故曰白骨山,又曰骷髏山。」

圖:鷹島的刀の元,是將元軍斬首之地

日本當地人稱,因為島上的骨骸、怨氣過多,每夜都能聽到鬼哭。

對拋棄部下逃命的漢族將軍范文虎,日本研究資料上則拿項羽來作比較:楚漢爭霸時,項羽兵敗知恥,不肯渡烏江自刎而死,遂成萬古英雄;而范文虎拋棄部眾逃跑,可謂不知恥的大將。 

圖:項羽自刎烏江

拿項羽和降將范文虎比較,實在是在侮辱項羽——范文虎一臣仕二主,無勇無謀,貪生怕死,斷送兩朝精兵,實在是漢族將領的恥辱。

參考資料:《元史》、《松浦市立鷹島歷史民俗資料館》

相關焦點

  • 王離帶領的20萬大軍,是蒙恬的長城軍嗎?遇到項羽後為何不堪一擊
    王翦生了王賁,王賁也是著名的戰將,跟隨他老爹一起滅了六國。王離則是王賁的兒子,他們家三代都是秦國著名的武將。王翦這個人不光是名將這麼簡單,他還很會做人。一直以來秦國不管誰當政,王翦都能夠如魚得水,這就是王翦的本事。
  • 彭城之戰,張良和韓信在哪,為何劉邦56萬大軍被項羽3萬人殺敗
    彭城之戰是劉邦一生少有的慘敗之仗,56萬聯軍居然一戰被項羽的3萬人打得丟盔棄甲、一潰千裡,劉邦不是有張良這樣運籌帷幄的謀士和韓信這樣戰無不勝的將軍,怎麼還會在彭城遭遇如此的慘敗,彭城之戰時, 張良和韓信到底在不在彭城?
  • 中國的戰神,日本人對於他的崇拜超過項羽、呂布,但他有一個怪癖
    周邊的國家始終都被我們所影響著,秦始皇統一六國、漢武帝驅逐匈奴、尤其是元代時,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大軍其鐵蹄幾乎蕩平了整個歐洲。如此多的戰爭自然會鍛造出人們爭相傳頌的戰神,像是成吉思汗,霍去病,衛青等。但是,有一個人可能大家都想不到,那個人就是蘭陵王。在日本,項羽被他們推崇幾乎是眾所周知的,但是,蘭陵王也同樣被他們尊敬所崇拜。
  • 古往今來號稱統帥百萬大軍的將領不少,能說幾個代表嗎?
    統領百萬大軍在古代的時候,也就是一個概述,就如同鴻門宴上項羽和劉邦對峙的時候,項羽四十萬大軍,號稱百萬。劉邦是十萬大軍,號稱四十萬。所以說能夠號令三、四十萬的軍隊,就可以稱之為號稱百萬大軍的將軍了。還有曹操赤壁之戰的時候,帶領的軍隊超不過20萬,但是號稱80萬。總之,你知道百萬大軍就是幾十萬軍隊就可以了。歷史上這樣的將軍還是有很多的,我們重點介紹一個吧。這裡我想要的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彭德懷將軍,當然了在中國近現代史上能夠號令百萬大軍的將軍還有很多。
  • 三大兇猛兵器:第1戰神項羽的貼身武器,第2「日本版張飛」愛用
    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我們都會看見那些大將軍手上都拿著很厲害的武器,這會從很大的水平上提高他們的戰鬥力。比如說,名將薛仁貴使用的就是方天畫戟,把高句麗大軍打得落花流水。    其實在歷史上,方天畫戟只是在皇家儀式中所需要用到的物品,雖然也能夠用在實戰裡面,但是對操作者的要求非常高,必須是力大無窮的人才能對其操控自如,否者普通人揮動它都難,畢竟一款重量好幾十斤重。
  • 巨鹿大戰後,章邯仍手握二十萬大軍,趙高把他們送給了項羽!
    項羽拿下了巨鹿之戰,成為諸侯聯軍的盟主,可此時的秦軍主力並未被打垮,章邯手頭還有二十多萬大軍,他們駐守在棘原。能一步步走到今天,項羽絕對不是有勇無謀之輩,他也把大軍安札在附近的漳南,兩軍就這麼對峙,誰都不敢先出手。
  • 項羽和劉邦都是推翻秦朝大軍中的佼佼者,但兩人的威望卻大不相同
    項羽和劉邦都是推翻秦朝大軍中的佼佼者,但兩人的威望大不相同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開始的組建項家軍,然後徵戰四方。可以說項羽是抓住了當時的天下大勢。而劉邦呢?不過是混混出身,可以說流氓的那一套他都會,不過憑著自己的一番操作,竟然也佔據了一方。項羽性格剛猛,用人也一定要自己信得過的。
  • 日本的「大戰國時代」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有啥區別?
    以細川勝元為統率的16 萬東軍挾天皇、將軍與以山名持豐、大內政弘為首的11 萬西軍在京都展開大戰,史稱應仁之亂。之後各地藩國守護割據一方,逐漸演變成了戰國大名,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進入封建割據時代,你打我我打你,誰也消滅不了誰。日本戰國時代人物很多,就講一個最有名的人物織田信長吧,因為他幾乎完成了戰國時代大半部分的統一。
  • 他是日本最尊敬的中國戰神,地位不遜項羽,有一怪癖,至今有人模仿!
    更有一位戰神深受日本人的尊敬崇拜,其影響力甚至不亞於項羽,它就是蘭陵王。蘭陵王是東魏權臣高歡長子高澄的第四子,南北朝時期北齊宗室,受封蘭陵王。對於蘭陵王我們更多的印象應該是來源於影視。看過電視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蘭陵王在作戰的時候會戴上一個面具,有人認為他是為了震懾敵人,有人認為就是單純的不想讓敵人看見他,真正的原因是什麼我們誰也不知道。
  • 將軍令|項羽的妻子到底是誰?
    再命曹參率步兵兩萬人,手持大刀,埋伏於北面。韓信則自率大軍,正面阻截。次日清晨,龍且在睡夢中被喊殺聲吵醒。他並不驚慌,此前早已料到韓信可能會來偷襲,當即披掛上陣,率軍來戰。灌嬰正殺得興起,忽覺敵軍抵抗驟然強勁,知是龍且已到,忙鳴金疾退。
  • 彭城之戰:3萬騎兵大敗56萬大軍,項羽創造的另一個軍事奇蹟
    反秦的義軍們在項羽的主持下瓜分天下,各自稱王,整個統一的秦國疆土被分割成十九個諸侯國。其中,先入關的劉邦被封為漢王,佔據了巴蜀和漢中之地,定都南鄭。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佔據梁、楚之地,定都彭城。但是由於利益分配不均,這個分配結果讓很多人不滿意,項羽剛剛分封完不久,便爆發了叛亂。
  • 以3萬騎兵擊敗劉邦56萬大軍的項羽,為何會落得個烏江自刎下場?
    導語: 「彼可取而代之時」的項羽,是自信滿滿的;破釜沉舟時的項羽,是意氣風發的。 推翻暴秦統治,是當時社會中每個人的夢想,所以面對秦朝大軍,楚軍們個個鬥氣昂揚,百戰不殆。而項羽之所以能夠十戰九勝,楚軍士氣是必不可少因素之一。
  • 二戰中最有血性的將軍,殺了近20萬日本人,戰後日本將他告上法庭
    二戰中最有血性的將軍,殺了近20萬日本人,戰後日本將他告上法庭 人類自從創造了文字這種東西以後,便有了歷史的記載,記載著我們人類的事與物,記載著這萬世間的所有興衰。
  • 彭城之戰:項羽只有3萬兵馬,為何能擊敗劉邦的56萬大軍?
    在彭城之戰中,劉邦一方集中了56萬大軍,而項羽則只有3萬兵馬。那麼,問題來了,彭城之戰中,孰勝孰負呢?一首先,彭城之戰在漢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發生,是楚漢戰爭其中一場大戰。彭城一戰,劉邦遭到了自起兵以來的最大的慘敗,在這場戰役中,楚國大軍依靠項羽堅毅果敢的指揮,在半日之內以3萬之師擊潰漢軍56萬之眾,殲滅劉邦主力,使劉邦陷入「發關中老弱未傅悉詣滎陽」的危機局面,創造了古代戰爭中速決戰的典範,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 日本人平均身高是多少?如果低於這個數,你就加入「矮子大軍」了
    如果問你一個問題:中國最高的人是誰?很多人肯定會脫口而出,姚明。但是現在我問你另外一個問題,日本最高的人是誰?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他就是岡山恭崇,高230cm(=約7尺8寸)、生於1954年。那麼你知道日本人平均身高是多少?如果低於這個數,你就加入「矮子大軍」了。
  • 彭城之戰,項羽3萬鐵騎大破劉邦56萬大軍,為何垓下就不行了?
    公元前205年4月,劉邦以項羽殺害義帝為名,正式對項羽發動了第一次大規模戰爭,而劉邦方面一共有5國的諸侯聯軍,共計56人,而項羽當時正在平定齊國的叛亂,於是將主力部隊留在了齊國,親自帶領3萬鐵騎南下,和劉邦的諸侯聯軍在彭城展開了決戰。
  • 這個草包將領,貪生怕死,害了南宋朝廷,卻避免了日本滅亡
    下面就具體說說他的幾次戰績,他是如何把南宋坑滅了,卻挽救了日本。 於是經賈似道提議,封范文虎為福州觀察使,率數萬精兵協助李庭芝。李庭芝得知後,屢約其共同進兵,但范文虎每天飲酒作樂,以沒有接到聖旨推辭。4月范文虎接到上諭率軍挺近,與蒙古軍相遇,大敗,一百多個南宋將軍被俘。6月范文虎又率十萬大軍來戰,諸將鬥志昂揚,這範將軍再現飯桶本色,由於首戰不利,便連夜棄軍而逃,致使宋軍大亂,大部被蒙軍俘獲。
  • 中國軍人娶日本老婆,日本鬼子會怎麼對他?
    日本投降時,中國有多少鬼子? 日本投降時,中國戰區的鬼子一共有多少?哪裡的鬼子最多? 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說,「停戰時,中國派遣軍的兵力約為105萬」。
  • 日本這個地方以「中國地方」命名,就連日本人也誤以為和中國有關
    由這些歷史文獻和遺蹟考證, 「中國」從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演變發展為用於指代華夏人居住的區域和建立的國家,在漢朝之後,「中國」二字有常常被中原政權和史家代替中原政權和正統的朝代。
  • 日本人心中最厲害的20個歷史人物,中國上榜3人,沒有一個是皇帝
    曾經有一個日本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他們尊敬古時候的中國人,不尊敬後來的中國人。因為古代的中國人和之後的確有很大的差別。"3、西楚霸王:項羽日本人尊崇武士道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西楚霸王項羽是很符合他們口味的。西楚霸王項羽不論是在史書還是野史秘聞中,都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將領了,在日本人來看,他是唯一一個能夠 和世界戰略之父漢尼拔相提並論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