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式技術達到一定程度以後,我們都會討論自由式的划水技術,也會考慮自己應該是前交叉、中交叉,還是後交叉?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到底什麼叫前、中、後交叉?以上面這幅圖片為例,我們將運動員的右手,也就是露在水面外的那隻手為參照手,並且設定這隻手臂此時正處於入水階段,就是結束空中移臂,即將入水的那一剎那。此時如果運動員的左手(水下準備開始划水的手)在與水平面30°的夾角以內,我們稱之為前交叉;在30°-60°以內,稱之為中交叉;60°以後就稱之為後交叉。下面介紹三種技術各自的特點:
前交叉
1、划水效果最好,我們經常經常提到的時效,就是每一次划水提供的前進動力非常充足
2,身體處於非常伸展的狀態,也便於身體發力
3、動作節奏慢,不至於使運動員心肺超負荷。
4、身體平穩、阻力小,因此長距離運動員普遍採用這種技術
前交叉代表是韓國選手樸泰桓,樸泰桓的前交叉是多麼瀟灑,身體的平穩是他的殺手鐧,他在衝刺的時候一般用的混合交叉。
中交叉
這種技術一般都會和前交叉配合一起使用,合起來的產物就叫做混合交叉,就是一邊用前交叉、一邊用中交叉,這種技術的特點就是遊進過程中運動員的身體上下明顯起伏,但就是這麼一起伏,運動員就能很好的借勢發力,適合於歐美運動員。
中交叉代表是美國選手菲爾普斯、羅切特,他們的混合交叉跳躍式遊法也是很有特點。
後交叉
由於這種動作兩臂划水的頻率非常高,需要很強的爆發力,因此短距離運動員多採用這種技術、這種技術能瞬間將運動員的體能爆發出來,屬於最暴力的遊法,大家可以去看看50m自由式比賽,運動員基本採用這種方式。
後交叉代表是俄羅斯運動員波波夫,他的50米自由式成績應該說是傲視世界!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到底是用那種交叉技術呢?其實合適的就是好的,只要自己習慣的就是好的!畢竟,當今世界泳壇的自由式划水的三類技術都有各自的一等一高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