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練出太極功夫

2020-08-28 馬權友太極苑


作者馬權友

如何能練出太極功夫

作者馬權友

怎樣能練出太極功夫?順其自然。要端正練拳目的,練太極拳是為養生,就為養生而練,只要苦練到位,天道酬勤,太極功夫的養成水到渠成。不要一味追求太極功夫,不要為能技擊而練太極拳。如果那樣,就不如直接去練拳擊或散打。練太極拳若只為了技擊,那就容易步入歧途,可能功夫沒練不出了,而養生也得不償失。技擊能力不是不求,而是要魚肉和熊掌兼得,要在養生的基礎上,強身健體,有了功力再求技擊,以武入道才行。

何為太極功夫?有了太極功夫,覺氣感很強,內勁飽滿,打拳定勢凝重沉穩,走架輕靈若仙,靜如淑女,穩若泰山,勢似猛虎下山,發比金獅抖毛,養能疾病防消。求這種太極功夫的養成,要從練好太極拳開始。

第一,要用心意練拳

太極拳打的好賴,是心靈的寫照,心靜拳好,心躁拳賴。用心練拳,就是行拳心想用意,動作前要用意,用意念指配動作。用意可以提高人的精神能量,而用力只能增加人體肌肉能量。然而,精神力量是無窮的,肌肉力量是有限的。所以,練太極功夫要用心用意,調動先天本能,提高無窮的心勁的精神能量,去掉有限的肌肉發緊產生的能量。用意行拳與用力走架是相悖的,大量用肌肉能量,則調動的精神能量就小。只有&34;師父,意念想什麼?」我指導為:&34;整」字。手臂不能妄動,要以脊柱為中線,以腰胯為軸轉動帶動手臂運行,形成脊柱行拳,這如小孩玩的拔稜鼓,軸轉鼓槌相隨,敲打鼓面。所以,整勁行拳的關鍵就在於腰胯,腰胯就像發動機的主軸,內勁是從這裡輸送出去的。行拳時手腳還要配合,做到上下相隨。如果腳要下沉下蹬,手臂要配合呼氣也要隨之下落。如果要讓腿上起,手臂要配合吸氣也要隨之上升。有時利用反向對拉勁,上下協調一致,如&34;動作,上託手和下按手形成反向對拉勁,從而達到身體穩定的作用。整勁行拳還與身體放鬆、內氣充足,並能上下貫通有關。內氣可以催行,氣通遍身,氣勁相合,能助勁整。

第四,樁功輔助練拳

我練拳並不練站樁,但不是站樁不好,而是因工作忙,時間寶貴,只好把有限的時間用在練拳和傳拳於徒上。雖然我不練拳,但我知道站樁好,如果練拳與站樁結合,那便如虎添翼。因此,我希望徒弟們練拳的同時再練練站樁。要明確站樁是為了產生並聚集更多的內氣,從而增加自身的功力,使練拳身更穩,勁更足。可以在練拳前站上半小時樁,讓氣血下沉,達到胸空腹實和腳下生根狀態。在這樣前提下練拳,效果一定很好。雨雪天氣,外出不能練拳,而室內空間又小,不易練拳,就可以練站樁。站樁和練拳的要求相同,只不過是一靜一動,其目的也是相同的,為求氣,為養生,二者相輔相成。

總之,修煉太極功夫,用心意練拳是前提,不能傻練,要意念在先,拳中無人似有人,拳中有攻防含義;架高氣低是練出功夫的保障,拳架外型可高,但內氣要沉低;勁整行拳是體現,腰胯一動,全身皆動,協調運動;樁功練習是輔助,身有功力,練拳便如虎添翼。(文/馬權友)


相關焦點

  • 如何練出太極勁兒
    所以,我建議看到此文的學長們,在學習太極功夫時,儘可能多交流,能寫出來更好,交流就有可能碰撞出開悟的火花。如果不交流,也不梳理思路,寫出來,很可能我們的識神就處於混沌狀態,似清似濁,難以形成定論,也就難以開悟。
  • 這樣練太極,套路也能出真功
    太極熱已然來臨... ... 那麼怎樣才能從太極拳套路裡練出功夫來?之所以練套路不出功夫,這裡面最大的核心問題是:練套路的人大多數練的是:空架子!太極拳套路實質是一套功法,打拳即練功,打一遍拳要增加一層功力,否則你的拳就打錯了。
  • 太極功夫不是瞎練的
    作者馬權友 太極功夫,練者所求,但不能瞎練,要明確太極功夫是什麼?對太極功夫所求也是不同的。有的為表演,拿獎牌,表現為拳架很低,竄騰跳躍,能劈叉,能做朝天蹬,確實可謂有功夫,也說明下了一定的苦功夫;有的為實戰,能防身,表現出拳勢剛猛,力大嚇人,人見後會稱有功夫,而且會不斷苦練。而我所說的太極功夫是指&34;撐勁&34;抖勁」,向下使勁,我叫做&34;假功夫&34;等於零」。能量是什麼?
  • 淺談如何從練氣入手練太極
    1、練氣也能練出太極功夫?是的,我以前就發過貼子,講述氣勁和骨勁其實是同一回事,但並不等同於有氣感的人就一定能練出太極功夫,關鍵還要看有沒有用對練法。3、含胸撥背是意還是形?既不是意,也不是形,含胸拔背只跟呼吸有關,跟身形什麼的根本沒有關係。由著含胸拔背而能體會到氣沉丹田;由著氣沉丹田的積累而能體會到虛靈頂勁;由著含胸拔背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等過程的不斷提高,而能體會到功夫的不斷積聚。
  • 太極纏絲勁如何在拳架中練
    我這裡想說的是怎麼樣才能從太極套路裡練出功夫!我認真地開始了在日本的教學生涯,更主要的是我練套路的生涯也從此開始。為了教好套路,我開始一日三十遍的練習,而且只練一路。我努力回憶雷師傅當年教我時的每一句話。比如,我問他太極沒有樁,腳跟怎麼練才穩。他明確告訴我:「你隨時隨地都在只使用一隻腳支撐身體打拳,你試試看效果就知道腳跟有沒有了。」再比如,我怎麼才能在套路練習中練出從腳跟發出的力量。他告訴我:「你站在八仙桌子下面打完一路,你就找出這股從腳跟發出的力量了。」
  • 太極拳如何練出胯的功夫
    人體最大塊的骨頭是盆骨,而太極拳正是用盆骨來打人,這是厲害之一;盆骨的發力,外表上不易看清楚,所以對方被打得折肢斷臂,仍不知何事,這是厲害之二(基於如此原因,有些拳師流傳「教拳不傳胯,傳胯師傅差」之 說,把胯的練法與用法視為珍貴的守功東西,傳授腰胯要領時,不願多作分解,顧慮徒弟把胯練好了會在功夫上超越自己---筆者注)。
  • 練太極功夫要站樁,而站樁的好處,您「知道」嗎
    我學練李氏古傳太極將近一年了,受益良多,也正因此,我努力來學習並傳播太極的好處,希望能有更多的善良人士受益。這個練太極功夫,古人是非常講究的,練拳學拳有順序,循序漸進來練,事半而功倍。很多時候,少走彎路,就是節約時間,從而精力、錢都能少耗費。
  • 不學不練,永遠得不到太極功夫的好處
    長盛不衰的好奇心以及熱烈而不帶偏見的探索,必然能把我們帶入太極功夫的某個境界,堅持就是勝利。02積極學和練太極功夫《論語·衛靈公》中孔子曾感慨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永遠得不到太極功夫的好處。想想我自己,百病纏身了,才想起來跑步,而後健身,再到學習太極功夫。總是有一絲後悔和遺憾,沒有一直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如果能早做到防患於未然,如今的狀況要理想許多。因此,特想給還處於健康狀態的朋友們提個醒,早點兒習練太極功夫,如此則前途必然無限光明啊。
  • 練太極拳如何才能真正松下來
    .評論一個人太極拳功夫如何,首先要看他放鬆的功夫如何.沒有鬆柔,就沒有太極拳特有的味道,不論那一派、那一式的太極拳.「所謂練拳要練到身上,就是要在肩上、胸腰上下功夫.」「吃虧」入手.要敢於讓對方進來,練習能吞、能容的本領,練放長、練大幅度的引進,不怕吃虧,不怕輸,而是有意識地借對方的來力鍛鍊自己的松活、引化本領.
  • 練太極拳如何心靜
    練太極拳最重要的原則是&34;。這指的是在運動時,思想集中心神專一,意識不斷地指導動作,並且靈活變換,使任何動作都有一定的指向,沒有顧此失彼的亂動。這個原則應該始終貫串在整個練拳過程之中。太極拳功夫深,練得非常寧靜的,當表演時,純靜專一,氣勢騰挪(虛靈活潑預動之勢),精神靈動,一片神行,可以把觀眾的情緒安定下來,全場肅靜,專心欣賞。有些人在練拳時把&34;練成閉目養神的半睡眠狀態,動作鬆懈隨便,沒精打採,並且把練拳套的時間無限制地延長,也就是把靜坐功運用到太極拳行功內來了,這和練太極拳&34;、提起精神、一氣呵成等要求是不符合的。
  • 如何從一上手就開始練真正的太極拳?
    01先解決如何練的問題先看看多數人是怎麼開始的。你可以從網上找到很多種說法。這裡就不囉嗦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誰能說得清。此路(先學24式)在現實裡沒有行得通:學會招式,卻不堅持練。2. 有人建議:跟著網上名師的教學視頻,一招一式的學。
  • 如何練好太極拳的腿腳和腰胯功夫
    而且,如果腰腿功夫練得好,養生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那麼,太極拳的腰腿功夫應該如何求?,拳術裡的要求是「落地生根」,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欲求整勁就繞不開腰胯的練習,拳論講「主宰於腰」,就是要我們在練太極時用腰來帶動四肢的運動。
  • 太極功夫的「聽化拿發」是很高明的
    02怎麼練出「聽勁」來?而要想很敏銳的洞察先機,就是練出「聽勁」的功夫,必須先具備靈敏的知覺。怎麼練出來這種功夫呢?03練太極功夫必須曉得陰陽要想練好太極功夫,就要懂得陰陽。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重要範疇,起源於《易經》。
  • 如何練出真正的中國功夫
    如何練出真正的中國功夫?在練習的領域中,我們大致分為:<練拳﹐走拳﹐領拳﹐洗拳﹐忘拳>五個階段。因為你只有空架子,你並沒有從<頭>練起。用頭腦去想,想什麼?想這套拳路子,如何才能更順暢?想全身的重心轉換,應把握在哪一點才能更穩固?想你這套拳路的外表,與師父的差距是多少?差在哪?為什麼?如何修正?想你每一拳﹐每一腿的勁道,是否能夠盡情的發出?不斷想出問題,不斷修正缺失,這才是第一階段<練拳>的真意。
  • 抗疫情,不出屋練太極功
    抗疫情,不出屋練太極功屋內面積那麼小,怎麼練太極拳?室內練太極拳注意什麼?一點建議,供太極有緣人參考:俗話說:「拳打臥牛之地。」也就是說,真正練拳,練真功夫,練內功,不一定在室外大場地進行,小小臥牛之地就足夠。雖然,曠達的大自然中練拳有利於拳勢的發揮,但是也不能說屋內練拳不行。只要弄通拳理,懂得怎樣練拳有利於身心健康,那麼屋內既使很小的地方也能練拳產功,健身養生。
  • 太極拳登堂入室難,練出功夫更難
    世間習練太極者千千萬萬,能領悟太極精義,練出功夫者並不多。前有太極雷雷被「徐狂人」暴揍,接著「電母」閆芳被揭穿,後有「大師」馬保國和業餘散打愛好者比武被K0的負面影響,讓人對太極的實戰能力產生強烈懷疑,對太極功夫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 命意源頭在腰隙,如何練好太極腰?
    縱觀近代一些太極拳著作和大師們的教學過程,也都或多或少地談到了腰功的重要性,但遺憾的是很少有人把「腰功」作為修煉太極功夫的獨立功夫來研究,更很少有人提出如何練好「腰功」。老拳譜中有關如何傳授拳技時曾說:「進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這裡就提出了一個課題,即口授什麼?
  • 練太極把圈畫,僅此而已!
    因為手手處處皆是圓圈,功夫越深,圓圈越小,有時尚不及見其轉動,已盡招架與攻擊之能事。所以練太極拳的人,在推手的時候十分注意聽勁的工夫,質言之便是練習觸覺,使之靈敏。皮膚能聽得敵勁之來路方向,即順著來勢,以半個圓招架半個圓攻擊。太極拳論中所謂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就是這個道理。  練太極拳非有臨陣經驗不可,不然總難有把握,練太極拳的人萬不可忽略臨陣經驗這一層。
  • 太極大師閆芳的功夫是真的嗎?武術專家給出答案,稍顯意外
    太極分很多支派,到了閆芳這裡,她的太極確實是獨樹一幟,個性鮮明。那麼閆芳的太極拳功夫,以「隔山打老牛」為代表,這是真的嗎?相信99.9%的拳迷都認為閆芳的太極是假的,是純粹的騙子,但是在福建的武術專家徐教練口中,卻認為閆芳的太極武功是真的。那麼為什麼?徐教練給出如此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
  • 如何練好武術的根基——下盤功夫
    而且,越注重站樁的門派,功夫越好。太極、八卦、形意、自然門都特別注重下盤的鍛鍊,要求把氣沉丹田甚至灌入腳下三分。根深才能葉茂。但並不是一定要站樁,太極拳裡要求下盤和地「對中」,不站樁也能做到,練下盤是對的,但不能往死裡練,要練得柔軟靈便,柔韌先要過關,然後練動態的平衡,最後才是靜力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