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大改版,推送時間線被打亂,為了避免與傳統太極拳失聯,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傳統太極拳」。再點擊關注,並設為星標。這樣您每天就可以繼續第一時間免費收到精彩文章了~
人的動作是通過全身多個部位的協調運動來完成的,無論打球、踢球、長短跑還是跳高跳遠,都必須借腿腳的蹬地來實現進退上下。太極拳對腿腳的要求標準較之其他運動更高,因為太極拳講究整勁,也就是周身一家。要做到周身一家,就必須以腰帶手,「動手不是太極拳」實質是強調腰腿在太極拳中的作用。
就太極拳要求勁整來說,其太極勁講究「勁起於足,發於腿,主宰於腰,而形於手指」。此處之「勁起於足」,非指一般意義上的蹬腿,而是要求行功時勁沉下去,松到腿上腳上,再返回來上升,通過腰部的沉轉傳遞,最終「形於手指」。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是否練出了太極勁,不用看別的,看手指運化這一細節就足夠了。因為,太極勁最後就是「形於手指」。
對於具備了太極勁的手指來說,具體可體現如下:
一是看小指:小指始終要放鬆。凡有從前向後、向下的拳勢,應松小指、松肩、墜肘、手臂自然下垂或後捋。
二是看無名指:在練向前、向上的動作時,不要全手掌出勁,而要由無名指引動。因為無名指在五指中是最笨拙的,只要它不用力,其餘四指就會得到放鬆。一位太極宗師的經驗是,在推手過程中,運用無名指不容易出敗招。
三是看中指:只有順中指方向向前用意,意才能放遠。意在長遠,發勁才幹淨。
四是看食指:食指放鬆,輕輕地扶著運動路線走,整個手掌就得到放鬆。反之,如食指不放鬆,手掌就松不下去,手掌不松,腕就難以鬆弛;腕不松,前臂就難以放鬆,前臂不能放鬆,就難以墜肘、松肩。
五是看大拇指:大拇指可掌握身體的重心。練拳時虎口要微撐,可以體會怎樣掌握平衡。
免責聲明
本文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旨在宣傳推廣太極拳,著作權屬於原作者。如原作者有異議,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
本平臺已更新教學視頻如下:
楊氏太極拳85式 簡化42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 陳氏老架二路炮捶
陳氏老架一路拳 陳式32摔法、擒拿
陳小旺大師養生樁功教學視頻
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後,按提示回複數字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