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鬥劫匪 壯烈犧牲(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2020-12-23 人民日報

  據新華社電  (記者曾維)李宏專犧牲已經12年,當地幹部群眾一直沒有忘記這位英雄。

  李宏專,彝族,生於1978年,雲南省蒙自人,2000年9月從紅河州人民警察學校畢業後到蒙自公安局交警大隊工作,2007年9月任蒙自公安局交警大隊芷村中隊中隊長。工作期間,他先後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獲市局嘉獎2次;他曾擔任負責人的紅河廣場崗亭被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

  2008年11月16日晚,李宏專與妻子付樹梅打算去給中隊民警們買些禦寒的衣被。19時30分左右,他們經過蒙自月牙塘附近的振興商場時,突然聽到一陣急切的呼救,李宏專定睛一看,發現一名男子正在搶劫一名女性的手鍊。

  李宏專迅速衝上前,將嫌疑人摔翻在地,就在這時,嫌疑人的同夥從旁邊衝過來,用刀刺向李宏專胸部。劫匪的刀刺穿了他的心臟。李宏專的鮮血頓時噴湧而出,但身負重傷倒在血泊裡的他仍然緊緊抓著劫匪。

  由於刺中要害部位失血過多,李宏專漸漸沒了力氣,劫匪趁機逃脫。付樹梅衝過去扶他,李宏專用微弱的聲音對她說:「不能讓他們跑了。」這是李宏專對妻子說的最後一句話。

  李宏專被急救車送往醫院,最終因心臟貫穿傷引起失血性休克搶救無效,於2008年11月16日19時50分英勇犧牲,年僅30歲。

  李宏專壯烈犧牲的噩耗傳開,當地幹部群眾以及他生前領導、同事們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中。2008年11月20日上午,上萬名群眾參加了李宏專英烈告別儀式,並自發向他年邁的父母捐款。

  李宏專參加工作以來,創造了轄區事故高發路段交通糾紛處理「零投訴」的紀錄。僅2007年9月以來,他就帶領民警累計查驗機動車7000餘輛次,查處交通違法行為50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查獲盜搶車輛4臺。

  2009年7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安部聯合發文,追授李宏專為「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

相關焦點

  • 殊死搏鬥 壯烈犧牲(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據新華社電(記者梁書斌)回家途中發現可疑人員,黑龍江省虎林市第二邊防派出所駐所刑警朱洪福與持刀歹徒展開殊死搏鬥,子彈打光,身中40餘刀,壯烈犧牲。在生死攸關之際,朱洪福用生命捍衛了一個人民警察的神聖職責。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劉英:「赤心獻革命,決然無返顧」
    原標題:【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劉英:「赤心獻革命,決然無返顧」  浙江金華永康方巖馬頭山麓,松柏挺拔,莊嚴肅穆,條石鋪砌的劉英烈士陵園坐落於此,供人瞻仰,緬懷著浙南遊擊根據地創建人劉英。
  • 烈火青春 捨己救人(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最終,女童獲救,楊科璋壯烈犧牲,年僅27歲。獲知楊科璋犧牲的消息,很多人自發來到當地廣場,點燃心形蠟燭,拉起寫有「悼念消防英雄楊科璋」字樣的條幅,不少市民紛紛落淚。2015年6月1日,公安部批准楊科璋同志為烈士,並頒發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在生死關頭,楊科璋捨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
  • 臨危不懼 英勇無畏(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據新華社電(記者毛鑫、李雄鷹)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義無反顧地撲向手持炸藥包的歹徒,犧牲了年輕的生命。他就是陸錦棠烈士。陸錦棠,1961年出生,廣東省新會市棠下鎮人,生前是廣東省新會市公安局棠下派出所民警,一級警司。
  • 勇擔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瑰麗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鴉片戰爭後,中國遭受了千年未有之變局,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國家積貧積弱,社會戰亂不已,人民生靈塗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尋求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道路,但都壯志未酬,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
  •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致敬!
    1949年9月30日,共和國締造者在天安門廣場執鍁鏟土,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莊嚴奠基;65年後的這一天,新中國迎來首個法定烈士紀念日,深情緬懷為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捐軀的無數先烈。  碑身的正面刻寫著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恩來總理撰寫的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 赴湯蹈火 捨生忘死(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然而,火勢引發部分建築物坍塌導致他壯烈犧牲。劉洪坤,1978年6月出生,2002年6月入黨,生前為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石景山支隊司令部參謀長。2013年10月11日凌晨2時許,北京市石景山區喜隆多購物中心發生火災。當晚劉洪坤並不值班,但仍主動參加緊急撲救。現場情況十分危急。劉洪坤親自帶領兩個攻堅組進入大樓內部設置水槍陣地,全力堵截火勢。
  • 生死關頭 保護群眾(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28歲的馮思廣壯烈犧牲。青春的起躍,永遠定格在那條沒有劃完的曲線上。「前後艙的駕駛杆是聯動的,我向前推桿的同時,感到前艙也在推桿。」事後,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張德山回憶說。從停車到彈射,只有短短5秒,面對險情,兩名飛行員做出了最危險、最沉著也是最英勇的抉擇。
  • 張漫萍:堅貞不屈 大義凜然(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當夜,張漫萍壯烈犧牲,時年37歲。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公安模範陳衛國:重傷時仍惦記同事
    歹徒聽到陳衛國在用電臺報警,驚慌失措,氣急敗壞,下了毒手……  英雄倒在了血泊中,歹徒們倉皇出逃。  面對趕來增援的戰友,陳衛國說了一句「別管我,老季還在裡面」便昏厥過去。2003年2月12日11時17分,陳衛國因傷勢過重,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年僅45歲。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趙天昱:與不法分子殊死搏鬥身中21刀...
    新華社長春5月20日電(記者周立權)吉林省輝南縣公安局石道河派出所副所長趙天昱壯烈犧牲已3年有餘,他與不法分子殊死搏鬥身中21刀的英雄事跡,至今仍讓人感嘆不已。隨後,昏迷的趙天昱被同事們送往醫院搶救,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犧牲,年僅43歲。經鑑定,趙天昱身中21刀。案發後,通化市、輝南縣兩級公安機關立即啟動緊急預案,全力緝捕犯罪嫌疑人。當晚,犯罪嫌疑人於鳳林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
  • 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2020-09-29 14:30:59 這一天,距離他們長眠他鄉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這一天,距離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還有三天;再過四天,我們就將迎來新中國第七十一個華誕。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無數英雄先烈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是我們不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所在。
  • 英雄董存瑞:用身體做炸藥託,19歲壯烈犧牲,家人後來過得好嗎?
    為了建立新中國,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許多英雄烈士視死如歸,用他們的血肉身軀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就有一位年僅十九歲的英雄,他正值韶華便犧牲自己,用身體做炸藥託,炸毀碉堡,令部隊得以衝出重圍。這位英雄壯烈犧牲自己,英勇無畏的事跡令人們感動,但他的家人得知英雄慘死的消息卻十分悲痛。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豐碑不朽鑑忠勇——銘記犧牲在海地的...
    1月19日,8名烈士的靈柩由專機接運回國。懷揣忠誠之心,肩負使命重託,他們出色地完成了一項項任務,用生命鑄就了維和的利劍。十年匆匆,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這8名可親可敬的戰友——這是朱曉平像(資料照片)。
  • 英勇制敵 捨己為人(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為了戰友的生命安全,彭寶林緊握著槍一步步退回到南面房裡。他沉著冷靜,尋找制服罪犯的良機。當案犯因心虛向後顧盼的瞬間,彭寶林毅然撲向案犯,案犯狗急跳牆,瘋狂地扣動了手中的扳機,子彈穿過彭寶林的腹部,他倒在地上。周志科見自己的戰友被擊倒在地,衝上去扭奪案犯的手槍,並將案犯摔倒在地。
  • 【地評線】京彩好評: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這一天,距離他們長眠他鄉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這一天,距離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還有三天;再過四天,我們就將迎來新中國第七十一個華誕。「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無數英雄先烈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是我們不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所在。
  • 清明時節,後備兵員祭奠緬懷烈士
    講起英雄王輝的抗疫故事,彭城街道武裝部幹事龔雷眼睛溼潤,在給英雄獻上鮮花後他深情留言:「您用青春生命,讓這個春天的鮮花更加綻放;您的名字會在人們心中四季花開,時時激勵我們當好傳人、崗位盡責。」心動更見行動。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西北黨團組織的創始人——魏野疇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劉康 楊涇茂 史霄 興平臺 王楠) 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著名宣傳活動家魏野疇是西北地區共產主義啟蒙運動的先驅,為救國救民、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為領導陝甘和皖北人民開展革命運動,他激情貢獻、青春無悔,直到犧牲。
  • 主動請纓 獻身使命(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2001年,他參軍入伍,來到「楊根思連」這支英雄的連隊。「當兵,就要當老連長楊根思那樣的好兵。」楊樹朋生前說。入伍10多年,楊樹朋成為全旅聞名的特級射手;堅持帶頭攻堅克難完成任務,先後參加重大演習、抗洪搶險、抗震救災、維穩處突等多樣化軍事任務40多次。2015年9月,旅奉命抽組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
  • 科研報國 一生「追光」(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這是國際上首次觀察到這一譜區的螢光輻射。然而,當時的外國專家認為,馬祖光的成果是使用國外的實驗設備取得的,在論文中把馬祖光的名字寫在了第三位。馬祖光據理力爭,最終,這項發現被認定只屬於他一個人。「我爭的是國家的聲譽、國人的尊嚴。這是中國人做出來的,榮譽應該屬於中國。」馬祖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