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採購批發平臺,知曉Alibaba各種活動信息,專屬享受B類電商深度輔導。
2020-01-16 11:54
精準商機如何獲取,來了詢盤如何轉化,有了轉化如何長期維護,相信一直都是眾多外貿企業最為關心的三個核心問題。
條條大路通羅馬,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總有不同的解決辦法,所以多聽些他人的心得體會,總是多多益善。
牛Sir今天要帶大家認識的,是一家成立剛剛三年,來到國際站還不到三個月的光伏貿易公司。他們的商機故事,可以先用一句話來概括: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每一個看似偶然的光輝背後,都有它不可或缺的必然。
一、從內貿轉外貿,一家初創公司的三年沉浮
2017年2月,江蘇天晴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晴新能源」)成立,公司總經理陸超,和他的朋友沈成,由於此前已經積累了一些光伏企業的人脈,一開始為公司定的方向是做光伏EPC工程總包,受項目業主委託,開展光伏項目設計、採購、施工等全過程的承包。這樣的工作毫無疑問是身處於整個光伏行業的最下遊,利潤自然就是相對薄很多。
因此到了2018年上半年,天晴新能源進行了第一次轉型,開始涉足光伏組件貿易,並幸運地拿到了隆基、天合、尚德等光伏巨頭的高級代理。此後一直到2019年9月,天晴新能源都從事光伏組件的國內貿易,雖然實際利潤仍談不上有多厚,但勝在規模可以快速做起來,2018年一整年,營收便做到了億級規模。
然而老天總喜歡開玩笑,正如光伏行業命運坎坷一樣,深處這個行業的天晴新能源也不斷面臨挑戰。自2018年6月以來,天晴新能源就深受光伏531政策的影響,利潤越來越薄。本來傳統內貿就單子大、利潤低,墊資高還容易周轉困難,現在補貼也沒有了,再做下去似乎更加無利可圖,下一步去往哪裡?
這個時候,平時主要跑業務的沈成想到了外貿。「此前也曾通過廣州的朋友做過幾單線下出口貿易,對外貿的利潤率記憶猶新,不如我們去做外貿吧。」沈成說。
不過,要讓一家傳統的、積累的主要客戶群體都在國內的光伏內貿公司一下子就ALL IN 外貿,顯然有些不現實。作為國內最大的B2B跨境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於是成為首選。從9月開始溝通意向,到2019年11月5日天晴新能源在國際站的店鋪正式上線,看似行動迅速的一小步,卻成為可能改變它日後發展方向的一大步。
二、又幸運,又給力,外貿新手怎樣翻盤?
沈成至今還經常說起兩個高頻詞:幸運,給力。
「幸運」,特指天晴新能源與頂展詞包「solar panel」(太陽能電池板)的緣分。
「大概11月中旬的時候,客戶經理找到我和陸總(陸超),告訴我們行業大詞『solar panel』的頂展詞包馬上就要放出來了,問我們要不要。我和陸總沒多想就回答,要,無論怎樣都拿下。」沈成回憶說。
結果確實很幸運,天晴新能源的客戶經理真的就搶到了這個珍貴的大詞,最終成交價格還遠低於沈成他們的預期。
「給力」,則可以分兩方面來說。
首先,是頂展詞包的引流表現相當給力。作為一家剛進入外貿領域沒幾個月的新手,天晴新能源缺乏足夠的數據積累,在星等級、信保額度等自然排名方面並不佔優勢,這個時候,就必須要增加曝光度。
拿到頂展詞包的首月,沈成就體感明顯,有種坐上業務加速器的感覺:「整個12月,我們的店鋪曝光量12萬多,其中點擊量在2400多,其中有80多條詢盤。這些詢盤中,我們現在已經談下了三單,一單已完成,另外兩單還正在出口。」
沈成不知道的是,這次頂展詞包的效果之所以這麼直觀,與國際站在流量產品端的升級密切相關。「智能流量拓展」,是主要原因。
所謂智能流量拓展,可以基於購買的頂展詞所綁定的品,在站內/站外進行流量補充,保障用戶效果,對抗購買詞流量波動的風險。當綁定的品信息質量越佳,品越豐富,流量拓展機會越高。對客戶來說,買了10個詞,除了這10個詞確定性在第一位之外,還有可能在100個詞甚至更多詞下動態排在第一位進行流量擴充。
其次,是跨境貿易爆發出來的可能性非常給力。天晴新能源12月搞定的三個單子中,有一筆特殊的訂單,沈成表示註定會永生難忘:「那是一個約旦客戶,從我們頂展詞包剛上線起就有在聊,12月中旬還找了中間人來驗廠。聊到月底了客戶表示比較滿意,才和我們說了實情,原來他們是在尋找固定的供應商,如果人和貨都沒問題,以後都是1個星期走一個櫃,也就是1個月下一筆20萬美金的訂單。」
如今這個約旦潛在大客戶的第一筆訂單已經在路上了,雖然中途沈成還因為要向客戶科普信用保障的用法耽誤了不少時間,但總歸客戶最終接受了這個「新」事物,交易得已完美落地。
沈成打算年後去約旦面訪這個客戶,以示尊重,也是為公司2020年的第一筆百萬美金級訂單再加一層保險。
三、實力+機遇,掘金跨境貿易新藍海正當時
天晴新能源的表現,在旁人看來或許有運氣的成分,但在沈成看來,只能說是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分享了幾點他通過國際站做跨境貿易的心得體會:
1、 首先要以客戶價值為中心,做好每一個客戶的服務。
實際上,那位明確表達出要籤訂兩年長期合作協議的約旦客戶,曾一度讓沈成和他下面的業務員感到抓狂。「一直都追著你聊,而且還問得很細,價格呢,也砍得比較厲害。」沈成回憶說。加之約旦與中國還有6個小時的時差,常常中國這邊都已經凌晨一兩點了,這位約旦客戶那邊才晚上7、8點,正是最high的時候。「這個到後面我才想明白,因為人家是想找明確的長期合作的夥伴,所以很在意細節。於是這個客戶聊再晚,我都會親自陪著,有問必答。」
2、 堅持品質優先,不為了短期的營收而丟掉自己對品質的把控。
由於國內的光伏行業比較成熟,各個埠只要足夠「聰明」,總能找到生財之道,比如一心去做貼牌生意,走快、走量,不過天晴新能源還是選擇了較慢的一條路。一方面因為有著曾經做內貿的底子,可以從質量有保障的上遊拿到價格合適的貨,另一方面,也布局了自己的線下工廠,與同行合作,成立了自己的生產線,等於說將光伏太陽能板的核心技術握在手中。
「我們自己的東西足夠好,質量過得硬,價格又有優勢,這是能促成訂單的最終因素。」沈成表示。
3、 與阿里小二、服務商保持密切溝通,隨時了解平臺最新政策、最新動態。
在沈成看來,天晴新能源作為一家新入局跨境貿易的企業,和阿里小二、服務商始終都在密切溝通,是走得非常對的一步路。「現在就是一個拼信息、拼聚合能力的時代,不能再一個人單打獨鬥了,必須要聯合起來。」沈成說。
據了解,天晴新能源從入駐國際站起,就一直與和他們同處一座辦公樓的阿里服務商密切溝通,在整個過程中,包括後臺如何操作,外貿直通車如何運作,頂展詞包怎樣利用,企業的招人、育人,服務商都一路陪伴,始終支撐。
「新人」剛一入場就有大單,說明時代確實在變;阿里巴巴國際站這場重構跨境貿易之旅,正在讓此前很多「不可能」,慢慢變為可能。
在此祝福天晴新能源的同時,也讓我們拭目以待,下一個創造奇蹟的小夥伴吧!(來源: 阿里巴巴國際站)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