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對士兵十分剋扣,士兵凍壞了也不發棉衣,11年後發現他高明

2021-01-11 西遊故事多

司馬懿,在我們的印象中,是那個被諸葛亮的「空城計」嚇怕了的多疑甚至有些膽小的人物。但說他不如諸葛亮,其實是錯誤的。縱覽他之一生,絕對是一位老謀深算、足智多謀的人,可以這麼說,諸葛亮的特長在於「攻」,而他的特長在於「防」。

以守為攻,以攻為守,這樣的戰術,不是很常見麼?

當初,司馬懿為了躲過曹爽的猜疑,不惜裝聾作啞,扮作老人,足以見得,他格局廣大,做大事不拘小節。同時,他的心思細膩,而又有遠見,年輕時,便已展示了過人的智慧。

三國時,總是有許多出身不同的人,有的人出身貧賤,憑藉努力獲得了成功,有的人出身高貴,憑藉努力照樣獲得了成功,所謂「英雄不問出處」便是如此,司馬懿這個英雄,恰恰是後者。

司馬懿的出身是高貴的,自幼讀了許多詩書,才華凌駕於眾人之上!所以,他順利入了曹操的門下,是很正常的,但曹操是個怎樣的人呢?同樣疑心很重,且當機立斷,呂伯奢有半點讓他起疑的地方,他便能將其全家殺之,且後來得知是錯殺時候,內心都不帶半點愧疚的。司馬懿知道曹操的為人,於是便對他的言語俯首聽之,絲毫沒有露出半點不臣之心。

命,是只有一次的,失去了永不再返,而也只有活著,好好活著,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故此,司馬懿以重病推脫,閉門不見任何人。

但曹操那時正是需要人才呀,你司馬懿不出來為我效力,那咋辦?有了,拿刀架在他脖子上,看他來不來!無法,司馬懿只得「出山」,為曹操出謀劃策。

司馬懿是很小心謹慎的人,身邊的領導又是這種疑心超重的人,為這樣的人效力,他活得真是十分壓抑,整日膽戰心驚。

但他內心的活動是怎樣的,通過一些細節,總會察覺出半點什麼來的。

據說,曹操察覺到司馬懿的野心之後,便對他進行了一番試探。那次,司馬懿剛向曹操匯報完工作,便離開了,當他走出幾步遠的時候,曹操忽地叫住了他,司馬懿應了一聲,身子朝前走著,頭卻回了過來,那時候,司馬懿內心的活動通過眼神裡的狠毒給表達了出來,沒能隱藏住,那時候,司馬懿像極了一頭狼!

這一幕把曹操給嚇壞了。當晚,曹操做了一夢,夢見「三馬食槽」,三馬不正是: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而「槽」不正是曹操自己麼?

夢醒之後,曹操出了一身冷汗,心中對司馬懿的防備更是多了幾分。

既然司馬懿如此狠毒,讓曹操忌憚,曹操為何不除了他呢?如果這樣想,那錯了,說明你我還沒有成就大事的思維,當時的曹魏正是用人之際,司馬懿卻又是大才,怎能除?

遺憾的是,曹操生前都沒能找到機會殺滅了司馬懿,興許是司馬懿隱藏得太好,不留下一絲痕跡破綻的緣故吧。

因為曹操相當疑心司馬懿,所以,司馬懿在曹操生前是沒能有大權的,直至曹操死後,曹丕上位,司馬懿用嘴皮子哄得曹丕笑得比蜜還甜,他也就逐漸有了權力。

公元226年,偉大的天才司馬懿帶著兵將要去打仗啦。正式帶兵作戰的司馬懿,一出場就表現非凡,足以見得他在這方面的天賦以及所下的功夫,孟達之亂中,他僅花費八天時間,奔走一千餘裡,便拿下了孟達之頭顱。

漸漸的,司馬懿有了權力,也有了聲名,他拿下了西線魏軍的總指揮權。

但人生豈能一帆風順的?第四次北伐中,一直連勝的司馬懿卻敗了,這一敗,敗得是十分漂亮,讓他清醒了過來,不要自大,不可驕傲,虛心踏實才是成就大事的根本。此後,他便更加小心謹慎。

這不,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中,司馬懿活生生用「拖延戰術」拖死了諸葛亮,任憑諸葛亮如何「舌戰群儒」,他也紋絲不動,風雨不動安如山!

諸葛亮死後,司馬懿也沒什麼對手, 蜀軍自然大退。曹魏為了嘉獎他,便給他升官,讓他擔任太尉一職。

當了太尉,司馬懿自然清閒,恰在這段時間裡,朝廷也無大事。

好日子一直到了公元238年,公孫淵叛變,司馬懿才又出徵。

公孫淵叛變,為何又讓司馬懿出徵呢?很簡單,公孫淵所處的地形十分險峻,環境十分惡劣,除了司馬懿,還有誰能應戰呢?那年六月份,司馬懿帶著四萬步兵來到了遼水。

他用了一招,叫做:聲東擊西。

司馬懿渡過遼水天險,便果斷下令,讓步兵直衝公孫淵老巢,這一下搞得公孫淵十分難受,不得不帶兵回襄平。然而,襄平才是司馬懿設置陷阱的重中之重。

司馬懿就眼見著公孫淵帶著兵將一步一步踏進了他的包圍圈。無疑是甕中捉鱉,百分百能拿下的事情,我也就不說結局了。

平定此次叛亂之後,司馬懿才真正顯現出他的心狠手辣,他的「狼性」。

他先是將城中成年男子全部屠殺,這是為了防止作亂;再是將城中四萬多人遷移到了中原,以削弱遼東地方的勢力。這是對外人之心狠手辣。

對自己人呢?也不例外!當時平定戰亂之後,便是冬天了,北方遼寧的冬天十分寒冷,皇帝本來下放了棉衣給士兵的,可這被司馬懿給收走了,他還說:此乃官家之物,做臣子的不可貪拿。

可這本就是皇帝發給士兵的,有何貪汙之嫌?他不給士兵的背後,又隱藏了什麼?

懂的人自然懂。司馬懿這是給自己留下汙點,讓朝廷越發相信他。果然,魏明帝躺床上奄奄一息的時候,深感司馬懿是個人才,要將他召回洛陽,給予重任。

總結一下,司馬懿在遼東戰場上,對士兵十分剋扣,即便冬天了也不給士兵發棉衣,在士兵心裡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這不打緊,他在魏明帝眼中,是個絕對的良才。但司馬懿卻並非真正乖順,所謂「狼子野心」,這是藏不住的,11年後,即公元249年,司馬懿找到合適的契機,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奪得了政權,實現了自己的野心。

大家喜歡司馬懿的故事嗎?現在有一本《三國演義》,正值優惠特價,一頓飯錢,即可打包帶回家~~欲購從速呀朋友們,晚了沒優惠,那真是虧大了~~

喜歡的朋友可狂戳戳戳下方連結噢~~

相關焦點

  • 皇帝送士兵棉衣,司馬懿寧讓士兵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他真高明
    魏明帝了解到士兵衣服不足,天氣寒冷,下令將宮內的新舊衣物調發給司馬懿,希望他能保證士兵的基本生活條件。但是在這時司馬懿卻說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一番話。司馬懿得到衣物之後,部下請求給士兵下發冬裝,但是司馬懿卻說:「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
  • 皇帝送棉衣過冬,為何司馬懿寧讓士兵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高明!
    公元238年,司馬懿率領4萬步騎,攻打叛國之人公孫淵,短短幾個月就把對方打得落花流水,連連求饒,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後,司馬懿手下的士兵也早就「累癱」了,眼看著襄平城(遼寧)的天氣越來越冷,朝廷早就貼心地送來了一倉棉衣。
  • 寧願前線士兵凍死也不發棉衣,戰後才發現他多高明
    景初元年(237年),遼東太守公孫淵背叛魏國,自立為燕王,魏明帝又召回了司馬懿,讓他領兵出徵,臨走前,司馬懿看朝廷大修宮殿,就勸魏明帝說:昔日周公營造洛邑,蕭何建造未央宮,今日宮室不完備
  • 魏明帝送來冬衣,司馬懿寧士兵凍死也不發,11年後發現他的高明
    於是他憑藉著聰明睿智步步為營從社會最底層走上了最高宦臣之位,趙高對秦朝心懷怨念於是秦始皇駕崩後他便聯合李斯發動沙丘之變推翻了秦朝政權。歷史上除了趙高還有一個人靠明修客棧、暗渡陳倉奪取政權,這個人就是司馬懿。
  • 皇帝送棉衣去前線,司馬懿寧將士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他多精明
    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不管怎麼樣,也總是佩服他的。曹操是魏國的創業者,他給後來的魏國打下了基礎,不過卻因為一些原因生前並未稱帝。他的兒子曹丕於延康元年12月11日稱帝,是為魏文帝。然而曹操辛苦打下來的曹魏政權並不長久,不長久的原因是跟著他打天下的一個人,司馬懿,他是曹魏的權臣,可也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 皇上送來一倉庫棉衣,司馬懿寧士兵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發現太高明
    公元249年,年過七旬的曹魏太傅司馬懿突然發動高平嶺起義,殺死曹爽,篡奪了州政府。事實上,這場政變早在11年前就已經出現。司馬懿出生在河內的司馬家。她自幼知識淵博,獨霸天下。司馬懿知道曹操有疑心,便以休養為名,把門關上。為了使司馬懿當官,曹操逼迫司馬懿成為自己的文學大師。
  • 曹丕送給軍隊冬衣,司馬懿寧士兵凍死也不發,11年後得知他高明
    景初二年(238年),遼東太守公孫文懿謀反,曹睿讓司馬懿出徵遼東。出發之前,司馬懿先給曹睿一個「定心丸」。士兵們凍得快死,因此紛紛向司馬懿索要冬衣。諸將皆認為:「魏明帝給了我們一倉庫的冬衣,完全可以分給士兵們。」然而司馬懿卻冷酷地說:「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作為前方主將,司馬懿對於這些冬衣本來就有自專之權,皇帝之所以送來這些冬衣,就是用來分給士兵的。司馬懿之所以不分冬衣,實際是一種自汙之術、韜晦之術。
  • 曹操派刺客刺殺司馬懿,司馬懿寧死不動,48年後發現仲達真高明
    七年時間後,曹操聽說了司馬懿可以走路了,派人再次徵召司馬懿,這次曹操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給司馬懿,只是讓部下給司馬懿帶了一句話:「若復盤桓,便收之。」司馬懿聽到曹操威脅的話語,第二天就屁顛屁顛的去往丞相府,拜見了曹操。曹操很高興,把司馬懿任命為黃門侍郎、議郎,讓他陪伴在世子曹丕身邊。
  • 關羽大敗後手下士兵都逃了,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不逃?
    關羽大敗後手下士兵都逃了,為何趙雲戰敗,士兵一個不逃?導語: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相信有不少朋友喜歡劉備集團,畢竟劉備集團在小說裡面都是正面形象,篇幅也比較多。特別是五虎上將,他們各自都有耀眼的戰績,一個個名字、故事耳熟能詳。
  • 士兵11和士兵10實戰對比測評
    詹姆斯個人戰靴系列的種類是非常多的,或者說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也不過分,詹姆斯正代都已經發售到了15代了,再加上使節系列,士兵系列,還有詹姆斯的耐克系列都是相當不錯的鞋款,今天趣流網小編要說的是士兵系列了,士兵11和士兵10作為兩款不錯的實戰鞋,哪個要更優秀呢  士兵11和士兵10哪個實戰性更好
  • 諸葛亮唱空城計,為何安排4名士兵在門口掃地?只有司馬懿看懂了
    公元前228年,諸葛亮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北伐,一舉奪得隴西三郡,卻因為馬謖錯失街亭而功虧一簣。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不願看到諸葛亮無功而返,於是給他安排了一個著名的場景,那就是「空城計」。
  • 漢武帝賜10車肉,霍去病放臭掉也不分士兵,26年後才知用意高明
    到了後期,霍去病的角色就是一個長相非常儒雅卻不失男兒血性的男人來飾演,尤其是上戰場的時候特別帥氣,讓筆者忍不住想要多了解一下霍去病。歷史上的霍去病出身並不好,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私生子。他的母親叫做衛少兒,是一個奴婢,因為和一個小吏生情而生下的霍去病。然而,由於那小吏的離開,使得衛少兒無法與霍去病的父親獲得聯繫,這直接導致霍去病連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都不曾知曉。
  • 漢武帝送來十車好肉,霍去病寧願臭掉都不吃,26年後才知他用心
    霍去病和他的舅舅一樣,打跑了匈奴,讓漢朝幾十年的邊境都是平安的,並使匈奴幾十年不敢南下,可以說是有他兩在,漢朝邊境一直是安穩的,民族英雄當之無愧。霍去病出兵討伐匈奴的時候,漢武帝派人給他送了十車肉,但霍去病一直放著不吃以至於肉都臭了。事出反常必有妖,也正因這個,霍去病得了一個壞名聲,不體恤士兵。後人經常拿他和他的舅舅衛青比較。
  • 士兵12與士兵11,士兵10有什麼區別 士兵12塑料扣會斷嘛
    士兵12與士兵11,士兵10有什麼區別 士兵12塑料扣會斷嘛 士兵12全明星配色曝光,再次把士兵12鞋款送上了頂峰,那麼士兵12與士兵11,
  • 日本士兵為中國軍隊拉來10萬發子彈後開槍自殺,周保中:給他立碑
    周保中在嘎呀河邊的一處隱蔽的松林中,意外地發現了一輛載滿了子彈的日軍軍車。然而令周保中感到好奇的是,在指揮作戰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戰士們擊潰敵軍的運輸卡車,那麼這輛車又是從哪來的呢?在仔細搜尋之後,抗聯軍隊在軍車的旁邊發現了一具日本士兵的屍體,而旁邊還有一張紙條。在看到紙條的內容之後,在場的所有人無不為之震驚。
  • 明朝中興之主朱祐樘問兵部尚書,士兵明明有軍餉,怎麼會那麼窮呢?
    明朝中興之主明孝宗朱祐樘勤勉處理朝政,使明朝一度中興,他也贏得後人的讚譽。弘治十五年(1502年)六月,剛上任不久的兵部尚書劉大夏向明孝宗上奏書力陳兵政十害,引起明孝宗的重視。
  • 明朝中興之主朱祐樘問兵部尚書,士兵明明有軍餉,怎麼那麼窮呢?
    明朝中興之主明孝宗朱祐樘勤勉處理朝政,使明朝一度中興,他也贏得後人的讚譽。弘治十五年(1502年)六月,剛上任不久的兵部尚書劉大夏向明孝宗上奏書力陳兵政十害,引起明孝宗的重視。劉大夏回答:「士兵的軍餉被將帥剋扣了一半,又怎麼會不窮呢?」明孝宗大為沮喪,感嘆說:「我執政這麼久,居然不知道天下軍民這麼窮?這皇帝是怎麼當的?」《明史》:其年六月再陳兵政十害,且乞歸。帝不許,令弊端宜革者更祥具以聞。於是,大夏舉南北軍轉漕番上之苦,及邊軍困敝、邊將侵克之狀極言之。帝乃召見大夏於便殿,問曰:「卿前言天下民窮財盡。
  • 袁世凱為何能讓北洋軍效忠於他,進而架空清政府?他的手段很高明
    光緒21年,袁世凱得到李鴻章等人上奏保舉,給光緒帝呈送了一封萬言改革綱領,之後順利入駐天津小站練軍。 袁世凱以淮軍舊部為基礎,對軍隊作了擴編改造。招募新兵袁世凱有自己的原則和主張,為此他還專門制定了《募兵格式》。
  • 零下50度睡雪窩,印度士兵凍成冰人,卻欲圖將巴鐵變成亞美尼亞
    零下50度睡雪窩,印度士兵凍成冰人,卻欲圖將巴鐵變成亞美尼亞。印度時報11月14日,大篇幅讚揚了印度士兵不怕嚴寒,在高原物資匱乏情況下,靠意志力抵抗嚴寒的精神。近期一張照片在印度境內躥紅了,引起了廣泛關注。
  • 烏克蘭士兵醉酒後用高射炮向自家軍火庫開火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任潔】3套「IGLA」可攜式防空飛彈系統、10枚飛彈、兩挺機關槍和1000多發子彈……這是烏克蘭軍隊士兵因醉酒誤用高射炮向軍隊倉庫開火造成的損失。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2月11日報導,別茲索諾夫在電視講話中表示,「三名醉酒的烏克蘭士兵用高射炮向位於克拉馬託斯克的烏軍倉庫開火,結果倉庫著火導致3套『IGLA』可攜式防空飛彈系統、10枚飛彈、兩挺機關槍和1000多發子彈被燒毀。」根據別茲索諾夫的說法,烏軍隊領導在事後清點武器時,發現殘存的武器數量遠遠大於被燒毀的武器數量。