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練出太極勁,看看手就知道了

2021-02-19 太極拳運動

微信大改版,推送時間線被打亂,為了避免與傳統太極拳失聯,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傳統太極拳」。再點擊關注,並設為星標。這樣您每天就可以繼續第一時間免費收到精彩文章了~

人的動作是通過全身多個部位的協調運動來完成的,無論打球、踢球、長短跑還是跳高跳遠,都必須借腿腳的蹬地來實現進退上下。太極拳對腿腳的要求標準較之其他運動更高,因為太極拳講究整勁,也就是周身一家。要做到周身一家,就必須以腰帶手,「動手不是太極拳」實質是強調腰腿在太極拳中的作用。

就太極拳要求勁整來說,其太極勁講究「勁起於足,發於腿,主宰於腰,而形於手指」。此處之「勁起於足」,非指一般意義上的蹬腿,而是要求行功時勁沉下去,松到腿上腳上,再返回來上升,通過腰部的沉轉傳遞,最終「形於手指」。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是否練出了太極勁,不用看別的,看手指運化這一細節就足夠了。因為,太極勁最後就是「形於手指」。

對於具備了太極勁的手指來說,具體可體現如下:

一是看小指:小指始終要放鬆。凡有從前向後、向下的拳勢,應松小指、松肩、墜肘、手臂自然下垂或後捋。

二是看無名指:在練向前、向上的動作時,不要全手掌出勁,而要由無名指引動。因為無名指在五指中是最笨拙的,只要它不用力,其餘四指就會得到放鬆。一位太極宗師的經驗是,在推手過程中,運用無名指不容易出敗招。

三是看中指:只有順中指方向向前用意,意才能放遠。意在長遠,發勁才幹淨。

四是看食指:食指放鬆,輕輕地扶著運動路線走,整個手掌就得到放鬆。反之,如食指不放鬆,手掌就松不下去,手掌不松,腕就難以鬆弛;腕不松,前臂就難以放鬆,前臂不能放鬆,就難以墜肘、松肩。

五是看大拇指:大拇指可掌握身體的重心。練拳時虎口要微撐,可以體會怎樣掌握平衡。

免責聲明

 本文文字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旨在宣傳推廣太極拳,著作權屬於原作者。如原作者有異議,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

本平臺已更新教學視頻如下

楊氏太極拳85式       簡化42太極拳

簡化24式太極拳       陳氏老架二路炮捶

陳氏老架一路拳       陳式32摔法、擒拿

陳小旺大師養生樁功教學視頻

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後,按提示回複數字即可獲取!

相關焦點

  • 有沒有練出太極勁,一出手就知道了
    >有沒有練出太極勁,一出手就知道了人的動作是通過全身多個部位的協調運動來完成的,無論打球、踢球、長短跑還是跳高跳遠,都必須借腿腳的蹬地來實現進退上下。要做到周身一家,就必須以腰帶手,「動手不是太極拳」實質是強調腰腿在太極拳中的作用。 就太極拳要求勁整來說,其太極勁講究「勁起於足,發於腿,主宰於腰,而形於手指」。此處之「勁起於足」,非指一般意義上的蹬腿,而是要求行功時勁沉下去,松到腿上腳上,再返回來上升,通過腰部的沉轉傳遞,最終「形於手指」。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 練太極拳巧用波浪勁
    是呵,練太極拳逮住內勁才有柔中寓剛的韻味,會感覺心裡很美,越練越愛練,越練越有癮,養生自然,產功防身也在情理之中。而做動作沒有勁,動作懈癟,感覺很彆扭,就覺練太極拳沒什麼意思,由此產生好歹練練的念頭,或是因此中斷練拳,這便失去了養生的初心。因此,練太極拳就要練出內勁。若在有內勁的基礎上,再巧妙地運用波浪勁,會勁中加勁,加大功力,讓人感覺練太極拳更是其樂無窮。
  • 教你如何練出太極勁?看完受益匪淺
    我在少年時就愛好太極拳,承楊澄甫老師的啟迪和教誨,不敢說有多大心得,不過,七十年來從未間斷過。正因堅持不懈,認真練習太極拳,增強了我的體質。 太極拳具有高度藝術性和科學內容:精奧細緻、理論深切。如能根據理論的要求來鍛鍊,有了實際功夫,便更能領會太極拳的箇中旨趣。要練好太極拳,除了遵照先哲的理論指導和要領提示之外,我認為必須注意幾個方面。 首先,要領會「勁」的涵義。
  • 如何能練出太極功夫
    怎樣能練出太極功夫?要端正練拳目的,練太極拳是為養生,就為養生而練,只要苦練到位,天道酬勤,太極功夫的養成水到渠成。不要一味追求太極功夫,不要為能技擊而練太極拳。如果那樣,就不如直接去練拳擊或散打。練太極拳若只為了技擊,那就容易步入歧途,可能功夫沒練不出了,而養生也得不償失。技擊能力不是不求,而是要魚肉和熊掌兼得,要在養生的基礎上,強身健體,有了功力再求技擊,以武入道才行。
  • 太極纏絲勁如何在拳架中練
    為了教好套路,我開始一日三十遍的練習,而且只練一路。我努力回憶雷師傅當年教我時的每一句話。比如,我問他太極沒有樁,腳跟怎麼練才穩。他明確告訴我:「你隨時隨地都在只使用一隻腳支撐身體打拳,你試試看效果就知道腳跟有沒有了。」再比如,我怎麼才能在套路練習中練出從腳跟發出的力量。他告訴我:「你站在八仙桌子下面打完一路,你就找出這股從腳跟發出的力量了。」
  • 如何練出太極勁兒
    所以,我建議看到此文的學長們,在學習太極功夫時,儘可能多交流,能寫出來更好,交流就有可能碰撞出開悟的火花。如果不交流,也不梳理思路,寫出來,很可能我們的識神就處於混沌狀態,似清似濁,難以形成定論,也就難以開悟。
  • 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拳?
    根據他的觀察和畢生練習太極拳的體會,認為一般練好太極拳要具備以下一些條件:首先是自己愛好,知道太極拳的功能;其次要有明師,即真正懂得太極拳的老師;三,是有練拳的地方;四,有練拳的時間;五,能下苦功練,願意吃苦,樂於吃苦;六,要有恆心。這些條件是對以提高太極拳技擊水平為目的的練習者而言的,一般以強身為目的的人不必如此要求。(按現在情況,應加本人有穩定的工作崗位和經濟收入,能安定心情。)
  • 練好太極,事半功倍的27點經驗
    如果沒有重心和中正,便丟掉了一切。六、太極拳技擊,說道底,是給對方的來力找出路。來力沒有出路是頂牛,是太極拳的大忌。根本在於「順其來勢」。七、陳家溝太極拳裡有一詞叫聽勁。就是和對方試勁,研究勁的大小、方向等。聽勁就好像是吃某種食物,不吃永遠不知道它的味道。
  • 太極推手謹記三個字:空、勁、根
    空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身上手上共同點是空,透空,身體狀態要符合「形於手指」、「妙手空空」、「全體透空"。太極功夫的最高境界是身體練松練空「中空道通",一羽不能加,極靜極空,空為無,什麼都沒有。去拽大師的衣服時,將衣服拽起來,再也拽不動了,感覺衣服與人一體,人與地是完整的一體。
  • 練太極把圈畫,僅此而已!
    因為手手處處皆是圓圈,功夫越深,圓圈越小,有時尚不及見其轉動,已盡招架與攻擊之能事。所以練太極拳的人,在推手的時候十分注意聽勁的工夫,質言之便是練習觸覺,使之靈敏。皮膚能聽得敵勁之來路方向,即順著來勢,以半個圓招架半個圓攻擊。太極拳論中所謂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就是這個道理。  練太極拳非有臨陣經驗不可,不然總難有把握,練太極拳的人萬不可忽略臨陣經驗這一層。
  • 淺談如何從練氣入手練太極
    是的,我以前就發過貼子,講述氣勁和骨勁其實是同一回事,但並不等同於有氣感的人就一定能練出太極功夫,關鍵還要看有沒有用對練法。3、含胸撥背是意還是形?既不是意,也不是形,含胸拔背只跟呼吸有關,跟身形什麼的根本沒有關係。由著含胸拔背而能體會到氣沉丹田;由著氣沉丹田的積累而能體會到虛靈頂勁;由著含胸拔背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等過程的不斷提高,而能體會到功夫的不斷積聚。
  • 抗疫情,不出屋練太極功
    抗疫情,不出屋練太極功在全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之時,為隔離,在不聚集,少出門的情況下,屋內適當進行太極拳運動對壯身體抗病毒有一定裨益。屋內面積那麼小,怎麼練太極拳?室內練太極拳注意什麼?一點建議,供太極有緣人參考:俗話說:「拳打臥牛之地。」也就是說,真正練拳,練真功夫,練內功,不一定在室外大場地進行,小小臥牛之地就足夠。雖然,曠達的大自然中練拳有利於拳勢的發揮,但是也不能說屋內練拳不行。
  • 這樣練太極,套路也能出真功
    太極熱已然來臨... ... 那麼怎樣才能從太極拳套路裡練出功夫來?之所以練套路不出功夫,這裡面最大的核心問題是:練套路的人大多數練的是:空架子!太極拳套路實質是一套功法,打拳即練功,打一遍拳要增加一層功力,否則你的拳就打錯了。
  • 兩位拳師對每天練太極練多久的建議,值得看看
    ,以下兩位拳師詮釋了他們的看法,一起來看看拳師一:真正的太極拳習練者,一定要把太極拳練出花樣、練出情趣、練出品質、練出智慧來,只有這樣,太極拳給予的回報才會超乎想像;才能練一遍有一遍的收穫;練一萬遍有一萬遍的感覺。
  • 【乾貨】太極宗師楊振基練拳心法分享 瞬間開悟
    三兄弟由母親監督指導,繼續刻苦修煉家門太極功夫。此後不久,楊振基赴南方與長兄楊振銘(守中)共同在廣州、中山等地教授傳播楊式太極拳,在東南沿海一帶及香港地區產生極大影響。 每一位致力太極修煉的前輩都會或多或少總結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對於後輩習練者,均可以學習體悟逐一體證,用心感悟。可以少走彎路,有助於快帶提升你的太極拳水平。
  • 太極步法不好練?那就試試本文的方法
    首先,太極步法要從腳下練。有兩種練法,看看你喜歡哪個~一、慢步練法有沒有到位,可以通過虛腿能不能輕鬆抬起、落下,如不能,說明虛腳虛的還不夠。在右腳蕩出落地之時,要有一種向下紮根的感覺。如此,左右腳反覆練習。
  • 這種結構能練出功夫,「三維求圓」,一起來看看
    我有個朋友,多年在外打拼,前幾天發來視頻,他練了一段拳,我認真一看,不由讚嘆,這拳真整。打得挺慢,但絲毫不掩整合之功。他不是抱個球,他本身就是大球。我還記得,他那時愛玩石鎖,後來乾脆找人做了個石球,四十來斤,天天抱著盤。後來覺不過癮,換成六十斤的。我就問他,當年那個石球,你怎不玩了?他樂著說,我現在就是球,自己盤自己。無刀似有刀,無槍似有槍。
  • 陳正雷:沒人練到太極最高境界!
    彼不動我不動,意在人先,你剛動,我馬上知道你要幹啥,就有了控制你的能力。這就是太極,不講究拳腳功夫。太極拳技擊講「有方而無方」。練功時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學到一定程度,掌握到一定內涵和要領後,運用時是沒有方法的。如果有了固定方法,就受到了局限。太極拳有個基本技擊原則,叫做引進落空合即出,先把對方引進來,再化掉他的勁,借力用力擊他。
  • 練太極拳襠內要有合勁
    作者馬權友練太極拳襠內要有合勁 文/馬權友 我傳授徒弟太極拳時,一徒弟對我說:「師父原來我襠沒有合勁,現在明白了,知道合勁了,特別是做斜行動作。」我讓他做一下,果然他做的動作比原來好看了,最主要的是他襠內有了合勁。我問他:「你怎麼明白的?」他回答:「看師父做學的。」這就是耳濡目染的薰陶。我又與他搭手試勁,發現他腰腹渾實,中氣很足,腳有根基,這與他練拳時襠內合勁有關。 有無襠勁決定你的太極拳練的是否能舒展到位、是否能氣沉丹田、是否能產生功力。練的到位拳架就漂亮,內氣能下沉,就能養生,能產功力,就能實用防身。
  • 這樣練太極,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
    北京晉僖太極養生館張晉僖老師教學拳照「練習太極拳內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秘。有的人則是沒有內功,自己沒有體會,卻編出許多練法,有的多達數十種,真是誤己誤人。我總結出來的太極拳內功修煉方法只有三個步驟。按照這個方法訓練,三年一小成,五年一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