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體育生常問的一句話就是:體育生除了當體育老師外還有什麼出路?
由於多年來外界對體育生以及體育老師的「偏見」,在後來人看來確實存在迷惑,由此引發體育生大學畢業以後有什麼前途的問題?
這個話題不用迴避,因為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體育特長生大學畢業後就是當體育老師或者教練。而體育生考大學相比普通高考生在文化要求方面確實不算太高,所以在很多人看來是另類,甚至對以後從事非體育的工作還是存在疑慮。
在N年前小編上大學前以及上大學後的一段時間內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對於個人職業規劃,除了當老師還能做什麼?
關於上述的問題,可能體育生會經常去問自己的老師或者網上搜索尋求解答,下面柏木就給大家好好介紹介紹。
一、體育生進入大學就讀的專業
體育生上大學的方式一般分為三種:體育統招、體育單招、高水平運動隊
體育統招生就讀的專業包含:體育教育、社會體育、休閒體育等
體育單招生就讀的專業包含: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高水平運動隊就讀的專業包含:體育專業(體育教育等)與非體育專業(根據院校專業設置)
二、大學專業介紹
一般體育生主要就讀的專業是體育教育專業和運動訓練專業,所以我們今天主要來分析這兩個專業情況:(北京體育大學的培養方案為例)
1、運動訓練:
培養目標:本專業面向奧林匹克運動,培養具有競技體育基本理論知識,具備突出的專項運動技能和運動訓練指導及競賽組織能力,能勝任學校、專業運動隊、俱樂部、賽事公司等單位的專項運動訓練、教學和競賽組織工作的富有國際視野、創新精神的教練員、運動員和裁判員等應用型人才。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專業就業方向:各體育協會、運動項目管理中心的管理、訓練競賽人員;大中小學校體育教師、教練員;社會各類健身、健美俱樂部教練員及其他體育相關從業人員。
2、體育教育: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師德、先進教育理念,掌握紮實的體育教育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體育教育實踐能力和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在各級各類學校從事體育教學、課餘訓練與競賽、學校體育科學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專業就業方向:體育與教育相關部門及單位
柏木提示:專業的就業方向歸專業的就業方向,在大學畢業以後不一定就是從事專業的工作。對於有想法、目標明確的人來說,大學更像是你學習、成長的培育地。
三、關於教師資格證的介紹
擁有教師資格證以後才能去中小學當老師。
運動訓練專業現在考上大學後,無論是師範類的大學,體院類的大學都不發放教師資格證,需要學生自己去考取。
體育教育專業2015年之前大部分體院和師範院校有發放教師資格證,2015年後,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正式實施,打破教師終身制且五年一審,改革後將實行國考,不再分師範生和非師範生的區別,想要做教師都必須參加國家統一考試,方可申請教師資格證。
另外根據最新政策,招收教育類研究生、公費師範生的高等學校從2021年起,可參加免試認定改革。實施免試認定改革的高等學校應根據培養目標分類對本校教育類研究生、公費師範生開展教育教學能力考核,考核合格的2021屆及以後年份畢業生可憑教育教學能力考核結果,免考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部分或全部科目。
四、體育生大學畢業後可以做什麼?
體育生大學畢業後除了可以從事和專業屬性強的崗位,比如學校老師、運動隊教練、俱樂部教練、社區體育工作者等,在專業外可以從事特警、民警、考取公務員、進入體育類公司、企業市場部門、運營部門等。實際就業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一般沒有限制。
以北京體育大學為例,體育生畢業後從事的工作涉及各類大中小學的教師、特警、當地民警、知名體育公司(李寧、安踏、康比特等)、網際網路企業、北京村官、俱樂部創始人、俱樂部教練、進入各級體育局等。而且體育生身上具備有良好的體育精神,能長期驅使他們拼搏奮發向前,畢業後在企事業單位工作都能獲得很好的發展,走向中高層管理崗位。
五、體育大發展時代
目前體育行業處於一片藍海,國家大力支持體育行業發展。從2014年「全民健身」升級為國家戰略;到2019年8月份,國務院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指出到2020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機制。到2035年,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實現現代化,全民健身更親民、更便利、更普及,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達到45%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未來由體育衍生出的崗位會越來越多,對體育人才的需求也會激增。
最後,中國體育正處於大發展時代,希望所有體育生以及體育行業從業者不要去質疑,既來之則安之!
來源:柏木體育單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