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能不能治急症、重症?看一下調理顱腦損傷後遺症初期的這個中醫方子

2021-03-04 健康有道999

土鱉蟲鹹,寒,有小毒,歸肝經。

本品具有破血逐瘀消癥,續筋接骨療傷之功。常用於血滯經閉,癥瘕結塊,跌打筋骨折傷等症。

水煎服,5~10g。入丸、散劑,每次1~2g。孕婦忌用。

化瘀通絡湯:《中醫臨床家謝海洲》自創方

組成:土鱉蟲5g,蘇木15g,劉寄奴10g,鬼箭羽10g,澤蘭10g,雞血藤30g,川芎5g,豨薟草15g,赤芍5g,石菖蒲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化瘀,通絡開竅。

主治:頭部創傷致顱腦損傷後遺症初期。頭痛或偏頭痛,痛有定處,其痛如刺,頭暈,記憶力減退,一側或雙側手足麻木,或語言障礙等,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弦細或沉澀。

方解:本方專治顱腦損傷的瘀血證,因其能化瘀通絡,故名。

方中土鱉蟲味鹹入血而軟堅,專入肝經,既能破血逐瘀,又長於續筋接骨,為傷科要藥;蘇木味鹹入血,性主走散,通達內外,善於行血祛瘀,消腫止痛,重用則破血。

兩味均鹹,併入血分,相須為用,共為君藥,增強祛瘀破血療傷,消腫止痛之功。

劉寄奴,功能破血通經,散瘀止痛,「總為破血之品,能使滯者破而即通,而通者破而即收也」(《本草求真》);

鬼箭羽,功專祛瘀通經療傷;澤蘭,長於化瘀行水,以消顱內血腫;赤芍,專入肝經血分,以涼血散瘀止痛為其特點;

川芎,善於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為血中之氣藥;雞血藤,以行血而不傷血,補血而不滯血為其長。

六藥組合,共輔君藥,既增強祛瘀破血療傷,消腫止痛之功,又有化瘀行水,行血而不傷血之效。

石菖蒲善於豁痰化溼,開竅醒腦,又能和中開胃,寓於化瘀諸藥之中,攻邪而不傷胃,亦有痰瘀並治之意;

豨薟草長於走竄,性善上行,為祛風除溼活血通絡之要藥,而此處「醉翁之意不在酒」,重在升舉清陽,直達病所之功也,故有佐使之妙。

諸藥合用,共收活血化瘀,通絡開竅之效,以達瘀去絡通,恢復元神之目的。

按語:

《醫宗金鑑》曰:「頭為諸陽之首,位居至高,內涵腦髓,腦為六神之府,以統全體者也。」

又說,頭部損傷「輕則頭昏目眩,耳鳴有聲,甚則昏迷目閉,少時或明,重則昏沉,不省人事……」

在《傷科補要》中,還記載了「外皮未破,而骨已碎,內膜已穿,血向內流,聲啞不語,面青唇黑」等重要症狀,說明中醫對顱腦損傷很早就有較深刻的認識和確切的描述。

本方所治頭部損傷待病情穩定後,確診為顱腦損傷後遺症初期,辨證為顱腦損傷的瘀血證,方可應用無誤。

頭痛如刺,痛有定處,手足麻木,舌質紫黯或有瘀斑,脈弦細或沉澀等,均為瘀血阻滯之徵,語言障礙為痰瘀阻竅之象,故以活血化瘀,通絡開竅之法,每能奏效。

孫某,男,25歲,工人。1981年3月31日就診。

患者於1981年3月24日,從5米高處墜落,當即昏迷,遂送某醫院搶救。

西醫診斷:顱骨骨折;硬腦膜外血腫,腦疝。

遂行手術治療。術後6天神志漸清。現感頭暈、頭刺痛,活動後尤甚,視物昏花,左眼偏盲(視力0.1),小便頻數,大便失禁,納少,夢多,舌質黯紅,舌下靜脈曲張,脈沉細澀。

辨證:瘀血阻腦,髓虛精虧,腎氣不固。

治法:活血化瘀,填精補腎,平肝明目。

處方:土鱉蟲6g,蘇木15g,川芎6g,生、熟地黃各9g,赤、白芍各9g,桑椹子30g,黑芝麻30g,胡桃肉30g,豨薟草30g,夏枯草12g,白蒺藜10g,澤蘭15g

水煎服,14劑。效不更方,可繼服多劑。

二診:1981年5月8日

上方連服60餘劑後,頭暈明顯減輕,睡眠好轉,大便日行1~2次,已能控制,尿頻好轉。唯近日感覺手術部位疼痛較甚,舌質黯紅,舌下靜脈曲張,脈沉細澀。

仍宗前法。上方減夏枯草、加制乳沒各3g,威靈仙15g,蔓荊子9g,以增強祛瘀止痛之力,佐以升舉清陽。

水煎服,14劑。效不更方,可繼服多劑。

三診:1981年6月5日

服上方近30劑後,手術部位痛止,餘症基本消除。唯左眼偏盲如故,某醫院診斷為手術損傷視交叉神經所致。舌質淡黯,脈沉細。

繼以化瘀通絡湯合補腎榮腦湯(《中醫臨床家謝海洲》自創方)化裁,以善其後。

處方:土鱉蟲5g,蘇木10g,劉寄奴15g,當歸10g,赤、白芍各15g,生、熟地黃各15g,雞血藤25g,川芎10g,黑芝麻30g,黑桑椹30g,胡桃肉30g,制首烏15g,枸杞子15g,女貞子15g,補骨脂10g,龍眼肉15g

上方30劑,制水丸,每次6g,每日2次。除感冒停藥外,堅持長期服用,以圖緩治。

解析:

顱腦損傷後遺症的臨床表現比較複雜,一般常見頭痛,頭暈,失眠,健忘,心悸,耳鳴,肢體麻木,震顫等;病情嚴重者,可見半身不遂,癇證,語言謇澀,失明,痴呆及神誌異常等;個別患者可見多尿(尿崩),性功能減退,經閉等病症。

目前現代醫學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

謝海洲先生綜合曆代傷科及內科的有關治療經驗,擅用化瘀開竅、補腎榮腦兩法為主,輔以痰瘀並治、升舉清陽、潛陽息風、安神定志、益氣養血諸法,收到較為滿意的療效。

本例系顱骨骨折,硬腦膜外血腫,腦疝。

此屬瘀血阻滯,髓虛精虧,腎氣不固,故治宜攻補兼施,方以化瘀通絡湯為主方,合補腎榮腦湯化裁,收到滿意的療效。

方中以土鱉蟲、蘇木伍用為君藥;輔以赤芍、川芎、雞血藤、澤蘭、劉寄奴、重用豨薟草諸藥,增強祛瘀破血療傷,消腫止痛,升舉清陽之功;

加制乳沒相須為用,化瘀止痛之力倍增,尚有消腫止血之效;

赤、白芍合用,一散一斂,一瀉一補,具有養血活血涼血、滋陰柔肝止痛之功;生、熟地相須為伍,補血填精,滋陰潤燥而有涼血止血之效;

當歸為養血活血之要藥,與雞血藤相須為用,增強養血活血、祛瘀通絡之力;與祛瘀破血諸藥相合,有攻邪不傷正,祛瘀生新之功。

制首烏善益精血,補肝腎而壯筋骨,與枸杞子相須為伍,增強益精養血,滋補肝腎之力;黑桑椹、黑芝麻、胡桃肉三藥重用,與龍眼肉相合,填精益髓、補腎榮腦功效卓著;

女貞子功能滋補肝腎,烏髮明目,補而不膩,補中兼清,故為清補之佳品,尤長於滋陰;

補骨脂善補命門之火,溫脾止瀉,為壯火益土之要藥,且能固精縮尿,與女貞子配伍,具有平補陰陽之功。

蔓荊子體輕而浮,上行而散,長於止暈止痛,升舉清陽,為頭面諸風之要藥,與白蒺藜伍用,辛辛相合,同氣相求,止暈止痛功效增強。

夏枯草長於清肝明目,散結,白蒺藜功專平肝疏肝,祛風明目。二藥合用,具有疏肝氣,平肝陽,清肝火,散鬱結,祛風明目之效。

最妙之處在於重用伸筋草,與威靈仙、蔓荊子伍用於諸藥之中,導藥上行,升舉清陽,直達病所,三味共為佐使,故獲事半功倍之效。

綜觀全案立法用藥,治宜攻補兼施之法。

攻邪以化瘀通絡湯為主方化裁,重在活血化瘀,通絡開竅,以達瘀去絡通,恢復元神之目的;

然患者又有視物昏花,小便頻數,大便失禁,納少,夢多,頭暈頭痛活動後加重等症,此屬瘀血未盡,腎精虧損,髓海空虛之候,故輔以補腎榮腦湯加減,滋陰養血,補腎榮腦,宗陰中求陽,陽中求陰之意,平補肝腎之陰陽,以收全功。

全方最大的亮點,在於謝海洲先生擅用升舉清陽法,引諸藥上行入腦,直達病所,故能出奇制勝矣。

顱腦損傷後遺症虛實錯雜,瘀血阻腦不能速去,腎虛髓空又非朝夕得補,宗攻邪不傷正之旨,故以水丸緩攻平補之法,以圖緩治。

䗪蟲(土鱉蟲)、水蛭、虻蟲均屬蟲類藥物,具有毒性,為強有力的破血逐瘀、消癥散結之品。

其中,虻蟲性剛而猛,服後可立致瀉利,藥過即止;

水蛭性陰而緩,服後雖不即瀉,但其毒性在體內持續較久,效比虻蟲為佳;

䗪蟲性較和緩,故常用於體腹瘀血之證,如宮外孕腹痛、腹部包塊不消,慢性肝炎之肝腫大、肝硬化之肝脾腫大、肝區刺痛者。

本品尤長於續筋接骨療傷,常與自然銅、骨碎補、乳香、沒藥、蘇木、血竭、當歸 、川斷等同用,共收化瘀消腫,續筋接骨之功。

一、常用傳統配伍

䗪蟲、大黃伍用,早見於《金匱要略》大黃䗪蟲丸,主治虛勞內有瘀血者;

䗪蟲、鱉甲伍用,出自《金匱要略》鱉甲煎丸,原治瘧母結於脅下,今常以之治腹中癥瘕;

䗪蟲、桃仁伍用,出自《金匱要略》下瘀血湯,主治產後腹痛,因幹血內結,著於臍下者,亦治血瘀而致經水不利之證;

䗪蟲、麝香伍用,見於《惠直堂方》八釐散,主治跌打損傷,筋斷骨折,兼治爛瘡腫毒;

䗪蟲、自然銅、乳香、沒藥伍用,見於《醫宗金鑑》八釐散,主治跌打損傷;

䗪蟲、骨碎補、川續斷、血竭伍用,見於《中醫傷科學講義》外敷接骨散,主治骨折及扭挫傷;

䗪蟲、麝香、大黃、自然銅、骨碎補伍用,見於《傷科補要》奪命丹,主治頭部內傷昏迷及骨折的早期重傷;

䗪蟲、劉寄奴、當歸、川芎、杜仲伍用,見於《傷科大成》壯筋續骨丹,主治骨折。

二、現代名醫配伍經驗

1、施今墨先生經驗(《施今墨對藥》呂景山著)

䗪蟲入肝經,走血分而化瘀血;大黃入血分而逐瘀血。二藥伍用,相互促進,破血逐瘀,通經止痛,消癥散結之力增強。

主治原發性、繼發性婦女閉經,有瘀血指徵者;癥瘕(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肝脾腫大)諸症;產後血瘀腹痛;血瘀經水不利;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2、焦樹德先生經驗(《用藥心得十講》焦樹德編)

在猩紅熱、丹毒等急性熱病中,或其他熱毒瘀血壅滯於舌部,而致舌頭的一部分或全部腫大、發硬,前人稱為「木舌」,可用䗪蟲二錢(6g)、食鹽一錢(3g),研末服,一日兩次;或煎湯服。也可同時用䗪蟲煎湯含漱。

3、謝海洲先生經驗(《中醫臨床家謝海洲》謝海洲編著、楊增良整理)

䗪蟲、水蛭伍用,見於《中醫臨床家謝海洲》三黑榮腦湯(自創方)。

組成:黑桑椹30g,黑大豆30g,黑芝麻30g,黃芪15g,黨參10g,熟地15g,菟絲子15g,枸杞子10g,全蠍10g,地龍10g,水蛭6g,地鱉蟲6g,柴胡6g,羌活6g,陳皮6g,谷芽30g,麥芽30g

主要功效:補腎健脾,益精榮腦,化瘀通絡。

適應證:腦萎縮,老年性痴呆等慢性病。

本方專治顱腦損傷的瘀血證。

若痰瘀阻竅,語言不利,加生蒲黃、羚羊角粉、麝香,重用石菖蒲;風痰阻絡,加僵蠶、地龍、竹瀝、膽南星、天麻、鉤藤;

痰濁中阻,加半夏、陳皮、茯苓、白朮、澤瀉、荷葉;風陽上擾,加天麻、鉤藤、石決明、珍珠母;

氣血不足,加黃芪、當歸;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加夜交藤、蓮子心、合歡皮、酸棗仁、茯苓;

肝腎不足,髓海空虛者,酌加制首烏、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補骨脂、黑芝麻、黑大豆、黑桑椹、胡桃肉等補腎健腦之品,共收化瘀通絡,補腎榮腦之功。

註: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本文選摘自《方藥臨證技巧70例》,楊增良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2007年10月。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中醫能不能治急症、重症?顱腦損傷後遺症試試這個方子
    化瘀通絡湯:《中醫臨床家謝海洲》自創方組成:土鱉蟲5g,蘇木15g,劉寄奴10g,鬼箭羽10g,澤蘭10g,雞血藤30g,川芎5g,豨薟草15g,赤芍5g,石菖蒲5g用法:水煎服。功效:活血化瘀,通絡開竅。主治:頭部創傷致顱腦損傷後遺症初期。
  • 【每日一方】中醫能不能治急症、重症?顱腦損傷後遺症試試這個方子
    化瘀通絡湯:《中醫臨床家謝海洲》自創方組成:土鱉蟲5g,蘇木15g,劉寄奴10g,鬼箭羽10g,澤蘭10g,雞血藤30g,川芎5g,豨薟草15g,赤芍5g,石菖蒲5g用法:水煎服。功效:活血化瘀,通絡開竅。主治:頭部創傷致顱腦損傷後遺症初期。
  • 把握康復黃金期,重症顱腦損傷男孩有望恢復|腦損傷|李恩耀|顱腦...
    大河健康報記者 王嘉譯 吳文可顱腦損傷是指各種原因造成的顱腦部位的損傷,包括頭皮損傷、顱骨損傷和腦組織損傷,三者可複合存在。其中,重度腦損傷患者傷情複雜、死亡率高,即便是經積極手術治療倖存下來的患者,也可能會留下一些認知、運動、情感方面的後遺症。
  • 科研速遞|重症顱腦損傷患者腸內營養最適溫度的探討
    納入標準:符合重症顱腦損傷診斷標準;GCS評分≤8分;符合腸內營養適應證;18~80歲;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不願意參與本研究者。 3、討論 3.1 重症顱腦損傷患者輸注腸內營養的意義 重症顱腦損傷患者常伴有意識障礙、進食障礙,且下丘腦垂體軸系統功能損傷,使機體處於高代謝狀態,能量消耗增加,蛋白質分解代謝速度加快。
  • 中醫骨科孔政:肩周炎左手不能上舉後展中醫怎麼調理能治好?
    中醫骨科孔政:肩周炎左手不能上舉後展中醫怎麼調理能治好?肩周炎是現代社會的多發病之一,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炎的簡稱,也稱為漏風肩,主要臨床表現為肩關節的疼痛及活動範圍受限,肩周炎屬於中醫痺症範疇,中醫認為多因中老年人群會逐漸出現功能退化、年老體衰、肝腎虧損、氣血不足所致,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根據具體的證型對症通過補氣養血、活血通絡辯證的中藥方劑內服調理,同時可採用針灸、艾灸、理療等外治法綜合調理,具有副作用很小,不良反應很少,效果確切
  • 顱腦損傷分類及分級
    顱腦損傷分類及損傷機制 顱腦損傷是最常見的機械性損傷,在暴力性死亡中佔首要位置。但由於暴力的性質不同,力的大小不同,力的加速、減速、擠壓、牽拉等作用方式不同,以及作用於頭部的部位不同,可通過不同的機制引起頭皮、顱骨及腦的損傷,其損傷既可出現於某一組織結構的某一部位,也可同時出現於多種組織結構的多個部位。 此外,直接作用於頭部的暴力(直接暴力)可引起顱腦損傷,作用於身體其他部位再傳導到頭部的間接暴力,亦可引起顱腦損傷。
  • 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在山東省立三院重新站了起來
    醫院是一個特殊的地方,飽含了太多的悲歡離合,如人生百態,一日看盡。醫院是一個見證者,見證著塵世間的歡娛與悲痛。岐黃之術,治病救人,每一位醫務人員的願望與責任便是讓自己的患者重返健康,可以與自己的家人共享昔日幸福。
  • 又該怎麼治好?
    又該怎麼治好?腦出血已成為一較為廣泛發生的急症重症,有人統計88%的病人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昏迷。本病死亡率的統計最高可達68%,其中約4/5的病人死亡發生在4天之內,其餘大多數也發生在2周之內。  腦出血的危險期是幾天?  腦出血初期,特別是第一個24小時內再出血風險較高。
  • 開放性顱腦損傷
    開放性顱腦損傷是指鈍器、銳器或火器造成頭皮、顱骨、硬腦膜破損,致使腦組織直接或間接與外界相通的顱腦損傷。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頭部腫脹、疼痛、頭部傷口出血,甚至會出現有腦脊液外漏、嚴重甚至見腦漿外流,合併有顱底骨折會出現口、鼻、外耳道流血,眼眶瘀腫,合併有腦組織損傷出血會出現有昏迷、抽搐、嘔吐、如果出現腦疝,還會有瞳孔散大,中樞性呼吸抑制而導致死亡。所以其特點是起病急、病情重、進展快,如果不能有效搶救,易對患者預後造成不良影響甚至死亡。
  • 湖北一名2歲半幼童被女子毆打致中度顱腦損傷,涉事人:打他怎麼了
    結果4日晚上,男孩開始嘔吐不止,當天23時許,送往市中心醫院檢查後發現,孩子中度顱內損傷。 陳先生提供的顱腦CT顯示:少量蛛網膜下腔出血,診斷為中度顱腦損傷:蛛網膜下腔出血;多處軟組織損傷。
  • 蠟療在中醫臨床中的應用
    蠟療在中醫臨床應用中:具有溫經止痛、疏經通絡、活血化瘀、消腫散結、法風散寒、除溼止癱、健脾和胃、調節臟腑、益氣溫陽昇陽舉陷、扶正祛邪、調和陰陽等功效。 蠟療的優點: 1、安全、方便等作用; 2、操作簡單、效果明顯,治療調理無痛苦。
  • 顱腦創傷看似是急病,其實也是慢病
    今天給各位講一下顱腦創傷,講之前先看一個案例:王女士,因車禍撞傷頭部及全身多處,致意識喪失,及時被120急救送入醫院救治。當時患者昏迷、呼之不應、雙側瞳孔對光反應消失。
  • 國內率先開展兒童重症康復李恩耀教授 精湛醫術助康復
    其中水針位點注射療法獨具特色,水針位點注射療法選取具有醒腦開竅作用的穴位或位點,注射具有神經修復作用的藥物;是根據中醫經絡理論、西醫神經肌肉生理解剖理論和藥物作用原理相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特色療法,是選用一些修復神經的藥物注射液注入人體有關穴位及解剖關鍵點(位點)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發揮了針刺與藥物的綜合效能,使針刺與藥物對穴位的雙重刺激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提高療效。
  • 《四聖心源》治中風偏癱及後遺症
    尤其是金元以來,有名的醫家多是離經叛道,謬種流傳,絕不可看他們的醫書。直到270年前乾隆十八年1753年癸酉年,才由乾隆帝的太醫黃元御,重新把四聖心源,重新簡明扼要,清楚明白的重新寫在這本書裡,傳示後人,不令斷絕。 他寫的真的是最正確、又最好懂的中醫書!
  • 新冠治癒者後遺症嚴重嗎?張伯禮院士這樣回答……
    7月24日下午我看了十多個病人後,應該說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原來我認為輕症治癒的人基本沒有後遺症,但現在看還是有一些的。而重症病人治癒後,原來我們更關注是軀體傷害,現在看心理傷害也應該給予同樣的關注。這種焦慮和不安,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 孫思清:辨證論治乃中醫精髓
    「中醫也有家譜,中醫本質是治病不是調理,看好病就是好醫生……」近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97歲高齡的老中醫孫思清妙語迭出。  孫思清曾任上海鐵路中心醫院(現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退休後又著書立說,寫下了近百萬字的《醫學薪傳》,包括內科從新、婦科通論、脈學小識、《傷寒論》釋義、師門醫案等。
  • 飽受爭議的「十指放血療法治中風」,到底行不行?
    近日,十指放血療法能不能治中風,又再度引發關注。前幾年也是這樣,微信公眾號上有一位臺灣中醫關於「十指放血法能不能治中風」的言論,也曾經一度掀起波瀾,業內中醫學人士認可並轉發,而一些記者諮詢醫院相關人士後,認定不能並在媒體公開發文。那麼,十指放血療法到底是什麼?它究竟能不能治療中風呢?
  • 中醫調理身體的步驟和方法
    中醫調理身體的步驟和方法中醫調理身體有三步:第一步:先調觀念。一定先調的是我們的觀念。因為你連「治」與「調「」到底有什麼區別,都搞不明白,還說句可笑的話:專家都治不好的病,你怎麼給我調?「觀念通」就意味著「你明白了」,也就離健康更近了,可以遠離大病了,甚至可以帶領家人遠離疾病風險。那第二步:調生活習慣。
  • 「調脾胃,治雜病」!他花10年時間把大半輩子的中醫經驗寫成書
    12月15日,佛山禪城區人大代表、區人大常委會委員、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醫院主任中醫師謝海青新書《調脾胃 治雜病》在禪城區東方書城舉行新書發布會。會上謝海青分享了急症疑難病診療經驗,也把自己大半輩子的從醫經驗寫進了書中。
  • 統方服藥辨證論治 江蘇中醫助患者康復出艙
    入艙後,他們全部接受一整套中醫組合療法:每天兩袋中藥湯劑;耳穴壓豆調理患者咳嗽、頭痛、失眠;穴位敷貼驅寒祛溼,緩解頸肩腰腿痛;運用八段錦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強身健體。    方艙醫院收治的患者都是新冠肺炎輕型患者。中央指導組中醫藥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大花山方艙醫院院長劉清泉說:「醫院成立之初就定下目標,縮短患者病程,阻斷輕症向重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