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任何平臺不得轉載,違法必究。
每一個孩子後都是一個天使,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很多父母都會發現,他們變成了一個「小惡魔」,總是不斷的在犯錯。
孩子犯錯是一件不可避免的錯誤,那麼作為家長的你,在孩子犯錯之後,會如何處理呢?
01
大多數父母,不外乎如下幾種:
●指責、訓斥:
「怎麼回事啊!」「能讓我省點心嗎?」
●否定、侮辱人格:
「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
「你有什麼用?」
●諷刺、挖苦:
「早跟你說你不信,這下高興了?」
「你不是什麼都會嗎?」
發現了嗎?這些話全部都帶著情緒,只是父母在一味地宣洩情緒,孩子被斥責,卻沒有受教,不知道錯在哪裡,該怎麼改正。
02
那麼,孩子犯錯了,爸爸媽媽該如何說才能達到糾正的效果呢?
微博上一位博主分享了一媽媽在孩子犯錯後自己的冷靜應對,這條內容發布後,迅速被眾多網友轉發,並獲得了高贊。
評論裡網友們紛紛為這位媽媽點讚的同時,也大吐苦水,講述了自己父母的不當應對給自己性格處事造成的不良影響。
孩子犯錯後,父母的處理方式決定你的層次,也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不同的父母可能會有不同的解決方式,但是我們通常都會發現一種情況,當孩子犯錯之後,父母都會很嚴肅地問孩子:你認識到錯誤了嗎?下回還敢不敢了。
而這個時候,孩子迫於父母的逼問,總是會委屈地說到:我再也不敢了,我錯了。
可是難道孩子這個時候說知道錯了,就真的知道他錯在哪兒了嗎?
03
孩子犯錯時,家長容易陷入三大教育誤區:
1.強迫孩子認錯
這類家長希望孩子能夠迅速認錯、迅速低頭。但是要明白,強扭的瓜不甜,即使孩子認錯了,他的心裡就真的承認自己的錯誤了嗎?
2.對孩子施以拳腳
在這一類家長看來,暴力是最簡單有效的了,通過這種方式既能讓孩子張口,同時又能還讓孩子長個教訓。誠然,這類家長的想法芽芽媽不敢苟同。
3.和孩子玩冷戰
這類家長看來,冷戰的方式能製造緊張的氣氛,會讓孩子不自覺的反省自己。可是冷戰最能傷害彼此感情,而且孩子還小,他的內心又會遭受怎樣的煎熬呢?
04
很多時候,孩子明明犯錯了,卻不肯承認。不管你用什麼方法,他們都拒不認錯。這是為什麼呢?
01
知道自己錯了,你沒發現
有的孩子意識得到自己做錯了,但是可能會由於羞愧、不好意思說出口。
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是不是已經羞愧得紅了臉,低了頭,這個時候需要好好的引導,讓孩子自己主動承認錯誤,而不是急於逼他說我錯了。
02
害怕一旦認錯就會被罰
當孩子第一次犯錯時,他可能已經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但他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和解決,於是孩子會如實向家長匯報。
這個時候,有些家長認為給孩子一點教訓就會長記性。此時孩子也許就會考慮:「如果我不承認錯誤,是不是就不會教育我了?」
03
你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孩子犯錯後,家長暴躁的逼迫方式,觸動了孩子的自尊,有孩子明明意識到自己錯了,可看到你吼叫的樣子,羞愧變成憤怒,於是「我錯了」怎麼也不可能說出口,但這一切,家長都意識不到,還以為孩子頑劣不懂事。
發展心理學家Thomas Lickona在說:能夠懂得規則以及違背規則帶來的後果,是孩子在這個階段正在進行和完成的一個生長發育「作業」。
不過,這種「不承認」「辯解」「推脫」從某種角度上看也是一個好的信號:它說明孩子已經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並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甚至是犯了錯誤。
所以,在「認錯」這個問題上,爸爸媽媽要更加耐心一些。孩子需要在父母的關注、理解和指導之下,才能夠建立起道德意識,使自己的行為更真誠和善良。」
05
使用暴力教育的表面意義,就是在當時戰勝了孩子,讓孩子低頭認錯。但是孩子的心裡是不服氣的,有反抗的欲望,只是不敢表達罷了。
所以,對孩子管教的最好方法,是贏得孩子,贏得孩子的信任、尊重與認可。
1.多用「我們」來和孩子進行溝通
2.告訴孩子爸媽小時候也幹過同樣的蠢事
3.尊重孩子的一切決定
4.耐心傾聽孩子的心理述求
5.拿出自己的真心和孩子交朋友
6.做好孩子的榜樣
芽芽媽愛叨叨
孩子犯錯本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將孩子犯錯過分「妖魔化」,唯恐避之不及的同時也讓孩子失去了面對犯錯的勇氣和改正進步的機會。
而只要我們掌握了正確的應對方法,就可以讓孩子在錯誤中不斷進步和成長,將這些不可避免的錯誤變成一種寶貴的財富。
教育路上,家長還應多給孩子一些時間,給自己多點耐心,孩子才能成長得更加優秀。
你家的孩子會逃避認錯嗎?你又是怎樣引導孩子認錯的?歡迎後臺交流。
參考文獻
[1]王娜.理解犯錯的孩子,理解孩子犯的錯[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125-126.
[2]郭偉偉.用理解和關愛脫去孩子的「盔甲」[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01):69-70.
[3]程治會,黃德健.「錯誤」是孩子成長的養料[J].科學諮詢(科技·管理),2016(02):90-91.
[4].楊瀾:家長應做好情緒管理[J].中小學德育,2015(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