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大比拼:臺灣GDP被大陸5省超越 臺灣省網友酸了

2021-02-07 少言寺
國外網友看中國

微信號:ichina21(←長按複製)

換一個角度,看到一個新的中國


大陸2016年各省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數據出爐,廣東省、江蘇省不出意外,再度分別佔據第1、第2名。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地區去年GDP達15.87兆元新臺幣,約合3.34兆人民幣(下同),與大陸各省市比較,臺灣位在排名第5名的河南省(4.02兆元)及第6名的四川省(3.27兆元)之間。從數字來看,臺灣繼被河南省超越後,如今與四川省GDP也僅保有些微的差距。中國大陸已有5個省的GDP超過臺灣,陳水扁交棒給馬英九時,廣東省的GDP已超過臺灣,接著是江蘇、山東、浙江、河南。今年,臺灣幸運保住了第六名。


據了解,河南、四川、湖北等大陸內陸省份近幾年快速崛起,和資金持續挺進、大項目陸續進駐有關。過去,大陸只有沿海省份的GDP超越臺灣,但現今內陸省份GDP的增長,讓臺灣面臨被趕超的壓力。


在GDP增速方面,大陸呈現出「南快北慢」。西南地區的西藏、貴州和重慶的GDP名義增速均超過11%,位列前3位。山西省增速僅0.98%,黑龍江省僅為2%。


全球增長最快的城市集中在中國。



粼波浩淼
中國的發展速度真快,一年一個樣!

revee1977
若按照大陸的GDP統計方法,豈止五省超過,臺灣能保住目前位置全靠在陸臺資被計算在臺灣GDP內

ctp0836449
大陸正在掘起,臺灣政快速的往下沉淪

ben6705
臺灣政府再灌個水就可超越大陸了,有什麼了不起.
蔡英文都是美國排國排名的前8強領袖人物,臺灣什麼沒有新聞造假最會.
玩統計數字,臺灣人民1月份平均收入9萬以上,大陸造得出這數字嗎?

not_so_creative
這是好消息 但實在沒什麼好比的 比臺灣 GDP 高的地方或國家很多 其實中國也要想想 這樣會對中國帶來什麼問題

maersk666
鬼島就是被政治給害死的~~全世界都在拼經濟,就是鬼島在內鬥!!一天到晚抱老美打腿,給保護費!!

evilmage8436
謝謝你的數據
讓人看到馬英九親中的結果

wange88
兩岸比較.也續有許多不是很公平.
但對岸努力向前.臺灣是向下沉淪

kmarstar
本帖最後由 kmarstar 於 2017-3-27 07:02 PM 編輯
如果臺灣的GDP 贏中國 或和中國持平! 那中國去撞牆吧! 臺灣多大 中國多大?
所以中國改革開放前 根本是人禍! 但中國就像頭埋在砂子內的鴕鳥! 不願意正式 和談及!


匪兵乙
大陸正在掘起,臺灣政快速的往下沉淪
不要相信阿共的吹牛
臺灣早就人均超兩萬了

q135790
這是沒必要,統計都只拿單一的來比較,那臺灣打敗大陸的也多到數不完,沒意義的數字

raruhaha
臺灣經濟環境每下愈況,倒是政治口水愈來愈多。

right
然後其他被共走財產的省分就不用拿出來比了,感覺他們好可憐,為了沿海發展,自己連茶葉蛋都吃不起

017706
臺灣驚呼中國徹底超越臺灣
哎呀好可怕呀

bushfire
臺灣的價值從李登輝開始揮霍 到現在早就被敗光了


avon3226
臺灣人可以自己活在自已的世界裡

白蓮梵天
這沒什麼好意外的
基本上臺灣是豬一樣的隊友在治國



轉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創請註明來源

ichina21小編微信:chentuo1218

投稿郵箱:474083677@qq.com

關注國外網友看中國  做理性愛國者

1、想要進微信群的朋友,可以加管理員微信後,發送驗證:我是ichina21的讀者,管理員將把你拉進群;

管理員1:徐小仙  微信號:xuxiaoxian111

管理員2:坨坨      微信號:chentuo1218

管理員3:臥龍      微信號:wolong89

(進群後請修改暱稱為 暱稱-城市-語言,並打招呼)


2、由於有很多營銷號、掛機號趁機加入群,因此小編會對群不定期進行清理,進群請大家自覺打招呼,進群後3分鐘之內不打招呼的,小編和管理員將會暫時踢除;


3、因以上規則被錯踢得可以再次申請,敬請諒解;


4、學習第一 交流第二 謝絕人身攻擊;

相關焦點

  • 事實証明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
    本報北京2020年12月31日電 (記者金晨)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日前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兩岸經貿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利益需求,具有強大內生動力,是偶發事件和人為幹擾阻擋不了的。2020年臺灣經濟保持增長,與大陸臺胞臺企貢獻、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紐帶密不可分。
  • 【港臺】GDP落後大陸5省份?臺灣卻榮登亞洲「最幸福」國家
    近期有大陸網友在網路上發起「臺灣經濟到底多落後」的話題,引發熱議,甚至有人說臺灣GDP落後大陸5個省份,經濟停滯不前;對此,臺灣民眾看法兩極,但經濟學家認為不能單單只用
  • 臺灣經濟增長率下修,2020年臺灣經濟何去何從
    臺灣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日前表示,今年上半年整個旅行業產值會消退約1500億元(新臺幣,下同)以上。有臺媒公佈民調顯示,68.1%民眾對今年度臺灣經濟景氣感到悲觀。臺灣「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日前公佈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總數為73.39點,與上月相較下降5.12點。
  • 王建民:臺灣經濟形勢如何?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王建民研究員日前對中評社記者表示,2017年以來,臺灣經濟確實在回溫,形勢比之前好,但是這不是蔡英文經濟改革達到的效果,而是新一波國際經濟復蘇和大陸經濟良好表現帶動的,但臺灣經濟受制於兩岸關係變差等因素,還有潛力沒有釋放出來。另外,臺灣缺電、缺水問題嚴重,成為影響臺灣經濟發展的最大風險。
  • 臺灣農魚產在大陸不再吃香?兩岸貿易商及高雄前農業局長揭真相
    海峽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於9月12日屆滿生效10週年,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昨未正面回應陸方「將終止ECFA或願意續約」,僅說只有維護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 大陸最新發布「對臺26條」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措施
    「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6條措施)全文如下:1 臺資企業可同等參與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創新、檢測評定、示範應用體系建設,可同等參與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建設。2 臺資企業可按市場化原則參與大陸第五代移動通信(5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品測試和網路建設。
  • 大陸在開G20峰會啦,臺灣在鬧啥!
    「當官不為民謀福,不如回家賣紅薯」,執政者當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 顯而易見的是,臺灣當局並沒有在這方面下心思。臺灣當局自今年5月施政以來,大搞政治清算,治理失當,意外頻發,致使島內政黨對立加深,經濟乏力,失業率高企。臺灣民眾對當政者滿意度與不滿意度出現死亡交叉,信任度亮起紅燈。
  • 臺企業家:臺灣服務業在大陸發展潛力大
    據臺灣《旺報》報道,在大陸擁有500多家門店的永和豆漿董事長林炳生6日指出,臺灣服務業發展比大陸早了2、30年,從學習美日經驗開始,又進行自我研發
  • TPP夢碎 加入大陸主導的RCEP臺灣可有勝算?
    面對TPP與RCEP,「親美日、遠大陸」且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當局,如果不從根本上定位兩岸關係性質,而只是盲目地「從世界走向『中國』」,最終將會使臺灣經濟沉淪,在世界貿易體系中更加邊緣化。隨著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而中國「繼續深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國際社會對中國引領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普遍抱有一定期待。
  • 臺灣選舉後的兩岸關係新走向 |獨家
    另外,要讓「貨出去、人進來」,兩岸航班必須盡快增加。據悉,目前高雄往來北京的飛機一週只有一班,往往要經香港轉接,頗不方便,未來希望一天至少一航班。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振廣表示,不論韓有沒有到大陸訪問過,只要他對兩岸關係保持一顆善意的心,希望兩岸關係好,給兩岸民眾帶來福祉,大陸都樂觀其成。
  • 大陸惠臺政策將如何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若干措施》的正式實施,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的深入貫徹落實,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有利於進一步擴大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不斷增進兩岸同胞親情和福祉,推動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 區域經濟整合潮 臺商更應善用兩岸優惠政策
    )改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定」(USMCA)加入許多反自貿條款甚至「毒藥丸條款」(poison pill),但自由貿易仍為區域經濟整合的大潮流,如果不能順應這個潮流,臺灣的經濟當然會受到衝擊,包括出口商品因不能免稅而降低競爭力。
  • 專訪臺灣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大陸高科技越來越不需要臺灣 |獨家
    ,突然出現在白宮,是否有見川普,他說「記性不好,已忘記了」;蔡英文接受路透社專訪談兩岸關係,北京翌日回應,臺灣當局承認「九二共識」才是唯一出路……長期從事科技相關工作的他在任臺灣行政院長期間,大力推動產業創新。不少地區都以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引擎。張善政指出,過去臺灣在科技創新領域有不錯表現,早年具備發展科技創新產業的技術,但臺灣經濟規模不大,局限於市場容量,資金來源等限制,始終沒有將技術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因此不足以支撐創新產業走向國際,加之兩岸服貿協議遲遲無法在島內生效實施,也導致臺灣產業失去發展機遇。
  • 「920就愛你」兩岸電商臺灣精品購物活動盛勢來襲!
    活動自9月20日零時「開搶」,融融&雲集臺灣館上架的好貨——臺灣波特嫚TT蝸牛面膜銷售額不到3小時就已經突破370萬元人民幣。「920就愛你」兩岸電商臺灣精品購物活動由天貓國際、雲集和中國臺灣網融融好貨等兩岸電商協作聯盟發起單位攜手推出,旨在打造成一個可以比肩「雙十一」的臺灣優質、特色產品的購物「狂歡節」。9月20日零時,活動準時上線,在天貓國際和雲集同步推出活動專區。
  • 申領大陸居住證的臺灣人,將被臺灣當局限縮權益? |獨家
    據不完全統計,自開放申請的10日內,已經有2.2萬名臺灣人申請,然而民進黨政府卻同時也研究反制措施。9月19日,上海的30位臺胞獲頒首批臺灣居民居住證,隨後臺灣「行政院」首度回應,確定會針對領取居住證的臺灣人管制、限制在臺權益。在今年2月推出惠臺31條的政策之後,9月1日,中國大陸再度繞開兩岸官方的正式協商機制,單向開放臺灣居民申領「港澳臺居住證」。
  • 大陸暫停觀光客赴臺自由行的解讀與影響
    上述47個城市,是中國大陸自2011年6月起開放自由行的城市,亦即從8月1日起,中國大陸旅客僅能透過旅行團體赴臺旅遊。面對此次中國大陸突然實施暫停自由行觀光客前往臺灣旅遊政策,在震驚兩岸各界之同時,其背後所隱含的政策思維及對臺灣經濟的影響,值得加以重視。
  • 臺灣第一茶飲品牌翰林茶飲集團首登大陸落子重慶
    中新網重慶3月31日電 (記者 劉相琳)臺灣第一茶飲品牌翰林茶飲集團31日與重慶黃桷埡老街簽訂合作協議,前者將落子黃桷埡老街,宣告該集團正式在大陸佈局。創辦於1986年的翰林茶飲集團,是臺灣茶飲行業排名第一的企業,旗下有8個子品牌,在全球共有600餘家店鋪,其創始人塗宗和被稱為「珍珠奶茶之父」。
  • 臺灣電子支付要追上大陸恐比登天還難
    時至今日,與大陸移動支付的如火如荼相比,臺灣移動支付落後,早已是全島共識。在臺灣的電視節目上也經常出現兩岸移動支付發展現狀的討論。臺灣主持人黃智賢說起自己來到上海的見聞,感歎上海變化之快。來到中餐廳可以用手機點菜、支付,餐廳還有充電寶,掃一下即可充電。
  • 臺灣主播的大陸網紅「修煉秘籍」
    2016年,還在臺灣的朱慧寧受到社交平臺的邀請,進行了「觸網」初體驗。通過直播,她帶著網友們參觀了日月潭、臺北101等臺灣地標景點。甜美的笑容、開朗的性格、有趣的談吐,使得她獲得不少關注,第一個月就收入8萬元人民幣。彼時,大陸網絡直播行業方興未艾。「我有預感,應該順應這個時代風潮,到大陸去,開始真正的創業。」她說。說走就走。
  • 兩岸婚姻:大陸配偶何去何從?
    其實兩岸的婚戀在兩岸民間大交流時代和大陸經濟崛起的關係,已經有了明顯品質上的改變和趨同性。 在近十年隨著臺灣經濟停滯不前,大陸快速的發展,兩岸間經濟上差距不斷的縮小,兩岸同胞們自由交流的往返的人數也越來越多,臺灣學生赴大陸求學經上創業的人數也不斷增加,近幾年來大陸學生和青年赴臺交流、求學和自由行的人數也已達數百萬人次,在這當兩岸青年間彼此交流自由暢通和經濟文明素質等方面的差距縮小,因自由戀愛的兩岸青年和結婚的人數也就不斷的增加,在兩邊結婚品質上彼此的認知和離婚數比起以往都有著明顯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